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陸軍 士兵突擊 坦克 軍事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5-04

來源:北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作者:葉洪林、谷昌龍

他是一名“接地氣”的軍官,士兵提幹到主管一科,身上的“兵味兒”從未淡去;他心無旁騖地把工作幹得越發出色,頗有“披荊斬棘迎花開”的味道。而今即將褪去征衣,他仍舊丹心不改,積極作為。北部戰區陸軍某旅副營職作訓代理科長張世海,被官兵讚譽為“逆境中堅挺的實幹家”。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春暉映頰,暖風拂面,等待多時的桃李杏梨終於綻放嬌甜的花蕊,讓飽受寒意困擾的遼東大地煥發久違的生機。一如久違的靴子落地,多少懸而不下的心終於有了著落。頗有些應景之感。面對“三十萬分之一”的北部戰區陸軍某旅作訓科長張世海似乎顯得不驕不躁,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樣,他把離隊前的日子過得和平常一樣忙碌。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時光裡的故事——從未停歇的“士兵突擊”

從戰士到軍官,他花5年完成自我蛻變;從學員到科長,他用12年完成崗位突擊。成長在連隊,建功在基層,漫漫軍旅17載,他用17年時間演繹了一部現實版的“士兵突擊”。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2000年12月從黑龍江入伍,張世海成了某部雷達指揮連的一名有線兵。原以為這就是他將要戰鬥的崗位,卻不曾想,上等兵被連隊派去帶完新兵後,剛晉選為士官的他又轉隸到如今單位的坦克三連。可能他自己都未曾想過,他的這番勵志的軍旅故事竟從這個出彩的連隊開始而一發不可收拾。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有線兵和坦克兵的距離有多遠,他說就像剛入學的孩子一樣,完全懵懂。幸得於能吃苦、不服輸的性子,一年的基本學習稍有成績。2004年初,再一次的挑戰降臨到他身上——赴某基地學習“坦克特級通信手”。軍區派送的都是帶著“一級”光環的老兵,自己這個“三無兵”從何競爭。還是那個脾氣那股勁,最終的“特級通信手”他榜上有名。同年9月,學習歸隊的他緊接著參加當年師改旅以來第一次遠程機動實兵演習。正是這次歷經2個月的艱苦練兵,他大顯身手,榮立軍旅第一個三等功。翌年,教練員大比武,他榮獲集團軍“優秀教練員”,獲得提幹資格,欣喜的他和營隊幹部一樣滿心期待,卻不料名額受限,第一次他感受到了挫折。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上帝總愛眷顧有準備有實力的人。”同年10月的演習,他再次摘得一枚三等功獎章。坐實了的能力素質,助力軍旅成才,2006年,如願以償,他在全連官兵的歡送中以準軍官的身份進入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深造。他說,同一個學員隊裡有“雷鋒班”、“蘇寧班”、“董存瑞班”班長,也有國旗班班長、國務院哨兵,甚至還有參加印尼海嘯的老兵,這樣的集體裡,不努力追趕都不行,結業時綜合成績第五,他覺得莫名欣慰。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人生總是充滿巧合,學成歸來,他再次被安排到了這個被軍區授予“基礎建設好的坦克三連”榮譽稱號的連隊。從此,他精彩的幹部生涯,猶如“開掛”般四面開花。

2009年新式坦克列裝部隊,從接裝到交付,他用短暫的時間摸透裝備性能和操作使用,並給集團軍部隊做講授,部隊於當年就形成戰鬥力,他被評為集團軍“優秀排長標兵”。國防光纜施工,他帶領排裡戰士晝夜連戰,鑿巖石、挖凍土,硬是超額完成任務。60公里光纜線路,他一個人全程噴繪收尾,一雙鐵腳板走出好作風。連隊當年被軍區表彰為先進單位。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2010年3月,他被提拔為代理連長,工作中他主動把“代理”的帽子拋得老遠,要幹就幹正牌的標準!年度演習,一場漂亮的火力戰,連隊再次被集團軍評為“基層建設先進連”,接下來的三年,聯合演習、國際軍演等大型任務節節開花,連隊不僅繼續被集團軍評為“全面建設標兵連”,更被軍區評為“全面建設標兵連”,不僅連隊榮立集體二等功,個人也由此榮立二等功。2014年提拔有望,卻因年齡限制,他又一次歷經轉身挫折。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兩度晉職受挫,他工作依舊幹得風生水起,儘管期間帶著遺憾,但每每談到曾經在連隊當兵、當主官的情形,不管苦樂,他總是說得特別帶勁。其實我們能感覺到,他明明很不捨,而那種抑制不住的懷念是如今唯一能做的事。

身邊人的印象——較真實幹的“泥腿科長”

“走出農村,建功軍營,他感恩組織培養,所以工作中總是任勞任怨。”劉陽算是作訓科一名年頭較長的年輕參謀,從2014年3月張世海成為科裡唯一一名副營職參謀開始,劉陽就牢牢記住了這個一身“兵味兒”的“老”參謀。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工作上臉皮薄,工作態度沒的說。”士兵提幹、連長出身,初來乍到,張世海對業務工作一竅不通。電腦操作拿不出手,材料寫作擺不上臺,但他爭強好勝的性子最怕別人說工作幹得差。哪門弱項就學哪門兒,工作中請教年輕參謀,私下裡專攻精練,沒少吃苦。機關業務能力不足,但指導訓練卻是一把好手。他懂部隊,更懂基層,他喜歡下部隊監察訓練情況,搞科目演示、示範觀摩、外勤訓練,他都裡外精通、頭頭是道。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大家都說他是個急性子,卻也讚歎他工作中較真的態度。”去年6月份剛當代理科長,新落編的3個90後參謀成為科裡一股新鮮血液,由於老參謀工作任務重,他手把手地給他們做輔導。作訓科主管軍事訓練,常常任務連著任務,他一個人統籌把關,為了保證質量標準。年初冬季訓練,為貼近訓練實戰化,他帶著科裡參謀勘察地形,硬是讓部隊全程參演於情況中。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他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哪怕晉職再一次與他擦肩而過。”這些年晉職經歷,同事都說他不容易,2016年副營調正營,因任職年限,他又失去一次機會。晉職受挫,他依舊保持一貫的工作熱情,鉚在崗位抓訓練、盡本職,風風火火、意氣風發。

骨子裡的氣節——身許家國的“模範軍人”

他記錄了軍人的難,也見證了軍人的真。和大多數幹部一樣,工作中萬般激情,卻也避不開家庭的羈絆。

2010年10月,張世海在駐地結了婚,那會兒他剛任代理連長半年。由於單位駐地分散,營區較遠,每個月兩次的串休,他已覺得甚是滿足。機關在市區,調整到機關後,原以為每天上下班節奏顧家會方便很多,卻不想業務繁忙,較之任主官時的探親,他覺得更對不起這個家。幸得家屬是一個持家好手、智慧賢妻,她理解他,信任他,毫無怨言地支持著他的工作。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對工作激情滿懷,對家庭溫柔以待,儘管累,他期望能兩全其美。但現實如此,軍人肩頭的責任不可避免會冷落了家人。今年春節,時值年關,他從頭忙到腳,部隊戰備任務重,分身無暇,而家裡先是母親病重做手術,再是家屬生二孩,儘管心中焦急卻緊守戰位。家屬生產那晚值班,凌晨2點被迫請假陪護,第二天又早早歸隊,疲憊的臉上卻難掩幸福的喜悅。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一如既往的工作勁頭,原想今年晉職有望,但命運總愛捉弄人,靴子落地,因年齡超出一歲,他又成了邊緣的那一撮。雖然覺得惋惜,他自己卻依舊一臉春風、十足幹勁。

部裡一名科長曾這樣打趣:“拼了這麼多年,幾天就要脫下這身軍裝,何必還這樣拼?”

“是走是留歸組織決定,是幹是閒看個人覺悟。”張世海把一句玩笑話說得錚錚作響。當然,這句話他不止說過這麼一次,四次轉身挫折,在組織決定和個人利益面前,他始終將黨性放在胸口。儘管,最後一次轉身

他還只是一名副營職幹部。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維護核心、服從大局,在逆境中依舊奮發向上、積極作為,他把當代中國軍人的核心價值觀和革命氣節體現得淋漓盡致,不愧為被官兵稱讚的“逆境中堅挺的實幹家”美譽。

從士兵到軍官,一名“泥腿”作訓科長的“士兵突擊”

作者:葉洪林、谷昌龍

本期編審:康子湛

本期編輯:張森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