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河文化|陸河“漳州話”方言趣談'

陸河 漳州 福建 文化 陸河熱線網 2019-07-24
"

在陸河縣河田鎮和上護鎮有一些鄉村的村民講的一種語言叫“漳州話”。

"

在陸河縣河田鎮和上護鎮有一些鄉村的村民講的一種語言叫“漳州話”。

陸河文化|陸河“漳州話”方言趣談

何謂“漳州話”?“漳州話”是客家話分出來的一種方言。這種語言的發源地是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是一個地級市。它是客家人遷徙的集散地之一。陸河人稱“漳州話”為“講漳州”。

“漳州話”傳入陸河是在明末清初的300多年前。那時,河田鎮圳口村委的張姓、陳姓的祖先開始從福建省漳州市遷到陸河河田居住。在這一時期前後,又有陳姓、張姓和高姓各一人也從福建漳州市分別遷到河田鎮布金埔上寨、大徑村委和上護鎮麻溪居住。他們都是風華正茂的青少年,在陸河建家立業。現他們的後代有幾千多人。上述張姓都是上杭張姓始祖化孫公的後裔。這幾批移民也把“漳州話”帶進了陸河。

“漳州話”雖然是客家話的一種,但是,它跟陸河多數人講的客家話是有較大的差異。有些字詞聲調不同,有些字詞音節不同,甚至讀音相差甚遠。有些字詞保持了漢語音節和聲調,有些則完全改變。例如:陸河多數人講“回家”是說:“轉”。“漳州話”則說:“歸”。(下面1.代表陸河多數人說的語言,2.代表“漳州話”。)1.說“下雨”是“落水”。2 .說“落汙”;1.說“水”字是“水”。2.說“費”。“漳州話”還讀“摘”為“落”;“聽”讀“天”;“買”讀“美”;“插田”說是“示壇”;“夠”讀“喇”;“棺材”讀“棺柴”(用客家話讀)。“漳州話”跟陸河多數人講的客家話估計有幾百個音節不同。在陸河縣“漳州話”方言區中,各個地方或各個姓氏之間,有些音節和聲調也有所不同,“講漳州”的程度深淺也不盡相同。“講漳州”程度最深的是布金村委的埔上寨村的陳姓。

其他地方的客家人若初次與“講漳州”的人接觸,有很多話聽不懂,甚至鬧出笑話。據傳說,很久以前,陸河某地有一對客家婦女是“兩姊”“畲勉”(稱未生育的女兒的家婆或兒媳的母親)。一個“講漳州”,另一個不是“講漳州”。有一天,“講漳州”的那位到另一位家裡做客。晚飯後,她們聊天很久了,“講漳州”的那位感到很疲勞想睡覺。她就對“畲勉”說:“‘畲勉’來fuei(睡的意思。非“漳州”客是“斜”的意思”)。聽者以為自己坐不端正,就馬上坐端正一點。過了一會兒,“講漳州”的那位婦女又說:“‘畲勉’來fuei”。她的“畲勉”又坐端正一點。“講漳州”的那位婦女看到對方聽不懂,就用對方的語言說:“來睡”。對方才恍然大悟,引起了鬨堂大笑。

陸河縣現講“漳州話”語言的地區及姓氏有河田鎮圳口村委的張姓和陳姓、共聯村委的大部分陳姓和張姓、布金村委埔上寨的陳姓、大徑村委的高姓和張姓、上護鎮麻溪的張姓和高姓。從圳口村委下園仔遷到內洞村委坑尾頭村的的陳姓已被當地其他客家語言同化,現在不講“漳州話”。布金村委山口自然村的陳姓、共聯村委石下村的陳姓和上述地區的羅姓、黎姓、葉姓和沈姓都不講“漳州話”。在陸河講“漳州話”只有張、陳、高三個姓氏,總人口近萬人。

“漳州話”是客家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幾百年來,陸河縣“講漳州”的人能和其他講客的人和睦相處,同舟共濟,互相幫助,為國家建設,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作出了貢獻。

(文字/羅新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