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現在稱呼廬劇,那時是叫倒戲、小戲。有時還加重語氣,叫小倒戲。在上層人物中,還給它取個特別惡毒的名字,叫做“倒七戲”;我的確看到過三個字是這樣寫的,說是孝悌忠信禮儀廉七字全倒掉了,只剩下一個可恥的恥字。記得讀私塾時,老夫子還出過《論倒七戲之害》的題,要我們做文章,我們鸚鵡學舌,跟著胡說了些什麼,現在一句也記不得了。

除了這幾個帶有貶義的名稱之外,也還有另外用一個搗字的,把它稱為“搗戲”,意思大概是說它喜歡給有錢有勢的人搗蛋(諷刺)。是一文不值的窮老百姓小搗鼓起來的,不登大雅之堂。是否如此?未加考證。但在這篇文章中,我願一直使用這個搗字行文。

其實,儘管政府老爺、地方仕紳們不喜愛搗戲,處處貶低他、侮辱他;直至在演出場地,把藝人五花大綁綁了去,我曾親眼見過幾次。然而在廣大人民中卻非常的喜愛它。甚至人人都會哼幾句,有的人還能唱出全本。有個笑話,說的是某村居民,看搗戲幾乎看到人人入迷的程度,請聽他們的幾句唱詞:

商販:大茶壺、小茶壺還有兩把煨罐子。

農婦:拿來奴家瞧看。

丈夫:板奶奶,一鍋稀飯浦完了 。

放豬的:諾諾諾諾諾……(喚豬聲,也是搗戲幫腔,是擊板鼓人哼唱的。現在廬劇,可能沒有幫腔了)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現在稱呼廬劇,那時是叫倒戲、小戲。有時還加重語氣,叫小倒戲。在上層人物中,還給它取個特別惡毒的名字,叫做“倒七戲”;我的確看到過三個字是這樣寫的,說是孝悌忠信禮儀廉七字全倒掉了,只剩下一個可恥的恥字。記得讀私塾時,老夫子還出過《論倒七戲之害》的題,要我們做文章,我們鸚鵡學舌,跟著胡說了些什麼,現在一句也記不得了。

除了這幾個帶有貶義的名稱之外,也還有另外用一個搗字的,把它稱為“搗戲”,意思大概是說它喜歡給有錢有勢的人搗蛋(諷刺)。是一文不值的窮老百姓小搗鼓起來的,不登大雅之堂。是否如此?未加考證。但在這篇文章中,我願一直使用這個搗字行文。

其實,儘管政府老爺、地方仕紳們不喜愛搗戲,處處貶低他、侮辱他;直至在演出場地,把藝人五花大綁綁了去,我曾親眼見過幾次。然而在廣大人民中卻非常的喜愛它。甚至人人都會哼幾句,有的人還能唱出全本。有個笑話,說的是某村居民,看搗戲幾乎看到人人入迷的程度,請聽他們的幾句唱詞:

商販:大茶壺、小茶壺還有兩把煨罐子。

農婦:拿來奴家瞧看。

丈夫:板奶奶,一鍋稀飯浦完了 。

放豬的:諾諾諾諾諾……(喚豬聲,也是搗戲幫腔,是擊板鼓人哼唱的。現在廬劇,可能沒有幫腔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你看,戲迷們把生活和搗戲融化起來了。

六十年前,搗戲在農村演出的形式很簡單,沒有胡琴伴奏,一面銅鑼,一個竹節鋸成的板鼓,兩人敲打起來,就算是整個樂隊。服裝道具也極簡化,儘可能的湊合著用用。一個小包袱便包裹著全部家當。但是儘管家當少,不貴重,我卻觀察到一個祕密:演旦角和鬚生的藝人,必須千方百計的保護珠花(頭面)和鬍子,這是命圪塔。即使被人綁去,也要儘可能先藏起來這混飯吃的傢伙。石塘村是椒子衝的中心村莊。為了預防被抓,在石塘演唱兩天,馬上轉移到更偏僻的村子去唱,如轉移到新塘窪、高家窪、嚴家窪、老牛窪、包家窪等處,像躲貓貓一樣的。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現在稱呼廬劇,那時是叫倒戲、小戲。有時還加重語氣,叫小倒戲。在上層人物中,還給它取個特別惡毒的名字,叫做“倒七戲”;我的確看到過三個字是這樣寫的,說是孝悌忠信禮儀廉七字全倒掉了,只剩下一個可恥的恥字。記得讀私塾時,老夫子還出過《論倒七戲之害》的題,要我們做文章,我們鸚鵡學舌,跟著胡說了些什麼,現在一句也記不得了。

除了這幾個帶有貶義的名稱之外,也還有另外用一個搗字的,把它稱為“搗戲”,意思大概是說它喜歡給有錢有勢的人搗蛋(諷刺)。是一文不值的窮老百姓小搗鼓起來的,不登大雅之堂。是否如此?未加考證。但在這篇文章中,我願一直使用這個搗字行文。

其實,儘管政府老爺、地方仕紳們不喜愛搗戲,處處貶低他、侮辱他;直至在演出場地,把藝人五花大綁綁了去,我曾親眼見過幾次。然而在廣大人民中卻非常的喜愛它。甚至人人都會哼幾句,有的人還能唱出全本。有個笑話,說的是某村居民,看搗戲幾乎看到人人入迷的程度,請聽他們的幾句唱詞:

商販:大茶壺、小茶壺還有兩把煨罐子。

農婦:拿來奴家瞧看。

丈夫:板奶奶,一鍋稀飯浦完了 。

放豬的:諾諾諾諾諾……(喚豬聲,也是搗戲幫腔,是擊板鼓人哼唱的。現在廬劇,可能沒有幫腔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你看,戲迷們把生活和搗戲融化起來了。

六十年前,搗戲在農村演出的形式很簡單,沒有胡琴伴奏,一面銅鑼,一個竹節鋸成的板鼓,兩人敲打起來,就算是整個樂隊。服裝道具也極簡化,儘可能的湊合著用用。一個小包袱便包裹著全部家當。但是儘管家當少,不貴重,我卻觀察到一個祕密:演旦角和鬚生的藝人,必須千方百計的保護珠花(頭面)和鬍子,這是命圪塔。即使被人綁去,也要儘可能先藏起來這混飯吃的傢伙。石塘村是椒子衝的中心村莊。為了預防被抓,在石塘演唱兩天,馬上轉移到更偏僻的村子去唱,如轉移到新塘窪、高家窪、嚴家窪、老牛窪、包家窪等處,像躲貓貓一樣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我未見過搗戲的文字劇本,也許根本就沒有。只是聽他們唱時,記住了一些劇目和劇中情節。聽的較多的是休丁香、勸小姑、小辭店、打煙燈、討學俸、秦雪梅觀畫、三孃教子、王清明招親、孫自高賣水、皮氏女三告等。

現在談談我認識的搗戲藝人。我是農村人,不知縣城省會的情況,只是談談農村。那時在農村,未見過專業劇團,只是被稱為唱戲的、戲班子。所謂班子,都是臨時搭起來的,不唱時就回家種田、捕魚、搞手工業維持生活,相當的窮困。因為演戲的生涯流動性大,長時期在外漂流。養成生活習慣為散漫,勞動力不強,生產技術不高明,少數人還沾上賭博、吸鴉片的不良嗜好,從而可能是引起人們輕視搗戲藝人的重要原因。我的鄰居有兄弟二人均是搗戲藝人,他倆的經歷便能說明這個問題。其兄名方平安,是演旦角的,一輩子演戲;沒有戲演就在家捕魚捉蝦,維持一家生活,安貧守份,人皆贊之;他早已過世,他的兒孫還住在我們生產隊。其弟方平高,長於演老生和小丑,不僅我們這些小孩愛看他的戲,長輩們也都誇他演的好,是個人才;同時惋惜他為鴉片所害,不講品行,以致淪落成小光旦而死去。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現在稱呼廬劇,那時是叫倒戲、小戲。有時還加重語氣,叫小倒戲。在上層人物中,還給它取個特別惡毒的名字,叫做“倒七戲”;我的確看到過三個字是這樣寫的,說是孝悌忠信禮儀廉七字全倒掉了,只剩下一個可恥的恥字。記得讀私塾時,老夫子還出過《論倒七戲之害》的題,要我們做文章,我們鸚鵡學舌,跟著胡說了些什麼,現在一句也記不得了。

除了這幾個帶有貶義的名稱之外,也還有另外用一個搗字的,把它稱為“搗戲”,意思大概是說它喜歡給有錢有勢的人搗蛋(諷刺)。是一文不值的窮老百姓小搗鼓起來的,不登大雅之堂。是否如此?未加考證。但在這篇文章中,我願一直使用這個搗字行文。

其實,儘管政府老爺、地方仕紳們不喜愛搗戲,處處貶低他、侮辱他;直至在演出場地,把藝人五花大綁綁了去,我曾親眼見過幾次。然而在廣大人民中卻非常的喜愛它。甚至人人都會哼幾句,有的人還能唱出全本。有個笑話,說的是某村居民,看搗戲幾乎看到人人入迷的程度,請聽他們的幾句唱詞:

商販:大茶壺、小茶壺還有兩把煨罐子。

農婦:拿來奴家瞧看。

丈夫:板奶奶,一鍋稀飯浦完了 。

放豬的:諾諾諾諾諾……(喚豬聲,也是搗戲幫腔,是擊板鼓人哼唱的。現在廬劇,可能沒有幫腔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你看,戲迷們把生活和搗戲融化起來了。

六十年前,搗戲在農村演出的形式很簡單,沒有胡琴伴奏,一面銅鑼,一個竹節鋸成的板鼓,兩人敲打起來,就算是整個樂隊。服裝道具也極簡化,儘可能的湊合著用用。一個小包袱便包裹著全部家當。但是儘管家當少,不貴重,我卻觀察到一個祕密:演旦角和鬚生的藝人,必須千方百計的保護珠花(頭面)和鬍子,這是命圪塔。即使被人綁去,也要儘可能先藏起來這混飯吃的傢伙。石塘村是椒子衝的中心村莊。為了預防被抓,在石塘演唱兩天,馬上轉移到更偏僻的村子去唱,如轉移到新塘窪、高家窪、嚴家窪、老牛窪、包家窪等處,像躲貓貓一樣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我未見過搗戲的文字劇本,也許根本就沒有。只是聽他們唱時,記住了一些劇目和劇中情節。聽的較多的是休丁香、勸小姑、小辭店、打煙燈、討學俸、秦雪梅觀畫、三孃教子、王清明招親、孫自高賣水、皮氏女三告等。

現在談談我認識的搗戲藝人。我是農村人,不知縣城省會的情況,只是談談農村。那時在農村,未見過專業劇團,只是被稱為唱戲的、戲班子。所謂班子,都是臨時搭起來的,不唱時就回家種田、捕魚、搞手工業維持生活,相當的窮困。因為演戲的生涯流動性大,長時期在外漂流。養成生活習慣為散漫,勞動力不強,生產技術不高明,少數人還沾上賭博、吸鴉片的不良嗜好,從而可能是引起人們輕視搗戲藝人的重要原因。我的鄰居有兄弟二人均是搗戲藝人,他倆的經歷便能說明這個問題。其兄名方平安,是演旦角的,一輩子演戲;沒有戲演就在家捕魚捉蝦,維持一家生活,安貧守份,人皆贊之;他早已過世,他的兒孫還住在我們生產隊。其弟方平高,長於演老生和小丑,不僅我們這些小孩愛看他的戲,長輩們也都誇他演的好,是個人才;同時惋惜他為鴉片所害,不講品行,以致淪落成小光旦而死去。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在我所認識的搗戲演出人員中,還有一位名叫丁海泉的人,他不是專業而是票友參加演出,因為我們兩家來往較多,我每逢遇見他時便喊:“丁大伯,你什麼時候唱戲給我們看呀?”他總是笑笑說:“到唱的時候告訴你。”他是扮小生的,在休丁香戲中,他扮張萬郎。“一把寶劍明亮亮,插在銀安寶殿上”的兩句唱詞,就是張萬郎出場亮相時唱的,至今我還記得。曾幾何時人物全非,言之黯然神傷。

上面說的,全是廢話,是順便帶出來的。現在來談談要說的話吧。

很小便與搗戲結緣的我,不知何故,從十五歲那年起,十年時間,幾乎沒有看過。原因何在?未作研究。我想,不外是天災、兵禍,失學失業,農村經濟破產,求生無路,藝人哪有心腸演出?人們哪有興趣看戲?回想當時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直到十五年之後,在1943年,也就是當我30歲的時候,在皖中抗日民主根椐地,使我與搗戲藝人又親密地接近過一個時期,並且親眼看到他們利用自己的藝術特長,為民族解放,為人民民主貢獻了力量。這段史實,應該說是廬劇的前身,當時的小搗戲的光榮片段,不能不記載下來。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現在稱呼廬劇,那時是叫倒戲、小戲。有時還加重語氣,叫小倒戲。在上層人物中,還給它取個特別惡毒的名字,叫做“倒七戲”;我的確看到過三個字是這樣寫的,說是孝悌忠信禮儀廉七字全倒掉了,只剩下一個可恥的恥字。記得讀私塾時,老夫子還出過《論倒七戲之害》的題,要我們做文章,我們鸚鵡學舌,跟著胡說了些什麼,現在一句也記不得了。

除了這幾個帶有貶義的名稱之外,也還有另外用一個搗字的,把它稱為“搗戲”,意思大概是說它喜歡給有錢有勢的人搗蛋(諷刺)。是一文不值的窮老百姓小搗鼓起來的,不登大雅之堂。是否如此?未加考證。但在這篇文章中,我願一直使用這個搗字行文。

其實,儘管政府老爺、地方仕紳們不喜愛搗戲,處處貶低他、侮辱他;直至在演出場地,把藝人五花大綁綁了去,我曾親眼見過幾次。然而在廣大人民中卻非常的喜愛它。甚至人人都會哼幾句,有的人還能唱出全本。有個笑話,說的是某村居民,看搗戲幾乎看到人人入迷的程度,請聽他們的幾句唱詞:

商販:大茶壺、小茶壺還有兩把煨罐子。

農婦:拿來奴家瞧看。

丈夫:板奶奶,一鍋稀飯浦完了 。

放豬的:諾諾諾諾諾……(喚豬聲,也是搗戲幫腔,是擊板鼓人哼唱的。現在廬劇,可能沒有幫腔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你看,戲迷們把生活和搗戲融化起來了。

六十年前,搗戲在農村演出的形式很簡單,沒有胡琴伴奏,一面銅鑼,一個竹節鋸成的板鼓,兩人敲打起來,就算是整個樂隊。服裝道具也極簡化,儘可能的湊合著用用。一個小包袱便包裹著全部家當。但是儘管家當少,不貴重,我卻觀察到一個祕密:演旦角和鬚生的藝人,必須千方百計的保護珠花(頭面)和鬍子,這是命圪塔。即使被人綁去,也要儘可能先藏起來這混飯吃的傢伙。石塘村是椒子衝的中心村莊。為了預防被抓,在石塘演唱兩天,馬上轉移到更偏僻的村子去唱,如轉移到新塘窪、高家窪、嚴家窪、老牛窪、包家窪等處,像躲貓貓一樣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我未見過搗戲的文字劇本,也許根本就沒有。只是聽他們唱時,記住了一些劇目和劇中情節。聽的較多的是休丁香、勸小姑、小辭店、打煙燈、討學俸、秦雪梅觀畫、三孃教子、王清明招親、孫自高賣水、皮氏女三告等。

現在談談我認識的搗戲藝人。我是農村人,不知縣城省會的情況,只是談談農村。那時在農村,未見過專業劇團,只是被稱為唱戲的、戲班子。所謂班子,都是臨時搭起來的,不唱時就回家種田、捕魚、搞手工業維持生活,相當的窮困。因為演戲的生涯流動性大,長時期在外漂流。養成生活習慣為散漫,勞動力不強,生產技術不高明,少數人還沾上賭博、吸鴉片的不良嗜好,從而可能是引起人們輕視搗戲藝人的重要原因。我的鄰居有兄弟二人均是搗戲藝人,他倆的經歷便能說明這個問題。其兄名方平安,是演旦角的,一輩子演戲;沒有戲演就在家捕魚捉蝦,維持一家生活,安貧守份,人皆贊之;他早已過世,他的兒孫還住在我們生產隊。其弟方平高,長於演老生和小丑,不僅我們這些小孩愛看他的戲,長輩們也都誇他演的好,是個人才;同時惋惜他為鴉片所害,不講品行,以致淪落成小光旦而死去。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在我所認識的搗戲演出人員中,還有一位名叫丁海泉的人,他不是專業而是票友參加演出,因為我們兩家來往較多,我每逢遇見他時便喊:“丁大伯,你什麼時候唱戲給我們看呀?”他總是笑笑說:“到唱的時候告訴你。”他是扮小生的,在休丁香戲中,他扮張萬郎。“一把寶劍明亮亮,插在銀安寶殿上”的兩句唱詞,就是張萬郎出場亮相時唱的,至今我還記得。曾幾何時人物全非,言之黯然神傷。

上面說的,全是廢話,是順便帶出來的。現在來談談要說的話吧。

很小便與搗戲結緣的我,不知何故,從十五歲那年起,十年時間,幾乎沒有看過。原因何在?未作研究。我想,不外是天災、兵禍,失學失業,農村經濟破產,求生無路,藝人哪有心腸演出?人們哪有興趣看戲?回想當時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直到十五年之後,在1943年,也就是當我30歲的時候,在皖中抗日民主根椐地,使我與搗戲藝人又親密地接近過一個時期,並且親眼看到他們利用自己的藝術特長,為民族解放,為人民民主貢獻了力量。這段史實,應該說是廬劇的前身,當時的小搗戲的光榮片段,不能不記載下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媽媽》劇照(來源 | 《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

抗日戰爭時期,皖中抗日民主政權湖東縣下屬,有一個關河區。它的地理位置,在巢縣南部,廬江縣東部,無為縣北部,三縣各有兩個鄉,組織起來的區一級政權。我在那兒當區長兼區委書記,後來又到湖東縣工作。關河區的中心在關河鎮和魏家壩鎮一帶,其外沿北接盛家橋,南接黃姑閘兩個日軍據點。面對煙波浩淼的白湖,白湖過去便是國統區廬江縣,住了廣西軍。從關河區向裡走,便緊接著抗日領導機關——皖中區黨委 、皖中行署,新四軍第七師司令部所在地的嚴橋區。從這個地理形勢看來,可以知道關河區必然戰鬥頻繁,情況多變。打起仗來,一夜之間便成了遊擊環境。敵人一退,各項工作又必須立即恢復,要求和中心地區一個樣的進行工作。如此艱苦地區,如此繁重任務,就要靠著宣傳工作的加強,才能更好地完成。隨手舉幾個例吧,例如參軍、民主選舉、保衛春耕、保衛秋收、徵購公糧、空室清野等等工作中無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重要一條,都要深入開展宣傳鼓動工作。因此便在這時,在許多宣傳組織形式中,出現了一支最活躍的隊伍,即以小搗戲藝人組織起來的宣傳隊。活動一個時期之後,又正式定名為白湖劇團,除流動演出之外,還在壩鎮固定設臺售票(一度)演唱。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現在稱呼廬劇,那時是叫倒戲、小戲。有時還加重語氣,叫小倒戲。在上層人物中,還給它取個特別惡毒的名字,叫做“倒七戲”;我的確看到過三個字是這樣寫的,說是孝悌忠信禮儀廉七字全倒掉了,只剩下一個可恥的恥字。記得讀私塾時,老夫子還出過《論倒七戲之害》的題,要我們做文章,我們鸚鵡學舌,跟著胡說了些什麼,現在一句也記不得了。

除了這幾個帶有貶義的名稱之外,也還有另外用一個搗字的,把它稱為“搗戲”,意思大概是說它喜歡給有錢有勢的人搗蛋(諷刺)。是一文不值的窮老百姓小搗鼓起來的,不登大雅之堂。是否如此?未加考證。但在這篇文章中,我願一直使用這個搗字行文。

其實,儘管政府老爺、地方仕紳們不喜愛搗戲,處處貶低他、侮辱他;直至在演出場地,把藝人五花大綁綁了去,我曾親眼見過幾次。然而在廣大人民中卻非常的喜愛它。甚至人人都會哼幾句,有的人還能唱出全本。有個笑話,說的是某村居民,看搗戲幾乎看到人人入迷的程度,請聽他們的幾句唱詞:

商販:大茶壺、小茶壺還有兩把煨罐子。

農婦:拿來奴家瞧看。

丈夫:板奶奶,一鍋稀飯浦完了 。

放豬的:諾諾諾諾諾……(喚豬聲,也是搗戲幫腔,是擊板鼓人哼唱的。現在廬劇,可能沒有幫腔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你看,戲迷們把生活和搗戲融化起來了。

六十年前,搗戲在農村演出的形式很簡單,沒有胡琴伴奏,一面銅鑼,一個竹節鋸成的板鼓,兩人敲打起來,就算是整個樂隊。服裝道具也極簡化,儘可能的湊合著用用。一個小包袱便包裹著全部家當。但是儘管家當少,不貴重,我卻觀察到一個祕密:演旦角和鬚生的藝人,必須千方百計的保護珠花(頭面)和鬍子,這是命圪塔。即使被人綁去,也要儘可能先藏起來這混飯吃的傢伙。石塘村是椒子衝的中心村莊。為了預防被抓,在石塘演唱兩天,馬上轉移到更偏僻的村子去唱,如轉移到新塘窪、高家窪、嚴家窪、老牛窪、包家窪等處,像躲貓貓一樣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我未見過搗戲的文字劇本,也許根本就沒有。只是聽他們唱時,記住了一些劇目和劇中情節。聽的較多的是休丁香、勸小姑、小辭店、打煙燈、討學俸、秦雪梅觀畫、三孃教子、王清明招親、孫自高賣水、皮氏女三告等。

現在談談我認識的搗戲藝人。我是農村人,不知縣城省會的情況,只是談談農村。那時在農村,未見過專業劇團,只是被稱為唱戲的、戲班子。所謂班子,都是臨時搭起來的,不唱時就回家種田、捕魚、搞手工業維持生活,相當的窮困。因為演戲的生涯流動性大,長時期在外漂流。養成生活習慣為散漫,勞動力不強,生產技術不高明,少數人還沾上賭博、吸鴉片的不良嗜好,從而可能是引起人們輕視搗戲藝人的重要原因。我的鄰居有兄弟二人均是搗戲藝人,他倆的經歷便能說明這個問題。其兄名方平安,是演旦角的,一輩子演戲;沒有戲演就在家捕魚捉蝦,維持一家生活,安貧守份,人皆贊之;他早已過世,他的兒孫還住在我們生產隊。其弟方平高,長於演老生和小丑,不僅我們這些小孩愛看他的戲,長輩們也都誇他演的好,是個人才;同時惋惜他為鴉片所害,不講品行,以致淪落成小光旦而死去。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在我所認識的搗戲演出人員中,還有一位名叫丁海泉的人,他不是專業而是票友參加演出,因為我們兩家來往較多,我每逢遇見他時便喊:“丁大伯,你什麼時候唱戲給我們看呀?”他總是笑笑說:“到唱的時候告訴你。”他是扮小生的,在休丁香戲中,他扮張萬郎。“一把寶劍明亮亮,插在銀安寶殿上”的兩句唱詞,就是張萬郎出場亮相時唱的,至今我還記得。曾幾何時人物全非,言之黯然神傷。

上面說的,全是廢話,是順便帶出來的。現在來談談要說的話吧。

很小便與搗戲結緣的我,不知何故,從十五歲那年起,十年時間,幾乎沒有看過。原因何在?未作研究。我想,不外是天災、兵禍,失學失業,農村經濟破產,求生無路,藝人哪有心腸演出?人們哪有興趣看戲?回想當時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直到十五年之後,在1943年,也就是當我30歲的時候,在皖中抗日民主根椐地,使我與搗戲藝人又親密地接近過一個時期,並且親眼看到他們利用自己的藝術特長,為民族解放,為人民民主貢獻了力量。這段史實,應該說是廬劇的前身,當時的小搗戲的光榮片段,不能不記載下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媽媽》劇照(來源 | 《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

抗日戰爭時期,皖中抗日民主政權湖東縣下屬,有一個關河區。它的地理位置,在巢縣南部,廬江縣東部,無為縣北部,三縣各有兩個鄉,組織起來的區一級政權。我在那兒當區長兼區委書記,後來又到湖東縣工作。關河區的中心在關河鎮和魏家壩鎮一帶,其外沿北接盛家橋,南接黃姑閘兩個日軍據點。面對煙波浩淼的白湖,白湖過去便是國統區廬江縣,住了廣西軍。從關河區向裡走,便緊接著抗日領導機關——皖中區黨委 、皖中行署,新四軍第七師司令部所在地的嚴橋區。從這個地理形勢看來,可以知道關河區必然戰鬥頻繁,情況多變。打起仗來,一夜之間便成了遊擊環境。敵人一退,各項工作又必須立即恢復,要求和中心地區一個樣的進行工作。如此艱苦地區,如此繁重任務,就要靠著宣傳工作的加強,才能更好地完成。隨手舉幾個例吧,例如參軍、民主選舉、保衛春耕、保衛秋收、徵購公糧、空室清野等等工作中無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重要一條,都要深入開展宣傳鼓動工作。因此便在這時,在許多宣傳組織形式中,出現了一支最活躍的隊伍,即以小搗戲藝人組織起來的宣傳隊。活動一個時期之後,又正式定名為白湖劇團,除流動演出之外,還在壩鎮固定設臺售票(一度)演唱。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白湖風光(來源 | 網絡圖片)

現在分別介紹一下劇團的幾個情況:

一、劇團人數很少,非常精幹。

白湖劇團,一共只有十人左右,都是老藝人。大部分的姓名我還記得。

應其和:農民,原擔任保農抗會理事長。演小生,也演別的。路子很雜,總的說,藝術不高明,是個半吊子,但有活動能力,擔任劇團團長。

應必祥:應其和的叔父,有文化,能記錄劇本主要情節,把幕表改成手抄劇本。扮老生,對各行當都有些經驗,是這批藝人中的秀才。

魏開榜:農民、佃農,家住班村,此時已兒孫滿堂。扮老旦、老生和小丑,藝術頗精,每一唱做,觀眾們為之喝彩。

費榮禮:農民,家住棗樹棵。演小生,也演旦角。

朱老八(已忘名字):家住花大門附近,不精於種田。扮旦角,名氣很大,遠近都知。據說青年時,每演出,觀眾為之入迷。

方益智:豆腐師傅,家住南鎮附近。配角較多演小丑。

王□□(名已忘,姓也記不準):從敵佔區無為縣城裡爭取出來的,是當時唯一的青年演員。演花旦、扮相,唱做工都好,紅極一時。

班朝恩:家住棗樹棵,原為區政府收發,當時是共產黨員。因為團裡缺少有文化的人,特地調去抄劇本和協助管理工作。

團裡主要就是這八個人,其他有幾個臨時幫忙參加演出的,我就記不得姓名了。

二、首戰告捷,深入人心。

由於種種原因,例如藝人長期不曾演出,晒網在家,廣大觀眾也因不曾看戲,兩眼正鬧饑荒……忽然在解放區裡,聽到熟悉的唱腔,大感親切。所以奔走相告,簡直像多年不見的老友,忽然又見到了,真是開心死了。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現在稱呼廬劇,那時是叫倒戲、小戲。有時還加重語氣,叫小倒戲。在上層人物中,還給它取個特別惡毒的名字,叫做“倒七戲”;我的確看到過三個字是這樣寫的,說是孝悌忠信禮儀廉七字全倒掉了,只剩下一個可恥的恥字。記得讀私塾時,老夫子還出過《論倒七戲之害》的題,要我們做文章,我們鸚鵡學舌,跟著胡說了些什麼,現在一句也記不得了。

除了這幾個帶有貶義的名稱之外,也還有另外用一個搗字的,把它稱為“搗戲”,意思大概是說它喜歡給有錢有勢的人搗蛋(諷刺)。是一文不值的窮老百姓小搗鼓起來的,不登大雅之堂。是否如此?未加考證。但在這篇文章中,我願一直使用這個搗字行文。

其實,儘管政府老爺、地方仕紳們不喜愛搗戲,處處貶低他、侮辱他;直至在演出場地,把藝人五花大綁綁了去,我曾親眼見過幾次。然而在廣大人民中卻非常的喜愛它。甚至人人都會哼幾句,有的人還能唱出全本。有個笑話,說的是某村居民,看搗戲幾乎看到人人入迷的程度,請聽他們的幾句唱詞:

商販:大茶壺、小茶壺還有兩把煨罐子。

農婦:拿來奴家瞧看。

丈夫:板奶奶,一鍋稀飯浦完了 。

放豬的:諾諾諾諾諾……(喚豬聲,也是搗戲幫腔,是擊板鼓人哼唱的。現在廬劇,可能沒有幫腔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你看,戲迷們把生活和搗戲融化起來了。

六十年前,搗戲在農村演出的形式很簡單,沒有胡琴伴奏,一面銅鑼,一個竹節鋸成的板鼓,兩人敲打起來,就算是整個樂隊。服裝道具也極簡化,儘可能的湊合著用用。一個小包袱便包裹著全部家當。但是儘管家當少,不貴重,我卻觀察到一個祕密:演旦角和鬚生的藝人,必須千方百計的保護珠花(頭面)和鬍子,這是命圪塔。即使被人綁去,也要儘可能先藏起來這混飯吃的傢伙。石塘村是椒子衝的中心村莊。為了預防被抓,在石塘演唱兩天,馬上轉移到更偏僻的村子去唱,如轉移到新塘窪、高家窪、嚴家窪、老牛窪、包家窪等處,像躲貓貓一樣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我未見過搗戲的文字劇本,也許根本就沒有。只是聽他們唱時,記住了一些劇目和劇中情節。聽的較多的是休丁香、勸小姑、小辭店、打煙燈、討學俸、秦雪梅觀畫、三孃教子、王清明招親、孫自高賣水、皮氏女三告等。

現在談談我認識的搗戲藝人。我是農村人,不知縣城省會的情況,只是談談農村。那時在農村,未見過專業劇團,只是被稱為唱戲的、戲班子。所謂班子,都是臨時搭起來的,不唱時就回家種田、捕魚、搞手工業維持生活,相當的窮困。因為演戲的生涯流動性大,長時期在外漂流。養成生活習慣為散漫,勞動力不強,生產技術不高明,少數人還沾上賭博、吸鴉片的不良嗜好,從而可能是引起人們輕視搗戲藝人的重要原因。我的鄰居有兄弟二人均是搗戲藝人,他倆的經歷便能說明這個問題。其兄名方平安,是演旦角的,一輩子演戲;沒有戲演就在家捕魚捉蝦,維持一家生活,安貧守份,人皆贊之;他早已過世,他的兒孫還住在我們生產隊。其弟方平高,長於演老生和小丑,不僅我們這些小孩愛看他的戲,長輩們也都誇他演的好,是個人才;同時惋惜他為鴉片所害,不講品行,以致淪落成小光旦而死去。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在我所認識的搗戲演出人員中,還有一位名叫丁海泉的人,他不是專業而是票友參加演出,因為我們兩家來往較多,我每逢遇見他時便喊:“丁大伯,你什麼時候唱戲給我們看呀?”他總是笑笑說:“到唱的時候告訴你。”他是扮小生的,在休丁香戲中,他扮張萬郎。“一把寶劍明亮亮,插在銀安寶殿上”的兩句唱詞,就是張萬郎出場亮相時唱的,至今我還記得。曾幾何時人物全非,言之黯然神傷。

上面說的,全是廢話,是順便帶出來的。現在來談談要說的話吧。

很小便與搗戲結緣的我,不知何故,從十五歲那年起,十年時間,幾乎沒有看過。原因何在?未作研究。我想,不外是天災、兵禍,失學失業,農村經濟破產,求生無路,藝人哪有心腸演出?人們哪有興趣看戲?回想當時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直到十五年之後,在1943年,也就是當我30歲的時候,在皖中抗日民主根椐地,使我與搗戲藝人又親密地接近過一個時期,並且親眼看到他們利用自己的藝術特長,為民族解放,為人民民主貢獻了力量。這段史實,應該說是廬劇的前身,當時的小搗戲的光榮片段,不能不記載下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媽媽》劇照(來源 | 《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

抗日戰爭時期,皖中抗日民主政權湖東縣下屬,有一個關河區。它的地理位置,在巢縣南部,廬江縣東部,無為縣北部,三縣各有兩個鄉,組織起來的區一級政權。我在那兒當區長兼區委書記,後來又到湖東縣工作。關河區的中心在關河鎮和魏家壩鎮一帶,其外沿北接盛家橋,南接黃姑閘兩個日軍據點。面對煙波浩淼的白湖,白湖過去便是國統區廬江縣,住了廣西軍。從關河區向裡走,便緊接著抗日領導機關——皖中區黨委 、皖中行署,新四軍第七師司令部所在地的嚴橋區。從這個地理形勢看來,可以知道關河區必然戰鬥頻繁,情況多變。打起仗來,一夜之間便成了遊擊環境。敵人一退,各項工作又必須立即恢復,要求和中心地區一個樣的進行工作。如此艱苦地區,如此繁重任務,就要靠著宣傳工作的加強,才能更好地完成。隨手舉幾個例吧,例如參軍、民主選舉、保衛春耕、保衛秋收、徵購公糧、空室清野等等工作中無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重要一條,都要深入開展宣傳鼓動工作。因此便在這時,在許多宣傳組織形式中,出現了一支最活躍的隊伍,即以小搗戲藝人組織起來的宣傳隊。活動一個時期之後,又正式定名為白湖劇團,除流動演出之外,還在壩鎮固定設臺售票(一度)演唱。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白湖風光(來源 | 網絡圖片)

現在分別介紹一下劇團的幾個情況:

一、劇團人數很少,非常精幹。

白湖劇團,一共只有十人左右,都是老藝人。大部分的姓名我還記得。

應其和:農民,原擔任保農抗會理事長。演小生,也演別的。路子很雜,總的說,藝術不高明,是個半吊子,但有活動能力,擔任劇團團長。

應必祥:應其和的叔父,有文化,能記錄劇本主要情節,把幕表改成手抄劇本。扮老生,對各行當都有些經驗,是這批藝人中的秀才。

魏開榜:農民、佃農,家住班村,此時已兒孫滿堂。扮老旦、老生和小丑,藝術頗精,每一唱做,觀眾們為之喝彩。

費榮禮:農民,家住棗樹棵。演小生,也演旦角。

朱老八(已忘名字):家住花大門附近,不精於種田。扮旦角,名氣很大,遠近都知。據說青年時,每演出,觀眾為之入迷。

方益智:豆腐師傅,家住南鎮附近。配角較多演小丑。

王□□(名已忘,姓也記不準):從敵佔區無為縣城裡爭取出來的,是當時唯一的青年演員。演花旦、扮相,唱做工都好,紅極一時。

班朝恩:家住棗樹棵,原為區政府收發,當時是共產黨員。因為團裡缺少有文化的人,特地調去抄劇本和協助管理工作。

團裡主要就是這八個人,其他有幾個臨時幫忙參加演出的,我就記不得姓名了。

二、首戰告捷,深入人心。

由於種種原因,例如藝人長期不曾演出,晒網在家,廣大觀眾也因不曾看戲,兩眼正鬧饑荒……忽然在解放區裡,聽到熟悉的唱腔,大感親切。所以奔走相告,簡直像多年不見的老友,忽然又見到了,真是開心死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借羅衣》劇照(來源 | 《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

他們配合宣傳的第一件工作是參軍運動。關河區歷次動員參軍的成績都比較好,就是因為宣傳動員工作做的比較深透之故,這與搗戲藝人蔘與宣傳鼓動分不開的。從開始一般性的動員,到一次次的送新戰士入伍,慰問軍人家屬,送光榮匾,掛光榮燈等。藝人們都化了妝,夾在宣傳隊伍之中,組成鑼鼓喧天、歌舞載道的巨大人流,向部隊、向軍屬家門奔馳而去。龔紹遂同志調來任區長之後,每逢此時,他也與本區上層民主人士一道,穿上禮服加入慰問隊伍,形成別具一格的慰問組織形式。

搗戲藝人配合參軍宣傳首戰告捷,以後每項宣傳工作都少不了他們了。

三、劇本的解決

搗戲藝人蔘加宣傳,極易為大湖東人民所接受。因為大家都熟悉其演出形式、語言和調門,所謂家鄉戲一聽就懂,順口易記,比其他宣傳形式討巧多了,因此便向各項宣傳工作拓展開了。因為演出內容更加廣泛,演出次數加多,劇本的困難便感到突出起來。藝人們文化低,沒法編寫劇本,我們區里人手少,也難以幫助他們。即使從外部尋個劇本來,他們不識字,既不能讀,更談不上改編移植了。

船到橋頭自然直,在無辦法的情況下,還是採用藝人的老辦法,搞幕表戲。首先告訴他們故事情節和中心所在,然後讓他們分工擔任角色,口編自己要唱的唱詞,而後便集中對詞,我們坐在一旁聽他們唱並提出修改意見。幾次對詞和修改,一幕戲就出來了。就是用這個辦法,曾經編出約有二十幕戲。我能記得的劇名有:

《被迫離家》:描寫白湖兩岸西瓜嶺一農民,不堪保長壓迫,夜入保長之家。殺掉保長,逃來根據地。

《河南災》:根據報紙所載。河南省蔣管區人民,身受水旱蝗湯之害。

《山西荒》:閻錫山統治,受災居民逃難到陝北邊區(陝甘寧)。

《好參議員》:選舉縣及皖中山區參議員。

《好理事長》:表揚一個鄉的婦救會幹部。

《新冤枉記》:揭露國民黨廣西軍破壞抗戰團結,進攻我抗日根據地的罪行。其中有關河區橋頭埂村民,被抓去殺死挖心的慘痛情節,觀眾無不流淚痛恨,怒火中燒。

《開荒之歌》:生產運動中的開荒片段。

《築碉堡》:1944年,曾一度大築碉堡,保護根據地。筑後被毀,毀了又築,三尖山守碉戰一個排,全部犧牲。

《送郎參軍》:送親人上前線聯唱。

當時集體創作的幕表劇目約有20個左右,但我能想起來的只有這些。其中有的經過演唱一時期,班朝恩記錄部分保存起來,後來經過北撤也蕩然無存。

除了演出以上新戲之外,還編演過一些短小節目,如保衛春耕、保衛秋收、盤查哨、遞步哨、納鞋底、代耕隊等,大都只有唱詞,沒有故事情節。

為了滿足觀眾的要求和解決自己劇本的不足,也演出了一部分傳統節目。

四、活動經費和待遇

當時生活很艱苦,沒有經費,哪裡談上待遇?我們只能在區的權力範圍內,小打小敲的解決一點點,如在執行任務(化裝宣傳、登臺演出等)時,按民兵集訓、執勤待遇發給伙食菜金,不執行任務就沒有。免去他們擔任盤查哨、遞步哨、擔架隊等一般民兵應盡的義務。此外便什麼也沒有了。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現在稱呼廬劇,那時是叫倒戲、小戲。有時還加重語氣,叫小倒戲。在上層人物中,還給它取個特別惡毒的名字,叫做“倒七戲”;我的確看到過三個字是這樣寫的,說是孝悌忠信禮儀廉七字全倒掉了,只剩下一個可恥的恥字。記得讀私塾時,老夫子還出過《論倒七戲之害》的題,要我們做文章,我們鸚鵡學舌,跟著胡說了些什麼,現在一句也記不得了。

除了這幾個帶有貶義的名稱之外,也還有另外用一個搗字的,把它稱為“搗戲”,意思大概是說它喜歡給有錢有勢的人搗蛋(諷刺)。是一文不值的窮老百姓小搗鼓起來的,不登大雅之堂。是否如此?未加考證。但在這篇文章中,我願一直使用這個搗字行文。

其實,儘管政府老爺、地方仕紳們不喜愛搗戲,處處貶低他、侮辱他;直至在演出場地,把藝人五花大綁綁了去,我曾親眼見過幾次。然而在廣大人民中卻非常的喜愛它。甚至人人都會哼幾句,有的人還能唱出全本。有個笑話,說的是某村居民,看搗戲幾乎看到人人入迷的程度,請聽他們的幾句唱詞:

商販:大茶壺、小茶壺還有兩把煨罐子。

農婦:拿來奴家瞧看。

丈夫:板奶奶,一鍋稀飯浦完了 。

放豬的:諾諾諾諾諾……(喚豬聲,也是搗戲幫腔,是擊板鼓人哼唱的。現在廬劇,可能沒有幫腔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你看,戲迷們把生活和搗戲融化起來了。

六十年前,搗戲在農村演出的形式很簡單,沒有胡琴伴奏,一面銅鑼,一個竹節鋸成的板鼓,兩人敲打起來,就算是整個樂隊。服裝道具也極簡化,儘可能的湊合著用用。一個小包袱便包裹著全部家當。但是儘管家當少,不貴重,我卻觀察到一個祕密:演旦角和鬚生的藝人,必須千方百計的保護珠花(頭面)和鬍子,這是命圪塔。即使被人綁去,也要儘可能先藏起來這混飯吃的傢伙。石塘村是椒子衝的中心村莊。為了預防被抓,在石塘演唱兩天,馬上轉移到更偏僻的村子去唱,如轉移到新塘窪、高家窪、嚴家窪、老牛窪、包家窪等處,像躲貓貓一樣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我未見過搗戲的文字劇本,也許根本就沒有。只是聽他們唱時,記住了一些劇目和劇中情節。聽的較多的是休丁香、勸小姑、小辭店、打煙燈、討學俸、秦雪梅觀畫、三孃教子、王清明招親、孫自高賣水、皮氏女三告等。

現在談談我認識的搗戲藝人。我是農村人,不知縣城省會的情況,只是談談農村。那時在農村,未見過專業劇團,只是被稱為唱戲的、戲班子。所謂班子,都是臨時搭起來的,不唱時就回家種田、捕魚、搞手工業維持生活,相當的窮困。因為演戲的生涯流動性大,長時期在外漂流。養成生活習慣為散漫,勞動力不強,生產技術不高明,少數人還沾上賭博、吸鴉片的不良嗜好,從而可能是引起人們輕視搗戲藝人的重要原因。我的鄰居有兄弟二人均是搗戲藝人,他倆的經歷便能說明這個問題。其兄名方平安,是演旦角的,一輩子演戲;沒有戲演就在家捕魚捉蝦,維持一家生活,安貧守份,人皆贊之;他早已過世,他的兒孫還住在我們生產隊。其弟方平高,長於演老生和小丑,不僅我們這些小孩愛看他的戲,長輩們也都誇他演的好,是個人才;同時惋惜他為鴉片所害,不講品行,以致淪落成小光旦而死去。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在我所認識的搗戲演出人員中,還有一位名叫丁海泉的人,他不是專業而是票友參加演出,因為我們兩家來往較多,我每逢遇見他時便喊:“丁大伯,你什麼時候唱戲給我們看呀?”他總是笑笑說:“到唱的時候告訴你。”他是扮小生的,在休丁香戲中,他扮張萬郎。“一把寶劍明亮亮,插在銀安寶殿上”的兩句唱詞,就是張萬郎出場亮相時唱的,至今我還記得。曾幾何時人物全非,言之黯然神傷。

上面說的,全是廢話,是順便帶出來的。現在來談談要說的話吧。

很小便與搗戲結緣的我,不知何故,從十五歲那年起,十年時間,幾乎沒有看過。原因何在?未作研究。我想,不外是天災、兵禍,失學失業,農村經濟破產,求生無路,藝人哪有心腸演出?人們哪有興趣看戲?回想當時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直到十五年之後,在1943年,也就是當我30歲的時候,在皖中抗日民主根椐地,使我與搗戲藝人又親密地接近過一個時期,並且親眼看到他們利用自己的藝術特長,為民族解放,為人民民主貢獻了力量。這段史實,應該說是廬劇的前身,當時的小搗戲的光榮片段,不能不記載下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媽媽》劇照(來源 | 《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

抗日戰爭時期,皖中抗日民主政權湖東縣下屬,有一個關河區。它的地理位置,在巢縣南部,廬江縣東部,無為縣北部,三縣各有兩個鄉,組織起來的區一級政權。我在那兒當區長兼區委書記,後來又到湖東縣工作。關河區的中心在關河鎮和魏家壩鎮一帶,其外沿北接盛家橋,南接黃姑閘兩個日軍據點。面對煙波浩淼的白湖,白湖過去便是國統區廬江縣,住了廣西軍。從關河區向裡走,便緊接著抗日領導機關——皖中區黨委 、皖中行署,新四軍第七師司令部所在地的嚴橋區。從這個地理形勢看來,可以知道關河區必然戰鬥頻繁,情況多變。打起仗來,一夜之間便成了遊擊環境。敵人一退,各項工作又必須立即恢復,要求和中心地區一個樣的進行工作。如此艱苦地區,如此繁重任務,就要靠著宣傳工作的加強,才能更好地完成。隨手舉幾個例吧,例如參軍、民主選舉、保衛春耕、保衛秋收、徵購公糧、空室清野等等工作中無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重要一條,都要深入開展宣傳鼓動工作。因此便在這時,在許多宣傳組織形式中,出現了一支最活躍的隊伍,即以小搗戲藝人組織起來的宣傳隊。活動一個時期之後,又正式定名為白湖劇團,除流動演出之外,還在壩鎮固定設臺售票(一度)演唱。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白湖風光(來源 | 網絡圖片)

現在分別介紹一下劇團的幾個情況:

一、劇團人數很少,非常精幹。

白湖劇團,一共只有十人左右,都是老藝人。大部分的姓名我還記得。

應其和:農民,原擔任保農抗會理事長。演小生,也演別的。路子很雜,總的說,藝術不高明,是個半吊子,但有活動能力,擔任劇團團長。

應必祥:應其和的叔父,有文化,能記錄劇本主要情節,把幕表改成手抄劇本。扮老生,對各行當都有些經驗,是這批藝人中的秀才。

魏開榜:農民、佃農,家住班村,此時已兒孫滿堂。扮老旦、老生和小丑,藝術頗精,每一唱做,觀眾們為之喝彩。

費榮禮:農民,家住棗樹棵。演小生,也演旦角。

朱老八(已忘名字):家住花大門附近,不精於種田。扮旦角,名氣很大,遠近都知。據說青年時,每演出,觀眾為之入迷。

方益智:豆腐師傅,家住南鎮附近。配角較多演小丑。

王□□(名已忘,姓也記不準):從敵佔區無為縣城裡爭取出來的,是當時唯一的青年演員。演花旦、扮相,唱做工都好,紅極一時。

班朝恩:家住棗樹棵,原為區政府收發,當時是共產黨員。因為團裡缺少有文化的人,特地調去抄劇本和協助管理工作。

團裡主要就是這八個人,其他有幾個臨時幫忙參加演出的,我就記不得姓名了。

二、首戰告捷,深入人心。

由於種種原因,例如藝人長期不曾演出,晒網在家,廣大觀眾也因不曾看戲,兩眼正鬧饑荒……忽然在解放區裡,聽到熟悉的唱腔,大感親切。所以奔走相告,簡直像多年不見的老友,忽然又見到了,真是開心死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借羅衣》劇照(來源 | 《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

他們配合宣傳的第一件工作是參軍運動。關河區歷次動員參軍的成績都比較好,就是因為宣傳動員工作做的比較深透之故,這與搗戲藝人蔘與宣傳鼓動分不開的。從開始一般性的動員,到一次次的送新戰士入伍,慰問軍人家屬,送光榮匾,掛光榮燈等。藝人們都化了妝,夾在宣傳隊伍之中,組成鑼鼓喧天、歌舞載道的巨大人流,向部隊、向軍屬家門奔馳而去。龔紹遂同志調來任區長之後,每逢此時,他也與本區上層民主人士一道,穿上禮服加入慰問隊伍,形成別具一格的慰問組織形式。

搗戲藝人配合參軍宣傳首戰告捷,以後每項宣傳工作都少不了他們了。

三、劇本的解決

搗戲藝人蔘加宣傳,極易為大湖東人民所接受。因為大家都熟悉其演出形式、語言和調門,所謂家鄉戲一聽就懂,順口易記,比其他宣傳形式討巧多了,因此便向各項宣傳工作拓展開了。因為演出內容更加廣泛,演出次數加多,劇本的困難便感到突出起來。藝人們文化低,沒法編寫劇本,我們區里人手少,也難以幫助他們。即使從外部尋個劇本來,他們不識字,既不能讀,更談不上改編移植了。

船到橋頭自然直,在無辦法的情況下,還是採用藝人的老辦法,搞幕表戲。首先告訴他們故事情節和中心所在,然後讓他們分工擔任角色,口編自己要唱的唱詞,而後便集中對詞,我們坐在一旁聽他們唱並提出修改意見。幾次對詞和修改,一幕戲就出來了。就是用這個辦法,曾經編出約有二十幕戲。我能記得的劇名有:

《被迫離家》:描寫白湖兩岸西瓜嶺一農民,不堪保長壓迫,夜入保長之家。殺掉保長,逃來根據地。

《河南災》:根據報紙所載。河南省蔣管區人民,身受水旱蝗湯之害。

《山西荒》:閻錫山統治,受災居民逃難到陝北邊區(陝甘寧)。

《好參議員》:選舉縣及皖中山區參議員。

《好理事長》:表揚一個鄉的婦救會幹部。

《新冤枉記》:揭露國民黨廣西軍破壞抗戰團結,進攻我抗日根據地的罪行。其中有關河區橋頭埂村民,被抓去殺死挖心的慘痛情節,觀眾無不流淚痛恨,怒火中燒。

《開荒之歌》:生產運動中的開荒片段。

《築碉堡》:1944年,曾一度大築碉堡,保護根據地。筑後被毀,毀了又築,三尖山守碉戰一個排,全部犧牲。

《送郎參軍》:送親人上前線聯唱。

當時集體創作的幕表劇目約有20個左右,但我能想起來的只有這些。其中有的經過演唱一時期,班朝恩記錄部分保存起來,後來經過北撤也蕩然無存。

除了演出以上新戲之外,還編演過一些短小節目,如保衛春耕、保衛秋收、盤查哨、遞步哨、納鞋底、代耕隊等,大都只有唱詞,沒有故事情節。

為了滿足觀眾的要求和解決自己劇本的不足,也演出了一部分傳統節目。

四、活動經費和待遇

當時生活很艱苦,沒有經費,哪裡談上待遇?我們只能在區的權力範圍內,小打小敲的解決一點點,如在執行任務(化裝宣傳、登臺演出等)時,按民兵集訓、執勤待遇發給伙食菜金,不執行任務就沒有。免去他們擔任盤查哨、遞步哨、擔架隊等一般民兵應盡的義務。此外便什麼也沒有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民兵(來源 | 膠東在線)

化裝用品,儘可能節省著用,在區的經費節餘中給了他們一點錢備用。服裝都是借用的,沒有添置過。有一次,槐林咀那裡搜查出一些不知何時存下的一部分戲裝,我們收轉白湖劇團使用,倒是大得其便。

為了儘可能改善一點藝人的生活,約在1944年秋季開始農閒時,曾經讓他們在壩鎮開場賣票演出,或是到農村和鄰區接洽包場演出,所得收入拆分,略補家用。但農忙時,又各回家種田。

五、搗戲之花好景不長

從43年夏到45年秋,搗戲在關河區的活動頗得人們稱讚。例如,湖東辦事處主任後奕齋來區檢查工作,看到白湖劇團,很是讚揚,並親自看了他們排練。他們還到縣委機關去演過,尤其是演新冤枉記,縣裡同志無不誇獎,說是最好不過的階級教育。至於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更不用說,吃香極了!真是走到哪裡,歡迎到哪裡,沒有不叫好的。

可惜好景不長,1945年10月,皖中地區撤退,部隊北上山東,搗戲藝人也和整個湖東人民一道,受著二次痛苦。過著被壓迫、被剝削的悽慘生活。一度盛開的搗戲之花天折了。直到全國解放之後,我們新的廬劇出現了。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現在稱呼廬劇,那時是叫倒戲、小戲。有時還加重語氣,叫小倒戲。在上層人物中,還給它取個特別惡毒的名字,叫做“倒七戲”;我的確看到過三個字是這樣寫的,說是孝悌忠信禮儀廉七字全倒掉了,只剩下一個可恥的恥字。記得讀私塾時,老夫子還出過《論倒七戲之害》的題,要我們做文章,我們鸚鵡學舌,跟著胡說了些什麼,現在一句也記不得了。

除了這幾個帶有貶義的名稱之外,也還有另外用一個搗字的,把它稱為“搗戲”,意思大概是說它喜歡給有錢有勢的人搗蛋(諷刺)。是一文不值的窮老百姓小搗鼓起來的,不登大雅之堂。是否如此?未加考證。但在這篇文章中,我願一直使用這個搗字行文。

其實,儘管政府老爺、地方仕紳們不喜愛搗戲,處處貶低他、侮辱他;直至在演出場地,把藝人五花大綁綁了去,我曾親眼見過幾次。然而在廣大人民中卻非常的喜愛它。甚至人人都會哼幾句,有的人還能唱出全本。有個笑話,說的是某村居民,看搗戲幾乎看到人人入迷的程度,請聽他們的幾句唱詞:

商販:大茶壺、小茶壺還有兩把煨罐子。

農婦:拿來奴家瞧看。

丈夫:板奶奶,一鍋稀飯浦完了 。

放豬的:諾諾諾諾諾……(喚豬聲,也是搗戲幫腔,是擊板鼓人哼唱的。現在廬劇,可能沒有幫腔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你看,戲迷們把生活和搗戲融化起來了。

六十年前,搗戲在農村演出的形式很簡單,沒有胡琴伴奏,一面銅鑼,一個竹節鋸成的板鼓,兩人敲打起來,就算是整個樂隊。服裝道具也極簡化,儘可能的湊合著用用。一個小包袱便包裹著全部家當。但是儘管家當少,不貴重,我卻觀察到一個祕密:演旦角和鬚生的藝人,必須千方百計的保護珠花(頭面)和鬍子,這是命圪塔。即使被人綁去,也要儘可能先藏起來這混飯吃的傢伙。石塘村是椒子衝的中心村莊。為了預防被抓,在石塘演唱兩天,馬上轉移到更偏僻的村子去唱,如轉移到新塘窪、高家窪、嚴家窪、老牛窪、包家窪等處,像躲貓貓一樣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我未見過搗戲的文字劇本,也許根本就沒有。只是聽他們唱時,記住了一些劇目和劇中情節。聽的較多的是休丁香、勸小姑、小辭店、打煙燈、討學俸、秦雪梅觀畫、三孃教子、王清明招親、孫自高賣水、皮氏女三告等。

現在談談我認識的搗戲藝人。我是農村人,不知縣城省會的情況,只是談談農村。那時在農村,未見過專業劇團,只是被稱為唱戲的、戲班子。所謂班子,都是臨時搭起來的,不唱時就回家種田、捕魚、搞手工業維持生活,相當的窮困。因為演戲的生涯流動性大,長時期在外漂流。養成生活習慣為散漫,勞動力不強,生產技術不高明,少數人還沾上賭博、吸鴉片的不良嗜好,從而可能是引起人們輕視搗戲藝人的重要原因。我的鄰居有兄弟二人均是搗戲藝人,他倆的經歷便能說明這個問題。其兄名方平安,是演旦角的,一輩子演戲;沒有戲演就在家捕魚捉蝦,維持一家生活,安貧守份,人皆贊之;他早已過世,他的兒孫還住在我們生產隊。其弟方平高,長於演老生和小丑,不僅我們這些小孩愛看他的戲,長輩們也都誇他演的好,是個人才;同時惋惜他為鴉片所害,不講品行,以致淪落成小光旦而死去。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在我所認識的搗戲演出人員中,還有一位名叫丁海泉的人,他不是專業而是票友參加演出,因為我們兩家來往較多,我每逢遇見他時便喊:“丁大伯,你什麼時候唱戲給我們看呀?”他總是笑笑說:“到唱的時候告訴你。”他是扮小生的,在休丁香戲中,他扮張萬郎。“一把寶劍明亮亮,插在銀安寶殿上”的兩句唱詞,就是張萬郎出場亮相時唱的,至今我還記得。曾幾何時人物全非,言之黯然神傷。

上面說的,全是廢話,是順便帶出來的。現在來談談要說的話吧。

很小便與搗戲結緣的我,不知何故,從十五歲那年起,十年時間,幾乎沒有看過。原因何在?未作研究。我想,不外是天災、兵禍,失學失業,農村經濟破產,求生無路,藝人哪有心腸演出?人們哪有興趣看戲?回想當時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直到十五年之後,在1943年,也就是當我30歲的時候,在皖中抗日民主根椐地,使我與搗戲藝人又親密地接近過一個時期,並且親眼看到他們利用自己的藝術特長,為民族解放,為人民民主貢獻了力量。這段史實,應該說是廬劇的前身,當時的小搗戲的光榮片段,不能不記載下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媽媽》劇照(來源 | 《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

抗日戰爭時期,皖中抗日民主政權湖東縣下屬,有一個關河區。它的地理位置,在巢縣南部,廬江縣東部,無為縣北部,三縣各有兩個鄉,組織起來的區一級政權。我在那兒當區長兼區委書記,後來又到湖東縣工作。關河區的中心在關河鎮和魏家壩鎮一帶,其外沿北接盛家橋,南接黃姑閘兩個日軍據點。面對煙波浩淼的白湖,白湖過去便是國統區廬江縣,住了廣西軍。從關河區向裡走,便緊接著抗日領導機關——皖中區黨委 、皖中行署,新四軍第七師司令部所在地的嚴橋區。從這個地理形勢看來,可以知道關河區必然戰鬥頻繁,情況多變。打起仗來,一夜之間便成了遊擊環境。敵人一退,各項工作又必須立即恢復,要求和中心地區一個樣的進行工作。如此艱苦地區,如此繁重任務,就要靠著宣傳工作的加強,才能更好地完成。隨手舉幾個例吧,例如參軍、民主選舉、保衛春耕、保衛秋收、徵購公糧、空室清野等等工作中無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重要一條,都要深入開展宣傳鼓動工作。因此便在這時,在許多宣傳組織形式中,出現了一支最活躍的隊伍,即以小搗戲藝人組織起來的宣傳隊。活動一個時期之後,又正式定名為白湖劇團,除流動演出之外,還在壩鎮固定設臺售票(一度)演唱。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白湖風光(來源 | 網絡圖片)

現在分別介紹一下劇團的幾個情況:

一、劇團人數很少,非常精幹。

白湖劇團,一共只有十人左右,都是老藝人。大部分的姓名我還記得。

應其和:農民,原擔任保農抗會理事長。演小生,也演別的。路子很雜,總的說,藝術不高明,是個半吊子,但有活動能力,擔任劇團團長。

應必祥:應其和的叔父,有文化,能記錄劇本主要情節,把幕表改成手抄劇本。扮老生,對各行當都有些經驗,是這批藝人中的秀才。

魏開榜:農民、佃農,家住班村,此時已兒孫滿堂。扮老旦、老生和小丑,藝術頗精,每一唱做,觀眾們為之喝彩。

費榮禮:農民,家住棗樹棵。演小生,也演旦角。

朱老八(已忘名字):家住花大門附近,不精於種田。扮旦角,名氣很大,遠近都知。據說青年時,每演出,觀眾為之入迷。

方益智:豆腐師傅,家住南鎮附近。配角較多演小丑。

王□□(名已忘,姓也記不準):從敵佔區無為縣城裡爭取出來的,是當時唯一的青年演員。演花旦、扮相,唱做工都好,紅極一時。

班朝恩:家住棗樹棵,原為區政府收發,當時是共產黨員。因為團裡缺少有文化的人,特地調去抄劇本和協助管理工作。

團裡主要就是這八個人,其他有幾個臨時幫忙參加演出的,我就記不得姓名了。

二、首戰告捷,深入人心。

由於種種原因,例如藝人長期不曾演出,晒網在家,廣大觀眾也因不曾看戲,兩眼正鬧饑荒……忽然在解放區裡,聽到熟悉的唱腔,大感親切。所以奔走相告,簡直像多年不見的老友,忽然又見到了,真是開心死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借羅衣》劇照(來源 | 《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

他們配合宣傳的第一件工作是參軍運動。關河區歷次動員參軍的成績都比較好,就是因為宣傳動員工作做的比較深透之故,這與搗戲藝人蔘與宣傳鼓動分不開的。從開始一般性的動員,到一次次的送新戰士入伍,慰問軍人家屬,送光榮匾,掛光榮燈等。藝人們都化了妝,夾在宣傳隊伍之中,組成鑼鼓喧天、歌舞載道的巨大人流,向部隊、向軍屬家門奔馳而去。龔紹遂同志調來任區長之後,每逢此時,他也與本區上層民主人士一道,穿上禮服加入慰問隊伍,形成別具一格的慰問組織形式。

搗戲藝人配合參軍宣傳首戰告捷,以後每項宣傳工作都少不了他們了。

三、劇本的解決

搗戲藝人蔘加宣傳,極易為大湖東人民所接受。因為大家都熟悉其演出形式、語言和調門,所謂家鄉戲一聽就懂,順口易記,比其他宣傳形式討巧多了,因此便向各項宣傳工作拓展開了。因為演出內容更加廣泛,演出次數加多,劇本的困難便感到突出起來。藝人們文化低,沒法編寫劇本,我們區里人手少,也難以幫助他們。即使從外部尋個劇本來,他們不識字,既不能讀,更談不上改編移植了。

船到橋頭自然直,在無辦法的情況下,還是採用藝人的老辦法,搞幕表戲。首先告訴他們故事情節和中心所在,然後讓他們分工擔任角色,口編自己要唱的唱詞,而後便集中對詞,我們坐在一旁聽他們唱並提出修改意見。幾次對詞和修改,一幕戲就出來了。就是用這個辦法,曾經編出約有二十幕戲。我能記得的劇名有:

《被迫離家》:描寫白湖兩岸西瓜嶺一農民,不堪保長壓迫,夜入保長之家。殺掉保長,逃來根據地。

《河南災》:根據報紙所載。河南省蔣管區人民,身受水旱蝗湯之害。

《山西荒》:閻錫山統治,受災居民逃難到陝北邊區(陝甘寧)。

《好參議員》:選舉縣及皖中山區參議員。

《好理事長》:表揚一個鄉的婦救會幹部。

《新冤枉記》:揭露國民黨廣西軍破壞抗戰團結,進攻我抗日根據地的罪行。其中有關河區橋頭埂村民,被抓去殺死挖心的慘痛情節,觀眾無不流淚痛恨,怒火中燒。

《開荒之歌》:生產運動中的開荒片段。

《築碉堡》:1944年,曾一度大築碉堡,保護根據地。筑後被毀,毀了又築,三尖山守碉戰一個排,全部犧牲。

《送郎參軍》:送親人上前線聯唱。

當時集體創作的幕表劇目約有20個左右,但我能想起來的只有這些。其中有的經過演唱一時期,班朝恩記錄部分保存起來,後來經過北撤也蕩然無存。

除了演出以上新戲之外,還編演過一些短小節目,如保衛春耕、保衛秋收、盤查哨、遞步哨、納鞋底、代耕隊等,大都只有唱詞,沒有故事情節。

為了滿足觀眾的要求和解決自己劇本的不足,也演出了一部分傳統節目。

四、活動經費和待遇

當時生活很艱苦,沒有經費,哪裡談上待遇?我們只能在區的權力範圍內,小打小敲的解決一點點,如在執行任務(化裝宣傳、登臺演出等)時,按民兵集訓、執勤待遇發給伙食菜金,不執行任務就沒有。免去他們擔任盤查哨、遞步哨、擔架隊等一般民兵應盡的義務。此外便什麼也沒有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民兵(來源 | 膠東在線)

化裝用品,儘可能節省著用,在區的經費節餘中給了他們一點錢備用。服裝都是借用的,沒有添置過。有一次,槐林咀那裡搜查出一些不知何時存下的一部分戲裝,我們收轉白湖劇團使用,倒是大得其便。

為了儘可能改善一點藝人的生活,約在1944年秋季開始農閒時,曾經讓他們在壩鎮開場賣票演出,或是到農村和鄰區接洽包場演出,所得收入拆分,略補家用。但農忙時,又各回家種田。

五、搗戲之花好景不長

從43年夏到45年秋,搗戲在關河區的活動頗得人們稱讚。例如,湖東辦事處主任後奕齋來區檢查工作,看到白湖劇團,很是讚揚,並親自看了他們排練。他們還到縣委機關去演過,尤其是演新冤枉記,縣裡同志無不誇獎,說是最好不過的階級教育。至於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更不用說,吃香極了!真是走到哪裡,歡迎到哪裡,沒有不叫好的。

可惜好景不長,1945年10月,皖中地區撤退,部隊北上山東,搗戲藝人也和整個湖東人民一道,受著二次痛苦。過著被壓迫、被剝削的悽慘生活。一度盛開的搗戲之花天折了。直到全國解放之後,我們新的廬劇出現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演出(攝影 | 餘和平)

"

作者:夏冰流

很小我便愛看廬劇,到底小到幾歲,談不清楚。記得八歲那年,我在石塘小學讀書,村裡廣場上時有演出。每當下午,小鑼一響,我腳板就發癢;教師剛宣佈放學,我便三腳並作兩步,跑去看它一兩出壓臺戲。大概從此時算起是合適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現在稱呼廬劇,那時是叫倒戲、小戲。有時還加重語氣,叫小倒戲。在上層人物中,還給它取個特別惡毒的名字,叫做“倒七戲”;我的確看到過三個字是這樣寫的,說是孝悌忠信禮儀廉七字全倒掉了,只剩下一個可恥的恥字。記得讀私塾時,老夫子還出過《論倒七戲之害》的題,要我們做文章,我們鸚鵡學舌,跟著胡說了些什麼,現在一句也記不得了。

除了這幾個帶有貶義的名稱之外,也還有另外用一個搗字的,把它稱為“搗戲”,意思大概是說它喜歡給有錢有勢的人搗蛋(諷刺)。是一文不值的窮老百姓小搗鼓起來的,不登大雅之堂。是否如此?未加考證。但在這篇文章中,我願一直使用這個搗字行文。

其實,儘管政府老爺、地方仕紳們不喜愛搗戲,處處貶低他、侮辱他;直至在演出場地,把藝人五花大綁綁了去,我曾親眼見過幾次。然而在廣大人民中卻非常的喜愛它。甚至人人都會哼幾句,有的人還能唱出全本。有個笑話,說的是某村居民,看搗戲幾乎看到人人入迷的程度,請聽他們的幾句唱詞:

商販:大茶壺、小茶壺還有兩把煨罐子。

農婦:拿來奴家瞧看。

丈夫:板奶奶,一鍋稀飯浦完了 。

放豬的:諾諾諾諾諾……(喚豬聲,也是搗戲幫腔,是擊板鼓人哼唱的。現在廬劇,可能沒有幫腔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你看,戲迷們把生活和搗戲融化起來了。

六十年前,搗戲在農村演出的形式很簡單,沒有胡琴伴奏,一面銅鑼,一個竹節鋸成的板鼓,兩人敲打起來,就算是整個樂隊。服裝道具也極簡化,儘可能的湊合著用用。一個小包袱便包裹著全部家當。但是儘管家當少,不貴重,我卻觀察到一個祕密:演旦角和鬚生的藝人,必須千方百計的保護珠花(頭面)和鬍子,這是命圪塔。即使被人綁去,也要儘可能先藏起來這混飯吃的傢伙。石塘村是椒子衝的中心村莊。為了預防被抓,在石塘演唱兩天,馬上轉移到更偏僻的村子去唱,如轉移到新塘窪、高家窪、嚴家窪、老牛窪、包家窪等處,像躲貓貓一樣的。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舒茶鎮石塘村(攝影 | 張為)

我未見過搗戲的文字劇本,也許根本就沒有。只是聽他們唱時,記住了一些劇目和劇中情節。聽的較多的是休丁香、勸小姑、小辭店、打煙燈、討學俸、秦雪梅觀畫、三孃教子、王清明招親、孫自高賣水、皮氏女三告等。

現在談談我認識的搗戲藝人。我是農村人,不知縣城省會的情況,只是談談農村。那時在農村,未見過專業劇團,只是被稱為唱戲的、戲班子。所謂班子,都是臨時搭起來的,不唱時就回家種田、捕魚、搞手工業維持生活,相當的窮困。因為演戲的生涯流動性大,長時期在外漂流。養成生活習慣為散漫,勞動力不強,生產技術不高明,少數人還沾上賭博、吸鴉片的不良嗜好,從而可能是引起人們輕視搗戲藝人的重要原因。我的鄰居有兄弟二人均是搗戲藝人,他倆的經歷便能說明這個問題。其兄名方平安,是演旦角的,一輩子演戲;沒有戲演就在家捕魚捉蝦,維持一家生活,安貧守份,人皆贊之;他早已過世,他的兒孫還住在我們生產隊。其弟方平高,長於演老生和小丑,不僅我們這些小孩愛看他的戲,長輩們也都誇他演的好,是個人才;同時惋惜他為鴉片所害,不講品行,以致淪落成小光旦而死去。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劇照(來源 | 《印象舒城》)

在我所認識的搗戲演出人員中,還有一位名叫丁海泉的人,他不是專業而是票友參加演出,因為我們兩家來往較多,我每逢遇見他時便喊:“丁大伯,你什麼時候唱戲給我們看呀?”他總是笑笑說:“到唱的時候告訴你。”他是扮小生的,在休丁香戲中,他扮張萬郎。“一把寶劍明亮亮,插在銀安寶殿上”的兩句唱詞,就是張萬郎出場亮相時唱的,至今我還記得。曾幾何時人物全非,言之黯然神傷。

上面說的,全是廢話,是順便帶出來的。現在來談談要說的話吧。

很小便與搗戲結緣的我,不知何故,從十五歲那年起,十年時間,幾乎沒有看過。原因何在?未作研究。我想,不外是天災、兵禍,失學失業,農村經濟破產,求生無路,藝人哪有心腸演出?人們哪有興趣看戲?回想當時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直到十五年之後,在1943年,也就是當我30歲的時候,在皖中抗日民主根椐地,使我與搗戲藝人又親密地接近過一個時期,並且親眼看到他們利用自己的藝術特長,為民族解放,為人民民主貢獻了力量。這段史實,應該說是廬劇的前身,當時的小搗戲的光榮片段,不能不記載下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媽媽》劇照(來源 | 《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

抗日戰爭時期,皖中抗日民主政權湖東縣下屬,有一個關河區。它的地理位置,在巢縣南部,廬江縣東部,無為縣北部,三縣各有兩個鄉,組織起來的區一級政權。我在那兒當區長兼區委書記,後來又到湖東縣工作。關河區的中心在關河鎮和魏家壩鎮一帶,其外沿北接盛家橋,南接黃姑閘兩個日軍據點。面對煙波浩淼的白湖,白湖過去便是國統區廬江縣,住了廣西軍。從關河區向裡走,便緊接著抗日領導機關——皖中區黨委 、皖中行署,新四軍第七師司令部所在地的嚴橋區。從這個地理形勢看來,可以知道關河區必然戰鬥頻繁,情況多變。打起仗來,一夜之間便成了遊擊環境。敵人一退,各項工作又必須立即恢復,要求和中心地區一個樣的進行工作。如此艱苦地區,如此繁重任務,就要靠著宣傳工作的加強,才能更好地完成。隨手舉幾個例吧,例如參軍、民主選舉、保衛春耕、保衛秋收、徵購公糧、空室清野等等工作中無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重要一條,都要深入開展宣傳鼓動工作。因此便在這時,在許多宣傳組織形式中,出現了一支最活躍的隊伍,即以小搗戲藝人組織起來的宣傳隊。活動一個時期之後,又正式定名為白湖劇團,除流動演出之外,還在壩鎮固定設臺售票(一度)演唱。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白湖風光(來源 | 網絡圖片)

現在分別介紹一下劇團的幾個情況:

一、劇團人數很少,非常精幹。

白湖劇團,一共只有十人左右,都是老藝人。大部分的姓名我還記得。

應其和:農民,原擔任保農抗會理事長。演小生,也演別的。路子很雜,總的說,藝術不高明,是個半吊子,但有活動能力,擔任劇團團長。

應必祥:應其和的叔父,有文化,能記錄劇本主要情節,把幕表改成手抄劇本。扮老生,對各行當都有些經驗,是這批藝人中的秀才。

魏開榜:農民、佃農,家住班村,此時已兒孫滿堂。扮老旦、老生和小丑,藝術頗精,每一唱做,觀眾們為之喝彩。

費榮禮:農民,家住棗樹棵。演小生,也演旦角。

朱老八(已忘名字):家住花大門附近,不精於種田。扮旦角,名氣很大,遠近都知。據說青年時,每演出,觀眾為之入迷。

方益智:豆腐師傅,家住南鎮附近。配角較多演小丑。

王□□(名已忘,姓也記不準):從敵佔區無為縣城裡爭取出來的,是當時唯一的青年演員。演花旦、扮相,唱做工都好,紅極一時。

班朝恩:家住棗樹棵,原為區政府收發,當時是共產黨員。因為團裡缺少有文化的人,特地調去抄劇本和協助管理工作。

團裡主要就是這八個人,其他有幾個臨時幫忙參加演出的,我就記不得姓名了。

二、首戰告捷,深入人心。

由於種種原因,例如藝人長期不曾演出,晒網在家,廣大觀眾也因不曾看戲,兩眼正鬧饑荒……忽然在解放區裡,聽到熟悉的唱腔,大感親切。所以奔走相告,簡直像多年不見的老友,忽然又見到了,真是開心死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借羅衣》劇照(來源 | 《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

他們配合宣傳的第一件工作是參軍運動。關河區歷次動員參軍的成績都比較好,就是因為宣傳動員工作做的比較深透之故,這與搗戲藝人蔘與宣傳鼓動分不開的。從開始一般性的動員,到一次次的送新戰士入伍,慰問軍人家屬,送光榮匾,掛光榮燈等。藝人們都化了妝,夾在宣傳隊伍之中,組成鑼鼓喧天、歌舞載道的巨大人流,向部隊、向軍屬家門奔馳而去。龔紹遂同志調來任區長之後,每逢此時,他也與本區上層民主人士一道,穿上禮服加入慰問隊伍,形成別具一格的慰問組織形式。

搗戲藝人配合參軍宣傳首戰告捷,以後每項宣傳工作都少不了他們了。

三、劇本的解決

搗戲藝人蔘加宣傳,極易為大湖東人民所接受。因為大家都熟悉其演出形式、語言和調門,所謂家鄉戲一聽就懂,順口易記,比其他宣傳形式討巧多了,因此便向各項宣傳工作拓展開了。因為演出內容更加廣泛,演出次數加多,劇本的困難便感到突出起來。藝人們文化低,沒法編寫劇本,我們區里人手少,也難以幫助他們。即使從外部尋個劇本來,他們不識字,既不能讀,更談不上改編移植了。

船到橋頭自然直,在無辦法的情況下,還是採用藝人的老辦法,搞幕表戲。首先告訴他們故事情節和中心所在,然後讓他們分工擔任角色,口編自己要唱的唱詞,而後便集中對詞,我們坐在一旁聽他們唱並提出修改意見。幾次對詞和修改,一幕戲就出來了。就是用這個辦法,曾經編出約有二十幕戲。我能記得的劇名有:

《被迫離家》:描寫白湖兩岸西瓜嶺一農民,不堪保長壓迫,夜入保長之家。殺掉保長,逃來根據地。

《河南災》:根據報紙所載。河南省蔣管區人民,身受水旱蝗湯之害。

《山西荒》:閻錫山統治,受災居民逃難到陝北邊區(陝甘寧)。

《好參議員》:選舉縣及皖中山區參議員。

《好理事長》:表揚一個鄉的婦救會幹部。

《新冤枉記》:揭露國民黨廣西軍破壞抗戰團結,進攻我抗日根據地的罪行。其中有關河區橋頭埂村民,被抓去殺死挖心的慘痛情節,觀眾無不流淚痛恨,怒火中燒。

《開荒之歌》:生產運動中的開荒片段。

《築碉堡》:1944年,曾一度大築碉堡,保護根據地。筑後被毀,毀了又築,三尖山守碉戰一個排,全部犧牲。

《送郎參軍》:送親人上前線聯唱。

當時集體創作的幕表劇目約有20個左右,但我能想起來的只有這些。其中有的經過演唱一時期,班朝恩記錄部分保存起來,後來經過北撤也蕩然無存。

除了演出以上新戲之外,還編演過一些短小節目,如保衛春耕、保衛秋收、盤查哨、遞步哨、納鞋底、代耕隊等,大都只有唱詞,沒有故事情節。

為了滿足觀眾的要求和解決自己劇本的不足,也演出了一部分傳統節目。

四、活動經費和待遇

當時生活很艱苦,沒有經費,哪裡談上待遇?我們只能在區的權力範圍內,小打小敲的解決一點點,如在執行任務(化裝宣傳、登臺演出等)時,按民兵集訓、執勤待遇發給伙食菜金,不執行任務就沒有。免去他們擔任盤查哨、遞步哨、擔架隊等一般民兵應盡的義務。此外便什麼也沒有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民兵(來源 | 膠東在線)

化裝用品,儘可能節省著用,在區的經費節餘中給了他們一點錢備用。服裝都是借用的,沒有添置過。有一次,槐林咀那裡搜查出一些不知何時存下的一部分戲裝,我們收轉白湖劇團使用,倒是大得其便。

為了儘可能改善一點藝人的生活,約在1944年秋季開始農閒時,曾經讓他們在壩鎮開場賣票演出,或是到農村和鄰區接洽包場演出,所得收入拆分,略補家用。但農忙時,又各回家種田。

五、搗戲之花好景不長

從43年夏到45年秋,搗戲在關河區的活動頗得人們稱讚。例如,湖東辦事處主任後奕齋來區檢查工作,看到白湖劇團,很是讚揚,並親自看了他們排練。他們還到縣委機關去演過,尤其是演新冤枉記,縣裡同志無不誇獎,說是最好不過的階級教育。至於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更不用說,吃香極了!真是走到哪裡,歡迎到哪裡,沒有不叫好的。

可惜好景不長,1945年10月,皖中地區撤退,部隊北上山東,搗戲藝人也和整個湖東人民一道,受著二次痛苦。過著被壓迫、被剝削的悽慘生活。一度盛開的搗戲之花天折了。直到全國解放之後,我們新的廬劇出現了。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廬劇演出(攝影 | 餘和平)

安徽舒城:漫話小搗戲(廬劇),革命時期的重要宣傳工具


  • 作者:夏冰流(原文刊登於1994年出版的《舒城文史資料》第二輯)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