"

公元元年前後,羅馬帝國和漢帝國處於同時期,羅馬帝國人口大體1.1億多,西漢帝國最多時候6000萬,並各自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我們常用漢語的“皇帝”指代羅馬帝國的領袖,這到底對不對呢?今天,一知一行國學就來和大家聊一下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具體區別。

名稱不同

先說中文皇帝這個詞,自從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開始,中國從分封建國的天子制走向了郡國、諸侯國並行的集權制,從秦到清,皇權是不斷加強的趨勢,相對的則是士大夫權力的沒落。書面語稱皇帝、帝,別人尊稱他們為天子、陛下、吾皇、聖人,他們自稱朕、寡人……

"

公元元年前後,羅馬帝國和漢帝國處於同時期,羅馬帝國人口大體1.1億多,西漢帝國最多時候6000萬,並各自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我們常用漢語的“皇帝”指代羅馬帝國的領袖,這到底對不對呢?今天,一知一行國學就來和大家聊一下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具體區別。

名稱不同

先說中文皇帝這個詞,自從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開始,中國從分封建國的天子制走向了郡國、諸侯國並行的集權制,從秦到清,皇權是不斷加強的趨勢,相對的則是士大夫權力的沒落。書面語稱皇帝、帝,別人尊稱他們為天子、陛下、吾皇、聖人,他們自稱朕、寡人……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而羅馬帝國,經歷了王政時期、布魯斯特之後的共和時期(前509年始)、屋大維之後的元首制時期(前27年始)、戴克裡先之後的君主制時期(前284年始)。王政時期,羅馬領袖稱國王,共和時期稱執政官、獨裁官(狄克推多),元首制時期稱凱撒•奧古斯都、第一公民、最高統帥(Imperator),君主制時期稱最高祭司(Pontifex Maximus)、主和神(Dominus et deus)。君主制時期的領袖與之前不同的是下層人信奉的基督教成為國教,領袖自稱是神的兒子,和中國皇帝異曲同工。主上(Dominus)和主子(Lord)這兩個詞最先來源於波斯,是奴隸稱呼奴隸主的,羅馬帝國早期領袖對這個詞極為反感。但是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則開始流行起來,戴克裡先甚至並不迴避這種稱呼。

禮節不同

最初,中國的古人只跪天地,跪父母,上級和君王不跪,只作揖。作揖又分為插手禮和拱手抱拳禮,插手禮在中後唐特別流行,近期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準確還原。

"

公元元年前後,羅馬帝國和漢帝國處於同時期,羅馬帝國人口大體1.1億多,西漢帝國最多時候6000萬,並各自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我們常用漢語的“皇帝”指代羅馬帝國的領袖,這到底對不對呢?今天,一知一行國學就來和大家聊一下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具體區別。

名稱不同

先說中文皇帝這個詞,自從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開始,中國從分封建國的天子制走向了郡國、諸侯國並行的集權制,從秦到清,皇權是不斷加強的趨勢,相對的則是士大夫權力的沒落。書面語稱皇帝、帝,別人尊稱他們為天子、陛下、吾皇、聖人,他們自稱朕、寡人……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而羅馬帝國,經歷了王政時期、布魯斯特之後的共和時期(前509年始)、屋大維之後的元首制時期(前27年始)、戴克裡先之後的君主制時期(前284年始)。王政時期,羅馬領袖稱國王,共和時期稱執政官、獨裁官(狄克推多),元首制時期稱凱撒•奧古斯都、第一公民、最高統帥(Imperator),君主制時期稱最高祭司(Pontifex Maximus)、主和神(Dominus et deus)。君主制時期的領袖與之前不同的是下層人信奉的基督教成為國教,領袖自稱是神的兒子,和中國皇帝異曲同工。主上(Dominus)和主子(Lord)這兩個詞最先來源於波斯,是奴隸稱呼奴隸主的,羅馬帝國早期領袖對這個詞極為反感。但是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則開始流行起來,戴克裡先甚至並不迴避這種稱呼。

禮節不同

最初,中國的古人只跪天地,跪父母,上級和君王不跪,只作揖。作揖又分為插手禮和拱手抱拳禮,插手禮在中後唐特別流行,近期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準確還原。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劉邦建漢之初,大殿之上,皇帝和功臣們依舊兄弟相稱,文臣醉酒大哭小叫,武將拔劍砍柱。為何奪了天下,還是和當年在沛縣鄉野一樣草莽,找不到帝王之尊的劉邦悶悶不樂,由儒生叔孫通制定出君貴臣卑的繁複禮節,詳細到言辭、動作、居所、官服、待遇、爵位。最初,皇帝是要向丞相行禮的。宋前,君臣坐而論道,都是跪著。唐,皇帝坐胡床,大臣繼續跪著。宋,皇帝繼續坐,大臣改站立。元起,大臣不僅要跪,而且要低頭,明依之。另外,明朝還規定,大臣之間,品階不同,也要行跪禮。清人入關,大臣不僅要低著頭跪,而且要三跪九叩,不僅要磕頭,還要磕出響來,並改稱自己為“奴才”。

"

公元元年前後,羅馬帝國和漢帝國處於同時期,羅馬帝國人口大體1.1億多,西漢帝國最多時候6000萬,並各自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我們常用漢語的“皇帝”指代羅馬帝國的領袖,這到底對不對呢?今天,一知一行國學就來和大家聊一下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具體區別。

名稱不同

先說中文皇帝這個詞,自從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開始,中國從分封建國的天子制走向了郡國、諸侯國並行的集權制,從秦到清,皇權是不斷加強的趨勢,相對的則是士大夫權力的沒落。書面語稱皇帝、帝,別人尊稱他們為天子、陛下、吾皇、聖人,他們自稱朕、寡人……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而羅馬帝國,經歷了王政時期、布魯斯特之後的共和時期(前509年始)、屋大維之後的元首制時期(前27年始)、戴克裡先之後的君主制時期(前284年始)。王政時期,羅馬領袖稱國王,共和時期稱執政官、獨裁官(狄克推多),元首制時期稱凱撒•奧古斯都、第一公民、最高統帥(Imperator),君主制時期稱最高祭司(Pontifex Maximus)、主和神(Dominus et deus)。君主制時期的領袖與之前不同的是下層人信奉的基督教成為國教,領袖自稱是神的兒子,和中國皇帝異曲同工。主上(Dominus)和主子(Lord)這兩個詞最先來源於波斯,是奴隸稱呼奴隸主的,羅馬帝國早期領袖對這個詞極為反感。但是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則開始流行起來,戴克裡先甚至並不迴避這種稱呼。

禮節不同

最初,中國的古人只跪天地,跪父母,上級和君王不跪,只作揖。作揖又分為插手禮和拱手抱拳禮,插手禮在中後唐特別流行,近期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準確還原。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劉邦建漢之初,大殿之上,皇帝和功臣們依舊兄弟相稱,文臣醉酒大哭小叫,武將拔劍砍柱。為何奪了天下,還是和當年在沛縣鄉野一樣草莽,找不到帝王之尊的劉邦悶悶不樂,由儒生叔孫通制定出君貴臣卑的繁複禮節,詳細到言辭、動作、居所、官服、待遇、爵位。最初,皇帝是要向丞相行禮的。宋前,君臣坐而論道,都是跪著。唐,皇帝坐胡床,大臣繼續跪著。宋,皇帝繼續坐,大臣改站立。元起,大臣不僅要跪,而且要低頭,明依之。另外,明朝還規定,大臣之間,品階不同,也要行跪禮。清人入關,大臣不僅要低著頭跪,而且要三跪九叩,不僅要磕頭,還要磕出響來,並改稱自己為“奴才”。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戴克裡先之前,元老是不用向“皇帝”行跪禮的,大家都坐在議事廳裡,發言的時候,無論君臣,均要站立。“皇帝”隨時出入公共浴室,和人民一起共浴、相見,人民和他們相見,也不用行特殊的禮節。“皇帝”的服裝和元老院貴族一樣,都是紫袍,只是貴族的袍邊略寬。從戴克裡先開始,元老拜見皇帝,要行東方的跪禮,且不準仰視,要低頭,還要親吻皇帝外袍的袍邊。皇帝的服裝改為東方的絲綢做成的長袍,上面還繡著精美的金邊圖案,頭上戴上鑲嵌精美寶石的冠冕。

權利不同

前1183年,希臘聯軍攻陷特洛伊城,維納斯的兒子伊涅阿斯逃亡到意大利,娶了當地國王之女,成為羅馬國王的先祖。

傳到努米託耳的時候,弟弟阿姆利烏斯殺死努米託耳,自立為王,並要求侄女西爾維亞不得生育。西爾維亞與戰神阿波羅生下雙胞胎兒子,被迫放到野外,被野狼救助並餵養。長大後,兄弟倆殺死阿姆利烏斯,將皇位歸還給外祖父,並在別處另建新城。前753年,新城建好,兄弟倆發生內訌,哥哥殺死弟弟,並用自己的名字羅穆盧斯為新城命名,這就是羅馬的誕生。

建國之初,羅馬的政治體制就是國王、元老院、市民大會三權分立,而中國直到中華民國,百姓才被正式被賦予權力。

另外,此時開始了一項意義深遠的政策——公民權擴大政策。一般情況下,戰敗國的百姓,一般會被貶為奴隸。羅馬不是!它會把貴族吸收到羅馬,甚至元老院,戰敗國公民會被賦予羅馬公民權,可參與市民大會,奴隸仍舊還是奴隸。

隨著殖民地的增加,是否將公民權擴大,成為羅馬土著與殖民地人民的衝突焦點,元老院甚至不惜與殖民地開戰。前90年到前80年,爆發了同盟者戰爭,最終,公民權還是擴張到殖民地。另外,征服高盧和不列顛回國的凱撒和元老院擁護的龐貝衝突焦點,也是是否要給高盧人公民權。前212年,卡拉卡拉公佈《安東尼奧勒令》,稱“常年來僅有羅馬公民權所有人享有的榮譽,自此可以由全體公民共享”。此時,羅馬人和殖民地人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帝國後期,出現了很多來自殖民地國家的“皇帝”,比如開拓領土最多的“皇帝”——圖拉真、修建不列顛長城的“皇帝”——哈德良。

凱撒被刺,行刺人布魯圖斯還被信奉為英雄,繼承人屋大維高度謹慎,密切關注臣民的情緒,雖然頒佈了各項集權政策,但所有政策都經過了元老院的討論和許可。之後的“皇帝”也嚴格遵循這個古老的政治秩序。

"

公元元年前後,羅馬帝國和漢帝國處於同時期,羅馬帝國人口大體1.1億多,西漢帝國最多時候6000萬,並各自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我們常用漢語的“皇帝”指代羅馬帝國的領袖,這到底對不對呢?今天,一知一行國學就來和大家聊一下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具體區別。

名稱不同

先說中文皇帝這個詞,自從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開始,中國從分封建國的天子制走向了郡國、諸侯國並行的集權制,從秦到清,皇權是不斷加強的趨勢,相對的則是士大夫權力的沒落。書面語稱皇帝、帝,別人尊稱他們為天子、陛下、吾皇、聖人,他們自稱朕、寡人……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而羅馬帝國,經歷了王政時期、布魯斯特之後的共和時期(前509年始)、屋大維之後的元首制時期(前27年始)、戴克裡先之後的君主制時期(前284年始)。王政時期,羅馬領袖稱國王,共和時期稱執政官、獨裁官(狄克推多),元首制時期稱凱撒•奧古斯都、第一公民、最高統帥(Imperator),君主制時期稱最高祭司(Pontifex Maximus)、主和神(Dominus et deus)。君主制時期的領袖與之前不同的是下層人信奉的基督教成為國教,領袖自稱是神的兒子,和中國皇帝異曲同工。主上(Dominus)和主子(Lord)這兩個詞最先來源於波斯,是奴隸稱呼奴隸主的,羅馬帝國早期領袖對這個詞極為反感。但是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則開始流行起來,戴克裡先甚至並不迴避這種稱呼。

禮節不同

最初,中國的古人只跪天地,跪父母,上級和君王不跪,只作揖。作揖又分為插手禮和拱手抱拳禮,插手禮在中後唐特別流行,近期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準確還原。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劉邦建漢之初,大殿之上,皇帝和功臣們依舊兄弟相稱,文臣醉酒大哭小叫,武將拔劍砍柱。為何奪了天下,還是和當年在沛縣鄉野一樣草莽,找不到帝王之尊的劉邦悶悶不樂,由儒生叔孫通制定出君貴臣卑的繁複禮節,詳細到言辭、動作、居所、官服、待遇、爵位。最初,皇帝是要向丞相行禮的。宋前,君臣坐而論道,都是跪著。唐,皇帝坐胡床,大臣繼續跪著。宋,皇帝繼續坐,大臣改站立。元起,大臣不僅要跪,而且要低頭,明依之。另外,明朝還規定,大臣之間,品階不同,也要行跪禮。清人入關,大臣不僅要低著頭跪,而且要三跪九叩,不僅要磕頭,還要磕出響來,並改稱自己為“奴才”。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戴克裡先之前,元老是不用向“皇帝”行跪禮的,大家都坐在議事廳裡,發言的時候,無論君臣,均要站立。“皇帝”隨時出入公共浴室,和人民一起共浴、相見,人民和他們相見,也不用行特殊的禮節。“皇帝”的服裝和元老院貴族一樣,都是紫袍,只是貴族的袍邊略寬。從戴克裡先開始,元老拜見皇帝,要行東方的跪禮,且不準仰視,要低頭,還要親吻皇帝外袍的袍邊。皇帝的服裝改為東方的絲綢做成的長袍,上面還繡著精美的金邊圖案,頭上戴上鑲嵌精美寶石的冠冕。

權利不同

前1183年,希臘聯軍攻陷特洛伊城,維納斯的兒子伊涅阿斯逃亡到意大利,娶了當地國王之女,成為羅馬國王的先祖。

傳到努米託耳的時候,弟弟阿姆利烏斯殺死努米託耳,自立為王,並要求侄女西爾維亞不得生育。西爾維亞與戰神阿波羅生下雙胞胎兒子,被迫放到野外,被野狼救助並餵養。長大後,兄弟倆殺死阿姆利烏斯,將皇位歸還給外祖父,並在別處另建新城。前753年,新城建好,兄弟倆發生內訌,哥哥殺死弟弟,並用自己的名字羅穆盧斯為新城命名,這就是羅馬的誕生。

建國之初,羅馬的政治體制就是國王、元老院、市民大會三權分立,而中國直到中華民國,百姓才被正式被賦予權力。

另外,此時開始了一項意義深遠的政策——公民權擴大政策。一般情況下,戰敗國的百姓,一般會被貶為奴隸。羅馬不是!它會把貴族吸收到羅馬,甚至元老院,戰敗國公民會被賦予羅馬公民權,可參與市民大會,奴隸仍舊還是奴隸。

隨著殖民地的增加,是否將公民權擴大,成為羅馬土著與殖民地人民的衝突焦點,元老院甚至不惜與殖民地開戰。前90年到前80年,爆發了同盟者戰爭,最終,公民權還是擴張到殖民地。另外,征服高盧和不列顛回國的凱撒和元老院擁護的龐貝衝突焦點,也是是否要給高盧人公民權。前212年,卡拉卡拉公佈《安東尼奧勒令》,稱“常年來僅有羅馬公民權所有人享有的榮譽,自此可以由全體公民共享”。此時,羅馬人和殖民地人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帝國後期,出現了很多來自殖民地國家的“皇帝”,比如開拓領土最多的“皇帝”——圖拉真、修建不列顛長城的“皇帝”——哈德良。

凱撒被刺,行刺人布魯圖斯還被信奉為英雄,繼承人屋大維高度謹慎,密切關注臣民的情緒,雖然頒佈了各項集權政策,但所有政策都經過了元老院的討論和許可。之後的“皇帝”也嚴格遵循這個古老的政治秩序。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出身於奴隸家庭的戴克裡先,崛起於行伍之間,看不慣羅馬人的保守和驕傲。掌權後,在羅馬參加完凱旋式便匆匆離開,甚至沒有去元老院接受執政官的授權。後用各種藉口逮捕了大量元老院議員,又用兩個軍團取代了禁衛軍的特權。從此,各項法律和政策只要皇帝和大臣商議就可以直接頒佈了,無須經過元老院。從此,元老院建築成為了羅馬廢墟上的一個古蹟。

生活作風不同

羅馬帝國早期,“皇帝”和普通貴族的居所一樣,羅馬城內都是同樣大小的宅院,郊區擁有土地和別墅。府邸裡有奴隸和衛兵服侍生活起居,平常穿著紫袍去公共場所沐浴、觀看演出,並和人民相見。從戴克裡先開始,皇帝住進深宮大院,由閹人服侍,由重兵護衛,已經完全波斯化了。大臣、士兵、百姓已經很難再見到皇帝了。從戴克裡先開始,羅馬皇帝作風變成了東方波斯皇帝作風,令羅馬人唾棄,他們稱東羅馬帝國為希臘國家、東方國家。羅馬帝國後期,出現了宦官專權的現象。

另外,羅馬一直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皇帝也不例外。從君士坦丁大帝頒佈《米蘭敕令》,舉國從多神教改信基督教,也秉持著基督教主張的一夫一妻制,甚至晚婚晚育。所以,羅馬的宮鬥主角很少是女性,且皇帝子女較少,甚至沒有血緣繼承人,不得不領養養子,作為繼承人。比如屋大維就是舅姥爺尤利烏斯•凱撒的第一繼承人,凱撒情婦的兒子布魯圖斯是他的第二繼承人,雖然後來布魯圖斯面對面刺死了他。

從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羅馬帝國早期的領袖稱作皇帝是不準確的,而戴克裡先之後可以稱作中國意義上真正的皇帝。皇帝之下,是萬萬千千的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如何,這才是文化。如何對待巨大的制度差異、心理差異、審美差異,這個問題一百五十多年前,很多人都參與了論證,無論是新文化運動的全盤西化,還是義和團那種牴觸和保守都不可取。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生活習慣開始西化,廢除武士制度,穿西裝,吃西餐,辦西學,但同樣依舊穿和服,從右到左寫繁體字,行跪坐禮……他們也經歷了回守傳統的歷程,我們同樣如此。就像張之洞說的: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讀懂東方和西方,相互借鑑,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

公元元年前後,羅馬帝國和漢帝國處於同時期,羅馬帝國人口大體1.1億多,西漢帝國最多時候6000萬,並各自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我們常用漢語的“皇帝”指代羅馬帝國的領袖,這到底對不對呢?今天,一知一行國學就來和大家聊一下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具體區別。

名稱不同

先說中文皇帝這個詞,自從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開始,中國從分封建國的天子制走向了郡國、諸侯國並行的集權制,從秦到清,皇權是不斷加強的趨勢,相對的則是士大夫權力的沒落。書面語稱皇帝、帝,別人尊稱他們為天子、陛下、吾皇、聖人,他們自稱朕、寡人……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而羅馬帝國,經歷了王政時期、布魯斯特之後的共和時期(前509年始)、屋大維之後的元首制時期(前27年始)、戴克裡先之後的君主制時期(前284年始)。王政時期,羅馬領袖稱國王,共和時期稱執政官、獨裁官(狄克推多),元首制時期稱凱撒•奧古斯都、第一公民、最高統帥(Imperator),君主制時期稱最高祭司(Pontifex Maximus)、主和神(Dominus et deus)。君主制時期的領袖與之前不同的是下層人信奉的基督教成為國教,領袖自稱是神的兒子,和中國皇帝異曲同工。主上(Dominus)和主子(Lord)這兩個詞最先來源於波斯,是奴隸稱呼奴隸主的,羅馬帝國早期領袖對這個詞極為反感。但是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則開始流行起來,戴克裡先甚至並不迴避這種稱呼。

禮節不同

最初,中國的古人只跪天地,跪父母,上級和君王不跪,只作揖。作揖又分為插手禮和拱手抱拳禮,插手禮在中後唐特別流行,近期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準確還原。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劉邦建漢之初,大殿之上,皇帝和功臣們依舊兄弟相稱,文臣醉酒大哭小叫,武將拔劍砍柱。為何奪了天下,還是和當年在沛縣鄉野一樣草莽,找不到帝王之尊的劉邦悶悶不樂,由儒生叔孫通制定出君貴臣卑的繁複禮節,詳細到言辭、動作、居所、官服、待遇、爵位。最初,皇帝是要向丞相行禮的。宋前,君臣坐而論道,都是跪著。唐,皇帝坐胡床,大臣繼續跪著。宋,皇帝繼續坐,大臣改站立。元起,大臣不僅要跪,而且要低頭,明依之。另外,明朝還規定,大臣之間,品階不同,也要行跪禮。清人入關,大臣不僅要低著頭跪,而且要三跪九叩,不僅要磕頭,還要磕出響來,並改稱自己為“奴才”。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戴克裡先之前,元老是不用向“皇帝”行跪禮的,大家都坐在議事廳裡,發言的時候,無論君臣,均要站立。“皇帝”隨時出入公共浴室,和人民一起共浴、相見,人民和他們相見,也不用行特殊的禮節。“皇帝”的服裝和元老院貴族一樣,都是紫袍,只是貴族的袍邊略寬。從戴克裡先開始,元老拜見皇帝,要行東方的跪禮,且不準仰視,要低頭,還要親吻皇帝外袍的袍邊。皇帝的服裝改為東方的絲綢做成的長袍,上面還繡著精美的金邊圖案,頭上戴上鑲嵌精美寶石的冠冕。

權利不同

前1183年,希臘聯軍攻陷特洛伊城,維納斯的兒子伊涅阿斯逃亡到意大利,娶了當地國王之女,成為羅馬國王的先祖。

傳到努米託耳的時候,弟弟阿姆利烏斯殺死努米託耳,自立為王,並要求侄女西爾維亞不得生育。西爾維亞與戰神阿波羅生下雙胞胎兒子,被迫放到野外,被野狼救助並餵養。長大後,兄弟倆殺死阿姆利烏斯,將皇位歸還給外祖父,並在別處另建新城。前753年,新城建好,兄弟倆發生內訌,哥哥殺死弟弟,並用自己的名字羅穆盧斯為新城命名,這就是羅馬的誕生。

建國之初,羅馬的政治體制就是國王、元老院、市民大會三權分立,而中國直到中華民國,百姓才被正式被賦予權力。

另外,此時開始了一項意義深遠的政策——公民權擴大政策。一般情況下,戰敗國的百姓,一般會被貶為奴隸。羅馬不是!它會把貴族吸收到羅馬,甚至元老院,戰敗國公民會被賦予羅馬公民權,可參與市民大會,奴隸仍舊還是奴隸。

隨著殖民地的增加,是否將公民權擴大,成為羅馬土著與殖民地人民的衝突焦點,元老院甚至不惜與殖民地開戰。前90年到前80年,爆發了同盟者戰爭,最終,公民權還是擴張到殖民地。另外,征服高盧和不列顛回國的凱撒和元老院擁護的龐貝衝突焦點,也是是否要給高盧人公民權。前212年,卡拉卡拉公佈《安東尼奧勒令》,稱“常年來僅有羅馬公民權所有人享有的榮譽,自此可以由全體公民共享”。此時,羅馬人和殖民地人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帝國後期,出現了很多來自殖民地國家的“皇帝”,比如開拓領土最多的“皇帝”——圖拉真、修建不列顛長城的“皇帝”——哈德良。

凱撒被刺,行刺人布魯圖斯還被信奉為英雄,繼承人屋大維高度謹慎,密切關注臣民的情緒,雖然頒佈了各項集權政策,但所有政策都經過了元老院的討論和許可。之後的“皇帝”也嚴格遵循這個古老的政治秩序。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出身於奴隸家庭的戴克裡先,崛起於行伍之間,看不慣羅馬人的保守和驕傲。掌權後,在羅馬參加完凱旋式便匆匆離開,甚至沒有去元老院接受執政官的授權。後用各種藉口逮捕了大量元老院議員,又用兩個軍團取代了禁衛軍的特權。從此,各項法律和政策只要皇帝和大臣商議就可以直接頒佈了,無須經過元老院。從此,元老院建築成為了羅馬廢墟上的一個古蹟。

生活作風不同

羅馬帝國早期,“皇帝”和普通貴族的居所一樣,羅馬城內都是同樣大小的宅院,郊區擁有土地和別墅。府邸裡有奴隸和衛兵服侍生活起居,平常穿著紫袍去公共場所沐浴、觀看演出,並和人民相見。從戴克裡先開始,皇帝住進深宮大院,由閹人服侍,由重兵護衛,已經完全波斯化了。大臣、士兵、百姓已經很難再見到皇帝了。從戴克裡先開始,羅馬皇帝作風變成了東方波斯皇帝作風,令羅馬人唾棄,他們稱東羅馬帝國為希臘國家、東方國家。羅馬帝國後期,出現了宦官專權的現象。

另外,羅馬一直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皇帝也不例外。從君士坦丁大帝頒佈《米蘭敕令》,舉國從多神教改信基督教,也秉持著基督教主張的一夫一妻制,甚至晚婚晚育。所以,羅馬的宮鬥主角很少是女性,且皇帝子女較少,甚至沒有血緣繼承人,不得不領養養子,作為繼承人。比如屋大維就是舅姥爺尤利烏斯•凱撒的第一繼承人,凱撒情婦的兒子布魯圖斯是他的第二繼承人,雖然後來布魯圖斯面對面刺死了他。

從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羅馬帝國早期的領袖稱作皇帝是不準確的,而戴克裡先之後可以稱作中國意義上真正的皇帝。皇帝之下,是萬萬千千的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如何,這才是文化。如何對待巨大的制度差異、心理差異、審美差異,這個問題一百五十多年前,很多人都參與了論證,無論是新文化運動的全盤西化,還是義和團那種牴觸和保守都不可取。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生活習慣開始西化,廢除武士制度,穿西裝,吃西餐,辦西學,但同樣依舊穿和服,從右到左寫繁體字,行跪坐禮……他們也經歷了回守傳統的歷程,我們同樣如此。就像張之洞說的: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讀懂東方和西方,相互借鑑,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趣味性:多種感官體驗式教學

採取了兒童喜歡的體驗式、探索式等形式的活動,讓兒童調動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通過聽、說、讀、寫、畫、唱、演等方式進行啟發式教學。

滲透性:多種中國傳統元素相結合

從經典原文中提煉出多種中國傳統元素如國畫、泥塑、扎染、剪紙、臉譜等傳統手工藝活動結合上課。

"

公元元年前後,羅馬帝國和漢帝國處於同時期,羅馬帝國人口大體1.1億多,西漢帝國最多時候6000萬,並各自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我們常用漢語的“皇帝”指代羅馬帝國的領袖,這到底對不對呢?今天,一知一行國學就來和大家聊一下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具體區別。

名稱不同

先說中文皇帝這個詞,自從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開始,中國從分封建國的天子制走向了郡國、諸侯國並行的集權制,從秦到清,皇權是不斷加強的趨勢,相對的則是士大夫權力的沒落。書面語稱皇帝、帝,別人尊稱他們為天子、陛下、吾皇、聖人,他們自稱朕、寡人……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而羅馬帝國,經歷了王政時期、布魯斯特之後的共和時期(前509年始)、屋大維之後的元首制時期(前27年始)、戴克裡先之後的君主制時期(前284年始)。王政時期,羅馬領袖稱國王,共和時期稱執政官、獨裁官(狄克推多),元首制時期稱凱撒•奧古斯都、第一公民、最高統帥(Imperator),君主制時期稱最高祭司(Pontifex Maximus)、主和神(Dominus et deus)。君主制時期的領袖與之前不同的是下層人信奉的基督教成為國教,領袖自稱是神的兒子,和中國皇帝異曲同工。主上(Dominus)和主子(Lord)這兩個詞最先來源於波斯,是奴隸稱呼奴隸主的,羅馬帝國早期領袖對這個詞極為反感。但是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則開始流行起來,戴克裡先甚至並不迴避這種稱呼。

禮節不同

最初,中國的古人只跪天地,跪父母,上級和君王不跪,只作揖。作揖又分為插手禮和拱手抱拳禮,插手禮在中後唐特別流行,近期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準確還原。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劉邦建漢之初,大殿之上,皇帝和功臣們依舊兄弟相稱,文臣醉酒大哭小叫,武將拔劍砍柱。為何奪了天下,還是和當年在沛縣鄉野一樣草莽,找不到帝王之尊的劉邦悶悶不樂,由儒生叔孫通制定出君貴臣卑的繁複禮節,詳細到言辭、動作、居所、官服、待遇、爵位。最初,皇帝是要向丞相行禮的。宋前,君臣坐而論道,都是跪著。唐,皇帝坐胡床,大臣繼續跪著。宋,皇帝繼續坐,大臣改站立。元起,大臣不僅要跪,而且要低頭,明依之。另外,明朝還規定,大臣之間,品階不同,也要行跪禮。清人入關,大臣不僅要低著頭跪,而且要三跪九叩,不僅要磕頭,還要磕出響來,並改稱自己為“奴才”。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戴克裡先之前,元老是不用向“皇帝”行跪禮的,大家都坐在議事廳裡,發言的時候,無論君臣,均要站立。“皇帝”隨時出入公共浴室,和人民一起共浴、相見,人民和他們相見,也不用行特殊的禮節。“皇帝”的服裝和元老院貴族一樣,都是紫袍,只是貴族的袍邊略寬。從戴克裡先開始,元老拜見皇帝,要行東方的跪禮,且不準仰視,要低頭,還要親吻皇帝外袍的袍邊。皇帝的服裝改為東方的絲綢做成的長袍,上面還繡著精美的金邊圖案,頭上戴上鑲嵌精美寶石的冠冕。

權利不同

前1183年,希臘聯軍攻陷特洛伊城,維納斯的兒子伊涅阿斯逃亡到意大利,娶了當地國王之女,成為羅馬國王的先祖。

傳到努米託耳的時候,弟弟阿姆利烏斯殺死努米託耳,自立為王,並要求侄女西爾維亞不得生育。西爾維亞與戰神阿波羅生下雙胞胎兒子,被迫放到野外,被野狼救助並餵養。長大後,兄弟倆殺死阿姆利烏斯,將皇位歸還給外祖父,並在別處另建新城。前753年,新城建好,兄弟倆發生內訌,哥哥殺死弟弟,並用自己的名字羅穆盧斯為新城命名,這就是羅馬的誕生。

建國之初,羅馬的政治體制就是國王、元老院、市民大會三權分立,而中國直到中華民國,百姓才被正式被賦予權力。

另外,此時開始了一項意義深遠的政策——公民權擴大政策。一般情況下,戰敗國的百姓,一般會被貶為奴隸。羅馬不是!它會把貴族吸收到羅馬,甚至元老院,戰敗國公民會被賦予羅馬公民權,可參與市民大會,奴隸仍舊還是奴隸。

隨著殖民地的增加,是否將公民權擴大,成為羅馬土著與殖民地人民的衝突焦點,元老院甚至不惜與殖民地開戰。前90年到前80年,爆發了同盟者戰爭,最終,公民權還是擴張到殖民地。另外,征服高盧和不列顛回國的凱撒和元老院擁護的龐貝衝突焦點,也是是否要給高盧人公民權。前212年,卡拉卡拉公佈《安東尼奧勒令》,稱“常年來僅有羅馬公民權所有人享有的榮譽,自此可以由全體公民共享”。此時,羅馬人和殖民地人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帝國後期,出現了很多來自殖民地國家的“皇帝”,比如開拓領土最多的“皇帝”——圖拉真、修建不列顛長城的“皇帝”——哈德良。

凱撒被刺,行刺人布魯圖斯還被信奉為英雄,繼承人屋大維高度謹慎,密切關注臣民的情緒,雖然頒佈了各項集權政策,但所有政策都經過了元老院的討論和許可。之後的“皇帝”也嚴格遵循這個古老的政治秩序。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出身於奴隸家庭的戴克裡先,崛起於行伍之間,看不慣羅馬人的保守和驕傲。掌權後,在羅馬參加完凱旋式便匆匆離開,甚至沒有去元老院接受執政官的授權。後用各種藉口逮捕了大量元老院議員,又用兩個軍團取代了禁衛軍的特權。從此,各項法律和政策只要皇帝和大臣商議就可以直接頒佈了,無須經過元老院。從此,元老院建築成為了羅馬廢墟上的一個古蹟。

生活作風不同

羅馬帝國早期,“皇帝”和普通貴族的居所一樣,羅馬城內都是同樣大小的宅院,郊區擁有土地和別墅。府邸裡有奴隸和衛兵服侍生活起居,平常穿著紫袍去公共場所沐浴、觀看演出,並和人民相見。從戴克裡先開始,皇帝住進深宮大院,由閹人服侍,由重兵護衛,已經完全波斯化了。大臣、士兵、百姓已經很難再見到皇帝了。從戴克裡先開始,羅馬皇帝作風變成了東方波斯皇帝作風,令羅馬人唾棄,他們稱東羅馬帝國為希臘國家、東方國家。羅馬帝國後期,出現了宦官專權的現象。

另外,羅馬一直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皇帝也不例外。從君士坦丁大帝頒佈《米蘭敕令》,舉國從多神教改信基督教,也秉持著基督教主張的一夫一妻制,甚至晚婚晚育。所以,羅馬的宮鬥主角很少是女性,且皇帝子女較少,甚至沒有血緣繼承人,不得不領養養子,作為繼承人。比如屋大維就是舅姥爺尤利烏斯•凱撒的第一繼承人,凱撒情婦的兒子布魯圖斯是他的第二繼承人,雖然後來布魯圖斯面對面刺死了他。

從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羅馬帝國早期的領袖稱作皇帝是不準確的,而戴克裡先之後可以稱作中國意義上真正的皇帝。皇帝之下,是萬萬千千的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如何,這才是文化。如何對待巨大的制度差異、心理差異、審美差異,這個問題一百五十多年前,很多人都參與了論證,無論是新文化運動的全盤西化,還是義和團那種牴觸和保守都不可取。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生活習慣開始西化,廢除武士制度,穿西裝,吃西餐,辦西學,但同樣依舊穿和服,從右到左寫繁體字,行跪坐禮……他們也經歷了回守傳統的歷程,我們同樣如此。就像張之洞說的: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讀懂東方和西方,相互借鑑,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趣味性:多種感官體驗式教學

採取了兒童喜歡的體驗式、探索式等形式的活動,讓兒童調動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通過聽、說、讀、寫、畫、唱、演等方式進行啟發式教學。

滲透性:多種中國傳統元素相結合

從經典原文中提煉出多種中國傳統元素如國畫、泥塑、扎染、剪紙、臉譜等傳統手工藝活動結合上課。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創新性:原創課程動畫

選取與經典內容相關的歷史典故製作成生動有趣的動畫。更深入的幫助孩子理解經典。


"

公元元年前後,羅馬帝國和漢帝國處於同時期,羅馬帝國人口大體1.1億多,西漢帝國最多時候6000萬,並各自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我們常用漢語的“皇帝”指代羅馬帝國的領袖,這到底對不對呢?今天,一知一行國學就來和大家聊一下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具體區別。

名稱不同

先說中文皇帝這個詞,自從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開始,中國從分封建國的天子制走向了郡國、諸侯國並行的集權制,從秦到清,皇權是不斷加強的趨勢,相對的則是士大夫權力的沒落。書面語稱皇帝、帝,別人尊稱他們為天子、陛下、吾皇、聖人,他們自稱朕、寡人……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而羅馬帝國,經歷了王政時期、布魯斯特之後的共和時期(前509年始)、屋大維之後的元首制時期(前27年始)、戴克裡先之後的君主制時期(前284年始)。王政時期,羅馬領袖稱國王,共和時期稱執政官、獨裁官(狄克推多),元首制時期稱凱撒•奧古斯都、第一公民、最高統帥(Imperator),君主制時期稱最高祭司(Pontifex Maximus)、主和神(Dominus et deus)。君主制時期的領袖與之前不同的是下層人信奉的基督教成為國教,領袖自稱是神的兒子,和中國皇帝異曲同工。主上(Dominus)和主子(Lord)這兩個詞最先來源於波斯,是奴隸稱呼奴隸主的,羅馬帝國早期領袖對這個詞極為反感。但是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則開始流行起來,戴克裡先甚至並不迴避這種稱呼。

禮節不同

最初,中國的古人只跪天地,跪父母,上級和君王不跪,只作揖。作揖又分為插手禮和拱手抱拳禮,插手禮在中後唐特別流行,近期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準確還原。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劉邦建漢之初,大殿之上,皇帝和功臣們依舊兄弟相稱,文臣醉酒大哭小叫,武將拔劍砍柱。為何奪了天下,還是和當年在沛縣鄉野一樣草莽,找不到帝王之尊的劉邦悶悶不樂,由儒生叔孫通制定出君貴臣卑的繁複禮節,詳細到言辭、動作、居所、官服、待遇、爵位。最初,皇帝是要向丞相行禮的。宋前,君臣坐而論道,都是跪著。唐,皇帝坐胡床,大臣繼續跪著。宋,皇帝繼續坐,大臣改站立。元起,大臣不僅要跪,而且要低頭,明依之。另外,明朝還規定,大臣之間,品階不同,也要行跪禮。清人入關,大臣不僅要低著頭跪,而且要三跪九叩,不僅要磕頭,還要磕出響來,並改稱自己為“奴才”。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戴克裡先之前,元老是不用向“皇帝”行跪禮的,大家都坐在議事廳裡,發言的時候,無論君臣,均要站立。“皇帝”隨時出入公共浴室,和人民一起共浴、相見,人民和他們相見,也不用行特殊的禮節。“皇帝”的服裝和元老院貴族一樣,都是紫袍,只是貴族的袍邊略寬。從戴克裡先開始,元老拜見皇帝,要行東方的跪禮,且不準仰視,要低頭,還要親吻皇帝外袍的袍邊。皇帝的服裝改為東方的絲綢做成的長袍,上面還繡著精美的金邊圖案,頭上戴上鑲嵌精美寶石的冠冕。

權利不同

前1183年,希臘聯軍攻陷特洛伊城,維納斯的兒子伊涅阿斯逃亡到意大利,娶了當地國王之女,成為羅馬國王的先祖。

傳到努米託耳的時候,弟弟阿姆利烏斯殺死努米託耳,自立為王,並要求侄女西爾維亞不得生育。西爾維亞與戰神阿波羅生下雙胞胎兒子,被迫放到野外,被野狼救助並餵養。長大後,兄弟倆殺死阿姆利烏斯,將皇位歸還給外祖父,並在別處另建新城。前753年,新城建好,兄弟倆發生內訌,哥哥殺死弟弟,並用自己的名字羅穆盧斯為新城命名,這就是羅馬的誕生。

建國之初,羅馬的政治體制就是國王、元老院、市民大會三權分立,而中國直到中華民國,百姓才被正式被賦予權力。

另外,此時開始了一項意義深遠的政策——公民權擴大政策。一般情況下,戰敗國的百姓,一般會被貶為奴隸。羅馬不是!它會把貴族吸收到羅馬,甚至元老院,戰敗國公民會被賦予羅馬公民權,可參與市民大會,奴隸仍舊還是奴隸。

隨著殖民地的增加,是否將公民權擴大,成為羅馬土著與殖民地人民的衝突焦點,元老院甚至不惜與殖民地開戰。前90年到前80年,爆發了同盟者戰爭,最終,公民權還是擴張到殖民地。另外,征服高盧和不列顛回國的凱撒和元老院擁護的龐貝衝突焦點,也是是否要給高盧人公民權。前212年,卡拉卡拉公佈《安東尼奧勒令》,稱“常年來僅有羅馬公民權所有人享有的榮譽,自此可以由全體公民共享”。此時,羅馬人和殖民地人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帝國後期,出現了很多來自殖民地國家的“皇帝”,比如開拓領土最多的“皇帝”——圖拉真、修建不列顛長城的“皇帝”——哈德良。

凱撒被刺,行刺人布魯圖斯還被信奉為英雄,繼承人屋大維高度謹慎,密切關注臣民的情緒,雖然頒佈了各項集權政策,但所有政策都經過了元老院的討論和許可。之後的“皇帝”也嚴格遵循這個古老的政治秩序。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出身於奴隸家庭的戴克裡先,崛起於行伍之間,看不慣羅馬人的保守和驕傲。掌權後,在羅馬參加完凱旋式便匆匆離開,甚至沒有去元老院接受執政官的授權。後用各種藉口逮捕了大量元老院議員,又用兩個軍團取代了禁衛軍的特權。從此,各項法律和政策只要皇帝和大臣商議就可以直接頒佈了,無須經過元老院。從此,元老院建築成為了羅馬廢墟上的一個古蹟。

生活作風不同

羅馬帝國早期,“皇帝”和普通貴族的居所一樣,羅馬城內都是同樣大小的宅院,郊區擁有土地和別墅。府邸裡有奴隸和衛兵服侍生活起居,平常穿著紫袍去公共場所沐浴、觀看演出,並和人民相見。從戴克裡先開始,皇帝住進深宮大院,由閹人服侍,由重兵護衛,已經完全波斯化了。大臣、士兵、百姓已經很難再見到皇帝了。從戴克裡先開始,羅馬皇帝作風變成了東方波斯皇帝作風,令羅馬人唾棄,他們稱東羅馬帝國為希臘國家、東方國家。羅馬帝國後期,出現了宦官專權的現象。

另外,羅馬一直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皇帝也不例外。從君士坦丁大帝頒佈《米蘭敕令》,舉國從多神教改信基督教,也秉持著基督教主張的一夫一妻制,甚至晚婚晚育。所以,羅馬的宮鬥主角很少是女性,且皇帝子女較少,甚至沒有血緣繼承人,不得不領養養子,作為繼承人。比如屋大維就是舅姥爺尤利烏斯•凱撒的第一繼承人,凱撒情婦的兒子布魯圖斯是他的第二繼承人,雖然後來布魯圖斯面對面刺死了他。

從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羅馬帝國早期的領袖稱作皇帝是不準確的,而戴克裡先之後可以稱作中國意義上真正的皇帝。皇帝之下,是萬萬千千的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如何,這才是文化。如何對待巨大的制度差異、心理差異、審美差異,這個問題一百五十多年前,很多人都參與了論證,無論是新文化運動的全盤西化,還是義和團那種牴觸和保守都不可取。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生活習慣開始西化,廢除武士制度,穿西裝,吃西餐,辦西學,但同樣依舊穿和服,從右到左寫繁體字,行跪坐禮……他們也經歷了回守傳統的歷程,我們同樣如此。就像張之洞說的: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讀懂東方和西方,相互借鑑,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趣味性:多種感官體驗式教學

採取了兒童喜歡的體驗式、探索式等形式的活動,讓兒童調動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通過聽、說、讀、寫、畫、唱、演等方式進行啟發式教學。

滲透性:多種中國傳統元素相結合

從經典原文中提煉出多種中國傳統元素如國畫、泥塑、扎染、剪紙、臉譜等傳統手工藝活動結合上課。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創新性:原創課程動畫

選取與經典內容相關的歷史典故製作成生動有趣的動畫。更深入的幫助孩子理解經典。


羅馬“皇帝”≠中國皇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