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特拉西梅諾湖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地內。湖的北岸一面是水,一面是山。山水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從西向東通向谷地。漢尼拔利用夜晚把騎兵埋伏在小路入口處的山後面,輕裝步兵配置在東端谷地出口處陡峭的山上,漢尼拔本人則率領其餘所有兵力沿著與湖岸平行的高地一字擺開。

次日清晨,羅馬軍隊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匆向狹窄的隘口開進。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軍隊就埋伏在這山丘之中。當羅馬軍全部進入谷地,迦太基軍突然發起攻擊,騎兵封鎖退路,輕裝步兵和中央主力從山上撲下來,毫無戒備的羅馬行軍縱隊看到迦太基軍隊突然從天而降,頓時驚慌失色,亂作一團。狹窄的谷地裡,羅馬人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也無法組織抵抗,結果不到三個小時,戰鬥即告結束。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特拉西梅諾湖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地內。湖的北岸一面是水,一面是山。山水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從西向東通向谷地。漢尼拔利用夜晚把騎兵埋伏在小路入口處的山後面,輕裝步兵配置在東端谷地出口處陡峭的山上,漢尼拔本人則率領其餘所有兵力沿著與湖岸平行的高地一字擺開。

次日清晨,羅馬軍隊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匆向狹窄的隘口開進。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軍隊就埋伏在這山丘之中。當羅馬軍全部進入谷地,迦太基軍突然發起攻擊,騎兵封鎖退路,輕裝步兵和中央主力從山上撲下來,毫無戒備的羅馬行軍縱隊看到迦太基軍隊突然從天而降,頓時驚慌失色,亂作一團。狹窄的谷地裡,羅馬人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也無法組織抵抗,結果不到三個小時,戰鬥即告結束。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三、漢尼拔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

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陣亡,大約一萬五千人被殺死,幾千人被俘。當特拉西梅諾湖慘敗的消息傳到羅馬後,奪內居民慌亂起來,許多人感到絕望,人們擔心敵人會兵臨城下。羅馬政府宣佈採取緊急措施保衛首都,動員一切能夠參加戰鬥的全部武裝,修補防禦工事,拆毀臺伯里斯河上的橋樑,同時選舉費邊為羅馬獨裁官,由他擔任最高統帥,米紐喜斯為副帥。

但是,漢尼拔這時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他清楚地知道,羅馬城防禦堅固,人民忠勇,如果以他現有的兵力來進攻羅馬城,勢必陷入長期圍攻的境地。因此,漢尼拔在殲滅了特拉西梅諾湖畔之敵後,便揮師向東,越過亞平寧山,向南部意大利進軍。沿途蹂躪羅馬和拉丁同盟肥沃的良田和莊園,劫掠糧食財物,對其他意大利地區則給予保全。俘虜中的羅馬人都帶上枷鎖,無羅馬公民權的其他意大利人則一律釋放,不取贖金。

羅馬統帥費邊研究了羅馬三次敗北的教訓,領悟到迦太基人的優點和短處,認為漢尼拔善於用計指揮有方,攻勢正旺,但兵源不足,補給困難和利於持久戰。但是由於費邊長時間不與漢尼拔決戰,羅馬軍隊只是一昧小心翼翼地跟在迦太基軍的後面,不採取任何主動措施,使得農民遭到很大損失和破壞,因而許多人對他的戰略表示懷疑。羅馬農民更是強烈地不滿,要求採取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行動來對付漢尼拔。

後來,他的部下對他的戰備也感到不滿,甚至連他的副帥紐喜斯也要求他應想法對漢尼拔的肆意蹂躪擄掠採取積極行動。但費邊仍毫不動搖,繼續執行他的戰略計劃。對此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拖延者”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特拉西梅諾湖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地內。湖的北岸一面是水,一面是山。山水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從西向東通向谷地。漢尼拔利用夜晚把騎兵埋伏在小路入口處的山後面,輕裝步兵配置在東端谷地出口處陡峭的山上,漢尼拔本人則率領其餘所有兵力沿著與湖岸平行的高地一字擺開。

次日清晨,羅馬軍隊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匆向狹窄的隘口開進。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軍隊就埋伏在這山丘之中。當羅馬軍全部進入谷地,迦太基軍突然發起攻擊,騎兵封鎖退路,輕裝步兵和中央主力從山上撲下來,毫無戒備的羅馬行軍縱隊看到迦太基軍隊突然從天而降,頓時驚慌失色,亂作一團。狹窄的谷地裡,羅馬人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也無法組織抵抗,結果不到三個小時,戰鬥即告結束。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三、漢尼拔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

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陣亡,大約一萬五千人被殺死,幾千人被俘。當特拉西梅諾湖慘敗的消息傳到羅馬後,奪內居民慌亂起來,許多人感到絕望,人們擔心敵人會兵臨城下。羅馬政府宣佈採取緊急措施保衛首都,動員一切能夠參加戰鬥的全部武裝,修補防禦工事,拆毀臺伯里斯河上的橋樑,同時選舉費邊為羅馬獨裁官,由他擔任最高統帥,米紐喜斯為副帥。

但是,漢尼拔這時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他清楚地知道,羅馬城防禦堅固,人民忠勇,如果以他現有的兵力來進攻羅馬城,勢必陷入長期圍攻的境地。因此,漢尼拔在殲滅了特拉西梅諾湖畔之敵後,便揮師向東,越過亞平寧山,向南部意大利進軍。沿途蹂躪羅馬和拉丁同盟肥沃的良田和莊園,劫掠糧食財物,對其他意大利地區則給予保全。俘虜中的羅馬人都帶上枷鎖,無羅馬公民權的其他意大利人則一律釋放,不取贖金。

羅馬統帥費邊研究了羅馬三次敗北的教訓,領悟到迦太基人的優點和短處,認為漢尼拔善於用計指揮有方,攻勢正旺,但兵源不足,補給困難和利於持久戰。但是由於費邊長時間不與漢尼拔決戰,羅馬軍隊只是一昧小心翼翼地跟在迦太基軍的後面,不採取任何主動措施,使得農民遭到很大損失和破壞,因而許多人對他的戰略表示懷疑。羅馬農民更是強烈地不滿,要求採取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行動來對付漢尼拔。

後來,他的部下對他的戰備也感到不滿,甚至連他的副帥紐喜斯也要求他應想法對漢尼拔的肆意蹂躪擄掠採取積極行動。但費邊仍毫不動搖,繼續執行他的戰略計劃。對此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拖延者”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四、羅馬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

由於費邊的戰略受到人們的反對,所以他只任期六個月就交出了統帥權。公元前216年初,瓦羅和帕盧斯當選為羅馬執政官,帕盧斯是貴族出身,以勇敢著稱;瓦羅是羅馬平民階層利益的代表,他極力主張速戰速決,並許下諾言說,在看到敵人的當天就結束戰爭,從而獲得民眾的歡心。

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不單是輿論,就連元老院也認為戰爭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因為意大利聯盟不斷受到蹂躪和破壞,他們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有的已經開始動搖。2、3月間,兩執政官在阿普利亞接受了兵權,共有八萬步兵和六千騎兵歸由他們指揮。

這時,漢尼拔的部隊因長期征戰,物資給養消耗將盡,他多次請求迦太基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援,但是遭到他的政敵的拒絕和嘲弄。後來,漢尼拔得知一個叫坎尼的小城裡儲備有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坎尼位於阿普利亞地區的大平原上,靠近亞得里亞海岸,這裡防禦薄弱,一攻即破,這是解決補給問題的極好機會。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特拉西梅諾湖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地內。湖的北岸一面是水,一面是山。山水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從西向東通向谷地。漢尼拔利用夜晚把騎兵埋伏在小路入口處的山後面,輕裝步兵配置在東端谷地出口處陡峭的山上,漢尼拔本人則率領其餘所有兵力沿著與湖岸平行的高地一字擺開。

次日清晨,羅馬軍隊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匆向狹窄的隘口開進。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軍隊就埋伏在這山丘之中。當羅馬軍全部進入谷地,迦太基軍突然發起攻擊,騎兵封鎖退路,輕裝步兵和中央主力從山上撲下來,毫無戒備的羅馬行軍縱隊看到迦太基軍隊突然從天而降,頓時驚慌失色,亂作一團。狹窄的谷地裡,羅馬人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也無法組織抵抗,結果不到三個小時,戰鬥即告結束。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三、漢尼拔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

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陣亡,大約一萬五千人被殺死,幾千人被俘。當特拉西梅諾湖慘敗的消息傳到羅馬後,奪內居民慌亂起來,許多人感到絕望,人們擔心敵人會兵臨城下。羅馬政府宣佈採取緊急措施保衛首都,動員一切能夠參加戰鬥的全部武裝,修補防禦工事,拆毀臺伯里斯河上的橋樑,同時選舉費邊為羅馬獨裁官,由他擔任最高統帥,米紐喜斯為副帥。

但是,漢尼拔這時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他清楚地知道,羅馬城防禦堅固,人民忠勇,如果以他現有的兵力來進攻羅馬城,勢必陷入長期圍攻的境地。因此,漢尼拔在殲滅了特拉西梅諾湖畔之敵後,便揮師向東,越過亞平寧山,向南部意大利進軍。沿途蹂躪羅馬和拉丁同盟肥沃的良田和莊園,劫掠糧食財物,對其他意大利地區則給予保全。俘虜中的羅馬人都帶上枷鎖,無羅馬公民權的其他意大利人則一律釋放,不取贖金。

羅馬統帥費邊研究了羅馬三次敗北的教訓,領悟到迦太基人的優點和短處,認為漢尼拔善於用計指揮有方,攻勢正旺,但兵源不足,補給困難和利於持久戰。但是由於費邊長時間不與漢尼拔決戰,羅馬軍隊只是一昧小心翼翼地跟在迦太基軍的後面,不採取任何主動措施,使得農民遭到很大損失和破壞,因而許多人對他的戰略表示懷疑。羅馬農民更是強烈地不滿,要求採取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行動來對付漢尼拔。

後來,他的部下對他的戰備也感到不滿,甚至連他的副帥紐喜斯也要求他應想法對漢尼拔的肆意蹂躪擄掠採取積極行動。但費邊仍毫不動搖,繼續執行他的戰略計劃。對此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拖延者”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四、羅馬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

由於費邊的戰略受到人們的反對,所以他只任期六個月就交出了統帥權。公元前216年初,瓦羅和帕盧斯當選為羅馬執政官,帕盧斯是貴族出身,以勇敢著稱;瓦羅是羅馬平民階層利益的代表,他極力主張速戰速決,並許下諾言說,在看到敵人的當天就結束戰爭,從而獲得民眾的歡心。

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不單是輿論,就連元老院也認為戰爭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因為意大利聯盟不斷受到蹂躪和破壞,他們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有的已經開始動搖。2、3月間,兩執政官在阿普利亞接受了兵權,共有八萬步兵和六千騎兵歸由他們指揮。

這時,漢尼拔的部隊因長期征戰,物資給養消耗將盡,他多次請求迦太基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援,但是遭到他的政敵的拒絕和嘲弄。後來,漢尼拔得知一個叫坎尼的小城裡儲備有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坎尼位於阿普利亞地區的大平原上,靠近亞得里亞海岸,這裡防禦薄弱,一攻即破,這是解決補給問題的極好機會。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4月,漢尼拔率領約四萬步兵一萬騎兵從北部阿普利亞向南推進,突然攻佔坎尼,獲得補給。羅馬人聞訊後大為震驚,兩位執政官立即率領羅馬軍隊開到坎尼,在離迦太基軍隊不遠的地方設立營地。

由於是兩位執政官指揮軍隊,具體意見不一。帕盧斯認為這裡地形平坦、宜於迦太基騎兵作戰,主張應小心謹慎,最好想個辦法把漢尼拔的軍隊引到南面,利於羅馬步兵作戰的山地上再戰。

瓦羅根本不聽這個意見,他認為:“在哪裡發現漢尼拔,就在哪裡對他進行攻擊。”結果雙方各執己見爭執不休。這種爭執不僅使統帥部失去了統一的意志,並影響了將士的情緒。後來瓦羅決定利用他輪流指揮的機會與迦太基軍交戰。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特拉西梅諾湖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地內。湖的北岸一面是水,一面是山。山水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從西向東通向谷地。漢尼拔利用夜晚把騎兵埋伏在小路入口處的山後面,輕裝步兵配置在東端谷地出口處陡峭的山上,漢尼拔本人則率領其餘所有兵力沿著與湖岸平行的高地一字擺開。

次日清晨,羅馬軍隊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匆向狹窄的隘口開進。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軍隊就埋伏在這山丘之中。當羅馬軍全部進入谷地,迦太基軍突然發起攻擊,騎兵封鎖退路,輕裝步兵和中央主力從山上撲下來,毫無戒備的羅馬行軍縱隊看到迦太基軍隊突然從天而降,頓時驚慌失色,亂作一團。狹窄的谷地裡,羅馬人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也無法組織抵抗,結果不到三個小時,戰鬥即告結束。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三、漢尼拔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

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陣亡,大約一萬五千人被殺死,幾千人被俘。當特拉西梅諾湖慘敗的消息傳到羅馬後,奪內居民慌亂起來,許多人感到絕望,人們擔心敵人會兵臨城下。羅馬政府宣佈採取緊急措施保衛首都,動員一切能夠參加戰鬥的全部武裝,修補防禦工事,拆毀臺伯里斯河上的橋樑,同時選舉費邊為羅馬獨裁官,由他擔任最高統帥,米紐喜斯為副帥。

但是,漢尼拔這時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他清楚地知道,羅馬城防禦堅固,人民忠勇,如果以他現有的兵力來進攻羅馬城,勢必陷入長期圍攻的境地。因此,漢尼拔在殲滅了特拉西梅諾湖畔之敵後,便揮師向東,越過亞平寧山,向南部意大利進軍。沿途蹂躪羅馬和拉丁同盟肥沃的良田和莊園,劫掠糧食財物,對其他意大利地區則給予保全。俘虜中的羅馬人都帶上枷鎖,無羅馬公民權的其他意大利人則一律釋放,不取贖金。

羅馬統帥費邊研究了羅馬三次敗北的教訓,領悟到迦太基人的優點和短處,認為漢尼拔善於用計指揮有方,攻勢正旺,但兵源不足,補給困難和利於持久戰。但是由於費邊長時間不與漢尼拔決戰,羅馬軍隊只是一昧小心翼翼地跟在迦太基軍的後面,不採取任何主動措施,使得農民遭到很大損失和破壞,因而許多人對他的戰略表示懷疑。羅馬農民更是強烈地不滿,要求採取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行動來對付漢尼拔。

後來,他的部下對他的戰備也感到不滿,甚至連他的副帥紐喜斯也要求他應想法對漢尼拔的肆意蹂躪擄掠採取積極行動。但費邊仍毫不動搖,繼續執行他的戰略計劃。對此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拖延者”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四、羅馬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

由於費邊的戰略受到人們的反對,所以他只任期六個月就交出了統帥權。公元前216年初,瓦羅和帕盧斯當選為羅馬執政官,帕盧斯是貴族出身,以勇敢著稱;瓦羅是羅馬平民階層利益的代表,他極力主張速戰速決,並許下諾言說,在看到敵人的當天就結束戰爭,從而獲得民眾的歡心。

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不單是輿論,就連元老院也認為戰爭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因為意大利聯盟不斷受到蹂躪和破壞,他們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有的已經開始動搖。2、3月間,兩執政官在阿普利亞接受了兵權,共有八萬步兵和六千騎兵歸由他們指揮。

這時,漢尼拔的部隊因長期征戰,物資給養消耗將盡,他多次請求迦太基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援,但是遭到他的政敵的拒絕和嘲弄。後來,漢尼拔得知一個叫坎尼的小城裡儲備有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坎尼位於阿普利亞地區的大平原上,靠近亞得里亞海岸,這裡防禦薄弱,一攻即破,這是解決補給問題的極好機會。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4月,漢尼拔率領約四萬步兵一萬騎兵從北部阿普利亞向南推進,突然攻佔坎尼,獲得補給。羅馬人聞訊後大為震驚,兩位執政官立即率領羅馬軍隊開到坎尼,在離迦太基軍隊不遠的地方設立營地。

由於是兩位執政官指揮軍隊,具體意見不一。帕盧斯認為這裡地形平坦、宜於迦太基騎兵作戰,主張應小心謹慎,最好想個辦法把漢尼拔的軍隊引到南面,利於羅馬步兵作戰的山地上再戰。

瓦羅根本不聽這個意見,他認為:“在哪裡發現漢尼拔,就在哪裡對他進行攻擊。”結果雙方各執己見爭執不休。這種爭執不僅使統帥部失去了統一的意志,並影響了將士的情緒。後來瓦羅決定利用他輪流指揮的機會與迦太基軍交戰。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五、戰鬥前的準備

公元前216年6月2日由瓦羅擔任最高統帥。拂曉時分他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營地,其餘部隊在他的率領下開到奧非都斯河附近,在接近敵人的平原上展開了隊形。

羅馬執政官瓦採用的是羅馬人慣用的三引平等序列。羅馬騎兵配置在左翼,同盟軍騎兵在右翼,主戰線由重裝步兵組成,成密集方陣配置在中央;輕裝步兵配置在主戰線之前。

漢尼拔為了這次會戰,幾天前就作了準備。他不但掌握了羅馬人的陣勢,而且也掌握了這裡的天氣變化規律。他知道這裡大約在中午時分常有強烈的東南風,因此漢尼拔針對羅馬人的戰術特點,制定了一個簡單而大膽的作戰計劃。

整個部隊背向東南展開,輕裝步兵和投石兵作為前哨配置在陣線之前;伊比利亞和高盧步兵排成半月形陣勢位於中央,兵力較弱的突出部對著敵人。同時派出五百名輕裝士兵,除手持長矛和盾等武器外,還身藏短劍,準備在必要時向敵人假裝投降,以混入敵陣,從內部打亂敵軍部署;主戰線在左翼,由伊比利亞和高盧騎兵以及部分西班牙重裝步兵組成,騎兵在前步兵在後,指揮者是哈士多路巴,右翼指揮是漢諾。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特拉西梅諾湖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地內。湖的北岸一面是水,一面是山。山水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從西向東通向谷地。漢尼拔利用夜晚把騎兵埋伏在小路入口處的山後面,輕裝步兵配置在東端谷地出口處陡峭的山上,漢尼拔本人則率領其餘所有兵力沿著與湖岸平行的高地一字擺開。

次日清晨,羅馬軍隊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匆向狹窄的隘口開進。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軍隊就埋伏在這山丘之中。當羅馬軍全部進入谷地,迦太基軍突然發起攻擊,騎兵封鎖退路,輕裝步兵和中央主力從山上撲下來,毫無戒備的羅馬行軍縱隊看到迦太基軍隊突然從天而降,頓時驚慌失色,亂作一團。狹窄的谷地裡,羅馬人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也無法組織抵抗,結果不到三個小時,戰鬥即告結束。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三、漢尼拔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

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陣亡,大約一萬五千人被殺死,幾千人被俘。當特拉西梅諾湖慘敗的消息傳到羅馬後,奪內居民慌亂起來,許多人感到絕望,人們擔心敵人會兵臨城下。羅馬政府宣佈採取緊急措施保衛首都,動員一切能夠參加戰鬥的全部武裝,修補防禦工事,拆毀臺伯里斯河上的橋樑,同時選舉費邊為羅馬獨裁官,由他擔任最高統帥,米紐喜斯為副帥。

但是,漢尼拔這時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他清楚地知道,羅馬城防禦堅固,人民忠勇,如果以他現有的兵力來進攻羅馬城,勢必陷入長期圍攻的境地。因此,漢尼拔在殲滅了特拉西梅諾湖畔之敵後,便揮師向東,越過亞平寧山,向南部意大利進軍。沿途蹂躪羅馬和拉丁同盟肥沃的良田和莊園,劫掠糧食財物,對其他意大利地區則給予保全。俘虜中的羅馬人都帶上枷鎖,無羅馬公民權的其他意大利人則一律釋放,不取贖金。

羅馬統帥費邊研究了羅馬三次敗北的教訓,領悟到迦太基人的優點和短處,認為漢尼拔善於用計指揮有方,攻勢正旺,但兵源不足,補給困難和利於持久戰。但是由於費邊長時間不與漢尼拔決戰,羅馬軍隊只是一昧小心翼翼地跟在迦太基軍的後面,不採取任何主動措施,使得農民遭到很大損失和破壞,因而許多人對他的戰略表示懷疑。羅馬農民更是強烈地不滿,要求採取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行動來對付漢尼拔。

後來,他的部下對他的戰備也感到不滿,甚至連他的副帥紐喜斯也要求他應想法對漢尼拔的肆意蹂躪擄掠採取積極行動。但費邊仍毫不動搖,繼續執行他的戰略計劃。對此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拖延者”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四、羅馬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

由於費邊的戰略受到人們的反對,所以他只任期六個月就交出了統帥權。公元前216年初,瓦羅和帕盧斯當選為羅馬執政官,帕盧斯是貴族出身,以勇敢著稱;瓦羅是羅馬平民階層利益的代表,他極力主張速戰速決,並許下諾言說,在看到敵人的當天就結束戰爭,從而獲得民眾的歡心。

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不單是輿論,就連元老院也認為戰爭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因為意大利聯盟不斷受到蹂躪和破壞,他們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有的已經開始動搖。2、3月間,兩執政官在阿普利亞接受了兵權,共有八萬步兵和六千騎兵歸由他們指揮。

這時,漢尼拔的部隊因長期征戰,物資給養消耗將盡,他多次請求迦太基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援,但是遭到他的政敵的拒絕和嘲弄。後來,漢尼拔得知一個叫坎尼的小城裡儲備有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坎尼位於阿普利亞地區的大平原上,靠近亞得里亞海岸,這裡防禦薄弱,一攻即破,這是解決補給問題的極好機會。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4月,漢尼拔率領約四萬步兵一萬騎兵從北部阿普利亞向南推進,突然攻佔坎尼,獲得補給。羅馬人聞訊後大為震驚,兩位執政官立即率領羅馬軍隊開到坎尼,在離迦太基軍隊不遠的地方設立營地。

由於是兩位執政官指揮軍隊,具體意見不一。帕盧斯認為這裡地形平坦、宜於迦太基騎兵作戰,主張應小心謹慎,最好想個辦法把漢尼拔的軍隊引到南面,利於羅馬步兵作戰的山地上再戰。

瓦羅根本不聽這個意見,他認為:“在哪裡發現漢尼拔,就在哪裡對他進行攻擊。”結果雙方各執己見爭執不休。這種爭執不僅使統帥部失去了統一的意志,並影響了將士的情緒。後來瓦羅決定利用他輪流指揮的機會與迦太基軍交戰。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五、戰鬥前的準備

公元前216年6月2日由瓦羅擔任最高統帥。拂曉時分他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營地,其餘部隊在他的率領下開到奧非都斯河附近,在接近敵人的平原上展開了隊形。

羅馬執政官瓦採用的是羅馬人慣用的三引平等序列。羅馬騎兵配置在左翼,同盟軍騎兵在右翼,主戰線由重裝步兵組成,成密集方陣配置在中央;輕裝步兵配置在主戰線之前。

漢尼拔為了這次會戰,幾天前就作了準備。他不但掌握了羅馬人的陣勢,而且也掌握了這裡的天氣變化規律。他知道這裡大約在中午時分常有強烈的東南風,因此漢尼拔針對羅馬人的戰術特點,制定了一個簡單而大膽的作戰計劃。

整個部隊背向東南展開,輕裝步兵和投石兵作為前哨配置在陣線之前;伊比利亞和高盧步兵排成半月形陣勢位於中央,兵力較弱的突出部對著敵人。同時派出五百名輕裝士兵,除手持長矛和盾等武器外,還身藏短劍,準備在必要時向敵人假裝投降,以混入敵陣,從內部打亂敵軍部署;主戰線在左翼,由伊比利亞和高盧騎兵以及部分西班牙重裝步兵組成,騎兵在前步兵在後,指揮者是哈士多路巴,右翼指揮是漢諾。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由努米底亞人的動作靈活迅速的輕裝騎兵在右翼狹窄的正面上成縱深配置。漢尼拔指揮中央陣線。其意圖是用中央突出陣勢前進誘敵,牽制敵人主力後逐漸向後退卻,同時用強有力的兩翼騎兵首先掃清敵兩翼騎兵,然後插到背後,斷敵退路,並從背後實施攻擊。

瓦羅看到迦太基軍列陣在河灣內背水作戰,左翼兵力強大,就改變他的戰鬥隊形,把正面縮短,縱深加長,間隔縮小,企圖強化中央攻擊力量,以強大的步兵對迦太基正面兵力進行持續衝擊,用對拼壓倒對手。可是由於隊形收縮,使得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都擠靠在一起,失去了運動的餘地和彈性。部隊從未用過這種瓣的隊形,自然不太適應,對羅馬人來說,實際上一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

六、戰鬥經過

一切準備就緒後,雙方指揮官深入部隊鼓勵鬥志,激勵士氣。羅馬執政官瓦羅騎著馬在陣列前面,鼓勵士兵們不要忘記過去的失敗,要為生存而戰鬥。漢尼拔提醒他的士兵不要忘記自己的功勳和對敵作戰所取得的勝利,被敗兵打敗是可恥的。在雙方指揮官的鼓勵下,士兵們的鬥志都十分旺盛。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特拉西梅諾湖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地內。湖的北岸一面是水,一面是山。山水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從西向東通向谷地。漢尼拔利用夜晚把騎兵埋伏在小路入口處的山後面,輕裝步兵配置在東端谷地出口處陡峭的山上,漢尼拔本人則率領其餘所有兵力沿著與湖岸平行的高地一字擺開。

次日清晨,羅馬軍隊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匆向狹窄的隘口開進。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軍隊就埋伏在這山丘之中。當羅馬軍全部進入谷地,迦太基軍突然發起攻擊,騎兵封鎖退路,輕裝步兵和中央主力從山上撲下來,毫無戒備的羅馬行軍縱隊看到迦太基軍隊突然從天而降,頓時驚慌失色,亂作一團。狹窄的谷地裡,羅馬人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也無法組織抵抗,結果不到三個小時,戰鬥即告結束。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三、漢尼拔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

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陣亡,大約一萬五千人被殺死,幾千人被俘。當特拉西梅諾湖慘敗的消息傳到羅馬後,奪內居民慌亂起來,許多人感到絕望,人們擔心敵人會兵臨城下。羅馬政府宣佈採取緊急措施保衛首都,動員一切能夠參加戰鬥的全部武裝,修補防禦工事,拆毀臺伯里斯河上的橋樑,同時選舉費邊為羅馬獨裁官,由他擔任最高統帥,米紐喜斯為副帥。

但是,漢尼拔這時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他清楚地知道,羅馬城防禦堅固,人民忠勇,如果以他現有的兵力來進攻羅馬城,勢必陷入長期圍攻的境地。因此,漢尼拔在殲滅了特拉西梅諾湖畔之敵後,便揮師向東,越過亞平寧山,向南部意大利進軍。沿途蹂躪羅馬和拉丁同盟肥沃的良田和莊園,劫掠糧食財物,對其他意大利地區則給予保全。俘虜中的羅馬人都帶上枷鎖,無羅馬公民權的其他意大利人則一律釋放,不取贖金。

羅馬統帥費邊研究了羅馬三次敗北的教訓,領悟到迦太基人的優點和短處,認為漢尼拔善於用計指揮有方,攻勢正旺,但兵源不足,補給困難和利於持久戰。但是由於費邊長時間不與漢尼拔決戰,羅馬軍隊只是一昧小心翼翼地跟在迦太基軍的後面,不採取任何主動措施,使得農民遭到很大損失和破壞,因而許多人對他的戰略表示懷疑。羅馬農民更是強烈地不滿,要求採取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行動來對付漢尼拔。

後來,他的部下對他的戰備也感到不滿,甚至連他的副帥紐喜斯也要求他應想法對漢尼拔的肆意蹂躪擄掠採取積極行動。但費邊仍毫不動搖,繼續執行他的戰略計劃。對此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拖延者”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四、羅馬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

由於費邊的戰略受到人們的反對,所以他只任期六個月就交出了統帥權。公元前216年初,瓦羅和帕盧斯當選為羅馬執政官,帕盧斯是貴族出身,以勇敢著稱;瓦羅是羅馬平民階層利益的代表,他極力主張速戰速決,並許下諾言說,在看到敵人的當天就結束戰爭,從而獲得民眾的歡心。

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不單是輿論,就連元老院也認為戰爭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因為意大利聯盟不斷受到蹂躪和破壞,他們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有的已經開始動搖。2、3月間,兩執政官在阿普利亞接受了兵權,共有八萬步兵和六千騎兵歸由他們指揮。

這時,漢尼拔的部隊因長期征戰,物資給養消耗將盡,他多次請求迦太基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援,但是遭到他的政敵的拒絕和嘲弄。後來,漢尼拔得知一個叫坎尼的小城裡儲備有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坎尼位於阿普利亞地區的大平原上,靠近亞得里亞海岸,這裡防禦薄弱,一攻即破,這是解決補給問題的極好機會。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4月,漢尼拔率領約四萬步兵一萬騎兵從北部阿普利亞向南推進,突然攻佔坎尼,獲得補給。羅馬人聞訊後大為震驚,兩位執政官立即率領羅馬軍隊開到坎尼,在離迦太基軍隊不遠的地方設立營地。

由於是兩位執政官指揮軍隊,具體意見不一。帕盧斯認為這裡地形平坦、宜於迦太基騎兵作戰,主張應小心謹慎,最好想個辦法把漢尼拔的軍隊引到南面,利於羅馬步兵作戰的山地上再戰。

瓦羅根本不聽這個意見,他認為:“在哪裡發現漢尼拔,就在哪裡對他進行攻擊。”結果雙方各執己見爭執不休。這種爭執不僅使統帥部失去了統一的意志,並影響了將士的情緒。後來瓦羅決定利用他輪流指揮的機會與迦太基軍交戰。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五、戰鬥前的準備

公元前216年6月2日由瓦羅擔任最高統帥。拂曉時分他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營地,其餘部隊在他的率領下開到奧非都斯河附近,在接近敵人的平原上展開了隊形。

羅馬執政官瓦採用的是羅馬人慣用的三引平等序列。羅馬騎兵配置在左翼,同盟軍騎兵在右翼,主戰線由重裝步兵組成,成密集方陣配置在中央;輕裝步兵配置在主戰線之前。

漢尼拔為了這次會戰,幾天前就作了準備。他不但掌握了羅馬人的陣勢,而且也掌握了這裡的天氣變化規律。他知道這裡大約在中午時分常有強烈的東南風,因此漢尼拔針對羅馬人的戰術特點,制定了一個簡單而大膽的作戰計劃。

整個部隊背向東南展開,輕裝步兵和投石兵作為前哨配置在陣線之前;伊比利亞和高盧步兵排成半月形陣勢位於中央,兵力較弱的突出部對著敵人。同時派出五百名輕裝士兵,除手持長矛和盾等武器外,還身藏短劍,準備在必要時向敵人假裝投降,以混入敵陣,從內部打亂敵軍部署;主戰線在左翼,由伊比利亞和高盧騎兵以及部分西班牙重裝步兵組成,騎兵在前步兵在後,指揮者是哈士多路巴,右翼指揮是漢諾。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由努米底亞人的動作靈活迅速的輕裝騎兵在右翼狹窄的正面上成縱深配置。漢尼拔指揮中央陣線。其意圖是用中央突出陣勢前進誘敵,牽制敵人主力後逐漸向後退卻,同時用強有力的兩翼騎兵首先掃清敵兩翼騎兵,然後插到背後,斷敵退路,並從背後實施攻擊。

瓦羅看到迦太基軍列陣在河灣內背水作戰,左翼兵力強大,就改變他的戰鬥隊形,把正面縮短,縱深加長,間隔縮小,企圖強化中央攻擊力量,以強大的步兵對迦太基正面兵力進行持續衝擊,用對拼壓倒對手。可是由於隊形收縮,使得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都擠靠在一起,失去了運動的餘地和彈性。部隊從未用過這種瓣的隊形,自然不太適應,對羅馬人來說,實際上一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

六、戰鬥經過

一切準備就緒後,雙方指揮官深入部隊鼓勵鬥志,激勵士氣。羅馬執政官瓦羅騎著馬在陣列前面,鼓勵士兵們不要忘記過去的失敗,要為生存而戰鬥。漢尼拔提醒他的士兵不要忘記自己的功勳和對敵作戰所取得的勝利,被敗兵打敗是可恥的。在雙方指揮官的鼓勵下,士兵們的鬥志都十分旺盛。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上午9時許,軍號吹響,雙方輕裝步兵、弓箭手和投石兵大聲叫喊著向前推進,輕裝步兵的衝擊之後,是方陣步兵投入戰鬥。集中的羅馬步兵向漢尼拔的中央突出部挺進,迦太基步兵一面抗擊一面緩緩向後退卻,羅馬步兵趁勢猛烈攻擊,使迦太基中央半月形突出陣勢逐步向內彎了進去。這時,漢尼拔命令五百名身藏短劍的輕裝步兵向羅馬人投降。羅馬人見這些“投降”的士兵交出了手中的矛和盾,就把他們安置在後衛,未加多問便集中力量繼續向前進攻。結果羅馬步兵被陷進了漢尼拔設置的口袋形的陣勢之中。而羅馬執政官瓦羅見迦太基人有的投降、有的後退,以為敵人已經潰敗,遂命令後續梯隊投入戰鬥。那知羅馬步兵越向前進,正面越小,隊形越收縮變長。漢尼拔見羅馬步兵已中圈套,即令重裝步兵從左右兩翼同時向中央夾擊羅馬步兵主力。

與此同時,騎兵戰鬥也展開了。迦太基兩翼騎兵分別向羅馬兩翼騎兵出擊。迦太基右翼輕裝步兵因數量較少,與羅馬左翼騎兵形成了對峙局面;左翼數千名堅強有力的重裝騎兵則奮勇衝擊,以壓倒優勢,迅速打垮羅馬右翼騎兵。接著,以一部分騎兵從正面援助右翼騎兵,另一部分則繞過羅馬步兵的後方,從背後襲擊羅馬左翼的騎兵。羅馬左翼騎兵在迦太基騎兵的前後夾擊下,腹背受敵,立即崩潰逃跑。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特拉西梅諾湖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地內。湖的北岸一面是水,一面是山。山水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從西向東通向谷地。漢尼拔利用夜晚把騎兵埋伏在小路入口處的山後面,輕裝步兵配置在東端谷地出口處陡峭的山上,漢尼拔本人則率領其餘所有兵力沿著與湖岸平行的高地一字擺開。

次日清晨,羅馬軍隊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匆向狹窄的隘口開進。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軍隊就埋伏在這山丘之中。當羅馬軍全部進入谷地,迦太基軍突然發起攻擊,騎兵封鎖退路,輕裝步兵和中央主力從山上撲下來,毫無戒備的羅馬行軍縱隊看到迦太基軍隊突然從天而降,頓時驚慌失色,亂作一團。狹窄的谷地裡,羅馬人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也無法組織抵抗,結果不到三個小時,戰鬥即告結束。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三、漢尼拔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

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陣亡,大約一萬五千人被殺死,幾千人被俘。當特拉西梅諾湖慘敗的消息傳到羅馬後,奪內居民慌亂起來,許多人感到絕望,人們擔心敵人會兵臨城下。羅馬政府宣佈採取緊急措施保衛首都,動員一切能夠參加戰鬥的全部武裝,修補防禦工事,拆毀臺伯里斯河上的橋樑,同時選舉費邊為羅馬獨裁官,由他擔任最高統帥,米紐喜斯為副帥。

但是,漢尼拔這時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他清楚地知道,羅馬城防禦堅固,人民忠勇,如果以他現有的兵力來進攻羅馬城,勢必陷入長期圍攻的境地。因此,漢尼拔在殲滅了特拉西梅諾湖畔之敵後,便揮師向東,越過亞平寧山,向南部意大利進軍。沿途蹂躪羅馬和拉丁同盟肥沃的良田和莊園,劫掠糧食財物,對其他意大利地區則給予保全。俘虜中的羅馬人都帶上枷鎖,無羅馬公民權的其他意大利人則一律釋放,不取贖金。

羅馬統帥費邊研究了羅馬三次敗北的教訓,領悟到迦太基人的優點和短處,認為漢尼拔善於用計指揮有方,攻勢正旺,但兵源不足,補給困難和利於持久戰。但是由於費邊長時間不與漢尼拔決戰,羅馬軍隊只是一昧小心翼翼地跟在迦太基軍的後面,不採取任何主動措施,使得農民遭到很大損失和破壞,因而許多人對他的戰略表示懷疑。羅馬農民更是強烈地不滿,要求採取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行動來對付漢尼拔。

後來,他的部下對他的戰備也感到不滿,甚至連他的副帥紐喜斯也要求他應想法對漢尼拔的肆意蹂躪擄掠採取積極行動。但費邊仍毫不動搖,繼續執行他的戰略計劃。對此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拖延者”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四、羅馬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

由於費邊的戰略受到人們的反對,所以他只任期六個月就交出了統帥權。公元前216年初,瓦羅和帕盧斯當選為羅馬執政官,帕盧斯是貴族出身,以勇敢著稱;瓦羅是羅馬平民階層利益的代表,他極力主張速戰速決,並許下諾言說,在看到敵人的當天就結束戰爭,從而獲得民眾的歡心。

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不單是輿論,就連元老院也認為戰爭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因為意大利聯盟不斷受到蹂躪和破壞,他們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有的已經開始動搖。2、3月間,兩執政官在阿普利亞接受了兵權,共有八萬步兵和六千騎兵歸由他們指揮。

這時,漢尼拔的部隊因長期征戰,物資給養消耗將盡,他多次請求迦太基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援,但是遭到他的政敵的拒絕和嘲弄。後來,漢尼拔得知一個叫坎尼的小城裡儲備有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坎尼位於阿普利亞地區的大平原上,靠近亞得里亞海岸,這裡防禦薄弱,一攻即破,這是解決補給問題的極好機會。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4月,漢尼拔率領約四萬步兵一萬騎兵從北部阿普利亞向南推進,突然攻佔坎尼,獲得補給。羅馬人聞訊後大為震驚,兩位執政官立即率領羅馬軍隊開到坎尼,在離迦太基軍隊不遠的地方設立營地。

由於是兩位執政官指揮軍隊,具體意見不一。帕盧斯認為這裡地形平坦、宜於迦太基騎兵作戰,主張應小心謹慎,最好想個辦法把漢尼拔的軍隊引到南面,利於羅馬步兵作戰的山地上再戰。

瓦羅根本不聽這個意見,他認為:“在哪裡發現漢尼拔,就在哪裡對他進行攻擊。”結果雙方各執己見爭執不休。這種爭執不僅使統帥部失去了統一的意志,並影響了將士的情緒。後來瓦羅決定利用他輪流指揮的機會與迦太基軍交戰。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五、戰鬥前的準備

公元前216年6月2日由瓦羅擔任最高統帥。拂曉時分他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營地,其餘部隊在他的率領下開到奧非都斯河附近,在接近敵人的平原上展開了隊形。

羅馬執政官瓦採用的是羅馬人慣用的三引平等序列。羅馬騎兵配置在左翼,同盟軍騎兵在右翼,主戰線由重裝步兵組成,成密集方陣配置在中央;輕裝步兵配置在主戰線之前。

漢尼拔為了這次會戰,幾天前就作了準備。他不但掌握了羅馬人的陣勢,而且也掌握了這裡的天氣變化規律。他知道這裡大約在中午時分常有強烈的東南風,因此漢尼拔針對羅馬人的戰術特點,制定了一個簡單而大膽的作戰計劃。

整個部隊背向東南展開,輕裝步兵和投石兵作為前哨配置在陣線之前;伊比利亞和高盧步兵排成半月形陣勢位於中央,兵力較弱的突出部對著敵人。同時派出五百名輕裝士兵,除手持長矛和盾等武器外,還身藏短劍,準備在必要時向敵人假裝投降,以混入敵陣,從內部打亂敵軍部署;主戰線在左翼,由伊比利亞和高盧騎兵以及部分西班牙重裝步兵組成,騎兵在前步兵在後,指揮者是哈士多路巴,右翼指揮是漢諾。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由努米底亞人的動作靈活迅速的輕裝騎兵在右翼狹窄的正面上成縱深配置。漢尼拔指揮中央陣線。其意圖是用中央突出陣勢前進誘敵,牽制敵人主力後逐漸向後退卻,同時用強有力的兩翼騎兵首先掃清敵兩翼騎兵,然後插到背後,斷敵退路,並從背後實施攻擊。

瓦羅看到迦太基軍列陣在河灣內背水作戰,左翼兵力強大,就改變他的戰鬥隊形,把正面縮短,縱深加長,間隔縮小,企圖強化中央攻擊力量,以強大的步兵對迦太基正面兵力進行持續衝擊,用對拼壓倒對手。可是由於隊形收縮,使得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都擠靠在一起,失去了運動的餘地和彈性。部隊從未用過這種瓣的隊形,自然不太適應,對羅馬人來說,實際上一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

六、戰鬥經過

一切準備就緒後,雙方指揮官深入部隊鼓勵鬥志,激勵士氣。羅馬執政官瓦羅騎著馬在陣列前面,鼓勵士兵們不要忘記過去的失敗,要為生存而戰鬥。漢尼拔提醒他的士兵不要忘記自己的功勳和對敵作戰所取得的勝利,被敗兵打敗是可恥的。在雙方指揮官的鼓勵下,士兵們的鬥志都十分旺盛。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上午9時許,軍號吹響,雙方輕裝步兵、弓箭手和投石兵大聲叫喊著向前推進,輕裝步兵的衝擊之後,是方陣步兵投入戰鬥。集中的羅馬步兵向漢尼拔的中央突出部挺進,迦太基步兵一面抗擊一面緩緩向後退卻,羅馬步兵趁勢猛烈攻擊,使迦太基中央半月形突出陣勢逐步向內彎了進去。這時,漢尼拔命令五百名身藏短劍的輕裝步兵向羅馬人投降。羅馬人見這些“投降”的士兵交出了手中的矛和盾,就把他們安置在後衛,未加多問便集中力量繼續向前進攻。結果羅馬步兵被陷進了漢尼拔設置的口袋形的陣勢之中。而羅馬執政官瓦羅見迦太基人有的投降、有的後退,以為敵人已經潰敗,遂命令後續梯隊投入戰鬥。那知羅馬步兵越向前進,正面越小,隊形越收縮變長。漢尼拔見羅馬步兵已中圈套,即令重裝步兵從左右兩翼同時向中央夾擊羅馬步兵主力。

與此同時,騎兵戰鬥也展開了。迦太基兩翼騎兵分別向羅馬兩翼騎兵出擊。迦太基右翼輕裝步兵因數量較少,與羅馬左翼騎兵形成了對峙局面;左翼數千名堅強有力的重裝騎兵則奮勇衝擊,以壓倒優勢,迅速打垮羅馬右翼騎兵。接著,以一部分騎兵從正面援助右翼騎兵,另一部分則繞過羅馬步兵的後方,從背後襲擊羅馬左翼的騎兵。羅馬左翼騎兵在迦太基騎兵的前後夾擊下,腹背受敵,立即崩潰逃跑。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漢尼拔命令右翼輕裝騎兵追擊逃敵,右翼重裝騎兵迅速回頭向羅馬步兵背後迂迴,準備封鎖其退路。

時至中午,令人目眩的東南風大作。狂風捲起大量塵土撲向羅馬軍,羅馬人兩眼風沙所迷,睜不開看不清,投射的箭石也因逆風減速,力量減弱。迦太基投射的箭石因順風,速度加快,力量增強,大大加強了殺傷效果。羅馬步兵因看不見,使他們既不能躲避敵人的武器,又不能準確使用手中的投射兵器。

士兵們緊緊擠成一團,彼此碰撞,秩序大亂。這時,他們人數雖多,但能夠使用武器的只有第一線少數士兵,加之隊伍稠密,人員擁擠,陣容混亂,幾乎失去抵抗力。而漢尼拔的軍隊無論是近距離廝殺,還是用遠程兵器攻擊,投槍、射箭、擊石,都無一落空。

正在這時,假裝投降的五百名迦太基士兵,從身上摸出短償,首先刺死身邊之敵,奪取敵人的武器,從後面衝進混亂的羅馬軍陣線,在內部橫衝直撞,四處砍殺。此刻,插到羅馬步兵後方的迦太基左翼騎兵也從背後衝殺過來。

坎尼戰場上,迦太基軍殺聲四起,越戰越勇。羅馬軍四面被圍,裡外受擊,有的士兵雖作困獸之鬥,但卻死傷枕藉,只是徒然地慘遭屠殺。戰至天黑,羅馬軍大約有七萬人陣亡,倖免逃生的只有近一萬五千人。羅馬軍隊指揮官塞維利阿,執政官帕盧斯以及其他許多軍官,全部戰死,但是引起這場慘敗的罪魁禍首瓦羅卻逃脫了性命。漢尼拔付出的成本才不過六千人,而哈士多路巴指揮的左翼六千名騎兵中,死傷不到二百人。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特拉西梅諾湖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地內。湖的北岸一面是水,一面是山。山水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從西向東通向谷地。漢尼拔利用夜晚把騎兵埋伏在小路入口處的山後面,輕裝步兵配置在東端谷地出口處陡峭的山上,漢尼拔本人則率領其餘所有兵力沿著與湖岸平行的高地一字擺開。

次日清晨,羅馬軍隊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匆向狹窄的隘口開進。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軍隊就埋伏在這山丘之中。當羅馬軍全部進入谷地,迦太基軍突然發起攻擊,騎兵封鎖退路,輕裝步兵和中央主力從山上撲下來,毫無戒備的羅馬行軍縱隊看到迦太基軍隊突然從天而降,頓時驚慌失色,亂作一團。狹窄的谷地裡,羅馬人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也無法組織抵抗,結果不到三個小時,戰鬥即告結束。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三、漢尼拔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

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陣亡,大約一萬五千人被殺死,幾千人被俘。當特拉西梅諾湖慘敗的消息傳到羅馬後,奪內居民慌亂起來,許多人感到絕望,人們擔心敵人會兵臨城下。羅馬政府宣佈採取緊急措施保衛首都,動員一切能夠參加戰鬥的全部武裝,修補防禦工事,拆毀臺伯里斯河上的橋樑,同時選舉費邊為羅馬獨裁官,由他擔任最高統帥,米紐喜斯為副帥。

但是,漢尼拔這時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他清楚地知道,羅馬城防禦堅固,人民忠勇,如果以他現有的兵力來進攻羅馬城,勢必陷入長期圍攻的境地。因此,漢尼拔在殲滅了特拉西梅諾湖畔之敵後,便揮師向東,越過亞平寧山,向南部意大利進軍。沿途蹂躪羅馬和拉丁同盟肥沃的良田和莊園,劫掠糧食財物,對其他意大利地區則給予保全。俘虜中的羅馬人都帶上枷鎖,無羅馬公民權的其他意大利人則一律釋放,不取贖金。

羅馬統帥費邊研究了羅馬三次敗北的教訓,領悟到迦太基人的優點和短處,認為漢尼拔善於用計指揮有方,攻勢正旺,但兵源不足,補給困難和利於持久戰。但是由於費邊長時間不與漢尼拔決戰,羅馬軍隊只是一昧小心翼翼地跟在迦太基軍的後面,不採取任何主動措施,使得農民遭到很大損失和破壞,因而許多人對他的戰略表示懷疑。羅馬農民更是強烈地不滿,要求採取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行動來對付漢尼拔。

後來,他的部下對他的戰備也感到不滿,甚至連他的副帥紐喜斯也要求他應想法對漢尼拔的肆意蹂躪擄掠採取積極行動。但費邊仍毫不動搖,繼續執行他的戰略計劃。對此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拖延者”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四、羅馬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

由於費邊的戰略受到人們的反對,所以他只任期六個月就交出了統帥權。公元前216年初,瓦羅和帕盧斯當選為羅馬執政官,帕盧斯是貴族出身,以勇敢著稱;瓦羅是羅馬平民階層利益的代表,他極力主張速戰速決,並許下諾言說,在看到敵人的當天就結束戰爭,從而獲得民眾的歡心。

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不單是輿論,就連元老院也認為戰爭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因為意大利聯盟不斷受到蹂躪和破壞,他們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有的已經開始動搖。2、3月間,兩執政官在阿普利亞接受了兵權,共有八萬步兵和六千騎兵歸由他們指揮。

這時,漢尼拔的部隊因長期征戰,物資給養消耗將盡,他多次請求迦太基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援,但是遭到他的政敵的拒絕和嘲弄。後來,漢尼拔得知一個叫坎尼的小城裡儲備有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坎尼位於阿普利亞地區的大平原上,靠近亞得里亞海岸,這裡防禦薄弱,一攻即破,這是解決補給問題的極好機會。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4月,漢尼拔率領約四萬步兵一萬騎兵從北部阿普利亞向南推進,突然攻佔坎尼,獲得補給。羅馬人聞訊後大為震驚,兩位執政官立即率領羅馬軍隊開到坎尼,在離迦太基軍隊不遠的地方設立營地。

由於是兩位執政官指揮軍隊,具體意見不一。帕盧斯認為這裡地形平坦、宜於迦太基騎兵作戰,主張應小心謹慎,最好想個辦法把漢尼拔的軍隊引到南面,利於羅馬步兵作戰的山地上再戰。

瓦羅根本不聽這個意見,他認為:“在哪裡發現漢尼拔,就在哪裡對他進行攻擊。”結果雙方各執己見爭執不休。這種爭執不僅使統帥部失去了統一的意志,並影響了將士的情緒。後來瓦羅決定利用他輪流指揮的機會與迦太基軍交戰。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五、戰鬥前的準備

公元前216年6月2日由瓦羅擔任最高統帥。拂曉時分他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營地,其餘部隊在他的率領下開到奧非都斯河附近,在接近敵人的平原上展開了隊形。

羅馬執政官瓦採用的是羅馬人慣用的三引平等序列。羅馬騎兵配置在左翼,同盟軍騎兵在右翼,主戰線由重裝步兵組成,成密集方陣配置在中央;輕裝步兵配置在主戰線之前。

漢尼拔為了這次會戰,幾天前就作了準備。他不但掌握了羅馬人的陣勢,而且也掌握了這裡的天氣變化規律。他知道這裡大約在中午時分常有強烈的東南風,因此漢尼拔針對羅馬人的戰術特點,制定了一個簡單而大膽的作戰計劃。

整個部隊背向東南展開,輕裝步兵和投石兵作為前哨配置在陣線之前;伊比利亞和高盧步兵排成半月形陣勢位於中央,兵力較弱的突出部對著敵人。同時派出五百名輕裝士兵,除手持長矛和盾等武器外,還身藏短劍,準備在必要時向敵人假裝投降,以混入敵陣,從內部打亂敵軍部署;主戰線在左翼,由伊比利亞和高盧騎兵以及部分西班牙重裝步兵組成,騎兵在前步兵在後,指揮者是哈士多路巴,右翼指揮是漢諾。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由努米底亞人的動作靈活迅速的輕裝騎兵在右翼狹窄的正面上成縱深配置。漢尼拔指揮中央陣線。其意圖是用中央突出陣勢前進誘敵,牽制敵人主力後逐漸向後退卻,同時用強有力的兩翼騎兵首先掃清敵兩翼騎兵,然後插到背後,斷敵退路,並從背後實施攻擊。

瓦羅看到迦太基軍列陣在河灣內背水作戰,左翼兵力強大,就改變他的戰鬥隊形,把正面縮短,縱深加長,間隔縮小,企圖強化中央攻擊力量,以強大的步兵對迦太基正面兵力進行持續衝擊,用對拼壓倒對手。可是由於隊形收縮,使得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都擠靠在一起,失去了運動的餘地和彈性。部隊從未用過這種瓣的隊形,自然不太適應,對羅馬人來說,實際上一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

六、戰鬥經過

一切準備就緒後,雙方指揮官深入部隊鼓勵鬥志,激勵士氣。羅馬執政官瓦羅騎著馬在陣列前面,鼓勵士兵們不要忘記過去的失敗,要為生存而戰鬥。漢尼拔提醒他的士兵不要忘記自己的功勳和對敵作戰所取得的勝利,被敗兵打敗是可恥的。在雙方指揮官的鼓勵下,士兵們的鬥志都十分旺盛。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上午9時許,軍號吹響,雙方輕裝步兵、弓箭手和投石兵大聲叫喊著向前推進,輕裝步兵的衝擊之後,是方陣步兵投入戰鬥。集中的羅馬步兵向漢尼拔的中央突出部挺進,迦太基步兵一面抗擊一面緩緩向後退卻,羅馬步兵趁勢猛烈攻擊,使迦太基中央半月形突出陣勢逐步向內彎了進去。這時,漢尼拔命令五百名身藏短劍的輕裝步兵向羅馬人投降。羅馬人見這些“投降”的士兵交出了手中的矛和盾,就把他們安置在後衛,未加多問便集中力量繼續向前進攻。結果羅馬步兵被陷進了漢尼拔設置的口袋形的陣勢之中。而羅馬執政官瓦羅見迦太基人有的投降、有的後退,以為敵人已經潰敗,遂命令後續梯隊投入戰鬥。那知羅馬步兵越向前進,正面越小,隊形越收縮變長。漢尼拔見羅馬步兵已中圈套,即令重裝步兵從左右兩翼同時向中央夾擊羅馬步兵主力。

與此同時,騎兵戰鬥也展開了。迦太基兩翼騎兵分別向羅馬兩翼騎兵出擊。迦太基右翼輕裝步兵因數量較少,與羅馬左翼騎兵形成了對峙局面;左翼數千名堅強有力的重裝騎兵則奮勇衝擊,以壓倒優勢,迅速打垮羅馬右翼騎兵。接著,以一部分騎兵從正面援助右翼騎兵,另一部分則繞過羅馬步兵的後方,從背後襲擊羅馬左翼的騎兵。羅馬左翼騎兵在迦太基騎兵的前後夾擊下,腹背受敵,立即崩潰逃跑。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漢尼拔命令右翼輕裝騎兵追擊逃敵,右翼重裝騎兵迅速回頭向羅馬步兵背後迂迴,準備封鎖其退路。

時至中午,令人目眩的東南風大作。狂風捲起大量塵土撲向羅馬軍,羅馬人兩眼風沙所迷,睜不開看不清,投射的箭石也因逆風減速,力量減弱。迦太基投射的箭石因順風,速度加快,力量增強,大大加強了殺傷效果。羅馬步兵因看不見,使他們既不能躲避敵人的武器,又不能準確使用手中的投射兵器。

士兵們緊緊擠成一團,彼此碰撞,秩序大亂。這時,他們人數雖多,但能夠使用武器的只有第一線少數士兵,加之隊伍稠密,人員擁擠,陣容混亂,幾乎失去抵抗力。而漢尼拔的軍隊無論是近距離廝殺,還是用遠程兵器攻擊,投槍、射箭、擊石,都無一落空。

正在這時,假裝投降的五百名迦太基士兵,從身上摸出短償,首先刺死身邊之敵,奪取敵人的武器,從後面衝進混亂的羅馬軍陣線,在內部橫衝直撞,四處砍殺。此刻,插到羅馬步兵後方的迦太基左翼騎兵也從背後衝殺過來。

坎尼戰場上,迦太基軍殺聲四起,越戰越勇。羅馬軍四面被圍,裡外受擊,有的士兵雖作困獸之鬥,但卻死傷枕藉,只是徒然地慘遭屠殺。戰至天黑,羅馬軍大約有七萬人陣亡,倖免逃生的只有近一萬五千人。羅馬軍隊指揮官塞維利阿,執政官帕盧斯以及其他許多軍官,全部戰死,但是引起這場慘敗的罪魁禍首瓦羅卻逃脫了性命。漢尼拔付出的成本才不過六千人,而哈士多路巴指揮的左翼六千名騎兵中,死傷不到二百人。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七、戰爭產生的影響

坎尼會戰是漢尼拔在戰爭指導上最出色的傑作之一,漢尼拔在坎尼的勝利引起了廣泛的反應,羅馬一時陷入極其危險的困境,意大利南部地區的部落一個接一個地臣服於漢尼拔的劍下,羅馬人失去薩姆尼烏姆、卡拉布里亞的大部分,盧卡尼亞的許多地區。不久,康帕尼亞地區的卡普亞及其許多鄰近城市也都倒向漢尼拔。漢尼拔對他們採取一些有利的措施,保證他們有充分的自治權,不強迫他們在迦太基軍中服役。這些都擴大了漢尼拔在意大利的影響,從而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意大利境外,馬其頓王腓力五世主動與漢尼拔締結同盟,提供軍事援助。西西里的錫臘庫扎乘機倒向漢尼拔,羅馬人幾乎喪失全島。就連一貫反對漢尼拔遠征的迦太基政府,原來一直不願給予任何的援助,現在也同意派增援部隊前往意大利。但是,由於羅馬人出兵西班牙,才使他們不得不改變這一計劃。

"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的二十六歲兒子漢尼拔繼任迦太基軍統帥。

漢尼拔是古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儘管當時他還年輕,但由於少年時代多次隨父出征,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多方面的教育,在軍中享有聲譽。

這時,迦太基已經向羅馬割讓了西西里,但羅馬人繼續加緊擴張,又佔領了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並和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帶的薩貢託建立了同盟,漢尼拔對此不能容忍,公元前219年春天,漢尼拔出兵攻佔了薩貢託。羅馬人當然不甘罷休,便派使者向迦太基提出最後通牒,迦太基沒有作出迴應,羅馬人就發起了進攻,於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了。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一、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人的戰略計劃是,同時打擊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顧。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大軍分兵兩路出發,一路從西西里,渡過突尼斯海峽,在迦太基登陸;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早有預料,他估計羅馬人會進攻西班牙,就留下一部分海軍和陸軍由他的弟弟率領準備迎戰羅馬軍攻擊,另派二萬名士兵到非洲,以增強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他自己率領步兵九萬人、騎兵一萬兩千人、戰象三十七頭,出奇不意地越過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向意大利進攻。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為了組織這個出征意大利的計劃,漢尼拔多次派偵察兵和間諜對沿途各國和道路作了精確的調查和研究,並派使者訪問北意大利和高盧等國,同敵視羅馬的部族建立了聯盟。公元前218年5月,漢尼拔的軍隊從新迦太基城出發,8月中旬渡過羅訥河。

羅馬發現漢尼拔的戰備示意圖後,立即放棄進攻非洲和西班牙和戰略計劃,全部回師羅馬,集中力量與漢尼拔決戰。漢尼拔的軍隊經過艱難行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波河挺進。十月和執政官西皮阿的部隊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諾河相遇,漢尼拔髮揮騎兵優勢,一舉殲敵,渡過波河,繼而在特利比亞河附近又伏擊從北非返回的羅馬軍隊。

羅馬軍隊連連失敗,人們大為震驚。公元前217年初,羅馬政府選舉了兩位新執政官,並徵集了一批新軍,共十三個軍團,約六萬五千名步兵,三百名騎兵。這些軍團除一部分由於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發生的戰爭,被派往增援之外,其餘部隊共約八萬,則分別由塞維利阿和弗拉米尼兩位執政官率領把守西海岸上奧勒利亞大道和東部伊米利亞大道,阻擊漢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二、漢尼拔的設伏

然而,善於瞭解敵情和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漢尼拔,有一個很好的情況網,他掌握羅馬人的動態,以及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情況及情報資料;公元前217年4月初,漢尼拔率領部隊從東沿著一條很少有人通過的小道,涉過齊胸深的汙水和沼澤,經過四天三夜的連續行軍,繞過羅馬軍設防的陣地,踏上了通往羅馬的大道。

由於沼澤的毒氣薰染,以致使漢尼拔的一隻眼睛瞎掉了。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的軍隊會從他設防的地域跑掉,立即率軍尾追。漢尼拔髮現羅馬人尾追而來,在特拉西梅諾湖北岸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設伏位置。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特拉西梅諾湖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地內。湖的北岸一面是水,一面是山。山水間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從西向東通向谷地。漢尼拔利用夜晚把騎兵埋伏在小路入口處的山後面,輕裝步兵配置在東端谷地出口處陡峭的山上,漢尼拔本人則率領其餘所有兵力沿著與湖岸平行的高地一字擺開。

次日清晨,羅馬軍隊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匆向狹窄的隘口開進。弗拉米尼完全沒有想到迦太基軍隊就埋伏在這山丘之中。當羅馬軍全部進入谷地,迦太基軍突然發起攻擊,騎兵封鎖退路,輕裝步兵和中央主力從山上撲下來,毫無戒備的羅馬行軍縱隊看到迦太基軍隊突然從天而降,頓時驚慌失色,亂作一團。狹窄的谷地裡,羅馬人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也無法組織抵抗,結果不到三個小時,戰鬥即告結束。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三、漢尼拔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

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陣亡,大約一萬五千人被殺死,幾千人被俘。當特拉西梅諾湖慘敗的消息傳到羅馬後,奪內居民慌亂起來,許多人感到絕望,人們擔心敵人會兵臨城下。羅馬政府宣佈採取緊急措施保衛首都,動員一切能夠參加戰鬥的全部武裝,修補防禦工事,拆毀臺伯里斯河上的橋樑,同時選舉費邊為羅馬獨裁官,由他擔任最高統帥,米紐喜斯為副帥。

但是,漢尼拔這時完全沒有進攻羅馬城的打算。他清楚地知道,羅馬城防禦堅固,人民忠勇,如果以他現有的兵力來進攻羅馬城,勢必陷入長期圍攻的境地。因此,漢尼拔在殲滅了特拉西梅諾湖畔之敵後,便揮師向東,越過亞平寧山,向南部意大利進軍。沿途蹂躪羅馬和拉丁同盟肥沃的良田和莊園,劫掠糧食財物,對其他意大利地區則給予保全。俘虜中的羅馬人都帶上枷鎖,無羅馬公民權的其他意大利人則一律釋放,不取贖金。

羅馬統帥費邊研究了羅馬三次敗北的教訓,領悟到迦太基人的優點和短處,認為漢尼拔善於用計指揮有方,攻勢正旺,但兵源不足,補給困難和利於持久戰。但是由於費邊長時間不與漢尼拔決戰,羅馬軍隊只是一昧小心翼翼地跟在迦太基軍的後面,不採取任何主動措施,使得農民遭到很大損失和破壞,因而許多人對他的戰略表示懷疑。羅馬農民更是強烈地不滿,要求採取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行動來對付漢尼拔。

後來,他的部下對他的戰備也感到不滿,甚至連他的副帥紐喜斯也要求他應想法對漢尼拔的肆意蹂躪擄掠採取積極行動。但費邊仍毫不動搖,繼續執行他的戰略計劃。對此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拖延者”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四、羅馬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

由於費邊的戰略受到人們的反對,所以他只任期六個月就交出了統帥權。公元前216年初,瓦羅和帕盧斯當選為羅馬執政官,帕盧斯是貴族出身,以勇敢著稱;瓦羅是羅馬平民階層利益的代表,他極力主張速戰速決,並許下諾言說,在看到敵人的當天就結束戰爭,從而獲得民眾的歡心。

新執政官面臨的任務就是消滅漢尼拔,不單是輿論,就連元老院也認為戰爭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因為意大利聯盟不斷受到蹂躪和破壞,他們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有的已經開始動搖。2、3月間,兩執政官在阿普利亞接受了兵權,共有八萬步兵和六千騎兵歸由他們指揮。

這時,漢尼拔的部隊因長期征戰,物資給養消耗將盡,他多次請求迦太基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援,但是遭到他的政敵的拒絕和嘲弄。後來,漢尼拔得知一個叫坎尼的小城裡儲備有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坎尼位於阿普利亞地區的大平原上,靠近亞得里亞海岸,這裡防禦薄弱,一攻即破,這是解決補給問題的極好機會。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4月,漢尼拔率領約四萬步兵一萬騎兵從北部阿普利亞向南推進,突然攻佔坎尼,獲得補給。羅馬人聞訊後大為震驚,兩位執政官立即率領羅馬軍隊開到坎尼,在離迦太基軍隊不遠的地方設立營地。

由於是兩位執政官指揮軍隊,具體意見不一。帕盧斯認為這裡地形平坦、宜於迦太基騎兵作戰,主張應小心謹慎,最好想個辦法把漢尼拔的軍隊引到南面,利於羅馬步兵作戰的山地上再戰。

瓦羅根本不聽這個意見,他認為:“在哪裡發現漢尼拔,就在哪裡對他進行攻擊。”結果雙方各執己見爭執不休。這種爭執不僅使統帥部失去了統一的意志,並影響了將士的情緒。後來瓦羅決定利用他輪流指揮的機會與迦太基軍交戰。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五、戰鬥前的準備

公元前216年6月2日由瓦羅擔任最高統帥。拂曉時分他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營地,其餘部隊在他的率領下開到奧非都斯河附近,在接近敵人的平原上展開了隊形。

羅馬執政官瓦採用的是羅馬人慣用的三引平等序列。羅馬騎兵配置在左翼,同盟軍騎兵在右翼,主戰線由重裝步兵組成,成密集方陣配置在中央;輕裝步兵配置在主戰線之前。

漢尼拔為了這次會戰,幾天前就作了準備。他不但掌握了羅馬人的陣勢,而且也掌握了這裡的天氣變化規律。他知道這裡大約在中午時分常有強烈的東南風,因此漢尼拔針對羅馬人的戰術特點,制定了一個簡單而大膽的作戰計劃。

整個部隊背向東南展開,輕裝步兵和投石兵作為前哨配置在陣線之前;伊比利亞和高盧步兵排成半月形陣勢位於中央,兵力較弱的突出部對著敵人。同時派出五百名輕裝士兵,除手持長矛和盾等武器外,還身藏短劍,準備在必要時向敵人假裝投降,以混入敵陣,從內部打亂敵軍部署;主戰線在左翼,由伊比利亞和高盧騎兵以及部分西班牙重裝步兵組成,騎兵在前步兵在後,指揮者是哈士多路巴,右翼指揮是漢諾。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由努米底亞人的動作靈活迅速的輕裝騎兵在右翼狹窄的正面上成縱深配置。漢尼拔指揮中央陣線。其意圖是用中央突出陣勢前進誘敵,牽制敵人主力後逐漸向後退卻,同時用強有力的兩翼騎兵首先掃清敵兩翼騎兵,然後插到背後,斷敵退路,並從背後實施攻擊。

瓦羅看到迦太基軍列陣在河灣內背水作戰,左翼兵力強大,就改變他的戰鬥隊形,把正面縮短,縱深加長,間隔縮小,企圖強化中央攻擊力量,以強大的步兵對迦太基正面兵力進行持續衝擊,用對拼壓倒對手。可是由於隊形收縮,使得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都擠靠在一起,失去了運動的餘地和彈性。部隊從未用過這種瓣的隊形,自然不太適應,對羅馬人來說,實際上一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

六、戰鬥經過

一切準備就緒後,雙方指揮官深入部隊鼓勵鬥志,激勵士氣。羅馬執政官瓦羅騎著馬在陣列前面,鼓勵士兵們不要忘記過去的失敗,要為生存而戰鬥。漢尼拔提醒他的士兵不要忘記自己的功勳和對敵作戰所取得的勝利,被敗兵打敗是可恥的。在雙方指揮官的鼓勵下,士兵們的鬥志都十分旺盛。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上午9時許,軍號吹響,雙方輕裝步兵、弓箭手和投石兵大聲叫喊著向前推進,輕裝步兵的衝擊之後,是方陣步兵投入戰鬥。集中的羅馬步兵向漢尼拔的中央突出部挺進,迦太基步兵一面抗擊一面緩緩向後退卻,羅馬步兵趁勢猛烈攻擊,使迦太基中央半月形突出陣勢逐步向內彎了進去。這時,漢尼拔命令五百名身藏短劍的輕裝步兵向羅馬人投降。羅馬人見這些“投降”的士兵交出了手中的矛和盾,就把他們安置在後衛,未加多問便集中力量繼續向前進攻。結果羅馬步兵被陷進了漢尼拔設置的口袋形的陣勢之中。而羅馬執政官瓦羅見迦太基人有的投降、有的後退,以為敵人已經潰敗,遂命令後續梯隊投入戰鬥。那知羅馬步兵越向前進,正面越小,隊形越收縮變長。漢尼拔見羅馬步兵已中圈套,即令重裝步兵從左右兩翼同時向中央夾擊羅馬步兵主力。

與此同時,騎兵戰鬥也展開了。迦太基兩翼騎兵分別向羅馬兩翼騎兵出擊。迦太基右翼輕裝步兵因數量較少,與羅馬左翼騎兵形成了對峙局面;左翼數千名堅強有力的重裝騎兵則奮勇衝擊,以壓倒優勢,迅速打垮羅馬右翼騎兵。接著,以一部分騎兵從正面援助右翼騎兵,另一部分則繞過羅馬步兵的後方,從背後襲擊羅馬左翼的騎兵。羅馬左翼騎兵在迦太基騎兵的前後夾擊下,腹背受敵,立即崩潰逃跑。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漢尼拔命令右翼輕裝騎兵追擊逃敵,右翼重裝騎兵迅速回頭向羅馬步兵背後迂迴,準備封鎖其退路。

時至中午,令人目眩的東南風大作。狂風捲起大量塵土撲向羅馬軍,羅馬人兩眼風沙所迷,睜不開看不清,投射的箭石也因逆風減速,力量減弱。迦太基投射的箭石因順風,速度加快,力量增強,大大加強了殺傷效果。羅馬步兵因看不見,使他們既不能躲避敵人的武器,又不能準確使用手中的投射兵器。

士兵們緊緊擠成一團,彼此碰撞,秩序大亂。這時,他們人數雖多,但能夠使用武器的只有第一線少數士兵,加之隊伍稠密,人員擁擠,陣容混亂,幾乎失去抵抗力。而漢尼拔的軍隊無論是近距離廝殺,還是用遠程兵器攻擊,投槍、射箭、擊石,都無一落空。

正在這時,假裝投降的五百名迦太基士兵,從身上摸出短償,首先刺死身邊之敵,奪取敵人的武器,從後面衝進混亂的羅馬軍陣線,在內部橫衝直撞,四處砍殺。此刻,插到羅馬步兵後方的迦太基左翼騎兵也從背後衝殺過來。

坎尼戰場上,迦太基軍殺聲四起,越戰越勇。羅馬軍四面被圍,裡外受擊,有的士兵雖作困獸之鬥,但卻死傷枕藉,只是徒然地慘遭屠殺。戰至天黑,羅馬軍大約有七萬人陣亡,倖免逃生的只有近一萬五千人。羅馬軍隊指揮官塞維利阿,執政官帕盧斯以及其他許多軍官,全部戰死,但是引起這場慘敗的罪魁禍首瓦羅卻逃脫了性命。漢尼拔付出的成本才不過六千人,而哈士多路巴指揮的左翼六千名騎兵中,死傷不到二百人。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七、戰爭產生的影響

坎尼會戰是漢尼拔在戰爭指導上最出色的傑作之一,漢尼拔在坎尼的勝利引起了廣泛的反應,羅馬一時陷入極其危險的困境,意大利南部地區的部落一個接一個地臣服於漢尼拔的劍下,羅馬人失去薩姆尼烏姆、卡拉布里亞的大部分,盧卡尼亞的許多地區。不久,康帕尼亞地區的卡普亞及其許多鄰近城市也都倒向漢尼拔。漢尼拔對他們採取一些有利的措施,保證他們有充分的自治權,不強迫他們在迦太基軍中服役。這些都擴大了漢尼拔在意大利的影響,從而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意大利境外,馬其頓王腓力五世主動與漢尼拔締結同盟,提供軍事援助。西西里的錫臘庫扎乘機倒向漢尼拔,羅馬人幾乎喪失全島。就連一貫反對漢尼拔遠征的迦太基政府,原來一直不願給予任何的援助,現在也同意派增援部隊前往意大利。但是,由於羅馬人出兵西班牙,才使他們不得不改變這一計劃。

坎尼會戰:羅馬軍七萬人陣亡,漢尼拔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