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

2019 江湖語錄

方向不對 努力白費

"

2019 江湖語錄

方向不對 努力白費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相信我們一定都聽過這個說法——勤勞致富。

長輩老師這麼教,電視裡這麼說,甚至從小聽到大,但勤勞如我,有沒有因此實現財務自由?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甚至情況可能是這樣:

工作明明很努力,七點起床,九點打卡,忙到晚上十點才回家……好不容易發了工資,交完房租,還完花唄信用卡,一點錢都沒攢下。

據說,沒有欠著卡債花唄,僅僅是月光的年輕人,就已經算是會過日子了。


"

2019 江湖語錄

方向不對 努力白費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相信我們一定都聽過這個說法——勤勞致富。

長輩老師這麼教,電視裡這麼說,甚至從小聽到大,但勤勞如我,有沒有因此實現財務自由?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甚至情況可能是這樣:

工作明明很努力,七點起床,九點打卡,忙到晚上十點才回家……好不容易發了工資,交完房租,還完花唄信用卡,一點錢都沒攢下。

據說,沒有欠著卡債花唄,僅僅是月光的年輕人,就已經算是會過日子了。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為什麼這麼勤勞,還是沒有致富?

這隻能說明,勤勞的方式不對,或者就是財富的積累另有方法。

曾經風靡全球的紫色風暴——《富爸爸,窮爸爸》,相信會給到我們一些啟示。

當然,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很難踏實的讀完一本書。反而喜歡去參加各種讀書會,請求別人將所總結的精華講給我們聽。

這樣,今天我們就聊聊這本書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叫羅伯特・T・清崎,他在書裡指出,很多人沒積累下財富卻又忙忙碌碌,核心原因不是因為出身,也不是學歷,恰恰是因為他們的財商不夠。

也就是說,到底怎麼才能積累財富這件事,我們可能從來都沒搞清楚。

01.

你是否陷入了“老鼠陷阱”?

有人說,金錢是一種能量,掌握它需要技巧。

作者清崎第一次意識到這件事,是當他發現“兩個爸爸”完全是兩類人的時候。

他的親生父親,是個有博士學歷的教育官員;

而另一個爸爸,是好友邁克的父親,一位連高中文憑都沒有的企業家。

兩個爸爸最顯著的區別,體現在財富上:前者一貧如洗,後者腰纏萬貫。

對比了兩位爸爸的教育後,清崎才發現,原來很多人窮,完全是窮在了觀念上。

億萬財富買不來一個好的觀念,好的觀念卻可能換來億萬財富。


"

2019 江湖語錄

方向不對 努力白費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相信我們一定都聽過這個說法——勤勞致富。

長輩老師這麼教,電視裡這麼說,甚至從小聽到大,但勤勞如我,有沒有因此實現財務自由?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甚至情況可能是這樣:

工作明明很努力,七點起床,九點打卡,忙到晚上十點才回家……好不容易發了工資,交完房租,還完花唄信用卡,一點錢都沒攢下。

據說,沒有欠著卡債花唄,僅僅是月光的年輕人,就已經算是會過日子了。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為什麼這麼勤勞,還是沒有致富?

這隻能說明,勤勞的方式不對,或者就是財富的積累另有方法。

曾經風靡全球的紫色風暴——《富爸爸,窮爸爸》,相信會給到我們一些啟示。

當然,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很難踏實的讀完一本書。反而喜歡去參加各種讀書會,請求別人將所總結的精華講給我們聽。

這樣,今天我們就聊聊這本書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叫羅伯特・T・清崎,他在書裡指出,很多人沒積累下財富卻又忙忙碌碌,核心原因不是因為出身,也不是學歷,恰恰是因為他們的財商不夠。

也就是說,到底怎麼才能積累財富這件事,我們可能從來都沒搞清楚。

01.

你是否陷入了“老鼠陷阱”?

有人說,金錢是一種能量,掌握它需要技巧。

作者清崎第一次意識到這件事,是當他發現“兩個爸爸”完全是兩類人的時候。

他的親生父親,是個有博士學歷的教育官員;

而另一個爸爸,是好友邁克的父親,一位連高中文憑都沒有的企業家。

兩個爸爸最顯著的區別,體現在財富上:前者一貧如洗,後者腰纏萬貫。

對比了兩位爸爸的教育後,清崎才發現,原來很多人窮,完全是窮在了觀念上。

億萬財富買不來一個好的觀念,好的觀念卻可能換來億萬財富。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兩個爸爸都想過上好生活,但是,窮爸爸很厭惡錢,說“貪婪是萬惡之源”;

富爸爸則喜歡錢,說“貧窮才是萬惡之本”。

父母的觀念是孩子的起跑線。

從小窮爸爸就對他說:“兒子你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到好公司上班。”大多數的我們也接受著這樣的教育。

而富爸爸說的卻是:“清崎你要努力學習,這樣才能發現好公司,收購它。”

漸漸地,原本起點相同的兩個爸爸,慢慢過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討厭金錢,追求穩定的窮爸爸,把生活會變好的全部希望,都寄託於升職加薪。

於是勤勤懇懇工作,也終於成了那個行業的專家,開始過上了工資還房貸的日子。

可好景不長,工作經歷變動後,中年失業。這時才發現,別的領域自己根本不會,房貸壓力越來越大,財務於是出現了問題。

但另一邊,篤信“敢拼才會贏”的富爸爸,一邊開公司,一邊自學財務知識。

雖然也賠過很多次,但財商越來越高的他累積了很多財富。同時晚年不上班,也有大量穩定的收益,更是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一個人能積累起多少財富,完全取決於他頭腦中的觀念。

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是被工作=賺錢的思維陷阱困住了。

為了獲得薪資,每天重複大量低效工作,等領到不多的薪水,又把它們用於消費娛樂,忘了原本工作的初衷,是想要積累個人財富。

這卻成了一種機械的惡性循環——因為恐懼沒錢,所以拼命上班,賺到錢後又想買更多,所以更加離不開工作……

像被本能控制的倉鼠,一直在跑輪上瘋狂奔跑,卻從來不問這種生活會把自己推向何處,這種被恐懼和慾望驅使的工作模式,被稱為老鼠陷阱。

金錢就像掛在驢子面前的胡蘿蔔,富爸爸如是說。

如果我們一直不思考,只是一昧地追逐胡蘿蔔,註定把人生活成老鼠陷阱。

想離自由更近,就要敢於跳出恐懼。

02.

你的現金流模式出錯了嗎?

根據匯豐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90後人均負債已達12.79萬元,而他們的平均薪資只有5180元,負債與收入比逾18倍。

連債都還不完,根本存不下錢,怎麼能致富。

在清崎看來,許多年輕人負債的根源,跟掙錢多少關係並不大,而是跟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費慾望有關。

金錢可以是許多東西的外殼,卻不是裡面的果實。

沒有儲蓄,甚至形成負債,根本原因是被慾望牽著走,盲目消費,沒有合理規劃現金流。

積累財富,其實就是儘可能減少負債,增加資產,重新規劃現金流的過程。

清崎說,除了盲目消費,缺乏知識,也會在無意中讓自己增加負債。

比如,很多人都認為,買房是種投資。但在清崎看來,房子其實是最大的負債,因為你每個月都要償還貸款。

只有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才可以被稱為資產,像是股票基金等;而凡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都是負債,例如房子和汽車。

除非是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足以抵消貸款的商鋪或住房,否則需要揹負大額房貸購買的房子,其實都是負債。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最根本的區別,恰恰也是在於——富人會不斷獲得資產, 而窮人和中產階級卻一直在獲得負債,還誤以為是資產。

在清崎看來,區分富人和窮人的標準,從來不是財富多少,而是取決於他的現金流狀況:

一般來說,窮人的現金流只有支出,收入花在衣食住行上;

而中產階級的現金流方向,除了支出,就是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比如無法帶來收入的房子和車子;

唯獨富人的現金流方向,是買入資產,比如通過買入債券股票等,讓錢生錢。

但是,這並不是不意味著,有負債的人要想辦法拿錢去投資。因為不論是信用卡還是花唄,負債的利率是遠高於投資利率的。

在進行投資行為之前,務必,要把負債清零。

對於月光族和月欠族來說,真正需要的不是對自己好一點,而是對自己狠一點,管住你買買買的手,讓自己擁有儲蓄。


"

2019 江湖語錄

方向不對 努力白費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相信我們一定都聽過這個說法——勤勞致富。

長輩老師這麼教,電視裡這麼說,甚至從小聽到大,但勤勞如我,有沒有因此實現財務自由?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甚至情況可能是這樣:

工作明明很努力,七點起床,九點打卡,忙到晚上十點才回家……好不容易發了工資,交完房租,還完花唄信用卡,一點錢都沒攢下。

據說,沒有欠著卡債花唄,僅僅是月光的年輕人,就已經算是會過日子了。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為什麼這麼勤勞,還是沒有致富?

這隻能說明,勤勞的方式不對,或者就是財富的積累另有方法。

曾經風靡全球的紫色風暴——《富爸爸,窮爸爸》,相信會給到我們一些啟示。

當然,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很難踏實的讀完一本書。反而喜歡去參加各種讀書會,請求別人將所總結的精華講給我們聽。

這樣,今天我們就聊聊這本書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叫羅伯特・T・清崎,他在書裡指出,很多人沒積累下財富卻又忙忙碌碌,核心原因不是因為出身,也不是學歷,恰恰是因為他們的財商不夠。

也就是說,到底怎麼才能積累財富這件事,我們可能從來都沒搞清楚。

01.

你是否陷入了“老鼠陷阱”?

有人說,金錢是一種能量,掌握它需要技巧。

作者清崎第一次意識到這件事,是當他發現“兩個爸爸”完全是兩類人的時候。

他的親生父親,是個有博士學歷的教育官員;

而另一個爸爸,是好友邁克的父親,一位連高中文憑都沒有的企業家。

兩個爸爸最顯著的區別,體現在財富上:前者一貧如洗,後者腰纏萬貫。

對比了兩位爸爸的教育後,清崎才發現,原來很多人窮,完全是窮在了觀念上。

億萬財富買不來一個好的觀念,好的觀念卻可能換來億萬財富。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兩個爸爸都想過上好生活,但是,窮爸爸很厭惡錢,說“貪婪是萬惡之源”;

富爸爸則喜歡錢,說“貧窮才是萬惡之本”。

父母的觀念是孩子的起跑線。

從小窮爸爸就對他說:“兒子你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到好公司上班。”大多數的我們也接受著這樣的教育。

而富爸爸說的卻是:“清崎你要努力學習,這樣才能發現好公司,收購它。”

漸漸地,原本起點相同的兩個爸爸,慢慢過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討厭金錢,追求穩定的窮爸爸,把生活會變好的全部希望,都寄託於升職加薪。

於是勤勤懇懇工作,也終於成了那個行業的專家,開始過上了工資還房貸的日子。

可好景不長,工作經歷變動後,中年失業。這時才發現,別的領域自己根本不會,房貸壓力越來越大,財務於是出現了問題。

但另一邊,篤信“敢拼才會贏”的富爸爸,一邊開公司,一邊自學財務知識。

雖然也賠過很多次,但財商越來越高的他累積了很多財富。同時晚年不上班,也有大量穩定的收益,更是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一個人能積累起多少財富,完全取決於他頭腦中的觀念。

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是被工作=賺錢的思維陷阱困住了。

為了獲得薪資,每天重複大量低效工作,等領到不多的薪水,又把它們用於消費娛樂,忘了原本工作的初衷,是想要積累個人財富。

這卻成了一種機械的惡性循環——因為恐懼沒錢,所以拼命上班,賺到錢後又想買更多,所以更加離不開工作……

像被本能控制的倉鼠,一直在跑輪上瘋狂奔跑,卻從來不問這種生活會把自己推向何處,這種被恐懼和慾望驅使的工作模式,被稱為老鼠陷阱。

金錢就像掛在驢子面前的胡蘿蔔,富爸爸如是說。

如果我們一直不思考,只是一昧地追逐胡蘿蔔,註定把人生活成老鼠陷阱。

想離自由更近,就要敢於跳出恐懼。

02.

你的現金流模式出錯了嗎?

根據匯豐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90後人均負債已達12.79萬元,而他們的平均薪資只有5180元,負債與收入比逾18倍。

連債都還不完,根本存不下錢,怎麼能致富。

在清崎看來,許多年輕人負債的根源,跟掙錢多少關係並不大,而是跟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費慾望有關。

金錢可以是許多東西的外殼,卻不是裡面的果實。

沒有儲蓄,甚至形成負債,根本原因是被慾望牽著走,盲目消費,沒有合理規劃現金流。

積累財富,其實就是儘可能減少負債,增加資產,重新規劃現金流的過程。

清崎說,除了盲目消費,缺乏知識,也會在無意中讓自己增加負債。

比如,很多人都認為,買房是種投資。但在清崎看來,房子其實是最大的負債,因為你每個月都要償還貸款。

只有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才可以被稱為資產,像是股票基金等;而凡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都是負債,例如房子和汽車。

除非是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足以抵消貸款的商鋪或住房,否則需要揹負大額房貸購買的房子,其實都是負債。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最根本的區別,恰恰也是在於——富人會不斷獲得資產, 而窮人和中產階級卻一直在獲得負債,還誤以為是資產。

在清崎看來,區分富人和窮人的標準,從來不是財富多少,而是取決於他的現金流狀況:

一般來說,窮人的現金流只有支出,收入花在衣食住行上;

而中產階級的現金流方向,除了支出,就是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比如無法帶來收入的房子和車子;

唯獨富人的現金流方向,是買入資產,比如通過買入債券股票等,讓錢生錢。

但是,這並不是不意味著,有負債的人要想辦法拿錢去投資。因為不論是信用卡還是花唄,負債的利率是遠高於投資利率的。

在進行投資行為之前,務必,要把負債清零。

對於月光族和月欠族來說,真正需要的不是對自己好一點,而是對自己狠一點,管住你買買買的手,讓自己擁有儲蓄。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那麼,怎麼能把錢攢下來呢?

大衛·巴赫提出過一個概念:拿鐵因子。是指那些日常不起眼且不必要的花費,長期來看數額也是非常嚇人的。

比如,有些白領在早晨上班前,先去星巴克買一杯咖啡。

別看一杯拿鐵,只要三十塊,但十年下來,就會花掉你十一萬。要知道,這比很多人一年的薪水還要高。

降低消費慾望,說白了就是祛除你的拿鐵因子——早晨的咖啡,下午的喜茶,飯後的冰淇淋等等。

所以在每次消費前,不妨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需要它嗎?一定要嗎?有沒有同樣能滿足需求,卻性價比更高的方法?

比如,同樣是早晨的這杯咖啡,一定要喝嗎,或是一定要喝星巴克的嗎?

假設用咖啡開啟工作是一種習慣,那網上七元一袋的手衝咖啡包,是不是也能滿足需求?

只有減少負債,擺脫窮人的現金流模式,才有機會積累財富,漸漸實現逆襲。

03.

投資你最重要的資產

不同於努力工作就可以發家致富的觀點,清崎認為:工作只是面對長期問題的一種暫時性解決辦法。

說到底,上班的本質,是在販賣自己的時間。

無論是現在的996,還是令人恐慌的007,這種用時間換酬勞的工作模式,總體來說,性價比是偏低的,而且都有行業天花板現象。

穩定的工作,只能解決一些暫時性問題,根本沒辦法應對長期問題或意外風險。

想打破這種困境,最核心的方法,是將重心用來經營自己的事業。

事業和工作是完全不同的。

麥當勞創始人在某次被邀請去給MBA班演講時,問了學員們一個問題:“我是做什麼的?”

當一個學員大喊“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做漢堡包的”後,他笑著反駁道,自己真正的生意並不是做漢堡包,而是房地產。

其實在他的計劃中,每個開啟麥當勞分店的人,都是在給麥當勞買下的土地支付費用。

除了眾所周知的快餐業務,麥當勞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房地產商,在美國擁有的房地產,甚至比天主教會還多。

在這個案例中,他的職業雖然是商人,但在經營麥當勞分店時,他的事業卻是購買能產生收入的地產。

比起職業,富人更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因為事業才是會讓錢生錢的東西。

事業的本質,就是積累起可靠的資產。而我們在講現金流模式時已經說過了,致富最核心的方法,就是購買能帶來收入的資產。

相比從花唄透支,把錢投進理財基金的人更可能變富;

相比貸款買房還月供,用錢入股商鋪的人更可能變富;

相比老老實實打工掙薪水,自己創業當老闆的人更可能變富,他購買的資產是別人的時間……

也許你會說,我一個月工資也就幾千塊,就算去投資,又能賺回幾個錢?

對於普通年輕人來說,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原始積累,可以輕鬆地投入房地產或證券市場,但同樣擁有一項非常值得投資,而且收益率極高的資產——

你的大腦。

要知道,我們不會永遠只拿幾千元月薪的。但前提是需要我們不斷提升認知、學習技能、總結經驗。


"

2019 江湖語錄

方向不對 努力白費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相信我們一定都聽過這個說法——勤勞致富。

長輩老師這麼教,電視裡這麼說,甚至從小聽到大,但勤勞如我,有沒有因此實現財務自由?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甚至情況可能是這樣:

工作明明很努力,七點起床,九點打卡,忙到晚上十點才回家……好不容易發了工資,交完房租,還完花唄信用卡,一點錢都沒攢下。

據說,沒有欠著卡債花唄,僅僅是月光的年輕人,就已經算是會過日子了。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為什麼這麼勤勞,還是沒有致富?

這隻能說明,勤勞的方式不對,或者就是財富的積累另有方法。

曾經風靡全球的紫色風暴——《富爸爸,窮爸爸》,相信會給到我們一些啟示。

當然,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很難踏實的讀完一本書。反而喜歡去參加各種讀書會,請求別人將所總結的精華講給我們聽。

這樣,今天我們就聊聊這本書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叫羅伯特・T・清崎,他在書裡指出,很多人沒積累下財富卻又忙忙碌碌,核心原因不是因為出身,也不是學歷,恰恰是因為他們的財商不夠。

也就是說,到底怎麼才能積累財富這件事,我們可能從來都沒搞清楚。

01.

你是否陷入了“老鼠陷阱”?

有人說,金錢是一種能量,掌握它需要技巧。

作者清崎第一次意識到這件事,是當他發現“兩個爸爸”完全是兩類人的時候。

他的親生父親,是個有博士學歷的教育官員;

而另一個爸爸,是好友邁克的父親,一位連高中文憑都沒有的企業家。

兩個爸爸最顯著的區別,體現在財富上:前者一貧如洗,後者腰纏萬貫。

對比了兩位爸爸的教育後,清崎才發現,原來很多人窮,完全是窮在了觀念上。

億萬財富買不來一個好的觀念,好的觀念卻可能換來億萬財富。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兩個爸爸都想過上好生活,但是,窮爸爸很厭惡錢,說“貪婪是萬惡之源”;

富爸爸則喜歡錢,說“貧窮才是萬惡之本”。

父母的觀念是孩子的起跑線。

從小窮爸爸就對他說:“兒子你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到好公司上班。”大多數的我們也接受著這樣的教育。

而富爸爸說的卻是:“清崎你要努力學習,這樣才能發現好公司,收購它。”

漸漸地,原本起點相同的兩個爸爸,慢慢過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討厭金錢,追求穩定的窮爸爸,把生活會變好的全部希望,都寄託於升職加薪。

於是勤勤懇懇工作,也終於成了那個行業的專家,開始過上了工資還房貸的日子。

可好景不長,工作經歷變動後,中年失業。這時才發現,別的領域自己根本不會,房貸壓力越來越大,財務於是出現了問題。

但另一邊,篤信“敢拼才會贏”的富爸爸,一邊開公司,一邊自學財務知識。

雖然也賠過很多次,但財商越來越高的他累積了很多財富。同時晚年不上班,也有大量穩定的收益,更是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一個人能積累起多少財富,完全取決於他頭腦中的觀念。

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是被工作=賺錢的思維陷阱困住了。

為了獲得薪資,每天重複大量低效工作,等領到不多的薪水,又把它們用於消費娛樂,忘了原本工作的初衷,是想要積累個人財富。

這卻成了一種機械的惡性循環——因為恐懼沒錢,所以拼命上班,賺到錢後又想買更多,所以更加離不開工作……

像被本能控制的倉鼠,一直在跑輪上瘋狂奔跑,卻從來不問這種生活會把自己推向何處,這種被恐懼和慾望驅使的工作模式,被稱為老鼠陷阱。

金錢就像掛在驢子面前的胡蘿蔔,富爸爸如是說。

如果我們一直不思考,只是一昧地追逐胡蘿蔔,註定把人生活成老鼠陷阱。

想離自由更近,就要敢於跳出恐懼。

02.

你的現金流模式出錯了嗎?

根據匯豐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90後人均負債已達12.79萬元,而他們的平均薪資只有5180元,負債與收入比逾18倍。

連債都還不完,根本存不下錢,怎麼能致富。

在清崎看來,許多年輕人負債的根源,跟掙錢多少關係並不大,而是跟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費慾望有關。

金錢可以是許多東西的外殼,卻不是裡面的果實。

沒有儲蓄,甚至形成負債,根本原因是被慾望牽著走,盲目消費,沒有合理規劃現金流。

積累財富,其實就是儘可能減少負債,增加資產,重新規劃現金流的過程。

清崎說,除了盲目消費,缺乏知識,也會在無意中讓自己增加負債。

比如,很多人都認為,買房是種投資。但在清崎看來,房子其實是最大的負債,因為你每個月都要償還貸款。

只有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才可以被稱為資產,像是股票基金等;而凡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都是負債,例如房子和汽車。

除非是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足以抵消貸款的商鋪或住房,否則需要揹負大額房貸購買的房子,其實都是負債。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最根本的區別,恰恰也是在於——富人會不斷獲得資產, 而窮人和中產階級卻一直在獲得負債,還誤以為是資產。

在清崎看來,區分富人和窮人的標準,從來不是財富多少,而是取決於他的現金流狀況:

一般來說,窮人的現金流只有支出,收入花在衣食住行上;

而中產階級的現金流方向,除了支出,就是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比如無法帶來收入的房子和車子;

唯獨富人的現金流方向,是買入資產,比如通過買入債券股票等,讓錢生錢。

但是,這並不是不意味著,有負債的人要想辦法拿錢去投資。因為不論是信用卡還是花唄,負債的利率是遠高於投資利率的。

在進行投資行為之前,務必,要把負債清零。

對於月光族和月欠族來說,真正需要的不是對自己好一點,而是對自己狠一點,管住你買買買的手,讓自己擁有儲蓄。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那麼,怎麼能把錢攢下來呢?

大衛·巴赫提出過一個概念:拿鐵因子。是指那些日常不起眼且不必要的花費,長期來看數額也是非常嚇人的。

比如,有些白領在早晨上班前,先去星巴克買一杯咖啡。

別看一杯拿鐵,只要三十塊,但十年下來,就會花掉你十一萬。要知道,這比很多人一年的薪水還要高。

降低消費慾望,說白了就是祛除你的拿鐵因子——早晨的咖啡,下午的喜茶,飯後的冰淇淋等等。

所以在每次消費前,不妨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需要它嗎?一定要嗎?有沒有同樣能滿足需求,卻性價比更高的方法?

比如,同樣是早晨的這杯咖啡,一定要喝嗎,或是一定要喝星巴克的嗎?

假設用咖啡開啟工作是一種習慣,那網上七元一袋的手衝咖啡包,是不是也能滿足需求?

只有減少負債,擺脫窮人的現金流模式,才有機會積累財富,漸漸實現逆襲。

03.

投資你最重要的資產

不同於努力工作就可以發家致富的觀點,清崎認為:工作只是面對長期問題的一種暫時性解決辦法。

說到底,上班的本質,是在販賣自己的時間。

無論是現在的996,還是令人恐慌的007,這種用時間換酬勞的工作模式,總體來說,性價比是偏低的,而且都有行業天花板現象。

穩定的工作,只能解決一些暫時性問題,根本沒辦法應對長期問題或意外風險。

想打破這種困境,最核心的方法,是將重心用來經營自己的事業。

事業和工作是完全不同的。

麥當勞創始人在某次被邀請去給MBA班演講時,問了學員們一個問題:“我是做什麼的?”

當一個學員大喊“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做漢堡包的”後,他笑著反駁道,自己真正的生意並不是做漢堡包,而是房地產。

其實在他的計劃中,每個開啟麥當勞分店的人,都是在給麥當勞買下的土地支付費用。

除了眾所周知的快餐業務,麥當勞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房地產商,在美國擁有的房地產,甚至比天主教會還多。

在這個案例中,他的職業雖然是商人,但在經營麥當勞分店時,他的事業卻是購買能產生收入的地產。

比起職業,富人更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因為事業才是會讓錢生錢的東西。

事業的本質,就是積累起可靠的資產。而我們在講現金流模式時已經說過了,致富最核心的方法,就是購買能帶來收入的資產。

相比從花唄透支,把錢投進理財基金的人更可能變富;

相比貸款買房還月供,用錢入股商鋪的人更可能變富;

相比老老實實打工掙薪水,自己創業當老闆的人更可能變富,他購買的資產是別人的時間……

也許你會說,我一個月工資也就幾千塊,就算去投資,又能賺回幾個錢?

對於普通年輕人來說,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原始積累,可以輕鬆地投入房地產或證券市場,但同樣擁有一項非常值得投資,而且收益率極高的資產——

你的大腦。

要知道,我們不會永遠只拿幾千元月薪的。但前提是需要我們不斷提升認知、學習技能、總結經驗。


人均負債12萬的90後都在問,為什麼勤勞無法致富?



如果有兩個年輕人,一個把開支的大部分用於吃吃喝喝,另一個卻用來購買書籍和參加培訓課程。哪怕他們暫時收入不高,但前者可能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後者用不了多久就會實現收入大幅提升,從而逐漸擁有可用於投資的儲蓄。

這個收入的提升,就是他投資大腦這一資產所獲得的回報。

同樣的,提升財商,則是讓大腦資產回報率躍升的重要途徑。當你能擺脫被恐懼和慾望控制的本能,主動去管理風險,運用財富積累的本質規律,相信你的人生終將徹底改變。

就像清崎說的:多留意你可以賺錢的途徑,如果你能看見一個機會,就註定,你的一生會不斷髮現機會。

在奮鬥的年紀,不斷堅持增加資產,同時降低負債,直到資產能帶來穩定收入,再也不用靠販賣時間過活。

正如巴菲特所說: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

人生實際上,就是一場從無知到覺醒的鬥爭。

體面地賺錢,坦然地談錢,自由地花錢,這才是致富的本真意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