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出水價從最高60多元跌到6元 新蝦農剛入市就“嗆水”

近一個月來,小龍蝦價格大幅跳水。5月20日,小龍蝦出水統貨(各種規格混裝)價格從前期最高60多元跌到了6元。

產蝦大縣監利縣的養蝦能手楊永智說:今年小龍蝦價格長期處於低點。從5月20日到6月7日,小龍蝦統貨價格都處於6元至7元的低位。6月9日5錢以上的小龍蝦收購價也只有11元。長期從事小龍蝦收購的監利天健小龍蝦專業養殖合作社負責人王健說,“長時間處於低位,是這幾年來從未有過的”。

“今年養殖新蝦農80%以上的虧了本。”湖北省蝦稻養殖首席專家湯亞斌經廣泛調查後,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小龍蝦為什麼大跌價

每年五六兩個月,是產蝦的旺季。根據小龍蝦的生態學特性,這兩個月,小龍蝦生長速率最快,存塘量最大,密度最高,捕撈最高效。因此,上市量最大,根據供求關係,自然價格最低。

湯亞斌認為,小龍蝦養殖結構嚴重失調,導致季節性產能過剩和季節性缺貨並存。每年五六月份蝦子供應過剩,5月前和7月後蝦子又缺貨。如今,稻田養蝦模式佔據整個養殖面積的85%以上,這種模式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在五六兩個月小龍蝦大量集中上市。原因有四:一,5月是蝦稻輪作時節,需要撈蝦子種水稻;第二,5月開始,稻田水環境惡化,是小龍蝦病高發期,要把大蝦撈出來,降低養殖密度;第三,成年小龍蝦開始有領地意識,如果不撈出一部分降低養殖密度,蝦子會互相攻擊;第四,由於今年春季的平均氣溫偏低,延遲了蝦苗的生長,從而使得整個成蝦的上市時間更加向五六月集中。

目前,小龍蝦還是需要及時消費的鮮活水產品,五六兩個月的出貨量超過消費量,蝦價陡降,跌到谷底。

產業鏈上為什麼是蝦農虧

6月3日凌晨,記者隨王健到監利縣紅城鄉去收蝦,小龍蝦統貨出水價已從前期的每斤6元漲到了7元。

王健說,這些蝦買回來以後要分類,小蝦子一類,2錢、3錢的,一般沒人要,以每斤7.5元運到加工廠做深加工;中等個頭的一類,約4錢至6錢;7錢以上的大蝦一類,把運費、損耗等都算上去,一斤大概加價1.5元運到武漢市白沙洲批發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我們也只能加到2元”。

清晨,記者隨車到白沙洲大市場時,天才剛剛亮,中等個頭的小龍蝦一斤9元,大蝦12元,白沙洲一位張老闆把貨收下。

他告訴記者,這些蝦一部分從白沙洲“上給”各個菜市場,另一部分直接送餐館。

“他們一斤大概有4元到5元左右的利潤”,一名幫助卸貨的工人向記者透露。

當天上午,記者在武昌傅家坡菜市場看到,中等個頭的小龍蝦賣100元4斤,大個的30元一斤。

進入5月,武漢市不少餐廳的蝦價都降到200元一盆,但在部分知名的小龍蝦店,小龍蝦依然是298元一盆。

從小龍蝦出水到收購過程的價格變化不難看出,在這一輪蝦價大跌中,只有蝦農們受損。中間販子和餐館老闆們並沒有遭受損失,有的還大賺了一筆。

今年小龍蝦養殖戶虧本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年初,養殖戶猛增,大家期待很高,蝦苗價格暴漲,一直徘徊在35元到37元一斤。按投1斤蝦苗出4斤小龍蝦的慣例來算,單斤小龍蝦苗的成本就在9元左右,這還不算餌料、包田、種草等成本。監利是小龍蝦養殖大縣,有調查顯示,今年有六成養殖戶面臨虧損。

新養殖戶更受傷。把普通稻田改造成蝦稻田,流轉土地價格成本一畝在4000元以上。監利縣農民石香城今年包了29畝地,開始蝦稻共作,投資了30多萬元,“估計要虧七八萬元,就當交學技術的學費。期待明年吧!”

楊永智說:有很多農民對小龍蝦養殖完全不懂,今年盲目進入這個行當,損失嚴重。

專家建議錯峰養殖

前幾年,小龍蝦消費持續旺盛,蝦稻共作模式正在我省多地推廣。至2018年末,我省已經有蝦稻共作589萬畝。

湖北省蝦稻養殖首席專家湯亞斌認為,今年蝦價大幅下跌提醒人們,大規模推廣蝦稻共作,還需以技術為支撐,實現轉型和升級。小龍蝦供需中,季節性產能過剩和季節性缺貨並存。隨著規模擴大,這種供需失衡導致小龍蝦市場價格波動更大。一蝦一稻的蝦稻共作技術不夠成熟,進一步導致小龍蝦出貨時間集中。

湯亞斌透露,正在小範圍推廣幾項新技術,引導蝦農科學養殖,包括一年兩蝦、一年三蝦的新技術和錯峰養蝦的新技術。他已接到任務,製作統一的小龍蝦養殖技術明白紙,仔細寫明小龍蝦養殖步驟。裡面註明多種模式,農戶可以自己選擇。

例如,建議小龍蝦養殖戶3月上、中旬進苗,4月10日到4月30日之前出貨,然後在6月再養下一季蝦苗,到七八月份再收一季小龍蝦,實現一年“兩蝦一稻”,又錯開五六月份小龍蝦的價格低谷。

一位行業內資深專業人士稱,這一輪價格的波動,如同一盆冷水,給過熱的市場降了溫,將使蝦農們更加理智,也會推動養殖技術進一步升級,讓市場更加健康的發展。(出處:湖北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