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縣功武村,隨處可見紅砂石

古建築物有很多歷史符號

五宅圍將圍屋與廣府民居特點很好地結合起來

走進功武村

隨處可見由紅砂岩條石構建的建築物

五宅圍

功武村古建築群位於惠州市龍門縣轄下的龍華鎮功武村。功武村建村於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居住在功武村的是廖氏一族人,廖氏族人來自江西,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廖氏先人廖剩甫從龍門的菱角塘遷往功武開居,因祖先皆以武功文德起家,遂賦新家地址為功武村,廖剩甫是功武村廖氏族人的開居祖。

功武村現存的古建築物中,以五宅圍規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完整。五宅圍是由廖氏四世祖廖蘭窗之五子云谷(明代秀才)所修建,所以取名為“五宅”。這是一座具有廣府文化特色的古建築,約有400年曆史。五宅圍建築佔地面積約9200平方米,以進士第、碉樓為中軸線,其兩側建民居住宅。

龍門縣功武村,隨處可見紅砂石

沿中軸線上的五進五開間的進士第(俗稱官廳),通面闊23.6米,通進深56.3米。頭進面闊五開間,是紅砂岩石牆基,水磨青磚牆面,人字風火山牆,屋頂用獅子、博古圖案裝飾,屋簷下牆壁有精美的磚雕、灰塑。左右為廓通二進,中間為天井,二進面闊五開間,進深三間,十三架用三柱後牆承重,後金柱間有木屏風。堂中懸掛一塊木質“菑畬堂”橫匾(菑畲,耕耘的意思)。三進為祖堂。四五進為住宅房屋,需由屋旁小巷進入。進士第兩側以小巷相隔,分別為民居住宅。

紅砂岩,在五宅圍隨處可見。五宅圍的一個側大門整個門面是由高約六七米、12層的紅砂岩條石築成,裡面的建築物,也隨處可見紅砂岩的牆基。建築物的門框和窗框也有不少是由紅砂岩構成。

龍門縣功武村,隨處可見紅砂石

五宅古堡

在五宅圍的後方,是一座高約20米的五宅古堡。五宅古堡的大門也是用約兩層樓高的紅砂岩條石築成。青磚砌牆到頂,整個古堡方方正正,沒有大窗戶,每層樓只有數個由紅砂岩石條構成的小洞口作為採光的小窗眼,看上去格外嚴實牢固。

龍門縣功武村,隨處可見紅砂石

據瞭解,功武村村民當初修建古堡,一為了防洪,功武村地勢低,古堡是全村惟一的制高點,洪水來時村民搬到高處避水,古堡是最好的選擇;二為防打劫,舊時政局不穩,遭遇襲擊時,村裡人便只能憑古堡的居高臨下來進行防禦和守衛。古堡的每一層空間都被分割為多個小房室,據說當時古堡住得下整村人。

龍門縣功武村,隨處可見紅砂石

後來,村民都過上了太平日子,村裡人按照習俗,把古堡改為“紅樓”。待嫁的姑娘要在城堡裡呆一個月,學習裁剪刺繡等女紅活計,並把身體養好,體會離家日子的艱難。

這座“紅樓”隨處可見紅砂岩,名副其實是“紅樓”。

廖氏宗祠

廖氏宗祠位於功武村的東隅,坐東北向西南,是一座四進五開間的清代建築。

龍門縣功武村,隨處可見紅砂石

廖氏宗祠大門兩側,各有一個由花崗岩構成的平臺。門前建這樣的平臺有何用處?一位省專家說,這兩個平臺是為前來化緣的和尚準備的。從前當官的和有錢人家,不時有和尚前來化緣。根據傳統,和尚是不能進入祠堂,但又不能讓和尚直接睡在地上,因此大戶人家專門在祠堂兩側,修建了平臺供和尚休息。

龍門縣功武村,隨處可見紅砂石

廖氏宗祠內,吸引省專家目光的是庭院內的一個接旨亭。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唐孝祥表示,一般人家是不可能接到聖旨的,只有官員或望族家庭才有可能接到聖旨。廖氏族人在祠堂庭院內專門修建了一個接旨亭,說明廖氏在當時是一個望族,或者有人在朝廷當官。從接旨亭的柱礎樣式來看,這座接旨亭應該是清中葉時修建的,接旨亭的石柱礎,雕刻有如意、蝙蝠等吉祥圖案。

龍門縣功武村,隨處可見紅砂石

功武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裡面的古建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2002年7月17日

功武村古建築群被列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惠州龍門文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