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龍山蓮花山'

"

龍山

龍山也叫蓮花山,據《湖北通志古蹟篇》載:“龍山在武昌縣南一百二十里靈二里”,這裡是一塊“虎踞龍盤”的風水寶地。龍山一如其名,形似巨龍,尾北首南,身臥蓮花地,昂視金牛,旁伴白虎,尾掃赤馬。

  據《太平御覽》和《輿地志》記載,龍山南去八里“金牛鎮旁有金牛堆,高九十丈,有金牛數十頭出於堆石,遺蹟見有”。民間傳說,金牛從金竹尖片漏孔跑出,經過金牛街,跑到一個小嶺(今牛石村)拉了一堆屎,繼續向前面一大片蓮花澤地跑去(今蓮花黃、蓮花賀村),雙腳踩在荷葉、蓮花上,濺起的水花落在荷葉上“呯呯”著響,驚醒了正在此地潛伏的一條青龍。青龍見金牛奔來,長嘯一聲,捲動龍身,揮舞龍爪,甩開龍尾,向金牛抓去。金牛受到青龍的突然襲擊,身受了重傷,“哞哞”直叫,拼命逃跑,又跑到一個山咀休息了片刻,再跑到一口塘喝了一陣水,最後跑到梁子湖邊死去,成了一座墳(沼山鎮金牛墳)。所以這一帶就有了以金牛逃跑到各地不同活動的地名:牛漏孔、牛屎嶺、掉頭望、牛欄咀、牛角塘、金牛墳等地名以紀其事,大冶的金牛鎮亦由此得名。

青龍用雙爪抓金牛時,龍尾一掃,狂濫頓起,泥巴飛入正在蓮花澤畔閉目養神的一頭白虎雙眼,泥水湧入正來蓮花澤汲水的赤馬口中。一時間,虎嘯、龍吟、馬嘶、牛哞……攪得樑湖東畔風起雲湧,天翻地覆。

  此時,觀音菩薩足踏蓮花寶座從此飛過,見眾畜生興風作浪,擾亂人間,口唸“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拂塵一甩,一道白光閃過,青龍、白虎、赤馬立即伏地不動,化作一座座山峰了。

  白虎山、青龍山由遠古人類崇拜的動物神,演變為今天的風水寶地,除了有其自然造化的基本因素外,人為的想象、改造、修建、培植、點綴、宣傳,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便有了這一山一風景,一山多傳說文化底蘊。

"

龍山

龍山也叫蓮花山,據《湖北通志古蹟篇》載:“龍山在武昌縣南一百二十里靈二里”,這裡是一塊“虎踞龍盤”的風水寶地。龍山一如其名,形似巨龍,尾北首南,身臥蓮花地,昂視金牛,旁伴白虎,尾掃赤馬。

  據《太平御覽》和《輿地志》記載,龍山南去八里“金牛鎮旁有金牛堆,高九十丈,有金牛數十頭出於堆石,遺蹟見有”。民間傳說,金牛從金竹尖片漏孔跑出,經過金牛街,跑到一個小嶺(今牛石村)拉了一堆屎,繼續向前面一大片蓮花澤地跑去(今蓮花黃、蓮花賀村),雙腳踩在荷葉、蓮花上,濺起的水花落在荷葉上“呯呯”著響,驚醒了正在此地潛伏的一條青龍。青龍見金牛奔來,長嘯一聲,捲動龍身,揮舞龍爪,甩開龍尾,向金牛抓去。金牛受到青龍的突然襲擊,身受了重傷,“哞哞”直叫,拼命逃跑,又跑到一個山咀休息了片刻,再跑到一口塘喝了一陣水,最後跑到梁子湖邊死去,成了一座墳(沼山鎮金牛墳)。所以這一帶就有了以金牛逃跑到各地不同活動的地名:牛漏孔、牛屎嶺、掉頭望、牛欄咀、牛角塘、金牛墳等地名以紀其事,大冶的金牛鎮亦由此得名。

青龍用雙爪抓金牛時,龍尾一掃,狂濫頓起,泥巴飛入正在蓮花澤畔閉目養神的一頭白虎雙眼,泥水湧入正來蓮花澤汲水的赤馬口中。一時間,虎嘯、龍吟、馬嘶、牛哞……攪得樑湖東畔風起雲湧,天翻地覆。

  此時,觀音菩薩足踏蓮花寶座從此飛過,見眾畜生興風作浪,擾亂人間,口唸“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拂塵一甩,一道白光閃過,青龍、白虎、赤馬立即伏地不動,化作一座座山峰了。

  白虎山、青龍山由遠古人類崇拜的動物神,演變為今天的風水寶地,除了有其自然造化的基本因素外,人為的想象、改造、修建、培植、點綴、宣傳,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便有了這一山一風景,一山多傳說文化底蘊。

鄂州龍山蓮花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