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讀百年,《論語》害一生——論語辯證論8

論語 國學 孔子 文化 哲學 文章 讀書 路上有長生果 2019-05-17
國學讀百年,《論語》害一生——論語辯證論8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上文對子有了初步的論述,結合到論語中來,有些觀點和認識到底是不是孔子的思想還真難說。比如此文的子夏言論,及各章的諸子論述。因此把詰難或者反駁都對於孔子是有點過分了。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明白論語和孔子都是後人造神運動的一個標杆。或者說後人所謂的謙虛切合孝弟文化的一個實踐:說錯了,別罵我,是孔子說的。但這些心態養成習慣以後,造成了後人越來越難於有獨立的見解。即無師自通是不可能的。這也形成了我們現代或者說自古以來幾千年的作文傳統,凡為文則必引經據典。——好像沒有師傅的教導和指引我們不會思考一樣,更好像我們所有的思考都要有古人的出處才可以理直氣壯一樣。否則便沒有了底氣。於是可以明顯確認的現實是,所有文章如果能簡化,其實就沒有多少乾貨。通篇下來——我也引經據典一番——如古人蘇軾所論:讀其文,浩然無當而不可窮,觀其貌,超然無著而不可挹——一句話,不知道說的什麼!當然科技論文相對除外。

故這裡我們需要提出一個疑問,孔子的七十二門徒和三千弟子真的存在嗎?

暫不管這個問題,回到文章中來。

巧言令色和賢賢易色是一樣的色嗎?拋棄了裡表如一的價值判斷,這兩個色的含義是一樣的:就是態度。但心思是個完全難以理解和琢磨的事物,誰能判斷一個人或者自己的心的真實呢?如果他人很難判斷,那自己呢?違心之言很多。這是可以自己理解和把握的心態問題。如果說因為自己對事物和自然的認識不足或者,更多時候不知道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正誤的情況下的言論是否違心呢?如我們通常的判斷一個人的好壞是根據其行為和言論的一致,然後以自己理解的傳統模糊概念定性良善。又如志同道合是可以改變、且善變的一樣,這就是通常理解的所謂的欺騙。於是昨天的定性和今天的定性及後天的定性幾乎都會調整和完全改變。於是且不說他人,連自己的心都不能琢磨的情況下,判斷他人的態度問題,根本是無稽之談。

故在無法完全正確判斷的情況下巧言令色和賢賢易色就是純粹的唯心主義,更是世間無休止的爭論良善等標準的信口開河和肆意妄為。粗俗一點便是潑婦罵街,都佔據自己的道德制高點而罵對方無良心。實在是良心是個什麼東西或者標準?

至於竭其力,致其身,言有信又如前文論述一樣,在喪失了判斷標準和價值觀——哲學上叫前提——就是完全的廢話。

於是我們本可以不讀書,自然也更需要讀書,都可以做到自我的良善。故,雖不學,可以是學。學是為了行,行的結果可為書。故再來一個真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明白了標準和價值觀後才是思學行,為知行合一。

至於標準和價值觀其必然論出論語之外,先看看後續論語的論述再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