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夕陽團”粉絲和“頂級流量”粉絲之間的數據戰,在一方呼喊著爽了夠了,另一方打出退出微博超話榜而結束。

“夕陽紅”粉絲的打榜活動已經結束,但微博上殘留著絲絲未盡的狂歡味。

畢竟,粉絲就是想要像偶像一樣活著或同偶像一起活著的那個人。

周杰倫也不例外,他曾經這樣評價羅大佑: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02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談到自己年少的偶像羅大佑時說:“他對我們這一代人、(甚至)這兩代人都太重要了,他建構你精神的一部分。”

彼時的“粉絲”們,將情感寄託在鍾愛的藝術作品中。偶像本人是遙遠的,與自己喜愛的明星相連的唯一方式,是他們的作品。

2000年,羅大佑在內地開第一場演唱會,地點在上海。

演唱會的前一天,將近5000人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只為親眼見一見偶像。

大家一夜未眠,在擁擠的綠皮火車裡,高唱著羅大佑的歌曲。這群人裡有現在看來都很牛的人物,《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和整個編輯部,《讀庫》的主編……

他們穿著統一的衣服,上面印著“羅大佑”三個大字。

演唱會之前,在一個小小的酒店房間裡,他們終於見到了偶像。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夕陽團”粉絲和“頂級流量”粉絲之間的數據戰,在一方呼喊著爽了夠了,另一方打出退出微博超話榜而結束。

“夕陽紅”粉絲的打榜活動已經結束,但微博上殘留著絲絲未盡的狂歡味。

畢竟,粉絲就是想要像偶像一樣活著或同偶像一起活著的那個人。

周杰倫也不例外,他曾經這樣評價羅大佑: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02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談到自己年少的偶像羅大佑時說:“他對我們這一代人、(甚至)這兩代人都太重要了,他建構你精神的一部分。”

彼時的“粉絲”們,將情感寄託在鍾愛的藝術作品中。偶像本人是遙遠的,與自己喜愛的明星相連的唯一方式,是他們的作品。

2000年,羅大佑在內地開第一場演唱會,地點在上海。

演唱會的前一天,將近5000人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只為親眼見一見偶像。

大家一夜未眠,在擁擠的綠皮火車裡,高唱著羅大佑的歌曲。這群人裡有現在看來都很牛的人物,《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和整個編輯部,《讀庫》的主編……

他們穿著統一的衣服,上面印著“羅大佑”三個大字。

演唱會之前,在一個小小的酒店房間裡,他們終於見到了偶像。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要知道,那個年代交通還沒有像現在便捷。但這絲毫不影響年輕人火一般的熱情。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夕陽團”粉絲和“頂級流量”粉絲之間的數據戰,在一方呼喊著爽了夠了,另一方打出退出微博超話榜而結束。

“夕陽紅”粉絲的打榜活動已經結束,但微博上殘留著絲絲未盡的狂歡味。

畢竟,粉絲就是想要像偶像一樣活著或同偶像一起活著的那個人。

周杰倫也不例外,他曾經這樣評價羅大佑: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02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談到自己年少的偶像羅大佑時說:“他對我們這一代人、(甚至)這兩代人都太重要了,他建構你精神的一部分。”

彼時的“粉絲”們,將情感寄託在鍾愛的藝術作品中。偶像本人是遙遠的,與自己喜愛的明星相連的唯一方式,是他們的作品。

2000年,羅大佑在內地開第一場演唱會,地點在上海。

演唱會的前一天,將近5000人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只為親眼見一見偶像。

大家一夜未眠,在擁擠的綠皮火車裡,高唱著羅大佑的歌曲。這群人裡有現在看來都很牛的人物,《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和整個編輯部,《讀庫》的主編……

他們穿著統一的衣服,上面印著“羅大佑”三個大字。

演唱會之前,在一個小小的酒店房間裡,他們終於見到了偶像。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要知道,那個年代交通還沒有像現在便捷。但這絲毫不影響年輕人火一般的熱情。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當天的演唱會聚集了超過10萬名歌迷,羅大佑都承認,當看到體育館擠了8萬人,真是嚇了一跳。

2005年,羅大佑發行了上海演唱會後的第一張專輯。在這一年,一個短髮女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由粉絲之手“造”出來的現象級偶像。

03

“3528308!恭喜!”

2005年的夏天,李宇春站在《超級女聲》總決賽的舞臺上,幾乎沒有化妝,眼神青澀,嘴角起伏扯出一個微笑,算是對全場歡呼的迴應,她一頭蓬蓬的黃色短髮,不顯粉黛,連笑容也羞澀。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夕陽團”粉絲和“頂級流量”粉絲之間的數據戰,在一方呼喊著爽了夠了,另一方打出退出微博超話榜而結束。

“夕陽紅”粉絲的打榜活動已經結束,但微博上殘留著絲絲未盡的狂歡味。

畢竟,粉絲就是想要像偶像一樣活著或同偶像一起活著的那個人。

周杰倫也不例外,他曾經這樣評價羅大佑: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02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談到自己年少的偶像羅大佑時說:“他對我們這一代人、(甚至)這兩代人都太重要了,他建構你精神的一部分。”

彼時的“粉絲”們,將情感寄託在鍾愛的藝術作品中。偶像本人是遙遠的,與自己喜愛的明星相連的唯一方式,是他們的作品。

2000年,羅大佑在內地開第一場演唱會,地點在上海。

演唱會的前一天,將近5000人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只為親眼見一見偶像。

大家一夜未眠,在擁擠的綠皮火車裡,高唱著羅大佑的歌曲。這群人裡有現在看來都很牛的人物,《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和整個編輯部,《讀庫》的主編……

他們穿著統一的衣服,上面印著“羅大佑”三個大字。

演唱會之前,在一個小小的酒店房間裡,他們終於見到了偶像。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要知道,那個年代交通還沒有像現在便捷。但這絲毫不影響年輕人火一般的熱情。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當天的演唱會聚集了超過10萬名歌迷,羅大佑都承認,當看到體育館擠了8萬人,真是嚇了一跳。

2005年,羅大佑發行了上海演唱會後的第一張專輯。在這一年,一個短髮女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由粉絲之手“造”出來的現象級偶像。

03

“3528308!恭喜!”

2005年的夏天,李宇春站在《超級女聲》總決賽的舞臺上,幾乎沒有化妝,眼神青澀,嘴角起伏扯出一個微笑,算是對全場歡呼的迴應,她一頭蓬蓬的黃色短髮,不顯粉黛,連笑容也羞澀。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她用她獨特的女中音唱了首《只有我最搖擺》,那天晚上,有超過800萬的短信投票湧入湖南衛視,屬於李宇春的便有352萬多的投票——在互聯網沒那麼發達的時代裡,用手機、小靈通發短信,一塊錢一票、每張手機卡限投15票,實打實投出來的數字。

於是,僅僅三個月,李宇春就從21歲的大三學生,成為繼張含韻之後,中國第二個民選大眾偶像。

對粉絲而言,她彌補了那個年代缺失的信仰;對大眾而言,她是一個時代的標籤,是“中國偶像鼻祖”。

她的中性化氣質挑戰著社會的刻板印象,也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其粉絲團體“玉米”的力量之強大也令人們訝異:線下,玉米們組織井然有序、規模龐大的拉票活動;線上,李宇春吧與李毅吧的“爆吧戰役”陣勢空前,李宇春吧被刷屏1900多頁,經此一役,玉米成為了知名度打破圈層的粉絲團體。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夕陽團”粉絲和“頂級流量”粉絲之間的數據戰,在一方呼喊著爽了夠了,另一方打出退出微博超話榜而結束。

“夕陽紅”粉絲的打榜活動已經結束,但微博上殘留著絲絲未盡的狂歡味。

畢竟,粉絲就是想要像偶像一樣活著或同偶像一起活著的那個人。

周杰倫也不例外,他曾經這樣評價羅大佑: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02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談到自己年少的偶像羅大佑時說:“他對我們這一代人、(甚至)這兩代人都太重要了,他建構你精神的一部分。”

彼時的“粉絲”們,將情感寄託在鍾愛的藝術作品中。偶像本人是遙遠的,與自己喜愛的明星相連的唯一方式,是他們的作品。

2000年,羅大佑在內地開第一場演唱會,地點在上海。

演唱會的前一天,將近5000人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只為親眼見一見偶像。

大家一夜未眠,在擁擠的綠皮火車裡,高唱著羅大佑的歌曲。這群人裡有現在看來都很牛的人物,《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和整個編輯部,《讀庫》的主編……

他們穿著統一的衣服,上面印著“羅大佑”三個大字。

演唱會之前,在一個小小的酒店房間裡,他們終於見到了偶像。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要知道,那個年代交通還沒有像現在便捷。但這絲毫不影響年輕人火一般的熱情。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當天的演唱會聚集了超過10萬名歌迷,羅大佑都承認,當看到體育館擠了8萬人,真是嚇了一跳。

2005年,羅大佑發行了上海演唱會後的第一張專輯。在這一年,一個短髮女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由粉絲之手“造”出來的現象級偶像。

03

“3528308!恭喜!”

2005年的夏天,李宇春站在《超級女聲》總決賽的舞臺上,幾乎沒有化妝,眼神青澀,嘴角起伏扯出一個微笑,算是對全場歡呼的迴應,她一頭蓬蓬的黃色短髮,不顯粉黛,連笑容也羞澀。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她用她獨特的女中音唱了首《只有我最搖擺》,那天晚上,有超過800萬的短信投票湧入湖南衛視,屬於李宇春的便有352萬多的投票——在互聯網沒那麼發達的時代裡,用手機、小靈通發短信,一塊錢一票、每張手機卡限投15票,實打實投出來的數字。

於是,僅僅三個月,李宇春就從21歲的大三學生,成為繼張含韻之後,中國第二個民選大眾偶像。

對粉絲而言,她彌補了那個年代缺失的信仰;對大眾而言,她是一個時代的標籤,是“中國偶像鼻祖”。

她的中性化氣質挑戰著社會的刻板印象,也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其粉絲團體“玉米”的力量之強大也令人們訝異:線下,玉米們組織井然有序、規模龐大的拉票活動;線上,李宇春吧與李毅吧的“爆吧戰役”陣勢空前,李宇春吧被刷屏1900多頁,經此一役,玉米成為了知名度打破圈層的粉絲團體。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無組織有紀律”的玉米,是一個明星的粉絲第一次以頗具影響力的團體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偶像也以更深刻的方式影響著粉絲。

當時的李宇春有多火?成名沒多久的她住在北京的一個酒店裡,人們會將酒店層層圍住,只為了見她一面。幾個中年大媽哭著跟保安說,“一定要轉告春春,我們都是加拿大華僑,在加拿大待了三十年,從來沒聽過這麼好的音樂,一定要轉告春春注意身體,我們專門從加拿大飛回來看春春一眼。”

當初高曉鬆想為她寫首歌,當李宇春下樓走進車後,周圍就已經完全被包圍了。高曉鬆提前準備了兩三輛車,開到一個衚衕裡然後就換車,因為去任何地方馬上就會被粉絲圍住,沒有時間停車,高曉鬆只能車上問了她17個問題後寫下了《冬天快樂》。

2005年聖誕節,這首歌零點上市,幾分鐘之內就賣了100萬首,創下的數字音樂銷售紀錄到今天也沒有人打破。

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粉絲對偶像的愛也表達得越來越直觀——為TA花錢。

十年後,李宇春回到家鄉成都,舉辦了自己出道十週年的演唱會。現場人數達到了4萬,網絡有500萬人圍觀她的演唱會。

2018年4月,李宇春“流行”巡演的上海場,86歲高齡的夏奶奶由家人攙扶著出現在觀眾席上。14年前的那場總決賽上,她作為李宇春的粉絲“玉米”們的代表給她加油打氣。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夕陽團”粉絲和“頂級流量”粉絲之間的數據戰,在一方呼喊著爽了夠了,另一方打出退出微博超話榜而結束。

“夕陽紅”粉絲的打榜活動已經結束,但微博上殘留著絲絲未盡的狂歡味。

畢竟,粉絲就是想要像偶像一樣活著或同偶像一起活著的那個人。

周杰倫也不例外,他曾經這樣評價羅大佑: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02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談到自己年少的偶像羅大佑時說:“他對我們這一代人、(甚至)這兩代人都太重要了,他建構你精神的一部分。”

彼時的“粉絲”們,將情感寄託在鍾愛的藝術作品中。偶像本人是遙遠的,與自己喜愛的明星相連的唯一方式,是他們的作品。

2000年,羅大佑在內地開第一場演唱會,地點在上海。

演唱會的前一天,將近5000人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只為親眼見一見偶像。

大家一夜未眠,在擁擠的綠皮火車裡,高唱著羅大佑的歌曲。這群人裡有現在看來都很牛的人物,《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和整個編輯部,《讀庫》的主編……

他們穿著統一的衣服,上面印著“羅大佑”三個大字。

演唱會之前,在一個小小的酒店房間裡,他們終於見到了偶像。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要知道,那個年代交通還沒有像現在便捷。但這絲毫不影響年輕人火一般的熱情。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當天的演唱會聚集了超過10萬名歌迷,羅大佑都承認,當看到體育館擠了8萬人,真是嚇了一跳。

2005年,羅大佑發行了上海演唱會後的第一張專輯。在這一年,一個短髮女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由粉絲之手“造”出來的現象級偶像。

03

“3528308!恭喜!”

2005年的夏天,李宇春站在《超級女聲》總決賽的舞臺上,幾乎沒有化妝,眼神青澀,嘴角起伏扯出一個微笑,算是對全場歡呼的迴應,她一頭蓬蓬的黃色短髮,不顯粉黛,連笑容也羞澀。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她用她獨特的女中音唱了首《只有我最搖擺》,那天晚上,有超過800萬的短信投票湧入湖南衛視,屬於李宇春的便有352萬多的投票——在互聯網沒那麼發達的時代裡,用手機、小靈通發短信,一塊錢一票、每張手機卡限投15票,實打實投出來的數字。

於是,僅僅三個月,李宇春就從21歲的大三學生,成為繼張含韻之後,中國第二個民選大眾偶像。

對粉絲而言,她彌補了那個年代缺失的信仰;對大眾而言,她是一個時代的標籤,是“中國偶像鼻祖”。

她的中性化氣質挑戰著社會的刻板印象,也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其粉絲團體“玉米”的力量之強大也令人們訝異:線下,玉米們組織井然有序、規模龐大的拉票活動;線上,李宇春吧與李毅吧的“爆吧戰役”陣勢空前,李宇春吧被刷屏1900多頁,經此一役,玉米成為了知名度打破圈層的粉絲團體。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無組織有紀律”的玉米,是一個明星的粉絲第一次以頗具影響力的團體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偶像也以更深刻的方式影響著粉絲。

當時的李宇春有多火?成名沒多久的她住在北京的一個酒店裡,人們會將酒店層層圍住,只為了見她一面。幾個中年大媽哭著跟保安說,“一定要轉告春春,我們都是加拿大華僑,在加拿大待了三十年,從來沒聽過這麼好的音樂,一定要轉告春春注意身體,我們專門從加拿大飛回來看春春一眼。”

當初高曉鬆想為她寫首歌,當李宇春下樓走進車後,周圍就已經完全被包圍了。高曉鬆提前準備了兩三輛車,開到一個衚衕裡然後就換車,因為去任何地方馬上就會被粉絲圍住,沒有時間停車,高曉鬆只能車上問了她17個問題後寫下了《冬天快樂》。

2005年聖誕節,這首歌零點上市,幾分鐘之內就賣了100萬首,創下的數字音樂銷售紀錄到今天也沒有人打破。

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粉絲對偶像的愛也表達得越來越直觀——為TA花錢。

十年後,李宇春回到家鄉成都,舉辦了自己出道十週年的演唱會。現場人數達到了4萬,網絡有500萬人圍觀她的演唱會。

2018年4月,李宇春“流行”巡演的上海場,86歲高齡的夏奶奶由家人攙扶著出現在觀眾席上。14年前的那場總決賽上,她作為李宇春的粉絲“玉米”們的代表給她加油打氣。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夕陽團”粉絲和“頂級流量”粉絲之間的數據戰,在一方呼喊著爽了夠了,另一方打出退出微博超話榜而結束。

“夕陽紅”粉絲的打榜活動已經結束,但微博上殘留著絲絲未盡的狂歡味。

畢竟,粉絲就是想要像偶像一樣活著或同偶像一起活著的那個人。

周杰倫也不例外,他曾經這樣評價羅大佑: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02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談到自己年少的偶像羅大佑時說:“他對我們這一代人、(甚至)這兩代人都太重要了,他建構你精神的一部分。”

彼時的“粉絲”們,將情感寄託在鍾愛的藝術作品中。偶像本人是遙遠的,與自己喜愛的明星相連的唯一方式,是他們的作品。

2000年,羅大佑在內地開第一場演唱會,地點在上海。

演唱會的前一天,將近5000人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只為親眼見一見偶像。

大家一夜未眠,在擁擠的綠皮火車裡,高唱著羅大佑的歌曲。這群人裡有現在看來都很牛的人物,《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和整個編輯部,《讀庫》的主編……

他們穿著統一的衣服,上面印著“羅大佑”三個大字。

演唱會之前,在一個小小的酒店房間裡,他們終於見到了偶像。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要知道,那個年代交通還沒有像現在便捷。但這絲毫不影響年輕人火一般的熱情。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當天的演唱會聚集了超過10萬名歌迷,羅大佑都承認,當看到體育館擠了8萬人,真是嚇了一跳。

2005年,羅大佑發行了上海演唱會後的第一張專輯。在這一年,一個短髮女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由粉絲之手“造”出來的現象級偶像。

03

“3528308!恭喜!”

2005年的夏天,李宇春站在《超級女聲》總決賽的舞臺上,幾乎沒有化妝,眼神青澀,嘴角起伏扯出一個微笑,算是對全場歡呼的迴應,她一頭蓬蓬的黃色短髮,不顯粉黛,連笑容也羞澀。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她用她獨特的女中音唱了首《只有我最搖擺》,那天晚上,有超過800萬的短信投票湧入湖南衛視,屬於李宇春的便有352萬多的投票——在互聯網沒那麼發達的時代裡,用手機、小靈通發短信,一塊錢一票、每張手機卡限投15票,實打實投出來的數字。

於是,僅僅三個月,李宇春就從21歲的大三學生,成為繼張含韻之後,中國第二個民選大眾偶像。

對粉絲而言,她彌補了那個年代缺失的信仰;對大眾而言,她是一個時代的標籤,是“中國偶像鼻祖”。

她的中性化氣質挑戰著社會的刻板印象,也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其粉絲團體“玉米”的力量之強大也令人們訝異:線下,玉米們組織井然有序、規模龐大的拉票活動;線上,李宇春吧與李毅吧的“爆吧戰役”陣勢空前,李宇春吧被刷屏1900多頁,經此一役,玉米成為了知名度打破圈層的粉絲團體。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無組織有紀律”的玉米,是一個明星的粉絲第一次以頗具影響力的團體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偶像也以更深刻的方式影響著粉絲。

當時的李宇春有多火?成名沒多久的她住在北京的一個酒店裡,人們會將酒店層層圍住,只為了見她一面。幾個中年大媽哭著跟保安說,“一定要轉告春春,我們都是加拿大華僑,在加拿大待了三十年,從來沒聽過這麼好的音樂,一定要轉告春春注意身體,我們專門從加拿大飛回來看春春一眼。”

當初高曉鬆想為她寫首歌,當李宇春下樓走進車後,周圍就已經完全被包圍了。高曉鬆提前準備了兩三輛車,開到一個衚衕裡然後就換車,因為去任何地方馬上就會被粉絲圍住,沒有時間停車,高曉鬆只能車上問了她17個問題後寫下了《冬天快樂》。

2005年聖誕節,這首歌零點上市,幾分鐘之內就賣了100萬首,創下的數字音樂銷售紀錄到今天也沒有人打破。

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粉絲對偶像的愛也表達得越來越直觀——為TA花錢。

十年後,李宇春回到家鄉成都,舉辦了自己出道十週年的演唱會。現場人數達到了4萬,網絡有500萬人圍觀她的演唱會。

2018年4月,李宇春“流行”巡演的上海場,86歲高齡的夏奶奶由家人攙扶著出現在觀眾席上。14年前的那場總決賽上,她作為李宇春的粉絲“玉米”們的代表給她加油打氣。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04

玉米之後,一大批“有組織有紀律”的粉絲出現了。

“我回家了。”韓國偶像團體EXO前成員鹿晗於2014年10月10日在微博上寫下這四個字,宣佈與前經紀公司解約回國。

他和五個月前同樣解約回國的前“同事”吳亦凡、因《古劍奇譚》而大火的李易峰、因出演熱門小說《盜墓筆記》改編的電視劇而受到關注的楊洋一起開啟了屬於國產“小鮮肉”的“流量時代”。

而蔡徐坤,可以說是流量時代的頂峰。IKUN曾在微博上不無驕傲地表示,為了守住微博勢力榜內地版的第一,她們前後花費了一千萬用於購買微博提供的虛擬物品。2塊一朵的鮮花,IKUN買了超過500萬朵,才為蔡徐坤拿下了64周的第一。

2018年春天,蔡徐坤拿下偶像練習生的第一名,投票集資超過200萬,同年夏天,《創造101》孟美岐第一齣道,投票集資超過1200萬,加上未公開數目和各種私人集資,11名選手集資至少不低於4000萬。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夕陽團”粉絲和“頂級流量”粉絲之間的數據戰,在一方呼喊著爽了夠了,另一方打出退出微博超話榜而結束。

“夕陽紅”粉絲的打榜活動已經結束,但微博上殘留著絲絲未盡的狂歡味。

畢竟,粉絲就是想要像偶像一樣活著或同偶像一起活著的那個人。

周杰倫也不例外,他曾經這樣評價羅大佑: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02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談到自己年少的偶像羅大佑時說:“他對我們這一代人、(甚至)這兩代人都太重要了,他建構你精神的一部分。”

彼時的“粉絲”們,將情感寄託在鍾愛的藝術作品中。偶像本人是遙遠的,與自己喜愛的明星相連的唯一方式,是他們的作品。

2000年,羅大佑在內地開第一場演唱會,地點在上海。

演唱會的前一天,將近5000人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只為親眼見一見偶像。

大家一夜未眠,在擁擠的綠皮火車裡,高唱著羅大佑的歌曲。這群人裡有現在看來都很牛的人物,《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和整個編輯部,《讀庫》的主編……

他們穿著統一的衣服,上面印著“羅大佑”三個大字。

演唱會之前,在一個小小的酒店房間裡,他們終於見到了偶像。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要知道,那個年代交通還沒有像現在便捷。但這絲毫不影響年輕人火一般的熱情。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當天的演唱會聚集了超過10萬名歌迷,羅大佑都承認,當看到體育館擠了8萬人,真是嚇了一跳。

2005年,羅大佑發行了上海演唱會後的第一張專輯。在這一年,一個短髮女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由粉絲之手“造”出來的現象級偶像。

03

“3528308!恭喜!”

2005年的夏天,李宇春站在《超級女聲》總決賽的舞臺上,幾乎沒有化妝,眼神青澀,嘴角起伏扯出一個微笑,算是對全場歡呼的迴應,她一頭蓬蓬的黃色短髮,不顯粉黛,連笑容也羞澀。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她用她獨特的女中音唱了首《只有我最搖擺》,那天晚上,有超過800萬的短信投票湧入湖南衛視,屬於李宇春的便有352萬多的投票——在互聯網沒那麼發達的時代裡,用手機、小靈通發短信,一塊錢一票、每張手機卡限投15票,實打實投出來的數字。

於是,僅僅三個月,李宇春就從21歲的大三學生,成為繼張含韻之後,中國第二個民選大眾偶像。

對粉絲而言,她彌補了那個年代缺失的信仰;對大眾而言,她是一個時代的標籤,是“中國偶像鼻祖”。

她的中性化氣質挑戰著社會的刻板印象,也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其粉絲團體“玉米”的力量之強大也令人們訝異:線下,玉米們組織井然有序、規模龐大的拉票活動;線上,李宇春吧與李毅吧的“爆吧戰役”陣勢空前,李宇春吧被刷屏1900多頁,經此一役,玉米成為了知名度打破圈層的粉絲團體。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無組織有紀律”的玉米,是一個明星的粉絲第一次以頗具影響力的團體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偶像也以更深刻的方式影響著粉絲。

當時的李宇春有多火?成名沒多久的她住在北京的一個酒店裡,人們會將酒店層層圍住,只為了見她一面。幾個中年大媽哭著跟保安說,“一定要轉告春春,我們都是加拿大華僑,在加拿大待了三十年,從來沒聽過這麼好的音樂,一定要轉告春春注意身體,我們專門從加拿大飛回來看春春一眼。”

當初高曉鬆想為她寫首歌,當李宇春下樓走進車後,周圍就已經完全被包圍了。高曉鬆提前準備了兩三輛車,開到一個衚衕裡然後就換車,因為去任何地方馬上就會被粉絲圍住,沒有時間停車,高曉鬆只能車上問了她17個問題後寫下了《冬天快樂》。

2005年聖誕節,這首歌零點上市,幾分鐘之內就賣了100萬首,創下的數字音樂銷售紀錄到今天也沒有人打破。

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粉絲對偶像的愛也表達得越來越直觀——為TA花錢。

十年後,李宇春回到家鄉成都,舉辦了自己出道十週年的演唱會。現場人數達到了4萬,網絡有500萬人圍觀她的演唱會。

2018年4月,李宇春“流行”巡演的上海場,86歲高齡的夏奶奶由家人攙扶著出現在觀眾席上。14年前的那場總決賽上,她作為李宇春的粉絲“玉米”們的代表給她加油打氣。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04

玉米之後,一大批“有組織有紀律”的粉絲出現了。

“我回家了。”韓國偶像團體EXO前成員鹿晗於2014年10月10日在微博上寫下這四個字,宣佈與前經紀公司解約回國。

他和五個月前同樣解約回國的前“同事”吳亦凡、因《古劍奇譚》而大火的李易峰、因出演熱門小說《盜墓筆記》改編的電視劇而受到關注的楊洋一起開啟了屬於國產“小鮮肉”的“流量時代”。

而蔡徐坤,可以說是流量時代的頂峰。IKUN曾在微博上不無驕傲地表示,為了守住微博勢力榜內地版的第一,她們前後花費了一千萬用於購買微博提供的虛擬物品。2塊一朵的鮮花,IKUN買了超過500萬朵,才為蔡徐坤拿下了64周的第一。

2018年春天,蔡徐坤拿下偶像練習生的第一名,投票集資超過200萬,同年夏天,《創造101》孟美岐第一齣道,投票集資超過1200萬,加上未公開數目和各種私人集資,11名選手集資至少不低於4000萬。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按照今天的邏輯,越是底氣虛的明星,才越需要靠粉絲的力量來“遮羞”。當年這些實力歌手的作品和人氣已經那麼厲害了,還需要粉絲如此凶殘地維護他們嗎?

但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粉絲,有粉絲的地方就有競爭,有競爭的地方就有無休止的烏煙瘴氣,哪一代都逃不過。

“聚是一團火”。這回80後、90後傑迷的抱團作戰,既宣示了他們的話語權,也再一次確認了他們的主流地位。

雖然都是追星,但他們的心理站位是高於95後、00後的,因為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他們才是掌握資源和權力的一方,是這個社會的主流乃至“中堅”。

而作為70後的羅永浩,“調侃”80後、90後的傑迷,多少也有這樣“曾是中堅”的心理優越感。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夕陽團”粉絲和“頂級流量”粉絲之間的數據戰,在一方呼喊著爽了夠了,另一方打出退出微博超話榜而結束。

“夕陽紅”粉絲的打榜活動已經結束,但微博上殘留著絲絲未盡的狂歡味。

畢竟,粉絲就是想要像偶像一樣活著或同偶像一起活著的那個人。

周杰倫也不例外,他曾經這樣評價羅大佑: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02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談到自己年少的偶像羅大佑時說:“他對我們這一代人、(甚至)這兩代人都太重要了,他建構你精神的一部分。”

彼時的“粉絲”們,將情感寄託在鍾愛的藝術作品中。偶像本人是遙遠的,與自己喜愛的明星相連的唯一方式,是他們的作品。

2000年,羅大佑在內地開第一場演唱會,地點在上海。

演唱會的前一天,將近5000人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只為親眼見一見偶像。

大家一夜未眠,在擁擠的綠皮火車裡,高唱著羅大佑的歌曲。這群人裡有現在看來都很牛的人物,《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和整個編輯部,《讀庫》的主編……

他們穿著統一的衣服,上面印著“羅大佑”三個大字。

演唱會之前,在一個小小的酒店房間裡,他們終於見到了偶像。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要知道,那個年代交通還沒有像現在便捷。但這絲毫不影響年輕人火一般的熱情。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當天的演唱會聚集了超過10萬名歌迷,羅大佑都承認,當看到體育館擠了8萬人,真是嚇了一跳。

2005年,羅大佑發行了上海演唱會後的第一張專輯。在這一年,一個短髮女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由粉絲之手“造”出來的現象級偶像。

03

“3528308!恭喜!”

2005年的夏天,李宇春站在《超級女聲》總決賽的舞臺上,幾乎沒有化妝,眼神青澀,嘴角起伏扯出一個微笑,算是對全場歡呼的迴應,她一頭蓬蓬的黃色短髮,不顯粉黛,連笑容也羞澀。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她用她獨特的女中音唱了首《只有我最搖擺》,那天晚上,有超過800萬的短信投票湧入湖南衛視,屬於李宇春的便有352萬多的投票——在互聯網沒那麼發達的時代裡,用手機、小靈通發短信,一塊錢一票、每張手機卡限投15票,實打實投出來的數字。

於是,僅僅三個月,李宇春就從21歲的大三學生,成為繼張含韻之後,中國第二個民選大眾偶像。

對粉絲而言,她彌補了那個年代缺失的信仰;對大眾而言,她是一個時代的標籤,是“中國偶像鼻祖”。

她的中性化氣質挑戰著社會的刻板印象,也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其粉絲團體“玉米”的力量之強大也令人們訝異:線下,玉米們組織井然有序、規模龐大的拉票活動;線上,李宇春吧與李毅吧的“爆吧戰役”陣勢空前,李宇春吧被刷屏1900多頁,經此一役,玉米成為了知名度打破圈層的粉絲團體。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無組織有紀律”的玉米,是一個明星的粉絲第一次以頗具影響力的團體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偶像也以更深刻的方式影響著粉絲。

當時的李宇春有多火?成名沒多久的她住在北京的一個酒店裡,人們會將酒店層層圍住,只為了見她一面。幾個中年大媽哭著跟保安說,“一定要轉告春春,我們都是加拿大華僑,在加拿大待了三十年,從來沒聽過這麼好的音樂,一定要轉告春春注意身體,我們專門從加拿大飛回來看春春一眼。”

當初高曉鬆想為她寫首歌,當李宇春下樓走進車後,周圍就已經完全被包圍了。高曉鬆提前準備了兩三輛車,開到一個衚衕裡然後就換車,因為去任何地方馬上就會被粉絲圍住,沒有時間停車,高曉鬆只能車上問了她17個問題後寫下了《冬天快樂》。

2005年聖誕節,這首歌零點上市,幾分鐘之內就賣了100萬首,創下的數字音樂銷售紀錄到今天也沒有人打破。

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粉絲對偶像的愛也表達得越來越直觀——為TA花錢。

十年後,李宇春回到家鄉成都,舉辦了自己出道十週年的演唱會。現場人數達到了4萬,網絡有500萬人圍觀她的演唱會。

2018年4月,李宇春“流行”巡演的上海場,86歲高齡的夏奶奶由家人攙扶著出現在觀眾席上。14年前的那場總決賽上,她作為李宇春的粉絲“玉米”們的代表給她加油打氣。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04

玉米之後,一大批“有組織有紀律”的粉絲出現了。

“我回家了。”韓國偶像團體EXO前成員鹿晗於2014年10月10日在微博上寫下這四個字,宣佈與前經紀公司解約回國。

他和五個月前同樣解約回國的前“同事”吳亦凡、因《古劍奇譚》而大火的李易峰、因出演熱門小說《盜墓筆記》改編的電視劇而受到關注的楊洋一起開啟了屬於國產“小鮮肉”的“流量時代”。

而蔡徐坤,可以說是流量時代的頂峰。IKUN曾在微博上不無驕傲地表示,為了守住微博勢力榜內地版的第一,她們前後花費了一千萬用於購買微博提供的虛擬物品。2塊一朵的鮮花,IKUN買了超過500萬朵,才為蔡徐坤拿下了64周的第一。

2018年春天,蔡徐坤拿下偶像練習生的第一名,投票集資超過200萬,同年夏天,《創造101》孟美岐第一齣道,投票集資超過1200萬,加上未公開數目和各種私人集資,11名選手集資至少不低於4000萬。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按照今天的邏輯,越是底氣虛的明星,才越需要靠粉絲的力量來“遮羞”。當年這些實力歌手的作品和人氣已經那麼厲害了,還需要粉絲如此凶殘地維護他們嗎?

但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粉絲,有粉絲的地方就有競爭,有競爭的地方就有無休止的烏煙瘴氣,哪一代都逃不過。

“聚是一團火”。這回80後、90後傑迷的抱團作戰,既宣示了他們的話語權,也再一次確認了他們的主流地位。

雖然都是追星,但他們的心理站位是高於95後、00後的,因為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他們才是掌握資源和權力的一方,是這個社會的主流乃至“中堅”。

而作為70後的羅永浩,“調侃”80後、90後的傑迷,多少也有這樣“曾是中堅”的心理優越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話語權“轉移”是必然的。一代人老去,就會有一代人崛起,也必然有話語權的爭奪。這次在集體動員之下,80後、90後固然佔據上風,但終有一日,它會是95後、00後乃至10後的“天下”。

05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蔡徐坤和他的粉絲被全民圍攻更不是什麼新鮮事。

自詡為“大眾”的群體,和某一個風口浪尖上的粉絲群體,這二者之間的戰爭或許永遠不會消亡。

當年,由粉絲生態而起的矛盾曾經幾度引發帝吧、魔獸世界吧等直男密集型貼吧發起爆吧攻擊,也算是當年具備時代特色的行為藝術了。


"

當第一批中老年粉絲迷茫地點進周杰倫超話的時候,一定沒有料到這場起源於反諷和戲謔的行為藝術,最後真的變成了咬牙較勁的battle。

最終,周杰倫超話影響力登頂並破億,不負除了蔡徐坤粉絲以外所有人的眾望,把長久霸佔了榜單第一的蔡徐坤拉了下來。

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

“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01

出道將近二十年的周杰倫,歌迷們年齡跨度很大,有80後,90後,當然,不排除還有更年輕的。

這些粉絲,自嘲為“夕陽團”粉絲,卻在為偶像熬夜刷數據中,熬出了年輕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在粉絲們的“號召”下,周杰倫的超話,一躍而上排行第二,逼近蟬聯第一的蔡徐坤。

事情發展到這,才引發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打榜粉絲團體,和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粉絲團體之間的數據戰。

周杰倫粉發揮以多勝少戰略,打著打著,就連隔壁的五月天粉、孫燕姿粉、陳奕迅粉都紛紛來支援。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很快,他們由劣勢變強大。

連一些明星,也親自下場打榜,順便還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一直到昨天凌晨,周杰倫粉絲凝聚眾人實力,超越了穩坐第一的蔡徐坤。

甚至刷出了“影響力”破億的神數據。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夕陽團”粉絲和“頂級流量”粉絲之間的數據戰,在一方呼喊著爽了夠了,另一方打出退出微博超話榜而結束。

“夕陽紅”粉絲的打榜活動已經結束,但微博上殘留著絲絲未盡的狂歡味。

畢竟,粉絲就是想要像偶像一樣活著或同偶像一起活著的那個人。

周杰倫也不例外,他曾經這樣評價羅大佑: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02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談到自己年少的偶像羅大佑時說:“他對我們這一代人、(甚至)這兩代人都太重要了,他建構你精神的一部分。”

彼時的“粉絲”們,將情感寄託在鍾愛的藝術作品中。偶像本人是遙遠的,與自己喜愛的明星相連的唯一方式,是他們的作品。

2000年,羅大佑在內地開第一場演唱會,地點在上海。

演唱會的前一天,將近5000人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只為親眼見一見偶像。

大家一夜未眠,在擁擠的綠皮火車裡,高唱著羅大佑的歌曲。這群人裡有現在看來都很牛的人物,《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和整個編輯部,《讀庫》的主編……

他們穿著統一的衣服,上面印著“羅大佑”三個大字。

演唱會之前,在一個小小的酒店房間裡,他們終於見到了偶像。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要知道,那個年代交通還沒有像現在便捷。但這絲毫不影響年輕人火一般的熱情。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當天的演唱會聚集了超過10萬名歌迷,羅大佑都承認,當看到體育館擠了8萬人,真是嚇了一跳。

2005年,羅大佑發行了上海演唱會後的第一張專輯。在這一年,一個短髮女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由粉絲之手“造”出來的現象級偶像。

03

“3528308!恭喜!”

2005年的夏天,李宇春站在《超級女聲》總決賽的舞臺上,幾乎沒有化妝,眼神青澀,嘴角起伏扯出一個微笑,算是對全場歡呼的迴應,她一頭蓬蓬的黃色短髮,不顯粉黛,連笑容也羞澀。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她用她獨特的女中音唱了首《只有我最搖擺》,那天晚上,有超過800萬的短信投票湧入湖南衛視,屬於李宇春的便有352萬多的投票——在互聯網沒那麼發達的時代裡,用手機、小靈通發短信,一塊錢一票、每張手機卡限投15票,實打實投出來的數字。

於是,僅僅三個月,李宇春就從21歲的大三學生,成為繼張含韻之後,中國第二個民選大眾偶像。

對粉絲而言,她彌補了那個年代缺失的信仰;對大眾而言,她是一個時代的標籤,是“中國偶像鼻祖”。

她的中性化氣質挑戰著社會的刻板印象,也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其粉絲團體“玉米”的力量之強大也令人們訝異:線下,玉米們組織井然有序、規模龐大的拉票活動;線上,李宇春吧與李毅吧的“爆吧戰役”陣勢空前,李宇春吧被刷屏1900多頁,經此一役,玉米成為了知名度打破圈層的粉絲團體。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無組織有紀律”的玉米,是一個明星的粉絲第一次以頗具影響力的團體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偶像也以更深刻的方式影響著粉絲。

當時的李宇春有多火?成名沒多久的她住在北京的一個酒店裡,人們會將酒店層層圍住,只為了見她一面。幾個中年大媽哭著跟保安說,“一定要轉告春春,我們都是加拿大華僑,在加拿大待了三十年,從來沒聽過這麼好的音樂,一定要轉告春春注意身體,我們專門從加拿大飛回來看春春一眼。”

當初高曉鬆想為她寫首歌,當李宇春下樓走進車後,周圍就已經完全被包圍了。高曉鬆提前準備了兩三輛車,開到一個衚衕裡然後就換車,因為去任何地方馬上就會被粉絲圍住,沒有時間停車,高曉鬆只能車上問了她17個問題後寫下了《冬天快樂》。

2005年聖誕節,這首歌零點上市,幾分鐘之內就賣了100萬首,創下的數字音樂銷售紀錄到今天也沒有人打破。

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粉絲對偶像的愛也表達得越來越直觀——為TA花錢。

十年後,李宇春回到家鄉成都,舉辦了自己出道十週年的演唱會。現場人數達到了4萬,網絡有500萬人圍觀她的演唱會。

2018年4月,李宇春“流行”巡演的上海場,86歲高齡的夏奶奶由家人攙扶著出現在觀眾席上。14年前的那場總決賽上,她作為李宇春的粉絲“玉米”們的代表給她加油打氣。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04

玉米之後,一大批“有組織有紀律”的粉絲出現了。

“我回家了。”韓國偶像團體EXO前成員鹿晗於2014年10月10日在微博上寫下這四個字,宣佈與前經紀公司解約回國。

他和五個月前同樣解約回國的前“同事”吳亦凡、因《古劍奇譚》而大火的李易峰、因出演熱門小說《盜墓筆記》改編的電視劇而受到關注的楊洋一起開啟了屬於國產“小鮮肉”的“流量時代”。

而蔡徐坤,可以說是流量時代的頂峰。IKUN曾在微博上不無驕傲地表示,為了守住微博勢力榜內地版的第一,她們前後花費了一千萬用於購買微博提供的虛擬物品。2塊一朵的鮮花,IKUN買了超過500萬朵,才為蔡徐坤拿下了64周的第一。

2018年春天,蔡徐坤拿下偶像練習生的第一名,投票集資超過200萬,同年夏天,《創造101》孟美岐第一齣道,投票集資超過1200萬,加上未公開數目和各種私人集資,11名選手集資至少不低於4000萬。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按照今天的邏輯,越是底氣虛的明星,才越需要靠粉絲的力量來“遮羞”。當年這些實力歌手的作品和人氣已經那麼厲害了,還需要粉絲如此凶殘地維護他們嗎?

但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粉絲,有粉絲的地方就有競爭,有競爭的地方就有無休止的烏煙瘴氣,哪一代都逃不過。

“聚是一團火”。這回80後、90後傑迷的抱團作戰,既宣示了他們的話語權,也再一次確認了他們的主流地位。

雖然都是追星,但他們的心理站位是高於95後、00後的,因為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他們才是掌握資源和權力的一方,是這個社會的主流乃至“中堅”。

而作為70後的羅永浩,“調侃”80後、90後的傑迷,多少也有這樣“曾是中堅”的心理優越感。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話語權“轉移”是必然的。一代人老去,就會有一代人崛起,也必然有話語權的爭奪。這次在集體動員之下,80後、90後固然佔據上風,但終有一日,它會是95後、00後乃至10後的“天下”。

05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蔡徐坤和他的粉絲被全民圍攻更不是什麼新鮮事。

自詡為“大眾”的群體,和某一個風口浪尖上的粉絲群體,這二者之間的戰爭或許永遠不會消亡。

當年,由粉絲生態而起的矛盾曾經幾度引發帝吧、魔獸世界吧等直男密集型貼吧發起爆吧攻擊,也算是當年具備時代特色的行為藝術了。


從包機看羅大佑到為周杰倫刷數據|飯圈文化20年嬗變



再往前,被炮轟的總是那些通過選秀出來的高人氣新人。他們被人認為實力不過爾爾,出道全靠粉絲支持,不管是支持的還是謾罵的,他們受到的待遇儼然就是當年的流量明星。

到如今,強大的飯圈文化早已蔓延出固有的飯圈邊界,向各個領域伸展,形成了“無處不飯圈”的現象:“動漫迷”成了粉絲,“球迷”成了粉絲,“車迷”成了粉絲……原本屬於偶像飯圈特有的話語體系,可以套用在直播網紅身上、套用在老戲骨身上、套用在二次元人物上等等。

粉絲個體的單薄與群體的力量逐漸錯位。飯圈外的人只見到攻擊性很強的粉絲群,認為這個團體妖氣繚繞,身處其中的粉絲卻深深感動於自己“用錢”的辛苦付出。

當弱小的個體隱匿在強大的群體中,“混飯圈”成了人在單薄的現實生活中找到一絲快樂的方式,粉絲也藉此擺脫庸常的生活、找到存在感。

杰倫已經當爸,各位飯圈的朋友,也請合理追星,趕快優雅長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