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

當新能源公共汽車從陸豐市政府大院內緩緩駛出的時候,天空晴朗到有一種明亮乾淨充滿正氣的藍,為期一天的“汕尾文化之旅”南塘行在似火驕陽中拉開了帷幕。我無需掩飾自己才疏識淺——在來陸豐南塘之前,我連南塘在哪裡都不知道,更遑論“印象”了。

"

當新能源公共汽車從陸豐市政府大院內緩緩駛出的時候,天空晴朗到有一種明亮乾淨充滿正氣的藍,為期一天的“汕尾文化之旅”南塘行在似火驕陽中拉開了帷幕。我無需掩飾自己才疏識淺——在來陸豐南塘之前,我連南塘在哪裡都不知道,更遑論“印象”了。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我雖不是武陵人,但總懷有一探“桃花源”的好奇。參觀古樸村寨、欣賞山巒美景、重走紅色之路……緊湊而充實的行程,讓我掀起了南塘的“蓋頭”。放下半遮面的琵琶,南塘在我心中的印象逐漸清晰且深刻起來。徜徉在古榕環繞的深山古剎,我沉醉於闃寂世界的寧靜,看到了芸芸眾生最樸實的信仰,收穫了心靈的愉悅。站在紅色革命遺址上,我感受到海陸豐人民在革命年代的堅定信念,感動於仁人志士及普通百姓為革命而作出的偉大犧牲。不過,許是個人興趣愛好使然,我更喜歡遊走在歲月光陰裡,透過古寨舊城牆的縫隙,觸摸古典建築不斷老去的肌理,在敬畏與感慨中細緻地窺探古人的世界。古寨村落,詩禮傳家,這是我對南塘古村落最為深刻的印象。

"

當新能源公共汽車從陸豐市政府大院內緩緩駛出的時候,天空晴朗到有一種明亮乾淨充滿正氣的藍,為期一天的“汕尾文化之旅”南塘行在似火驕陽中拉開了帷幕。我無需掩飾自己才疏識淺——在來陸豐南塘之前,我連南塘在哪裡都不知道,更遑論“印象”了。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我雖不是武陵人,但總懷有一探“桃花源”的好奇。參觀古樸村寨、欣賞山巒美景、重走紅色之路……緊湊而充實的行程,讓我掀起了南塘的“蓋頭”。放下半遮面的琵琶,南塘在我心中的印象逐漸清晰且深刻起來。徜徉在古榕環繞的深山古剎,我沉醉於闃寂世界的寧靜,看到了芸芸眾生最樸實的信仰,收穫了心靈的愉悅。站在紅色革命遺址上,我感受到海陸豐人民在革命年代的堅定信念,感動於仁人志士及普通百姓為革命而作出的偉大犧牲。不過,許是個人興趣愛好使然,我更喜歡遊走在歲月光陰裡,透過古寨舊城牆的縫隙,觸摸古典建築不斷老去的肌理,在敬畏與感慨中細緻地窺探古人的世界。古寨村落,詩禮傳家,這是我對南塘古村落最為深刻的印象。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南塘響尾溪,“三街六巷”古村落。據載,這個古村落興建於乾隆1750年間,由響尾溪村溫氏第十三世景泰與其弟明泰所建,為溫氏聚居村寨。寨子原名“新興寨”,後改為響尾溪。村寨到底有多大?我沒刨根問底地索問具體數據。“三街”“六巷”這兩個詞足以佐證這個古村落佔地面積之大。古村落四牆圍寨,牆大多為黃黏土貝殼細砂石夯實而成,目測牆高約摸三四米。雖久經風雨侵蝕,但寨牆仍然給人以固若金湯之感。寨門樓不高,有兩層,結實的木梯直通寨門二樓的小閣樓,閣樓上有瞭望口。寨前一花一木,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人立於寨門,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寨內房屋大多坍圮,在殘磚斷瓦間,殘存的各式各樣的彩繪及文字,隱約還能辨認出來一些;古樸典雅的木質構件,縱然歷經曝晒蟲蛀,依舊還能看出雕刻的精美。行走在寨子裡,穿行在三街六巷,在蔓延的荒草間,我依舊能夠想象出寨子在當年的鱗次櫛比與磅礴氣勢!

"

當新能源公共汽車從陸豐市政府大院內緩緩駛出的時候,天空晴朗到有一種明亮乾淨充滿正氣的藍,為期一天的“汕尾文化之旅”南塘行在似火驕陽中拉開了帷幕。我無需掩飾自己才疏識淺——在來陸豐南塘之前,我連南塘在哪裡都不知道,更遑論“印象”了。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我雖不是武陵人,但總懷有一探“桃花源”的好奇。參觀古樸村寨、欣賞山巒美景、重走紅色之路……緊湊而充實的行程,讓我掀起了南塘的“蓋頭”。放下半遮面的琵琶,南塘在我心中的印象逐漸清晰且深刻起來。徜徉在古榕環繞的深山古剎,我沉醉於闃寂世界的寧靜,看到了芸芸眾生最樸實的信仰,收穫了心靈的愉悅。站在紅色革命遺址上,我感受到海陸豐人民在革命年代的堅定信念,感動於仁人志士及普通百姓為革命而作出的偉大犧牲。不過,許是個人興趣愛好使然,我更喜歡遊走在歲月光陰裡,透過古寨舊城牆的縫隙,觸摸古典建築不斷老去的肌理,在敬畏與感慨中細緻地窺探古人的世界。古寨村落,詩禮傳家,這是我對南塘古村落最為深刻的印象。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南塘響尾溪,“三街六巷”古村落。據載,這個古村落興建於乾隆1750年間,由響尾溪村溫氏第十三世景泰與其弟明泰所建,為溫氏聚居村寨。寨子原名“新興寨”,後改為響尾溪。村寨到底有多大?我沒刨根問底地索問具體數據。“三街”“六巷”這兩個詞足以佐證這個古村落佔地面積之大。古村落四牆圍寨,牆大多為黃黏土貝殼細砂石夯實而成,目測牆高約摸三四米。雖久經風雨侵蝕,但寨牆仍然給人以固若金湯之感。寨門樓不高,有兩層,結實的木梯直通寨門二樓的小閣樓,閣樓上有瞭望口。寨前一花一木,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人立於寨門,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寨內房屋大多坍圮,在殘磚斷瓦間,殘存的各式各樣的彩繪及文字,隱約還能辨認出來一些;古樸典雅的木質構件,縱然歷經曝晒蟲蛀,依舊還能看出雕刻的精美。行走在寨子裡,穿行在三街六巷,在蔓延的荒草間,我依舊能夠想象出寨子在當年的鱗次櫛比與磅礴氣勢!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如果說寨子裡的古建築是響尾溪聲名鵲起的硬件,那麼響尾溪人“學優以仕”則應該是其名聲遠揚的軟件了。這樣的“軟件”,無疑彰顯了響尾溪人有著詩禮傳家的優秀家風。

寨前豎立著五對旗杆硤。旗杆硤是用來豎立功名旗杆的。科舉中功名後,在宗祠前豎立旗杆,一來光宗耀祖,二來激勵後人。由旗杆硤上題字可知,立旗杆硤的人是清朝乾隆時期的溫氏男日旭、日益、覲威、覲禎以及覲賢。特別要指出的是,建造“新興寨”的溫景泰溫明泰兩兄弟,才華亦極為出眾。其中,溫景泰是清朝乾隆年間皇帝敕封的“奉直大夫”。如今,在去響尾溪的的路上,依然完好地保存著其後人所立的墓道石碑。可以這樣說,響尾溪有著極為良好的家風,詩禮傳家,因此人才輩出。另據介紹,錢鍾書的老師溫源寧是陸豐人,與響尾溪溫氏是否有淵源,有學者甚至推測溫源寧就是南塘響尾溪人氏。倘若得到實證,這無疑又是響尾溪村家風優秀,詩禮傳家,地靈人傑的重要證據。

"

當新能源公共汽車從陸豐市政府大院內緩緩駛出的時候,天空晴朗到有一種明亮乾淨充滿正氣的藍,為期一天的“汕尾文化之旅”南塘行在似火驕陽中拉開了帷幕。我無需掩飾自己才疏識淺——在來陸豐南塘之前,我連南塘在哪裡都不知道,更遑論“印象”了。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我雖不是武陵人,但總懷有一探“桃花源”的好奇。參觀古樸村寨、欣賞山巒美景、重走紅色之路……緊湊而充實的行程,讓我掀起了南塘的“蓋頭”。放下半遮面的琵琶,南塘在我心中的印象逐漸清晰且深刻起來。徜徉在古榕環繞的深山古剎,我沉醉於闃寂世界的寧靜,看到了芸芸眾生最樸實的信仰,收穫了心靈的愉悅。站在紅色革命遺址上,我感受到海陸豐人民在革命年代的堅定信念,感動於仁人志士及普通百姓為革命而作出的偉大犧牲。不過,許是個人興趣愛好使然,我更喜歡遊走在歲月光陰裡,透過古寨舊城牆的縫隙,觸摸古典建築不斷老去的肌理,在敬畏與感慨中細緻地窺探古人的世界。古寨村落,詩禮傳家,這是我對南塘古村落最為深刻的印象。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南塘響尾溪,“三街六巷”古村落。據載,這個古村落興建於乾隆1750年間,由響尾溪村溫氏第十三世景泰與其弟明泰所建,為溫氏聚居村寨。寨子原名“新興寨”,後改為響尾溪。村寨到底有多大?我沒刨根問底地索問具體數據。“三街”“六巷”這兩個詞足以佐證這個古村落佔地面積之大。古村落四牆圍寨,牆大多為黃黏土貝殼細砂石夯實而成,目測牆高約摸三四米。雖久經風雨侵蝕,但寨牆仍然給人以固若金湯之感。寨門樓不高,有兩層,結實的木梯直通寨門二樓的小閣樓,閣樓上有瞭望口。寨前一花一木,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人立於寨門,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寨內房屋大多坍圮,在殘磚斷瓦間,殘存的各式各樣的彩繪及文字,隱約還能辨認出來一些;古樸典雅的木質構件,縱然歷經曝晒蟲蛀,依舊還能看出雕刻的精美。行走在寨子裡,穿行在三街六巷,在蔓延的荒草間,我依舊能夠想象出寨子在當年的鱗次櫛比與磅礴氣勢!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如果說寨子裡的古建築是響尾溪聲名鵲起的硬件,那麼響尾溪人“學優以仕”則應該是其名聲遠揚的軟件了。這樣的“軟件”,無疑彰顯了響尾溪人有著詩禮傳家的優秀家風。

寨前豎立著五對旗杆硤。旗杆硤是用來豎立功名旗杆的。科舉中功名後,在宗祠前豎立旗杆,一來光宗耀祖,二來激勵後人。由旗杆硤上題字可知,立旗杆硤的人是清朝乾隆時期的溫氏男日旭、日益、覲威、覲禎以及覲賢。特別要指出的是,建造“新興寨”的溫景泰溫明泰兩兄弟,才華亦極為出眾。其中,溫景泰是清朝乾隆年間皇帝敕封的“奉直大夫”。如今,在去響尾溪的的路上,依然完好地保存著其後人所立的墓道石碑。可以這樣說,響尾溪有著極為良好的家風,詩禮傳家,因此人才輩出。另據介紹,錢鍾書的老師溫源寧是陸豐人,與響尾溪溫氏是否有淵源,有學者甚至推測溫源寧就是南塘響尾溪人氏。倘若得到實證,這無疑又是響尾溪村家風優秀,詩禮傳家,地靈人傑的重要證據。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在南塘鎮,與響尾溪“三街六巷”建築風格相似的,還有一處叫“建寧寨”的古村落。建寧寨為黃氏族人聚居地。據建寧寨內黃氏家祠牆上建祠石碑記載,建寧寨黃氏先祖由潮州遷入,後有黃希周黃希召兩兄弟於康熙四十五年間築寨居住,命寨名為“建寧”。

建寧寨的巷道很有特色。以寨內黃氏家祠為中心點,巷道分別向左右及祠後延伸。主巷道筆直貫通,與寨內各次巷道相通。隨便走入一條巷道,你可能分不清楚這巷道到底要通向哪裡,但是走下去一定能夠找到出口。這裡的每一條巷道都是相通,絕沒有“斷頭路”。據介紹,建寧寨有五條主巷道,分別為東畔巷、白糖巷、樓巷、中巷以及西畔巷。而今,不知多少人走過的古巷道依舊存在,只是巷道兩側的各式古房屋漸漸在歲月的風塵中慢慢老去,蜷縮在光陰的角落裡,任憑過往來客感慨憑弔。

"

當新能源公共汽車從陸豐市政府大院內緩緩駛出的時候,天空晴朗到有一種明亮乾淨充滿正氣的藍,為期一天的“汕尾文化之旅”南塘行在似火驕陽中拉開了帷幕。我無需掩飾自己才疏識淺——在來陸豐南塘之前,我連南塘在哪裡都不知道,更遑論“印象”了。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我雖不是武陵人,但總懷有一探“桃花源”的好奇。參觀古樸村寨、欣賞山巒美景、重走紅色之路……緊湊而充實的行程,讓我掀起了南塘的“蓋頭”。放下半遮面的琵琶,南塘在我心中的印象逐漸清晰且深刻起來。徜徉在古榕環繞的深山古剎,我沉醉於闃寂世界的寧靜,看到了芸芸眾生最樸實的信仰,收穫了心靈的愉悅。站在紅色革命遺址上,我感受到海陸豐人民在革命年代的堅定信念,感動於仁人志士及普通百姓為革命而作出的偉大犧牲。不過,許是個人興趣愛好使然,我更喜歡遊走在歲月光陰裡,透過古寨舊城牆的縫隙,觸摸古典建築不斷老去的肌理,在敬畏與感慨中細緻地窺探古人的世界。古寨村落,詩禮傳家,這是我對南塘古村落最為深刻的印象。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南塘響尾溪,“三街六巷”古村落。據載,這個古村落興建於乾隆1750年間,由響尾溪村溫氏第十三世景泰與其弟明泰所建,為溫氏聚居村寨。寨子原名“新興寨”,後改為響尾溪。村寨到底有多大?我沒刨根問底地索問具體數據。“三街”“六巷”這兩個詞足以佐證這個古村落佔地面積之大。古村落四牆圍寨,牆大多為黃黏土貝殼細砂石夯實而成,目測牆高約摸三四米。雖久經風雨侵蝕,但寨牆仍然給人以固若金湯之感。寨門樓不高,有兩層,結實的木梯直通寨門二樓的小閣樓,閣樓上有瞭望口。寨前一花一木,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人立於寨門,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寨內房屋大多坍圮,在殘磚斷瓦間,殘存的各式各樣的彩繪及文字,隱約還能辨認出來一些;古樸典雅的木質構件,縱然歷經曝晒蟲蛀,依舊還能看出雕刻的精美。行走在寨子裡,穿行在三街六巷,在蔓延的荒草間,我依舊能夠想象出寨子在當年的鱗次櫛比與磅礴氣勢!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如果說寨子裡的古建築是響尾溪聲名鵲起的硬件,那麼響尾溪人“學優以仕”則應該是其名聲遠揚的軟件了。這樣的“軟件”,無疑彰顯了響尾溪人有著詩禮傳家的優秀家風。

寨前豎立著五對旗杆硤。旗杆硤是用來豎立功名旗杆的。科舉中功名後,在宗祠前豎立旗杆,一來光宗耀祖,二來激勵後人。由旗杆硤上題字可知,立旗杆硤的人是清朝乾隆時期的溫氏男日旭、日益、覲威、覲禎以及覲賢。特別要指出的是,建造“新興寨”的溫景泰溫明泰兩兄弟,才華亦極為出眾。其中,溫景泰是清朝乾隆年間皇帝敕封的“奉直大夫”。如今,在去響尾溪的的路上,依然完好地保存著其後人所立的墓道石碑。可以這樣說,響尾溪有著極為良好的家風,詩禮傳家,因此人才輩出。另據介紹,錢鍾書的老師溫源寧是陸豐人,與響尾溪溫氏是否有淵源,有學者甚至推測溫源寧就是南塘響尾溪人氏。倘若得到實證,這無疑又是響尾溪村家風優秀,詩禮傳家,地靈人傑的重要證據。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在南塘鎮,與響尾溪“三街六巷”建築風格相似的,還有一處叫“建寧寨”的古村落。建寧寨為黃氏族人聚居地。據建寧寨內黃氏家祠牆上建祠石碑記載,建寧寨黃氏先祖由潮州遷入,後有黃希周黃希召兩兄弟於康熙四十五年間築寨居住,命寨名為“建寧”。

建寧寨的巷道很有特色。以寨內黃氏家祠為中心點,巷道分別向左右及祠後延伸。主巷道筆直貫通,與寨內各次巷道相通。隨便走入一條巷道,你可能分不清楚這巷道到底要通向哪裡,但是走下去一定能夠找到出口。這裡的每一條巷道都是相通,絕沒有“斷頭路”。據介紹,建寧寨有五條主巷道,分別為東畔巷、白糖巷、樓巷、中巷以及西畔巷。而今,不知多少人走過的古巷道依舊存在,只是巷道兩側的各式古房屋漸漸在歲月的風塵中慢慢老去,蜷縮在光陰的角落裡,任憑過往來客感慨憑弔。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如今的建寧寨,寨牆依舊高築,建築保存最為完好的,當屬黃氏家祠。同時,修葺一新的寨南門、旌表牌、南門池等也相當地氣派。由此可以一窺建寧寨古村落往昔的興盛與繁榮。與響尾溪寨前立旗杆硤的傳統一樣,建寧寨南門亦分別立了七對旗杆硤。七對旗杆硤分別由黃氏希周、希召、尚英、鳴謙、尚選、世科、震鼓七人所豎。七人皆為雍正到乾隆時期的貢生或廩貢生。一人有功名,大可笑稱託祖上的蔭庇,但是眾多人有功名,則足以突出詩書傳家的作用了。

在寨南門左側,立有一座氣勢恢宏的旌表牌坊。牌坊正面匾額書有“天褒節孝”四個大字,字跡遒勁有力,匾額背面寫的是“天褒節孝牌坊序”,筆走龍蛇。此牌坊是清朝雍正皇帝為褒獎建寧寨黃希周黃希召的母親蔡氏而欽賜的,用以表彰其忠孝孀守,教子有方,懿德可範。

"

當新能源公共汽車從陸豐市政府大院內緩緩駛出的時候,天空晴朗到有一種明亮乾淨充滿正氣的藍,為期一天的“汕尾文化之旅”南塘行在似火驕陽中拉開了帷幕。我無需掩飾自己才疏識淺——在來陸豐南塘之前,我連南塘在哪裡都不知道,更遑論“印象”了。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我雖不是武陵人,但總懷有一探“桃花源”的好奇。參觀古樸村寨、欣賞山巒美景、重走紅色之路……緊湊而充實的行程,讓我掀起了南塘的“蓋頭”。放下半遮面的琵琶,南塘在我心中的印象逐漸清晰且深刻起來。徜徉在古榕環繞的深山古剎,我沉醉於闃寂世界的寧靜,看到了芸芸眾生最樸實的信仰,收穫了心靈的愉悅。站在紅色革命遺址上,我感受到海陸豐人民在革命年代的堅定信念,感動於仁人志士及普通百姓為革命而作出的偉大犧牲。不過,許是個人興趣愛好使然,我更喜歡遊走在歲月光陰裡,透過古寨舊城牆的縫隙,觸摸古典建築不斷老去的肌理,在敬畏與感慨中細緻地窺探古人的世界。古寨村落,詩禮傳家,這是我對南塘古村落最為深刻的印象。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南塘響尾溪,“三街六巷”古村落。據載,這個古村落興建於乾隆1750年間,由響尾溪村溫氏第十三世景泰與其弟明泰所建,為溫氏聚居村寨。寨子原名“新興寨”,後改為響尾溪。村寨到底有多大?我沒刨根問底地索問具體數據。“三街”“六巷”這兩個詞足以佐證這個古村落佔地面積之大。古村落四牆圍寨,牆大多為黃黏土貝殼細砂石夯實而成,目測牆高約摸三四米。雖久經風雨侵蝕,但寨牆仍然給人以固若金湯之感。寨門樓不高,有兩層,結實的木梯直通寨門二樓的小閣樓,閣樓上有瞭望口。寨前一花一木,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人立於寨門,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寨內房屋大多坍圮,在殘磚斷瓦間,殘存的各式各樣的彩繪及文字,隱約還能辨認出來一些;古樸典雅的木質構件,縱然歷經曝晒蟲蛀,依舊還能看出雕刻的精美。行走在寨子裡,穿行在三街六巷,在蔓延的荒草間,我依舊能夠想象出寨子在當年的鱗次櫛比與磅礴氣勢!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如果說寨子裡的古建築是響尾溪聲名鵲起的硬件,那麼響尾溪人“學優以仕”則應該是其名聲遠揚的軟件了。這樣的“軟件”,無疑彰顯了響尾溪人有著詩禮傳家的優秀家風。

寨前豎立著五對旗杆硤。旗杆硤是用來豎立功名旗杆的。科舉中功名後,在宗祠前豎立旗杆,一來光宗耀祖,二來激勵後人。由旗杆硤上題字可知,立旗杆硤的人是清朝乾隆時期的溫氏男日旭、日益、覲威、覲禎以及覲賢。特別要指出的是,建造“新興寨”的溫景泰溫明泰兩兄弟,才華亦極為出眾。其中,溫景泰是清朝乾隆年間皇帝敕封的“奉直大夫”。如今,在去響尾溪的的路上,依然完好地保存著其後人所立的墓道石碑。可以這樣說,響尾溪有著極為良好的家風,詩禮傳家,因此人才輩出。另據介紹,錢鍾書的老師溫源寧是陸豐人,與響尾溪溫氏是否有淵源,有學者甚至推測溫源寧就是南塘響尾溪人氏。倘若得到實證,這無疑又是響尾溪村家風優秀,詩禮傳家,地靈人傑的重要證據。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在南塘鎮,與響尾溪“三街六巷”建築風格相似的,還有一處叫“建寧寨”的古村落。建寧寨為黃氏族人聚居地。據建寧寨內黃氏家祠牆上建祠石碑記載,建寧寨黃氏先祖由潮州遷入,後有黃希周黃希召兩兄弟於康熙四十五年間築寨居住,命寨名為“建寧”。

建寧寨的巷道很有特色。以寨內黃氏家祠為中心點,巷道分別向左右及祠後延伸。主巷道筆直貫通,與寨內各次巷道相通。隨便走入一條巷道,你可能分不清楚這巷道到底要通向哪裡,但是走下去一定能夠找到出口。這裡的每一條巷道都是相通,絕沒有“斷頭路”。據介紹,建寧寨有五條主巷道,分別為東畔巷、白糖巷、樓巷、中巷以及西畔巷。而今,不知多少人走過的古巷道依舊存在,只是巷道兩側的各式古房屋漸漸在歲月的風塵中慢慢老去,蜷縮在光陰的角落裡,任憑過往來客感慨憑弔。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如今的建寧寨,寨牆依舊高築,建築保存最為完好的,當屬黃氏家祠。同時,修葺一新的寨南門、旌表牌、南門池等也相當地氣派。由此可以一窺建寧寨古村落往昔的興盛與繁榮。與響尾溪寨前立旗杆硤的傳統一樣,建寧寨南門亦分別立了七對旗杆硤。七對旗杆硤分別由黃氏希周、希召、尚英、鳴謙、尚選、世科、震鼓七人所豎。七人皆為雍正到乾隆時期的貢生或廩貢生。一人有功名,大可笑稱託祖上的蔭庇,但是眾多人有功名,則足以突出詩書傳家的作用了。

在寨南門左側,立有一座氣勢恢宏的旌表牌坊。牌坊正面匾額書有“天褒節孝”四個大字,字跡遒勁有力,匾額背面寫的是“天褒節孝牌坊序”,筆走龍蛇。此牌坊是清朝雍正皇帝為褒獎建寧寨黃希周黃希召的母親蔡氏而欽賜的,用以表彰其忠孝孀守,教子有方,懿德可範。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南塘古村落印象

古蹟遺址仍在,家風禮韻猶存!無論是響尾溪,還是建寧寨,置身古寨村落,彷彿在時光流轉中走進古人的世界,在古蹟遺存中不經意地接受了詩禮傳家的薰陶。古寨村落,詩禮傳家,我心裡唸叨著。走出古村落,車子在乾淨整潔的道路上飛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整治城鄉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等標語時不時躍入眼簾。

文/彭成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