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龍山文化

瑞典著名地質學家安特生是中國科學考古學的創始人,最偉大的貢獻是仰韶文化的發現。1921年,安特生第二次到仰韶村,發現了灰土層中石器與彩色陶片的共存,由此進行了系統的發掘,後來把這些遺址命名為仰韶文化,卻得受時代侷限,提出了仰韶彩陶西來說的假說,從而得出了中國文化西來說的錯誤結論,我國考古學家對中國文化西來說半信半疑。30年代初期,吳金鼎帶領考古隊在東部沿海發現龍山文化遺存,終於構建了仰韶文化在西、龍山文化在東的東西二元對立說,認為龍山文化的發現,為以商文化為代表的中國文明找到了真正的源頭。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大批蛋殼黑陶被譽為稀世珍品,與歐洲、西亞出土的彩陶乃至中國仰韶文化彩陶,是完全不同的。其代表的黑陶文化被認為是起源於東方而與仰韶文化不同系統的遺存,它證明中國遠古文化源於本土,讓“中國文化西來說”不攻自破。濟南龍山城子崖,也就成了中華文明本土說的自證之地。

從“太昊和少昊”到“炎黃蚩”、”堯舜禹”。這些僅存零星卻又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經過漫長的口耳相傳和反覆演繹,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精神的縮影,反映出上古時期中原黃河流域形成華夏文明的起源或祖先追憶。

雖然中國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但對於文字出現之前的洪荒時代的迷霧情形,學者們早已是茫然不知其所以然了。當我們打開歷史典籍,似乎很難從這一幕幕的神話傳說中,確切地找到我們民族國家究竟是從何而來的。關於中華民族起源、中華文明如何發展演化的問題,一直夾雜在歷史和考古的雙重辨證發展中。歷史的論證不同於考古發現。考古是科學,講究的是實證,卻不能將其發現成果與神話傳說一一劃上等號。將神話傳說人物引入考古研究之中,是不科學的。史前和夏商周三代的某些大型遺址,則被拿來與古代文獻記載中的上古帝王或三皇五帝神話體系“對號入座”,考古學淪為政治的附庸,失去了探索真理的科學精神。因此,我們必須以考古事實為依據,從考古實物中去找尋答,揭開歷史真相。如果文物和史料互相印證,才能成為信史。否則,應去偽存真地對待神話傳說。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明延續不絕的國度,這一文明形態的起源與形成,主要是從龍山文化開始的。考古學家發現了龍山文化,他們發現的是中國古代文明晨曦初現的美麗光景。考古學家用幾代人的努力告訴我們:城堡出現了,刻符文字出現了,冶金術出現了,這是龍山時代已經確切存在的一系列重大事物。發達的殷商文明並不是無源之水,它所具有的城市文明、青銅文明和文字等,都是在龍山文化已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到了距今5000年以後,一種新文化以壓倒之勢覆蓋了早先的各個文化區,這就是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發明快輪製陶技術和占卜,以黑陶灰陶為主,全取代了仰韶彩陶文化,在陝西山西河南龍山文化中得到普通應用,占卜巫術活動較為盛行。龍山文化是繼承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的,覆蓋了中原及南北地區。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製陶業中出現的兩個新品種,反映了當時製陶工藝的顯著進步。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燒出了薄如蛋殼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製陶史上的鼎峰時期。

龍山文化是黃河下游地區直接承襲大汶口文化發展起來的新石器文化,又名“黑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汶口中晚期灰、黑比例上升,並出現白陶、蛋殼陶,器型有鼎、鬹、盉、豆、尊、單耳杯、觚形杯、高領罐、背水壺等。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出現的快輪製陶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普遍採用,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燒出了薄如蛋殼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製陶史上的鼎峰時期。龍山文化是繼承大汶口文化而發展出來的,大部分龍山文化遺址,分佈在山東半島,而河南、陝西、 河北、內蒙古、遼東半島、江蘇等地區,也有類似遺址的發現。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分佈日照、濟南)最具特色,所以也叫“黑陶文化”。

人類社會分為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兩個階段。剛開始是母系社會,那時候男人打獵,女人在家養牲畜和種糧食,因為工具落後,男人打的獵物往往比女人種養的少,所以家庭中以女人為主,那時是隨母姓。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先進工具的使用,男人的作用越來越大,家庭開始以男人為主,就變成父系社會,所以跟著父親姓。中國進入父系社會的時間,大約在五千年前。其主要文化遺存代表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齊家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等。此時在考古學上屬於新石器晚期。其中大汶口-龍山文化遺址最為完整,規模最大,出土文物豐富,分佈廣泛,最早進入父系氏族社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男子在生產部門中突出地位的出現,原來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發生重大變化,男子開始佔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婚姻由對偶婚向一夫一妻制過渡,父權制隨家庭出現而產生,財產按照父系繼承,世系隨父系計算。父系氏族制形成後,私有制萌芽、產生。在貧富分化加劇的情況下,階級對立出現。由此進一步導致原始社會解體,國家開始產生。考古資料表明,中國最早的戰爭發生於大汶口文化時期。在這種環境下,群體的生存和壯大往往嚴重依賴於其戰爭能力,而在由血緣紐帶維繫的前國家社會,戰爭能力只能由父系男性聯盟保障。中國科學科學院編寫的«中國考古學»指出:龍山文化的直接前身是大汶口文化,現在已是公認的事實。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此圖出自農業部。古代山東土地肥沃冠天下, 主要糧食作物產區幾乎都在山東及其周圍地區。

下面的部分圖片,拍攝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第七圖

【幾路文化逐鹿中原】

龍虯莊文化(前5000年– 前3000年)

大溪文化 (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仰韶文化 (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紅山文化 ( 前4700年 – 前2900年 )▪

大汶口文化 ( 前4100年 – 前2600年 )▪

北陰陽營文化(前4000年~前3000年)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薛家崗文化(前3500年一前2800年)

此圖距今5500年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第八圖

【仰韶文化衰落消失,中國的誕生】

紅山文化 ( 前4700年 – 前2900年 )

大汶口文化 ( 前4100年 – 前2600年 )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屈家嶺文化 ( 前3100年 – 前2700年 )

左家山上層文化(前3000年—前2500年)

偏堡子文化(前3000年– 前2200年)

小珠山上層文化(前3000-2500年)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曇石山文化(前2900年~前2200年)

此圖距今5000多年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第九圖

【紅山文化消失,由於大汶口文化的擴張影響】

大汶口文化 ( 前4100年 – 前2600年 )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屈家嶺文化 ( 前3100年 – 前2700年 )

左家山上層文化(前3000年 – 前2500年)

偏堡子文化(前3000年– 前2200年)

廟底溝二期文化(前2900~前2500年)

曇石山文化(前2900年~前2200年)

小河沿文化(前2900~前2500年)

此圖距今大約5000年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第十圖

大汶口文化 ( 前4100年 – 前2600年 )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屈家嶺文化 ( 前3100年 – 前2700年 )

左家山上層文化(前3000年—前2500年)

偏堡子文化(前3000年– 前2200年)

廟底溝二期文化(前2900~前2500年)

曇石山文化(前2900年~前2200年)

小河沿文化(前2900~前2500年)

此圖距今5000年左右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第十一圖

【龍山文化的擴張】

偏堡子文化 ( 前3000年– 前2200年 )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龍山文化 ( 前3000年 – 前2000年 )

寶墩文化 ( 前2800年 – 前2000年 )

石家河文化 ( 前2500年 – 前2000年 )

陶寺文化 ( 前2300年 – 前2000年 )

造律臺文化 ( 前2300年 – 前2000年 )

後崗二期文化(前2200年 – 前1800年 )

王灣三期文化(前2200年 – 前1700年 )

此圖距今4600年左右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第十二圖】

【龍山文化的分佈圖 】

如果說在距今5000年以前,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等各據一方,那麼到了距今5000年以後,一種新文化以壓倒之勢覆蓋了早先的各個文化區,這就是龍山文化。

下圖中黑色圓點就是龍山文化的文物出土分佈。相比較起來,它比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範圍大多了。(符號區別圖在後面)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藍線為仰韶文化遺址分佈區,綠線為大汶口文化遺址分佈區,紅線為龍山文化遺址分佈圖。龍山文化分佈區包含原早的大汶口文化地區,並且比大汶口文化大得多,考古證實龍山文化確是繼承大汶口文化而發展出來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現了大量黑陶,龍山文化是繼承大汶口文化而發展出來的,由東向西發展,覆蓋了中原及其南北地區。龍山文化只是佔據了仰韶文化區的一半部分,並且龍山黑陶文化與仰韶彩陶文化有根本的區別。

中國文明起源於東部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殺手鐗出爐——基因檢測

我們漢族的父系主體就是龍山文化先民O2(前O3)系後裔,是東方農業文明的擴張結果。單獨看O2,各地漢族中至少60%-70%來自龍山文化,對比2004年的《evolution and migr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population inferred from chinese Y-chromosome evidence》一文的數據,可以肯定,中國各地的漢族,從東北到廣東,從東南的客家到西北蘭州,其主體就和5000年的龍山文化先民無異,如今的漢族,就是龍山文化先民的直系後代,在漢族中父系的O2一直佔據絕對的主體地位,5000年一直沒有變化。

我國數位知名學者在國際學術界正式發表《Late Neolithic expansion ofancient Chinese revealed by Y chromosome haplogroup O3a1c-002611》正規論文,裡面具有真實有效的數據資料,作為定性分析的依據。這篇論文明確指出:中國東部族群的父系Y染色體代表類型是O2a1c-002611,在約1萬2千年前開始從東南亞大陸向北遷徙進入中國,其下的支系O2a1c1-F11在約6千多年前在中國東部地區經歷了強烈的人口擴張,O2a1c-002611及其下游支系並沒有參與藏緬族群的形成,而是與原始漢藏祖先人群交流融合而逐漸形成了現今漢族的主體成分之一。

單倍群O2a1c-002611及其下游支系有著獨特的分佈規律。

這一單倍群在中國及東南亞大陸普遍存在,尤其在東部沿海地區高頻分佈,但南島印度尼西亞和大洋洲未發現或非常低頻。其下游分支O2a1c2-F238僅分佈於中國,而O2a1c1-F11卻從東南亞老撾到中國東北地區都有分佈,O2a1c1-F11在漢族、朝鮮族及蒙古族中高頻,而在西藏人群中低頻。說明F11是東部擴張的。

單倍群O2a1c-002611的STR多樣性自南往北降低,中國西南及老撾人多樣性最高,如青海藏族、西南部漢族。滿族人也顯示了一個比較高的多樣性,但這可能是由於滿族與北亞人群和漢族近期基因交流的結果。相比之下,東北漢族和蒙古族多樣性相對較低,西北、中部漢族的多樣性和東部漢族幾乎相同。STR多樣性模式表明O2a1c-002611可能來自東南亞,然後向北遷移,O2a1c1-F11的多樣性也表現出幾乎相同的模式。

時間是搭起分子人類學與考古學、歷史學的橋樑,分子鐘的方法和理論是生物進化上估算分化時間的核心之一,被廣泛應用於研究人類群體的起源和分化時間。結合STR多樣性模式的分析以及時間估算,002611及F11的突變似乎同時發生於約1.2萬年前的東南亞人群,然後向北遷徙到東亞。漢族O2a1c1-F11的變異年齡約為4800年,STR的網絡結構圖呈現星狀擴散,反映出漢族的該父系類型在新石器時代有過強烈擴張。

漢族的O2a1c2-F238的STR年齡約為7200年,O2a1c2-F238未見於老撾人,在西部的藏族和其他人群也非常低頻,我們認為F238突變可能產生於約7千年前的中國東部的族群中。Y染色體O2a1c-002611的遺傳證據勾勒出新石器時代晚期漢族祖先清晰的遷徙和擴張模式,單倍群O2a1c-002611、O2a1c1-F11在約1萬2千年前開始從東南亞大陸向北遷徙,約7千年前,單倍群O2a1c2-F238起源於中國東部的漢藏祖先人群,約6千年前,漢族祖先脫離原始漢藏族群,廣泛分佈到東部和南部,約5千年前,單倍群O2a1c1-F11可能在東部族群中經歷了快速的擴張過程,並與周圍人群融合形成東亞各個民族。由於Y染色體STR突變率的不穩定且隨著位點的不同而相差很大,根據STR估算的時間有很大的不準確性。為此,我們使用捕獲測序等方法對110個東亞樣本做Y染色體全測序,重新計算了Y染色體主要分支節點(尤其是O3單倍群)和相關東亞族群的分化時間。我們發現,在6800到5400多年前,在中國出現了三個超級祖先,一個在O2a1c-002611下游(即F11),另兩個在O2a2c1-M134和O2a2c1a-M117下游。這三個大約6000年前的人的後代構成了現在漢族人群的40%以上,這三個擴張是星狀擴張,即突然從一個化出多個支系,而且這多個支系是都有後代一直延續到現在的。這三個中國人的超級祖先中,最古老的是O2a1c1-F11這一支,大約在6800年前,這一時間與考古學上大汶口文化的興起時間竟是完美契合

通過Y染色體單倍群O2a1c-002611的地理分佈特徵以及年代估算,我們可以看出是該父系類型與5-7千年前的中國東部某古老族群有著極其緊密的關聯,而這一古老族群最有可能就是東方海岱族群。【摘自《Late Neolithic expansion ofancient Chinese revealed by Y chromosome haplogroup O3a1c-002611》】

上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及其東部沿海是漢語系產生與發展的區域基礎,源於夷商語言及其骨刻文甲骨文,父系以O2*-M122和002611為主體。而黃河上游及其西部是藏緬語系產生與發展的關鍵之地,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父系以D1/D3為主體。O2-M134/M117作為中介人,在漢族和藏緬族中均有分佈,起到橋樑聯結作用,是漢藏語系的由來。

中華文明本土起源——源於東部龍山文化

在對比漢藏之間的同源詞時,學者們發現,漢語和藏緬語之間有共同的數詞一至十,但“千”和“萬”卻各並不相同,而在漢語中,“千”和“萬”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那麼漢語與藏緬語的分化必定早於殷商時期。語言學家們大致推斷,這個時間距今約4000-5000年左右。

隨後不久,一篇從分子人類學角度更加詳細的論述東亞人群起源和遷徙的論文出現了。在這篇文章中,學者們認為,東亞族群的祖先最初達到了東亞南部,約在在約20000到40000年前開始分化,一支自雲南進入中國,並沿海岸線向北,成為東方海岱族群的先祖。而另一支則向自雲南穿過四川一直到達黃河中上游盆地,成為藏緬族群的祖先。最終兩個族群在中原地區遭遇,征戰並相互融合。

語言學者李葆嘉是這樣描述這個複雜的過程的,“原始的漢語就是一種伴隨著多種文化撞擊整合為強大中原文明的歷史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多元性,層疊性混合語言。”

O2a1c-002611、O2a2c1-M134和O2a2c1a-M117這三個支系在現在的大部分東亞族群裡的頻率都很高,總共佔到了現今全部漢族的60%。其中002611在漢族中佔有最大比例,是漢族的第一大單倍群。D1/D3是藏緬語族極為高頻的單倍群,O2a2c1a-M117及其下游支系不只在藏緬族群裡有較高的頻率分佈,同時在漢族中也有著較高的比例,為漢藏語系的同源性起著橋樑聯結性作用。

O2a1-L127誕生出O2a1c-002611,最後誕生出O2a1c1-F11,是O2系內最晚出現的一類,高頻分佈在東亞沿海,是典型的東夷標誌基因,在漢族O2系中佔有最大比例,不僅在藏緬語族中非常稀缺,並且在國外十分罕見。因此,O2a1-002611是中國漢族獨有的單倍群類型,確實是最正宗的中國人。O2*-M122是O2系原始祖型的最早一支,也高頻分佈在東亞沿海,是漢族O2系的共祖原型,但在藏緬語族中極為罕見,因而也是最早的中國人。O2*-M122和O2a1c-002611都是東夷標誌性基因,為了漢語系的形成奠定基礎,漢語的“單音節孤立語"特徵,源於東夷語。

漢語是漢藏語系裡最獨特的語言,雖然與藏緬語有一些同源詞,但是在音調和語法結構上與藏緬語有根本區別,分為兩個不同的語支:漢語系與藏緬語系。漢語之所以單有獨成了一個語支,是因為東夷語言是上古漢語的底層。藏緬語屬於多音節語、無聲調語、黏著語。東夷語言才是現代漢語的根源:單音節、多聲調、孤立語。

龍山文化發掘出兩千塊骨刻文,被證實是商代甲骨文的主源頭。甲骨文屬於表象文字,決定漢語成為典型的“單音節孤立語,第一,是因為象形文字不表音,不體現原始藏緬語通過語音變化表現複雜的語法現象,第二,因為東夷的語言可能本身是分析語,他們形成的原始象形文字系統體現自身的分析語特徵,因而原始漢語在書寫過程和以文本為工具的傳播過程中也強化了它的分析語傾向的演變。

東方海岱族群的父系Y染色體代表類型是O2a1c-002611,在約1萬2千年前開始從東南亞大陸向北遷徙進入中國,其下的支系O2a1c1-F11在約6千多年前在中國東部地區經歷了強烈的人口擴張,O2a1c-002611及其下游支系並沒有參與藏緬族群的形成,而是與原始藏緬祖先人群交流融合而逐漸形成了現今漢族的主體成分之一。

儘管這個來自基因的遷徙路線也僅僅是一個草圖,但那些在語言學界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題似乎都能得到合理解釋了。

參考文獻:《論漢語主體源於東夷》 羅驥,雲南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 《古漢語研究》2002年 第3期

參考文獻:《從龍山文化城址談起──試論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 》 出處:《華夏考古》 1994年第2期;作者:孫廣清、楊育彬。

參考文獻:《龍山文化——中國文明的史前期之一》 出處:《考古學報》 1954年第1期;作者:樑思永

參考文獻:《大汶口、龍山文化黑陶內碳纖維的初步研究》 出處:《自然科學史研究》 2001年第1期 作者:邱平、王昌燧、李凡慶、周貴恩

參考文獻:《中國古文明起源漫談系列之三——龍的傳人與龍山文化》 出處:《百科知識》 1999年第4期;作者:李季

參考文獻:《中國文明本土東部起源說新證》 出處:《社會科學報》 2012年第3期;作者:方漢文

參考文獻:《龍山文化--黃河下游文明進程的重要階段》 科學出版社 作者:李伊萍

參考文獻:《山東龍山文化與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 出處:《自然科學史研究》 2007年第1期 作者:何得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