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

我們決不要忘記,正是宗教,才使英裔美國人的社會得以建立。

關於美國,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在貨幣上,你可以看到美元上印著“我們相信上帝”;在文化上,很多知名的電影都和宗教有關,比如《美國往事》、《七宗罪》;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的酒店,什麼都要收費,唯獨每個房間的聖經是免費提供。


"

我們決不要忘記,正是宗教,才使英裔美國人的社會得以建立。

關於美國,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在貨幣上,你可以看到美元上印著“我們相信上帝”;在文化上,很多知名的電影都和宗教有關,比如《美國往事》、《七宗罪》;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的酒店,什麼都要收費,唯獨每個房間的聖經是免費提供。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那麼問題就來了,像美國這樣一個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要知道,全美有30多萬座教堂、1200多萬家宗教電臺、每12家電視臺就有1家宗教電視臺,5000多種宗教刊物,宗教音樂的銷量遠超各種音樂;美國人信教的比例遠遠高於歐洲,在美國很多社區,教會的牧師能夠直接介入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裡面;美國總統就職的時候,他一定是要把手放在《聖經》上宣誓的;國會開會之前,議長一定要帶頭讀一段《聖經》。


"

我們決不要忘記,正是宗教,才使英裔美國人的社會得以建立。

關於美國,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在貨幣上,你可以看到美元上印著“我們相信上帝”;在文化上,很多知名的電影都和宗教有關,比如《美國往事》、《七宗罪》;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的酒店,什麼都要收費,唯獨每個房間的聖經是免費提供。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那麼問題就來了,像美國這樣一個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要知道,全美有30多萬座教堂、1200多萬家宗教電臺、每12家電視臺就有1家宗教電視臺,5000多種宗教刊物,宗教音樂的銷量遠超各種音樂;美國人信教的比例遠遠高於歐洲,在美國很多社區,教會的牧師能夠直接介入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裡面;美國總統就職的時候,他一定是要把手放在《聖經》上宣誓的;國會開會之前,議長一定要帶頭讀一段《聖經》。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可以說,這種強烈的宗教性就是美國特性的一個部分。你不理解宗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美國。

一、宗教基因根深蒂固。

最初到美國來的英國殖民者絕大部分都屬於新教的清教徒,他們信仰最虔誠,對殖民地發展的影響也最大。

就拿清教徒移民寫的《五月花號公約》來說吧,美國的民主政治基因就濃縮在裡面,但這種政治基因和宗教基因是共生關係,根本分不開。公約開頭第一句就是“以上帝之名,阿門”。所以清教徒來北美建設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一開始就是和他們的宗教信仰聯繫在一起的。


"

我們決不要忘記,正是宗教,才使英裔美國人的社會得以建立。

關於美國,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在貨幣上,你可以看到美元上印著“我們相信上帝”;在文化上,很多知名的電影都和宗教有關,比如《美國往事》、《七宗罪》;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的酒店,什麼都要收費,唯獨每個房間的聖經是免費提供。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那麼問題就來了,像美國這樣一個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要知道,全美有30多萬座教堂、1200多萬家宗教電臺、每12家電視臺就有1家宗教電視臺,5000多種宗教刊物,宗教音樂的銷量遠超各種音樂;美國人信教的比例遠遠高於歐洲,在美國很多社區,教會的牧師能夠直接介入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裡面;美國總統就職的時候,他一定是要把手放在《聖經》上宣誓的;國會開會之前,議長一定要帶頭讀一段《聖經》。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可以說,這種強烈的宗教性就是美國特性的一個部分。你不理解宗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美國。

一、宗教基因根深蒂固。

最初到美國來的英國殖民者絕大部分都屬於新教的清教徒,他們信仰最虔誠,對殖民地發展的影響也最大。

就拿清教徒移民寫的《五月花號公約》來說吧,美國的民主政治基因就濃縮在裡面,但這種政治基因和宗教基因是共生關係,根本分不開。公約開頭第一句就是“以上帝之名,阿門”。所以清教徒來北美建設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一開始就是和他們的宗教信仰聯繫在一起的。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10年以後,又有一批清教徒到美洲來。這批移民的領袖——溫斯羅普在船靠岸之前做了一次佈道。這篇佈道詞在歷史上地位可太重要了,可以說僅次於《五月花號公約》。它的核心意思是,我們到美洲來,不是一般性地建立一個新世界,而是要建設一個“山巔之城”,讓全世界都注目,都景仰。

“山巔之城”這個詞的宗教意義正是《聖經新約》裡面基督的一段話:“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

我們決不要忘記,正是宗教,才使英裔美國人的社會得以建立。

關於美國,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在貨幣上,你可以看到美元上印著“我們相信上帝”;在文化上,很多知名的電影都和宗教有關,比如《美國往事》、《七宗罪》;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的酒店,什麼都要收費,唯獨每個房間的聖經是免費提供。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那麼問題就來了,像美國這樣一個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要知道,全美有30多萬座教堂、1200多萬家宗教電臺、每12家電視臺就有1家宗教電視臺,5000多種宗教刊物,宗教音樂的銷量遠超各種音樂;美國人信教的比例遠遠高於歐洲,在美國很多社區,教會的牧師能夠直接介入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裡面;美國總統就職的時候,他一定是要把手放在《聖經》上宣誓的;國會開會之前,議長一定要帶頭讀一段《聖經》。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可以說,這種強烈的宗教性就是美國特性的一個部分。你不理解宗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美國。

一、宗教基因根深蒂固。

最初到美國來的英國殖民者絕大部分都屬於新教的清教徒,他們信仰最虔誠,對殖民地發展的影響也最大。

就拿清教徒移民寫的《五月花號公約》來說吧,美國的民主政治基因就濃縮在裡面,但這種政治基因和宗教基因是共生關係,根本分不開。公約開頭第一句就是“以上帝之名,阿門”。所以清教徒來北美建設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一開始就是和他們的宗教信仰聯繫在一起的。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10年以後,又有一批清教徒到美洲來。這批移民的領袖——溫斯羅普在船靠岸之前做了一次佈道。這篇佈道詞在歷史上地位可太重要了,可以說僅次於《五月花號公約》。它的核心意思是,我們到美洲來,不是一般性地建立一個新世界,而是要建設一個“山巔之城”,讓全世界都注目,都景仰。

“山巔之城”這個詞的宗教意義正是《聖經新約》裡面基督的一段話:“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所以,一眼就能看出美國最初的宗教基因十分濃厚,那幫英國移民在開拓殖民地的時候,他們是有一個極度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指引的,那就是要在這片新大陸上建立一個世界的標杆和範本,用宗教語言來說就是在人世間彰顯上帝的榮耀。這種宗教使命感可以說構成了美國後來發展的精神底層。我們很多人都覺得美國自命不凡,對別人指手畫腳,從根子上說就有這種最初的宗教使命感在起作用。

二、美國的宗教基因為何一直在生長?

首先,人心需要自我慰藉。北美殖民地比英國老家更艱苦,也更危險。像“五月花號”那批移民,第一個冬天就因為飢餓和寒冷死了一半。背井離鄉,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又充滿風險的環境,人的內心更需要宗教的安慰。

其次,北美殖民地的謀生環境和移民信奉的教義非常契合。北美殖民地自然環境雖然艱苦,但同時地廣人稀,土地肥沃,你只要足夠勤奮,就能有自己的一塊地,最後肯定是凍餓不愁的。所以北美殖民地從一開始就不同情窮人,覺得如果在北美這樣的環境下還是個窮人的話,那隻能說明他懶。

馬克斯·韋伯的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論述過,基督教是鄙視富人的,認為“富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但是新教是鼓勵商人勤勞致富的,這也是一件榮耀上帝的事情。人本身就帶有追逐財富的天性,這麼一來,道德枷鎖解開了,而且還冠以崇高的宗教使命感,這就為資本主義精神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宗教因此深刻的影響到了美國的方方面面。


"

我們決不要忘記,正是宗教,才使英裔美國人的社會得以建立。

關於美國,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在貨幣上,你可以看到美元上印著“我們相信上帝”;在文化上,很多知名的電影都和宗教有關,比如《美國往事》、《七宗罪》;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的酒店,什麼都要收費,唯獨每個房間的聖經是免費提供。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那麼問題就來了,像美國這樣一個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要知道,全美有30多萬座教堂、1200多萬家宗教電臺、每12家電視臺就有1家宗教電視臺,5000多種宗教刊物,宗教音樂的銷量遠超各種音樂;美國人信教的比例遠遠高於歐洲,在美國很多社區,教會的牧師能夠直接介入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裡面;美國總統就職的時候,他一定是要把手放在《聖經》上宣誓的;國會開會之前,議長一定要帶頭讀一段《聖經》。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可以說,這種強烈的宗教性就是美國特性的一個部分。你不理解宗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美國。

一、宗教基因根深蒂固。

最初到美國來的英國殖民者絕大部分都屬於新教的清教徒,他們信仰最虔誠,對殖民地發展的影響也最大。

就拿清教徒移民寫的《五月花號公約》來說吧,美國的民主政治基因就濃縮在裡面,但這種政治基因和宗教基因是共生關係,根本分不開。公約開頭第一句就是“以上帝之名,阿門”。所以清教徒來北美建設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一開始就是和他們的宗教信仰聯繫在一起的。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10年以後,又有一批清教徒到美洲來。這批移民的領袖——溫斯羅普在船靠岸之前做了一次佈道。這篇佈道詞在歷史上地位可太重要了,可以說僅次於《五月花號公約》。它的核心意思是,我們到美洲來,不是一般性地建立一個新世界,而是要建設一個“山巔之城”,讓全世界都注目,都景仰。

“山巔之城”這個詞的宗教意義正是《聖經新約》裡面基督的一段話:“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所以,一眼就能看出美國最初的宗教基因十分濃厚,那幫英國移民在開拓殖民地的時候,他們是有一個極度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指引的,那就是要在這片新大陸上建立一個世界的標杆和範本,用宗教語言來說就是在人世間彰顯上帝的榮耀。這種宗教使命感可以說構成了美國後來發展的精神底層。我們很多人都覺得美國自命不凡,對別人指手畫腳,從根子上說就有這種最初的宗教使命感在起作用。

二、美國的宗教基因為何一直在生長?

首先,人心需要自我慰藉。北美殖民地比英國老家更艱苦,也更危險。像“五月花號”那批移民,第一個冬天就因為飢餓和寒冷死了一半。背井離鄉,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又充滿風險的環境,人的內心更需要宗教的安慰。

其次,北美殖民地的謀生環境和移民信奉的教義非常契合。北美殖民地自然環境雖然艱苦,但同時地廣人稀,土地肥沃,你只要足夠勤奮,就能有自己的一塊地,最後肯定是凍餓不愁的。所以北美殖民地從一開始就不同情窮人,覺得如果在北美這樣的環境下還是個窮人的話,那隻能說明他懶。

馬克斯·韋伯的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論述過,基督教是鄙視富人的,認為“富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但是新教是鼓勵商人勤勞致富的,這也是一件榮耀上帝的事情。人本身就帶有追逐財富的天性,這麼一來,道德枷鎖解開了,而且還冠以崇高的宗教使命感,這就為資本主義精神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宗教因此深刻的影響到了美國的方方面面。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比如說,新教教義認為,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對上帝虔誠,主要不是看他做多少禱告,而是要看他是不是用心地做自己的工作,因為工作是上帝給予他的天職;再比如對財富,新教教義認為,財富是上帝對你的最大獎賞,是勤奮、守時、講信用這些美德換來的。所以你看,這種新教教義和北美殖民地那種風險多、機遇多的謀生環境真的是非常相符,實際上是在相互加強。而且直到今天,美國最大的信教人群仍然是新教徒,7500萬人。

還有,政教分離讓政府和宗教的關係不是敵對更像合作。這裡有個教育的例子。北美殖民地時代,北美的識字率實際上比英國本土的還要高。那為什麼呢?原因就是,到北美的那幫清教徒非常重視教育,認為人只有識字,能夠閱讀《聖經》,那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仰。今天美國最著名的大學哈佛大學在1636年就成立了,比美國建國還早100多年,就是教會。而1705年成立的耶魯大學,一開始也是宗教學校。這裡的宗教實際上是在幫助政府管社會。而在別的西方國家,我們更多聽到是宗教改革,教皇權利大於國王權利,這在資本主義尚未發展,新興階級還未成長時還有用,但這樣政府和宗教始終處於權利的遊戲之中,必然會有分崩離析的那一日。


"

我們決不要忘記,正是宗教,才使英裔美國人的社會得以建立。

關於美國,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在貨幣上,你可以看到美元上印著“我們相信上帝”;在文化上,很多知名的電影都和宗教有關,比如《美國往事》、《七宗罪》;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的酒店,什麼都要收費,唯獨每個房間的聖經是免費提供。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那麼問題就來了,像美國這樣一個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要知道,全美有30多萬座教堂、1200多萬家宗教電臺、每12家電視臺就有1家宗教電視臺,5000多種宗教刊物,宗教音樂的銷量遠超各種音樂;美國人信教的比例遠遠高於歐洲,在美國很多社區,教會的牧師能夠直接介入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裡面;美國總統就職的時候,他一定是要把手放在《聖經》上宣誓的;國會開會之前,議長一定要帶頭讀一段《聖經》。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可以說,這種強烈的宗教性就是美國特性的一個部分。你不理解宗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美國。

一、宗教基因根深蒂固。

最初到美國來的英國殖民者絕大部分都屬於新教的清教徒,他們信仰最虔誠,對殖民地發展的影響也最大。

就拿清教徒移民寫的《五月花號公約》來說吧,美國的民主政治基因就濃縮在裡面,但這種政治基因和宗教基因是共生關係,根本分不開。公約開頭第一句就是“以上帝之名,阿門”。所以清教徒來北美建設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一開始就是和他們的宗教信仰聯繫在一起的。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10年以後,又有一批清教徒到美洲來。這批移民的領袖——溫斯羅普在船靠岸之前做了一次佈道。這篇佈道詞在歷史上地位可太重要了,可以說僅次於《五月花號公約》。它的核心意思是,我們到美洲來,不是一般性地建立一個新世界,而是要建設一個“山巔之城”,讓全世界都注目,都景仰。

“山巔之城”這個詞的宗教意義正是《聖經新約》裡面基督的一段話:“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所以,一眼就能看出美國最初的宗教基因十分濃厚,那幫英國移民在開拓殖民地的時候,他們是有一個極度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指引的,那就是要在這片新大陸上建立一個世界的標杆和範本,用宗教語言來說就是在人世間彰顯上帝的榮耀。這種宗教使命感可以說構成了美國後來發展的精神底層。我們很多人都覺得美國自命不凡,對別人指手畫腳,從根子上說就有這種最初的宗教使命感在起作用。

二、美國的宗教基因為何一直在生長?

首先,人心需要自我慰藉。北美殖民地比英國老家更艱苦,也更危險。像“五月花號”那批移民,第一個冬天就因為飢餓和寒冷死了一半。背井離鄉,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又充滿風險的環境,人的內心更需要宗教的安慰。

其次,北美殖民地的謀生環境和移民信奉的教義非常契合。北美殖民地自然環境雖然艱苦,但同時地廣人稀,土地肥沃,你只要足夠勤奮,就能有自己的一塊地,最後肯定是凍餓不愁的。所以北美殖民地從一開始就不同情窮人,覺得如果在北美這樣的環境下還是個窮人的話,那隻能說明他懶。

馬克斯·韋伯的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論述過,基督教是鄙視富人的,認為“富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但是新教是鼓勵商人勤勞致富的,這也是一件榮耀上帝的事情。人本身就帶有追逐財富的天性,這麼一來,道德枷鎖解開了,而且還冠以崇高的宗教使命感,這就為資本主義精神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宗教因此深刻的影響到了美國的方方面面。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比如說,新教教義認為,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對上帝虔誠,主要不是看他做多少禱告,而是要看他是不是用心地做自己的工作,因為工作是上帝給予他的天職;再比如對財富,新教教義認為,財富是上帝對你的最大獎賞,是勤奮、守時、講信用這些美德換來的。所以你看,這種新教教義和北美殖民地那種風險多、機遇多的謀生環境真的是非常相符,實際上是在相互加強。而且直到今天,美國最大的信教人群仍然是新教徒,7500萬人。

還有,政教分離讓政府和宗教的關係不是敵對更像合作。這裡有個教育的例子。北美殖民地時代,北美的識字率實際上比英國本土的還要高。那為什麼呢?原因就是,到北美的那幫清教徒非常重視教育,認為人只有識字,能夠閱讀《聖經》,那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仰。今天美國最著名的大學哈佛大學在1636年就成立了,比美國建國還早100多年,就是教會。而1705年成立的耶魯大學,一開始也是宗教學校。這裡的宗教實際上是在幫助政府管社會。而在別的西方國家,我們更多聽到是宗教改革,教皇權利大於國王權利,這在資本主義尚未發展,新興階級還未成長時還有用,但這樣政府和宗教始終處於權利的遊戲之中,必然會有分崩離析的那一日。


像美國這樣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宗教色彩怎麼那麼重?


總的來說,從殖民地到美國建國,一直到今天,美國的政治在不斷髮展,宗教也在不斷髮展、生長。最初的那種宗教基因,因為環境的塑造,最終成為美國精神底層的一個重要部分。而美國的宗教自身在基因上也是帶有強烈的資本主義的色彩,這也為宗教的長存有堅實的基礎。

法國人托克維爾在他的名著《論美國的民主》裡面這麼寫:“我們決不要忘記,正是宗教,才使英裔美國人的社會得以建立。”而在如今,是政治需求的抉擇,才讓宗教能有發展與傳播的土壤。

我是江小少,期待與你一起分享對這個世界的見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