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6月13日12:30,李宗偉召開記者發佈會宣佈正式退役,放棄衝擊東京奧運會資格。李宗偉職業生涯共獲得過69個冠軍,但在世界大型賽事上,他始終無冠,被稱為“無冕之王”。

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宣佈退役時落淚的李宗偉

隨著李宗偉的退役,世間再無“林李大戰”。

十一年前,北京奧運會,林丹擊敗了李宗偉獲得奧運冠軍。那場在家門口舉辦的奧運會,又是中國傳統的奪金點,關注度極高,很多不瞭解羽毛球的人都是通過那場比賽知道了,原來在馬來西亞,我們的超級丹有一個千年難纏的對手——李宗偉。

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像林丹一般稱為一個領域的“神”的人鳳毛麟角,但是,總會有一個人,他也許天賦不那麼秉異,也許那不那麼成功,但是他會通過自己的一次次不斷的努力,一次次不斷的失敗,又一次次不斷地從失敗中起來戰鬥,翻過山崖,越過河海,衝破霧靄,走到最接近“神”的地方。他告訴我們,敗者,雖有人不能超越,但我,敗者,亦可為王。

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十年時間,林李已經成為了羽毛球的等號,提到林李大戰,就是羽毛球的最高水平了。

林李,歷經了這一次次大戰中,變得成熟,變得強大,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也彼此愈發相惜著。即便,李宗偉一直扮演的都是那個輸多贏少的角色。

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第三十七次林李大戰,在里約奧運會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只要林丹與李宗偉隔網而立,這場比賽,便是最好,任何言語的辯駁都顯得蒼白無力。

最終,李宗偉戰勝了林丹,獲勝那一瞬間,那個內斂著沉穩著的的李宗偉不見了。他表現出了不一樣的瘋狂。

這場比賽,那這兩個男人的一抱,似乎在宣佈著屬於他們一時代已經開始緩緩落幕。

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他終於戰勝了他最想戰勝的人,可惜,卻不是在決賽場上。

他終究還是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世界冠軍,林丹也沒完成奧運三連冠。

人生總是要有缺的。

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三十四歲的世界第一。

一人扛起一國的羽球希望。

在三十六歲時,仍能打敗此時世界第一的桃田賢鬥。

天知道這需要多少努力。

不論從技術,力量,大賽經驗上,他是妥妥的世界超一流選手。在他巔峰時,除了林丹,對誰都是砍瓜切菜。

唯一的不足,或許是與林丹同時在一個時代吧。

他在登上世界之巔的路上,總是會遇到林丹而被一次次阻截。

那一次,林丹終究是不敵了他,他勝了,卻不曾想,他的第三次通向世界之巔的路,被諶龍阻截了。

他又失敗了。

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比賽結束後,李宗偉沒有選擇坐大賽組委會安排的運動員大巴,而是和教練米斯本步行在夜晚的北京,從北工大體育館走回了北四環的奧運村。路上,教練告訴他,不是你狀態不好,而是今晚林丹的表現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心理狀態上都擁有驚人的超水平。

李宗偉第一次衝擊世界冠軍,就這樣敗在無解的林丹面前了。後來在李宗偉的自傳《敗者為王》中的一個章節裡,他回顧了這場失利,並在那章最後寫了一些對成敗和生活的看法。

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他承認了比賽就是以勝利作為最終目標的,運動員刻苦地訓練、放棄很多個人空間,就是為了追求勝利,但緊接著他對丹麥教練弗羅斯特所說的“那只是一場比賽”、“勝利不是生活的全部”表示了認同。這種看似矛盾的想法,可以看作是他面對失敗時寬慰自己的一種思路,也可以看作是所有吃競技體育這碗飯的人所必須面臨的扎掙。

一個人,每天清晨五點起床進行體能、跑步、各項技術性訓練,且數十年如一日。他現在擁有的名氣、金錢、榮譽和生活都建立在他所從事的這項運動上,更確切說,是他在這項運動取得的勝利上。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把勝利當成生活的全部可能是他的“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這本自傳已經出版七年了。在這七年中,丹麥球員蓋德和印尼球員陶菲克相繼退役,世界羽壇也逐漸從“四大天王”時代變成“林李”對決的時代。像是足球場上的梅西和C羅,李宗偉和林丹也為觀眾奉獻了一場又一場的經典比賽,到目前為止,他們宿命般的糾纏以林丹28勝12負的領先而畫上了一個逗號。

在這40場對決中,林丹的勝利多次阻擊了李宗偉稱王的心願,李宗偉的失利則多次成就了林丹的輝煌。北京奧運會,林丹擊敗李宗偉,獲得第一個奧運會冠軍;廣州亞運會,林丹擊敗李宗偉,達成全滿貫;全英賽上,林丹再度擊敗李宗偉,成為該項賽事自1977年後這40餘年來的首個五冠王。

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很多人都分析過李宗偉為什麼打不過林丹。

從年少年時代說起,兩人雖然都是17歲加入各自國家隊,但接觸羽毛球的時間相差六年。李宗偉11歲才接觸羽毛球,15歲就能代表馬來西亞參加國際比賽,17歲便被徵入國家隊。林丹是5歲開始學習羽毛球,12歲在青少年比賽中奪冠,17歲進入國家隊。李宗偉僅用六年時間就完成了從零到一流球員的跨度,一直被看作是他非凡天賦的體現。但換個角度來看,當他遇到與自己同樣天賦異稟的球員時,他缺失的那幾年訓練的影響或許就會體現出來。

在成年後,林丹和李宗偉的戰略打法都有各自的轉折,尤其是隨著二人年紀都越來越大,體能不勝從前,林丹逐漸演變成了全方位控制型打法,李宗偉轉向了變速突擊打法。很難簡單評判哪種打法更優,但就數據來說,林丹確實贏得次數更多。

致敬|李宗偉宣佈退役,放棄東京奧運會衝金,敗者亦為王


還有人對比過二人的性格。在賽場上,你經常能看到林丹大聲喊叫,撕衣服和摔拍子。而李宗偉的表現幾乎與之截然相反,他永遠是優雅安靜的,即便遇到一些對他不公平的判罰,他也很少去與裁判爭執。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而已,在勝敗和比分面前卻被解讀為:李宗偉欠缺霸氣,所以總贏不了。

種種分析無非都是從林丹贏的次數更多這個既成事實倒推回去的。如果二人角色互換,對陣中更佔優的人是李宗偉,那上述一切又會有另一番看起來同樣合情合理的解讀。只要贏了,那做得一切都是對的。這是競技體育中經久不衰的真理。

無所謂原因是什麼,實力還是運氣,在唯世界冠軍論的語境下,李宗偉是一個非常努力的失敗者。但在更廣闊的維度中,他向世人展現出來的執著已經超越了輸贏。與其把他所做的一切看作是對冠軍的追逐,倒不如看作是他為生命中的一個目標所作的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遭遇戲劇化的命運和不可預測的意外,他經歷矛盾和掙扎,最終還是選擇堅持。這些都比簡單的一句“成王敗寇”更有意義

如今他終於還是要離開這個他愛的賽場

我,李宗偉,敗者,但我無憾,但我亦可為王,我只是那個獨一無二的李宗偉。

亦餘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



本文轉自中羽羽毛球,藍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