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庫爾斯克會戰前的德軍態勢

陸軍 坦克 武器 軍事歷史 小老趙的日常 2017-06-23

庫爾斯克會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歷史影響絲毫不亞於斯大林格勒戰役,如果單從軍事方面來考慮,庫爾斯克會戰才應該是蘇德戰場的真正轉折點,而且也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最為關鍵和重要的一戰。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顧硝煙散盡的庫爾斯克時就會發現其實庫爾斯克會戰幾乎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然而當時的雙方卻為早就註定已有所屬的勝利進行了殊死的激烈搏殺,在庫爾斯克上演了一場最終以德國的失敗而落幕的人類戰爭史最大規模的鋼鐵大絞殺。

通過本文對德國在戰前圍繞庫爾斯克戰役的態勢和情況所做的以下簡要分析可以看出,德國的失敗幾乎可以說是在戰役發起前就早已註定了。這場寄託了希特勒無限希望和夢想的不可為而為之的戰役最終在他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以失敗告終。

一、武器質量:主戰裝備笨重且故障頻繁,綜合性能不如蘇軍坦克。

蘇聯的T-34坦克具有強大的攻擊力和防禦能力,在“虎”式和“豹”式出現以前,德軍的坦克根本不具有優勢,甚至可以說是處於無可奈何被動挨打的境地。在庫爾斯克會戰前,針對T-34坦克而研製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開始裝備部隊。雖然希特勒對這兩種新型坦克寄予了極高的厚望,但是“虎”式和“豹”式的綜合性能還是不如T-34,尤為嚴重的是這兩種新型坦克不僅笨重,而且故障率極高。

“虎”式坦克炮塔太重,又沒有助動系統,炮手需要搖手柄720 圈才能使炮塔轉一圈,所以其反應速度極慢。因為裝甲的厚度一再增加致使其重量達到56噸,機動靈活性差。燃-電傳動方式的結構複雜,故障率太高,對作戰也極為不利。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損失的虎式坦克,大多數是因為機械故障被乘員所遺棄,被真正擊毀的其實不多。如就在庫爾斯克戰役前夕,德軍某重坦克連共擁有17輛虎式坦克,在向前線集結時就有6輛在途中拋錨被拖回修理,7月5日開始進攻時能夠參戰的只剩下11輛。隨著該部向北推進,幾乎每天都有虎式坦克因為故障掉隊或退出戰場,到12日庫爾斯克戰役的關鍵之戰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時,該部能投入戰鬥的“虎”式坦克就已經只剩下3輛了。所以在火力、機動、防護和可靠、簡便性等綜合指數上它大大遜於蘇軍的重型坦克。一旦進行遠距離機動更是故障頻出,在之後的戰場上由於其笨重,它常被蘇軍T-34型坦克繞到側面擊毀。而且蘇軍當時已經擁有122毫米口徑的自行火炮,它完全能夠穿透“虎”式坦克的裝甲。“豹”式坦克的最大問題也是故障頻繁,由於其重量比最初設計重得多,其引擎與傳送帶承受了過重的壓力,因此也一直被頻繁的機械故障所困擾。

為了增加勝算,希特勒還命令德國軍工業界臨時拼裝了90輛新型“斐迪南”式戰車。雖然它火力巨大裝甲厚實,但也因此使其重量高達66.9噸,其笨重龐大得不利於機動,再加上沒有裝備近距離防禦所用的機關炮,它其實只相當於一個可以移動的火力點,只適於於高處或遠處提供火力支援。

二、武器數量:德軍武器生產數量供不應求,作為攻戰利器的坦克及重裝備尤其缺乏。

自從戰爭發起後,蘇德戰場的驚人消耗不僅讓德國的軍工生產日益吃緊,而且戰場作戰部隊的武器裝備也在不斷縮減。1940年,德軍裝甲師配備4 個坦克營共裝備坦克400 輛,但到1941至1942年時,已經縮編到2個坦克營200 輛坦克,而到了1943年初,整個東線18個裝甲師竟然只剩下495輛坦克,平均每個師只有27輛坦克!

德國新研發的 “虎”式坦克的月產量只有25輛,“豹”式坦克月產量也不超過50輛。直到發動“堡壘”行動時所投入的新型坦克才有200 輛豹式,131 輛虎式和90輛斐迪南式戰車,把數量如此之少的坦克投入到對強大有備的敵人的攻堅戰中,無異於杯水車薪甚至是自投火海。相較之下,蘇聯在戰爭爆發前所生產的T-34坦克就已經達到了1225 輛,生產出KV坦克639 輛。到1942年初就已經組建起了由這種當時全世界最先進、最新式的T—34坦克裝備起來的坦克集團軍。到1943 年,蘇聯的坦克總產量達到了2.4 萬輛,其中就包括1.4 萬輛新型的T—34 坦克、2500 輛重型KV1 型、KV2 型、KV85 型坦克。火炮的產量也大大增加,除2.3 萬門坦克炮與3.7 萬門高炮外,還生產了4500 門野戰炮與反坦克炮,飛機的產量則高達3 萬架。到此次作戰時,蘇聯每個月生產的坦克數量已經達到兩千輛,而這個數字是德國的兩倍,更不用說武器裝備運到前線的時間了。

盟國空軍於1942年開始對德國進行大規模轟炸,軍工基地成為轟炸的首要目標,而德國面對這種情況基本處於只有招架之功而毫無還手之力的艱難境地,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境況在日趨惡化,德國軍工生產在遭受著日益嚴重的打擊。雖然直至1944年秋季德國的軍工生產處於一直增長的狀態,但是速度卻是緩慢的,數量更是有限的,與盟國尤其是蘇聯的軍工生產的速度和數量比起來,差距在日益擴大。由此造成的惡果就是德國軍工生產的數量雖然一直在上升,但是事實上卻越來越嚴重的無法填補戰場上日益巨大的損失,所以就出現了一個匪夷所思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現象:國家的軍工生產在一直增長,軍隊的武器裝備卻在一直下降。而蘇聯卻恰恰相反,它的軍工生產在日益恢復和攀升,而且又得到盟國日益巨大援助,部隊的武器裝備在不斷的加強和更新換代。在庫爾斯克會戰時,蘇軍的炮兵團的數目已經開始超過步兵團的數目,其比例是1.5比1。在奧廖爾至庫爾斯克的鐵路線擔任掩護的中央方面軍第13集團軍,其每英里正面上有約一百四十八門火炮和迫擊炮,這也遠遠超過德軍為發動進攻所竭盡全力東拼西湊的數目。

三、兵員數量:德軍兵力損失巨大,兵源嚴重不足。

德國在進入對蘇戰爭後,兵源問題就開始越來越嚴重的困擾德軍。尤其是進入戰爭中期以後,德軍在蘇德戰場上開始遭受日益巨大的損失卻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和支援,這種情況迫使希特勒在1943年初實行“帝國總動員令”,16歲至65歲的男子以及17到45歲的女子都被徵召入伍,窘迫之狀可以想見。早在1942 年,希特勒就迫於兵力不足,決定向僕從國家大規模徵集軍隊。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軍隊被整師整師的徵募。甚至於希特勒本人親自出馬,要求墨索里尼提供意大利軍隊。該年,羅馬尼亞、匈牙利、意大利、斯洛伐克、西班牙這些國家的部隊所佔的比例達到東線軸心國全部兵力的1/4之多。而這些佔有著巨大比重的僕從國部隊,無論是素質、裝備、士氣還是戰術都不如德軍,甚至相差甚遠。

德軍兵力從1941年冬季開始明顯的日益減弱。新補充的人員根本無法彌補戰場上的損失。1941年12月至1942年9月,東線戰場三個集團軍群的部隊共計損失1,688,100人,但是補充的兵員只有1,169,300人,補充量只是需要量的69.2%。這種情況日趨嚴重,尤其是到了次年庫爾斯克會戰激戰正酣的7、8兩月,東線部隊共計損失422,000人,但是補充的人員卻僅僅只有167,000人,補充量只佔需要量的39.5%,德軍的損失之巨和缺額之大由此可見一般。對於後來戰役期間美英從西西里島登陸意大利的進攻,希特勒竟然只能在關鍵時刻從正在進行著生死之戰的戰場上去分兵赴援,我們就不難理解了。

從1942年5月起到庫爾斯克戰役發起前夕,德軍已經連續不斷地戰鬥了10個月之久,部隊的損耗已達到了極點。從1942年7月1日起至庫爾斯克會戰發起的一年之間德軍在東線戰場共計損失部隊198.5萬人,平均每月超過16.5萬。在此期間德軍的一線作戰師通常只有團甚至營的規模,而作為進攻利器的裝甲部隊的損失更是到了平均每個師只有27輛坦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庫爾斯克會戰開始前,德軍竭盡所能東拼西湊集中了蘇德戰場上70%左右的坦克師、近30%的摩托化師、20%以上的步兵師以及65%以上的作戰飛機,共計兵力兵器90餘萬人、火炮和迫擊炮約1萬門、坦克和強擊火炮2700輛、飛機2050架;而與德軍對峙且嚴陣以待的蘇軍共有兵力133.6萬、火炮和迫擊炮1.9萬餘門、坦克和自行火炮3444輛、飛機2172架。此外,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後方的草原方面軍573195人作為預備隊也整裝待發。僅從部隊的數量而言,蘇德兩軍的比例就為2.4:1,在坦克上蘇軍更是佔有1.9比1的優勢。而僅就為了集中這些進攻部隊,德軍在其他如頓涅茨河和米烏斯河等地區的防線就已經不得不被極大的削弱了。

四、兵員素質:德軍兵員年齡差距加大,訓練不足,尤其軍官嚴重匱乏。

1943年初的“帝國總動員令”發出後,幾乎無論男女老少凡是拿得動武器的人員都被徵召入伍,部隊中兵員的年齡差距開始嚴重擴大老少摻雜,而更令人難以容忍的是這種現象將隨著戰爭的繼續而日益嚴重,所以部隊整體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都在急劇下降。

至於訓練,通常情況下陸軍新入伍的人員要經過4 到6 個月的訓練後才被派往作戰部隊。但是由於兵員短缺問題逐漸越來越嚴重的困擾德國,德軍指揮部不得不對新入伍的人員只進行6至8周的訓練後就將其派往前線。因此,這些人員無論身體狀況還是戰鬥技能都十分低下。而軍官的補充則更為費勁,軍事院校的畢業生遠遠無法補足戰場指揮官的傷亡。至1943年,德軍80% 的青年軍官甚至只受過3 個月的短期培訓就被直接派上戰場。

空軍的補充比陸軍更為艱難。由於飛行人員不足,在戰鬥中受重創的航空兵部隊根本無法得到替換,只能補充為數極少的乘員組和飛機,而且許多乘員組還沒有戰鬥經驗。補充給航空兵隊伍的新飛行員,其訓練質量不符合新的防禦形式向飛行員提出的要求。戰爭進入1942年後,教員和教官開始明顯不足,教練機、特別是供教練和作戰飛行用的燃料也十分缺乏,導致新飛行員的訓練時間大大縮短。除此之外,飛行人員極度疲勞,戰鬥裝備程度下降的現象也極為嚴重。

而與此相對的是蘇軍官兵的戰鬥技能則大為提高,到1943 年夏季,蘇軍建立軍一級編制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組成了很多新編制的裝甲部隊、兵團和軍團,增加了大口徑炮兵兵團的數量,從而可以在戰場的具有決定性的地段上集中大量炮兵,工程兵、通信兵等特種兵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具體到此次作戰,蘇軍則進行了周密的針對性戰前訓練,對步兵進行坦克“碾壓”訓練,對炮兵進行快速變換髮射陣地訓練,對裝甲部隊進行從掩體中精確射擊和坦克遭遇戰的訓練。

五、情報方面:德軍高層的反叛投敵組織造成軍機情報徹底洩露。

二戰期間最大的間諜網——“露西情報網”對這次大戰的勝負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一個藏身於德軍心臟的10人間諜小組,他們中有5人先後晉升為將軍,所有成員都在陸軍總部和空軍中位居要職,職權涉及作戰、補給運輸、軍需生產以及通信等,不僅消息靈通,而且情報的傳遞通道也多而便利,所以他們往往能很輕易的接觸到核心機密,傳遞的情報準確而又迅速。經常是德軍總部的命令尚未送達負責執行的德軍野戰指揮官手中,卻已先一步放在了斯大林的辦公桌上。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以及1942年春季西南方面軍在收復哈爾科夫失敗後仍得以突破重圍的奇蹟,都與“露西情報網”向蘇聯提供情報有莫大的關係。這樣,蘇聯在4 月初希特勒簽署6 號命令的前兩個星期,就已經知道了德國的真正企圖,這比曼施坦因考慮發動“堡壘”作戰的日期整整早了一個月。而希特勒給予了極高期望的“虎”式、“豹”式以及“斐迪南”式戰車等所謂的祕密新式武器的詳細情況也早在參戰之前被蘇軍所掌握,蘇軍針對這些坦克的性能、數量以及可能使用的戰術制定了詳細而有效的反制措施。

就在總攻即將發起的關鍵時刻,“巴巴羅薩”攻擊前的一幕又重演了,德軍一名士兵向蘇軍投誠,向蘇軍提供了德軍發起攻擊的準確時間。不同的是巴巴羅薩發動前投降蘇軍的士兵幾乎未對整個作戰計劃造成任何影響,而這次的投誠卻給德軍的“堡壘”計劃造成了無可彌補的巨大損失。蘇軍果斷決定先下手為強,在德軍發起攻擊前不到三小時時,集中所有地面火力和航空兵部隊對德軍陣地進行了長達半個多小時的地毯式轟擊和俯衝轟炸,轟擊使德軍為準備進攻而剛剛進入出發陣地的部隊,尤其是剛剛進入發射陣地尚未裝彈的炮兵部隊遭到沉重打擊,不僅打亂了德軍前沿部隊的指揮系統,而且導致通訊聯繫中斷,一度造成基層部隊的混亂。與此同時,一些隱蔽的整裝待發的坦克集群和預先停留在機場上的轟炸機編隊,也遭到了相當程度的破壞和損失。這次先下手為強的行動不僅直接導致了德軍發起攻擊的時間拖後了整整三個小時之久,而且其進攻火力也被大大削弱了。此外,德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空軍基地的詳細情報也被盡數洩露,在戰役發起前夕就接連遭到蘇軍的大規模奇襲,致使航空兵部隊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嚴重影響了航空兵後來在此次戰役中的作戰行動。

根據以上人員提供的情報,蘇軍不但查明瞭德軍統帥部的總企圖,而且還準確地判斷了德軍在整個蘇德戰場的部署、德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戰鬥編成、人員編成和德軍的主要突擊方向、以及德軍開始進攻的時間。蘇軍將計就計,在庫爾斯克地域開始有計劃的組織防禦,軍事實力遠遠強大於德國的蘇聯有意識地轉入防禦,準備在德軍經過徒勞無益地攻擊、元氣大傷之後,再轉入反攻,給筋疲力盡的德軍以致命的一擊。

六、準備工作:進攻時間一再拖延,不僅喪失突擊性而且後續準備依然不足。

“堡壘計劃”的初衷是進攻要立即發動,以便在蘇軍戰敗後尚來不及恢復元氣和其增援部隊尚未趕到的情況下將其打個措手不及。

然而“堡壘”作戰計劃根本無法按照原計劃發動。1943年庫爾斯克的春天姍姍來遲,直到三月末,天氣才開始轉暖,但春雨又開始綿綿不絕。雨季使得戰場變得泥濘不堪,這種對德軍大規模機械化兵團作戰十分不利的狀況一直持續到5月中旬。此時,蘇軍的防禦體系業已完成,而德軍當時的實力卻遠遠不足以實施正面的進攻作戰。在這種情況下,要打贏一場進攻,德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後方工業要生產出足夠的武器;二是這些武器要運送到前線,這需要花費相當一段時間,因為蘇聯境內的道路情況很差,而且蘇聯游擊隊正在後方不斷髮動“鐵路之戰”對德軍的補給線進行破襲;三是在武器運到前線後,部隊需要時間來掌握;四是前線那些精疲力竭的部隊需要時間休整,對缺額要補充,新兵要有時間訓練;五是要在前線聚集足夠發動一場攻勢的彈藥和補給。而以上這些在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即便是7 月初進攻發動時,德軍裝甲師平均擁有的坦克數量也只有100輛。其次,對於“堡壘”作戰計劃的可行性,在德軍高級將領中一直存在較大的分歧。爭論持續且毫無結果,加之兵力和武器裝備的不足,於是,“堡壘”作戰被推遲到了6月,儘管由於曼施坦因和克盧格一再催促發動進攻,但希特勒顯然認為還應該等到聚集了更多的物資,準備的更充分才能發動攻勢。於是在一再延期下,“堡壘”作戰最後被延期到7月5日。在希特勒將計劃一再拖延的三個月裡,蘇軍的防線在日益鞏固,而且日復一日的都有新的部隊在源源不斷的開至前線,趁蘇軍尚未從冬季戰役的損失中得以恢復之前,向它發動突擊的大好時機終於永遠喪失了。突襲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實力和時間的不足導致最終的準備也不充分,倉促組織的進攻作戰就向嚴陣以待的蘇軍發起了。

通過以上庫爾斯克會戰的戰前分析可以看出,德軍顯然不僅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和把握,而且甚至已經是冥冥之中註定了失敗的命運。戰役發動前古德里安、莫德爾曾表示反對力主取消計劃,克魯格、蔡茨勒和曼斯坦因等主戰派也是主張速戰的,希特勒更曾有過一度的猶豫和憂慮,這說明德軍高層對此次作戰的可行性還是有一定認識的。但是,“堡壘計劃”最終還是啟動了,之所以不可為而為之,不是說全是因為德軍高層對於軍事形勢認識不清甚至一無所知,其實更多的因素應該在於政治上的考慮左右了軍事上的行動,庫爾斯克會戰與其說是一場軍事上的生死之搏,倒不如說是一場政治上的較量,而這場較量的勝敗取決於各自的實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