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口市很多村碑上都有這樣雷同的記載:“明洪武年間,某姓從雲南或小云南或山西某地遷來”,彷彿我們現在的龍口人絕大多數是雲南或山西人的後裔。對此,我很懷疑,甚至根本不信。

元末明初,中原和長江流域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戰爭破壞,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第一次是劉福通率領的兩準、山東、安徽和蘇北的農民十餘萬與元軍浴血奮戰13年,慘遭鎮壓;第二次是元統治集團在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的內訌爭鬥,經年之間,凡戰數百起;第三次是朱元璋起兵兩淮、推翻元統治和掃滅群雄的連年征戰,付出了“千村闢荔、萬戶蕭疏”的慘重代價;第四次是燕王朱棣為爭奪皇位而發動的“靖難之役”,持續4年,造成南北千里幾為廢墟。為此,明初的統治者為了充實空曠之野,恢復戰時遭破壞的經濟,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了大規模的移民,遷出地之一便是戰爭很少波及的、人口比較稠密的山西中南部;遷入地區則是遭受戰亂嚴重破壞的河北、河南、陝西、安徽、江蘇北部、山西北部和山東中西部。我們膠東地區尤其是登萊一帶不但不是遷入地,反而是遷出地,對此,《明實錄》言之鑿鑿:“永樂五年(1407年)五月,命戶部徙山西平陽、澤、潞,山東之登、萊等府州五千戶隸上林苑監(“上林苑監”是明代的一個專門負責皇帝御花園、畜牧場與菜圃的管理機構),牧養栽種,戶給路費一百錠,口糧五斗。”也就是說,我們這地方是和山西中南部一樣,屬人口稠密區,是人口輸出地而非輸入地。所以,“山西遷入”說是不成立的,“雲南遷入”說更是無稽之談,至於“小云南”,誰也說不清楚是什麼地方,更不曉得他們為什麼胡裡稀塗“偷渡”到我們這裡來了。

那麼,我們龍口人是誰的後裔呢?

我們的母族是萊夷人,是相對漢族而言的少數民族,這是共認的。公元前567年齊國滅萊,我們萊夷民族融入漢族,一直到公元313年西晉滅亡、南北朝開始,在這八百多年的時間裡,我們變成了夷漢混血的漢族。可是,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581年)的260多年的南北朝時期,我們一直是在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之下,我們這個夷漢混血的漢族又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血緣,特別是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鮮卑族與漢族通婚之後,我們完全變成了夷、漢、鮮卑(還有其他少數民族)三個民族的混血的漢族。在隋、唐統治的320多年的時間裡,我們雖然又回到了漢族政權的懷抱,但是,黃河流域各民族大融化方興未艾,漢人和鮮卑人(還有匈奴、羯、氐、羌等少數民族)通婚已經司空見慣。從文化上講,鮮卑等少數民族已經漢化了;從生理基因上講,已經很少有純正的漢人或鮮卑人了,比如隋文帝楊堅就有鮮卑血統,而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皇后都是鮮卑人。漢族人的宋朝政權雖然建立(960年)了,但從北宋後期開始,我們這地方卻是先契丹(遼)後女真(金)的天下。我們的祖先是否與契丹、女真族通過婚,我不敢妄言,但是,只要他們漢化了,通婚是勢所必然。再後來,就是元朝了——蒙古人的天下,我們依然是少數民族的臣民。統算起來,從南北朝到元朝滅亡,共約1200多年,中間去掉隋唐北宋的400年,我們的先人和北方少數民族共處了近800年。也就是說,從南北朝以來,我們這個漢族實際上是北方許多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化而成的漢族。我們龍口與中原地區所不同的是,他們的母族是正統的漢族,我們的母族則是萊夷族。我們身上流淌的血,少數民族的成份可能比漢族的還要多。如果把那時北方的少數民族統稱為“胡”的話,我們龍口的人種應該是:萊 夷族——夷漢融化的漢族——胡漢融化的漢族。

地方史固然有地方特點,但是如果不放在中國歷史的大背景下來研究,僅憑那些不可靠的、零碎的、孤立的、非權威的材料,把我們的先人說成是從雲南、山西遷來的,是會迷失大方向或走進怪圈。至於把我們的小腳趾的復趾甲當作是從雲南或山西遷來的佐證,更是扯淡!

"

龍口市很多村碑上都有這樣雷同的記載:“明洪武年間,某姓從雲南或小云南或山西某地遷來”,彷彿我們現在的龍口人絕大多數是雲南或山西人的後裔。對此,我很懷疑,甚至根本不信。

元末明初,中原和長江流域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戰爭破壞,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第一次是劉福通率領的兩準、山東、安徽和蘇北的農民十餘萬與元軍浴血奮戰13年,慘遭鎮壓;第二次是元統治集團在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的內訌爭鬥,經年之間,凡戰數百起;第三次是朱元璋起兵兩淮、推翻元統治和掃滅群雄的連年征戰,付出了“千村闢荔、萬戶蕭疏”的慘重代價;第四次是燕王朱棣為爭奪皇位而發動的“靖難之役”,持續4年,造成南北千里幾為廢墟。為此,明初的統治者為了充實空曠之野,恢復戰時遭破壞的經濟,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了大規模的移民,遷出地之一便是戰爭很少波及的、人口比較稠密的山西中南部;遷入地區則是遭受戰亂嚴重破壞的河北、河南、陝西、安徽、江蘇北部、山西北部和山東中西部。我們膠東地區尤其是登萊一帶不但不是遷入地,反而是遷出地,對此,《明實錄》言之鑿鑿:“永樂五年(1407年)五月,命戶部徙山西平陽、澤、潞,山東之登、萊等府州五千戶隸上林苑監(“上林苑監”是明代的一個專門負責皇帝御花園、畜牧場與菜圃的管理機構),牧養栽種,戶給路費一百錠,口糧五斗。”也就是說,我們這地方是和山西中南部一樣,屬人口稠密區,是人口輸出地而非輸入地。所以,“山西遷入”說是不成立的,“雲南遷入”說更是無稽之談,至於“小云南”,誰也說不清楚是什麼地方,更不曉得他們為什麼胡裡稀塗“偷渡”到我們這裡來了。

那麼,我們龍口人是誰的後裔呢?

我們的母族是萊夷人,是相對漢族而言的少數民族,這是共認的。公元前567年齊國滅萊,我們萊夷民族融入漢族,一直到公元313年西晉滅亡、南北朝開始,在這八百多年的時間裡,我們變成了夷漢混血的漢族。可是,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581年)的260多年的南北朝時期,我們一直是在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之下,我們這個夷漢混血的漢族又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血緣,特別是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鮮卑族與漢族通婚之後,我們完全變成了夷、漢、鮮卑(還有其他少數民族)三個民族的混血的漢族。在隋、唐統治的320多年的時間裡,我們雖然又回到了漢族政權的懷抱,但是,黃河流域各民族大融化方興未艾,漢人和鮮卑人(還有匈奴、羯、氐、羌等少數民族)通婚已經司空見慣。從文化上講,鮮卑等少數民族已經漢化了;從生理基因上講,已經很少有純正的漢人或鮮卑人了,比如隋文帝楊堅就有鮮卑血統,而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皇后都是鮮卑人。漢族人的宋朝政權雖然建立(960年)了,但從北宋後期開始,我們這地方卻是先契丹(遼)後女真(金)的天下。我們的祖先是否與契丹、女真族通過婚,我不敢妄言,但是,只要他們漢化了,通婚是勢所必然。再後來,就是元朝了——蒙古人的天下,我們依然是少數民族的臣民。統算起來,從南北朝到元朝滅亡,共約1200多年,中間去掉隋唐北宋的400年,我們的先人和北方少數民族共處了近800年。也就是說,從南北朝以來,我們這個漢族實際上是北方許多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化而成的漢族。我們龍口與中原地區所不同的是,他們的母族是正統的漢族,我們的母族則是萊夷族。我們身上流淌的血,少數民族的成份可能比漢族的還要多。如果把那時北方的少數民族統稱為“胡”的話,我們龍口的人種應該是:萊 夷族——夷漢融化的漢族——胡漢融化的漢族。

地方史固然有地方特點,但是如果不放在中國歷史的大背景下來研究,僅憑那些不可靠的、零碎的、孤立的、非權威的材料,把我們的先人說成是從雲南、山西遷來的,是會迷失大方向或走進怪圈。至於把我們的小腳趾的復趾甲當作是從雲南或山西遷來的佐證,更是扯淡!

龍口人是誰的後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