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境地包括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隨著唐朝的覆滅,華夏大地進入一個歷史很重要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歷史,風雨變化中,時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劉謙及其子,經兩代人努力逐漸一統嶺南,在公元917年由劉陟建國為漢,史稱南漢

按歷史朝代政權劃分的說法,這屬於一個偏安政權,一個藩鎮型小朝廷,南漢建立的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唐朝時期所說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期間建立的所有政權,基本都有這個特徵。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境地包括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隨著唐朝的覆滅,華夏大地進入一個歷史很重要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歷史,風雨變化中,時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劉謙及其子,經兩代人努力逐漸一統嶺南,在公元917年由劉陟建國為漢,史稱南漢

按歷史朝代政權劃分的說法,這屬於一個偏安政權,一個藩鎮型小朝廷,南漢建立的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唐朝時期所說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期間建立的所有政權,基本都有這個特徵。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這短短几十年中,華夏大地紛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人當道,重武輕文之風氣偏頗,晉隋時期發展而來的科舉取士政策一度停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餘個政權中,只有南唐、南漢、後蜀等少數幾個政權舉行過科舉考試,但也比較混亂,各割據政權多是為了裝點門面,才開科取士,開科無常,授官沒有保障,起不到充分選拔士子的作用。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境地包括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隨著唐朝的覆滅,華夏大地進入一個歷史很重要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歷史,風雨變化中,時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劉謙及其子,經兩代人努力逐漸一統嶺南,在公元917年由劉陟建國為漢,史稱南漢

按歷史朝代政權劃分的說法,這屬於一個偏安政權,一個藩鎮型小朝廷,南漢建立的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唐朝時期所說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期間建立的所有政權,基本都有這個特徵。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這短短几十年中,華夏大地紛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人當道,重武輕文之風氣偏頗,晉隋時期發展而來的科舉取士政策一度停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餘個政權中,只有南唐、南漢、後蜀等少數幾個政權舉行過科舉考試,但也比較混亂,各割據政權多是為了裝點門面,才開科取士,開科無常,授官沒有保障,起不到充分選拔士子的作用。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下,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南漢效法唐制,開乙酉進士科。通過一系列州縣的鄉,會試後,優秀的考生得到了到南漢京城廣州參加殿試的機會。

殿上,南漢帝劉龑(龑:是劉陟為自己創造的字,讀“巖”音,意是“飛龍在天”。)親自出試題,有理由相信,這一年南漢殿試試題,有可能是皇帝的隨性而為。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境地包括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隨著唐朝的覆滅,華夏大地進入一個歷史很重要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歷史,風雨變化中,時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劉謙及其子,經兩代人努力逐漸一統嶺南,在公元917年由劉陟建國為漢,史稱南漢

按歷史朝代政權劃分的說法,這屬於一個偏安政權,一個藩鎮型小朝廷,南漢建立的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唐朝時期所說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期間建立的所有政權,基本都有這個特徵。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這短短几十年中,華夏大地紛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人當道,重武輕文之風氣偏頗,晉隋時期發展而來的科舉取士政策一度停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餘個政權中,只有南唐、南漢、後蜀等少數幾個政權舉行過科舉考試,但也比較混亂,各割據政權多是為了裝點門面,才開科取士,開科無常,授官沒有保障,起不到充分選拔士子的作用。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下,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南漢效法唐制,開乙酉進士科。通過一系列州縣的鄉,會試後,優秀的考生得到了到南漢京城廣州參加殿試的機會。

殿上,南漢帝劉龑(龑:是劉陟為自己創造的字,讀“巖”音,意是“飛龍在天”。)親自出試題,有理由相信,這一年南漢殿試試題,有可能是皇帝的隨性而為。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許這一年殿試正處於在荔枝成熟時節,劉龑吃著荔枝,看著殿堂下參加殿試的眾考生,隨機選物,命以荔枝為題,作詩為賦,以詩詞取狀元。又有可能,南漢皇宮周邊多種荔枝,坐在殿中,舉目外望,就是荔枝樹冠,劉龑抬目望出,即想起荔枝美味,故出此題。

歷史上對劉龑帝的各方面評價都不高,有“荒淫殘暴”之說,科考中出長篇論作,估計他也沒有時間看,只有“詩”這種題材,短而易懂,又可反映出一個人的才學儲備,依其性格,試題內容則是隨性而為,遠沒有大一統朝代中的嚴謹與重視。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境地包括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隨著唐朝的覆滅,華夏大地進入一個歷史很重要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歷史,風雨變化中,時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劉謙及其子,經兩代人努力逐漸一統嶺南,在公元917年由劉陟建國為漢,史稱南漢

按歷史朝代政權劃分的說法,這屬於一個偏安政權,一個藩鎮型小朝廷,南漢建立的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唐朝時期所說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期間建立的所有政權,基本都有這個特徵。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這短短几十年中,華夏大地紛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人當道,重武輕文之風氣偏頗,晉隋時期發展而來的科舉取士政策一度停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餘個政權中,只有南唐、南漢、後蜀等少數幾個政權舉行過科舉考試,但也比較混亂,各割據政權多是為了裝點門面,才開科取士,開科無常,授官沒有保障,起不到充分選拔士子的作用。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下,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南漢效法唐制,開乙酉進士科。通過一系列州縣的鄉,會試後,優秀的考生得到了到南漢京城廣州參加殿試的機會。

殿上,南漢帝劉龑(龑:是劉陟為自己創造的字,讀“巖”音,意是“飛龍在天”。)親自出試題,有理由相信,這一年南漢殿試試題,有可能是皇帝的隨性而為。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許這一年殿試正處於在荔枝成熟時節,劉龑吃著荔枝,看著殿堂下參加殿試的眾考生,隨機選物,命以荔枝為題,作詩為賦,以詩詞取狀元。又有可能,南漢皇宮周邊多種荔枝,坐在殿中,舉目外望,就是荔枝樹冠,劉龑抬目望出,即想起荔枝美味,故出此題。

歷史上對劉龑帝的各方面評價都不高,有“荒淫殘暴”之說,科考中出長篇論作,估計他也沒有時間看,只有“詩”這種題材,短而易懂,又可反映出一個人的才學儲備,依其性格,試題內容則是隨性而為,遠沒有大一統朝代中的嚴謹與重視。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進入殿試的考生當中,就有來自龔州的樑嵩。龔州,也就是現在平南境,自古荔枝就十分常見。據後來明清時期的潯州府史藉的記載,平南縣所產出的荔枝,品質上來說,是周邊州縣中最上佳的。可是到了今天,平南地的荔枝卻少聞其名,反而平南石硤龍眼是當下最出名的,平南地的荔枝末落和龍眼的勝出,幾百年中發生過什麼故事呢?這話題下回分解!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境地包括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隨著唐朝的覆滅,華夏大地進入一個歷史很重要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歷史,風雨變化中,時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劉謙及其子,經兩代人努力逐漸一統嶺南,在公元917年由劉陟建國為漢,史稱南漢

按歷史朝代政權劃分的說法,這屬於一個偏安政權,一個藩鎮型小朝廷,南漢建立的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唐朝時期所說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期間建立的所有政權,基本都有這個特徵。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這短短几十年中,華夏大地紛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人當道,重武輕文之風氣偏頗,晉隋時期發展而來的科舉取士政策一度停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餘個政權中,只有南唐、南漢、後蜀等少數幾個政權舉行過科舉考試,但也比較混亂,各割據政權多是為了裝點門面,才開科取士,開科無常,授官沒有保障,起不到充分選拔士子的作用。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下,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南漢效法唐制,開乙酉進士科。通過一系列州縣的鄉,會試後,優秀的考生得到了到南漢京城廣州參加殿試的機會。

殿上,南漢帝劉龑(龑:是劉陟為自己創造的字,讀“巖”音,意是“飛龍在天”。)親自出試題,有理由相信,這一年南漢殿試試題,有可能是皇帝的隨性而為。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許這一年殿試正處於在荔枝成熟時節,劉龑吃著荔枝,看著殿堂下參加殿試的眾考生,隨機選物,命以荔枝為題,作詩為賦,以詩詞取狀元。又有可能,南漢皇宮周邊多種荔枝,坐在殿中,舉目外望,就是荔枝樹冠,劉龑抬目望出,即想起荔枝美味,故出此題。

歷史上對劉龑帝的各方面評價都不高,有“荒淫殘暴”之說,科考中出長篇論作,估計他也沒有時間看,只有“詩”這種題材,短而易懂,又可反映出一個人的才學儲備,依其性格,試題內容則是隨性而為,遠沒有大一統朝代中的嚴謹與重視。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進入殿試的考生當中,就有來自龔州的樑嵩。龔州,也就是現在平南境,自古荔枝就十分常見。據後來明清時期的潯州府史藉的記載,平南縣所產出的荔枝,品質上來說,是周邊州縣中最上佳的。可是到了今天,平南地的荔枝卻少聞其名,反而平南石硤龍眼是當下最出名的,平南地的荔枝末落和龍眼的勝出,幾百年中發生過什麼故事呢?這話題下回分解!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地處嶺南的南漢境,多有種植荔枝樹,尋常百姓都十分熟悉這種季節性的水果,也一定很多人喜歡吃。而作為產地之一,龔州的樑嵩必定很熟悉這種水果,而對於苦讀多年,也肯定讀過前朝諸多詩人創作過的荔枝詩作,生於亂世,不止只有武夫爭權建國,更有眾多文人學子關心時政,民間疾苦。

對心有抱負理想的樑嵩來說,殿上這荔枝命題,必定不難。就在南漢宮殿之上,一首《荔枝詩》也就即興作了出來,前兩句寫出荔枝的形與色,三四句寫出了荔枝的口味與生長環境,後四句則引用“共和羹”的典故,並大膽的寫出了個人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境地包括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隨著唐朝的覆滅,華夏大地進入一個歷史很重要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歷史,風雨變化中,時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劉謙及其子,經兩代人努力逐漸一統嶺南,在公元917年由劉陟建國為漢,史稱南漢

按歷史朝代政權劃分的說法,這屬於一個偏安政權,一個藩鎮型小朝廷,南漢建立的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唐朝時期所說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期間建立的所有政權,基本都有這個特徵。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這短短几十年中,華夏大地紛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人當道,重武輕文之風氣偏頗,晉隋時期發展而來的科舉取士政策一度停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餘個政權中,只有南唐、南漢、後蜀等少數幾個政權舉行過科舉考試,但也比較混亂,各割據政權多是為了裝點門面,才開科取士,開科無常,授官沒有保障,起不到充分選拔士子的作用。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下,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南漢效法唐制,開乙酉進士科。通過一系列州縣的鄉,會試後,優秀的考生得到了到南漢京城廣州參加殿試的機會。

殿上,南漢帝劉龑(龑:是劉陟為自己創造的字,讀“巖”音,意是“飛龍在天”。)親自出試題,有理由相信,這一年南漢殿試試題,有可能是皇帝的隨性而為。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許這一年殿試正處於在荔枝成熟時節,劉龑吃著荔枝,看著殿堂下參加殿試的眾考生,隨機選物,命以荔枝為題,作詩為賦,以詩詞取狀元。又有可能,南漢皇宮周邊多種荔枝,坐在殿中,舉目外望,就是荔枝樹冠,劉龑抬目望出,即想起荔枝美味,故出此題。

歷史上對劉龑帝的各方面評價都不高,有“荒淫殘暴”之說,科考中出長篇論作,估計他也沒有時間看,只有“詩”這種題材,短而易懂,又可反映出一個人的才學儲備,依其性格,試題內容則是隨性而為,遠沒有大一統朝代中的嚴謹與重視。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進入殿試的考生當中,就有來自龔州的樑嵩。龔州,也就是現在平南境,自古荔枝就十分常見。據後來明清時期的潯州府史藉的記載,平南縣所產出的荔枝,品質上來說,是周邊州縣中最上佳的。可是到了今天,平南地的荔枝卻少聞其名,反而平南石硤龍眼是當下最出名的,平南地的荔枝末落和龍眼的勝出,幾百年中發生過什麼故事呢?這話題下回分解!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地處嶺南的南漢境,多有種植荔枝樹,尋常百姓都十分熟悉這種季節性的水果,也一定很多人喜歡吃。而作為產地之一,龔州的樑嵩必定很熟悉這種水果,而對於苦讀多年,也肯定讀過前朝諸多詩人創作過的荔枝詩作,生於亂世,不止只有武夫爭權建國,更有眾多文人學子關心時政,民間疾苦。

對心有抱負理想的樑嵩來說,殿上這荔枝命題,必定不難。就在南漢宮殿之上,一首《荔枝詩》也就即興作了出來,前兩句寫出荔枝的形與色,三四句寫出了荔枝的口味與生長環境,後四句則引用“共和羹”的典故,並大膽的寫出了個人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從尋常的水果荔枝,卻能作出如此氣勢的詩詞;看似普遍的一位文人秀才,卻能有這麼高的心境,對於一個開國之君來說,即使他再看不起文人,也會刮目相看。更巧合的是,“龔”乃劉龑之前的曾用過的名字之一,所以,來自龔州的樑嵩,更會引他注意,必定受其重視,才華加巧合,狀元必屬樑嵩無疑!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境地包括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隨著唐朝的覆滅,華夏大地進入一個歷史很重要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歷史,風雨變化中,時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劉謙及其子,經兩代人努力逐漸一統嶺南,在公元917年由劉陟建國為漢,史稱南漢

按歷史朝代政權劃分的說法,這屬於一個偏安政權,一個藩鎮型小朝廷,南漢建立的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唐朝時期所說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期間建立的所有政權,基本都有這個特徵。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這短短几十年中,華夏大地紛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人當道,重武輕文之風氣偏頗,晉隋時期發展而來的科舉取士政策一度停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餘個政權中,只有南唐、南漢、後蜀等少數幾個政權舉行過科舉考試,但也比較混亂,各割據政權多是為了裝點門面,才開科取士,開科無常,授官沒有保障,起不到充分選拔士子的作用。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下,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南漢效法唐制,開乙酉進士科。通過一系列州縣的鄉,會試後,優秀的考生得到了到南漢京城廣州參加殿試的機會。

殿上,南漢帝劉龑(龑:是劉陟為自己創造的字,讀“巖”音,意是“飛龍在天”。)親自出試題,有理由相信,這一年南漢殿試試題,有可能是皇帝的隨性而為。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許這一年殿試正處於在荔枝成熟時節,劉龑吃著荔枝,看著殿堂下參加殿試的眾考生,隨機選物,命以荔枝為題,作詩為賦,以詩詞取狀元。又有可能,南漢皇宮周邊多種荔枝,坐在殿中,舉目外望,就是荔枝樹冠,劉龑抬目望出,即想起荔枝美味,故出此題。

歷史上對劉龑帝的各方面評價都不高,有“荒淫殘暴”之說,科考中出長篇論作,估計他也沒有時間看,只有“詩”這種題材,短而易懂,又可反映出一個人的才學儲備,依其性格,試題內容則是隨性而為,遠沒有大一統朝代中的嚴謹與重視。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進入殿試的考生當中,就有來自龔州的樑嵩。龔州,也就是現在平南境,自古荔枝就十分常見。據後來明清時期的潯州府史藉的記載,平南縣所產出的荔枝,品質上來說,是周邊州縣中最上佳的。可是到了今天,平南地的荔枝卻少聞其名,反而平南石硤龍眼是當下最出名的,平南地的荔枝末落和龍眼的勝出,幾百年中發生過什麼故事呢?這話題下回分解!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地處嶺南的南漢境,多有種植荔枝樹,尋常百姓都十分熟悉這種季節性的水果,也一定很多人喜歡吃。而作為產地之一,龔州的樑嵩必定很熟悉這種水果,而對於苦讀多年,也肯定讀過前朝諸多詩人創作過的荔枝詩作,生於亂世,不止只有武夫爭權建國,更有眾多文人學子關心時政,民間疾苦。

對心有抱負理想的樑嵩來說,殿上這荔枝命題,必定不難。就在南漢宮殿之上,一首《荔枝詩》也就即興作了出來,前兩句寫出荔枝的形與色,三四句寫出了荔枝的口味與生長環境,後四句則引用“共和羹”的典故,並大膽的寫出了個人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從尋常的水果荔枝,卻能作出如此氣勢的詩詞;看似普遍的一位文人秀才,卻能有這麼高的心境,對於一個開國之君來說,即使他再看不起文人,也會刮目相看。更巧合的是,“龔”乃劉龑之前的曾用過的名字之一,所以,來自龔州的樑嵩,更會引他注意,必定受其重視,才華加巧合,狀元必屬樑嵩無疑!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古代科舉歷史上,廣西共出過十個狀元(如今的桂林王城貢院內有記載),其中八個在廣西北部,又臨桂縣為多,樑嵩是唯一一個出於廣西南部的狀元。也是歷代科舉制度中廣西所出的第三位狀元,同時,有好事歷史學者結予這幾位狀元評價排名,論才學,他居第二。在南漢朝,其仕至翰林學士。只可惜,南漢朝多虐政,多淫奢,面對殘酷的現實,樑嵩在《荔枝詩》所表達的抱負理想、渴望昇平安定的願望都破滅了。失望之餘,以孝母為由,上書了一篇以母親的口氣寫的《倚門望子賦》,向南漢皇帝劉龑申告離任還鄉。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境地包括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隨著唐朝的覆滅,華夏大地進入一個歷史很重要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歷史,風雨變化中,時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劉謙及其子,經兩代人努力逐漸一統嶺南,在公元917年由劉陟建國為漢,史稱南漢

按歷史朝代政權劃分的說法,這屬於一個偏安政權,一個藩鎮型小朝廷,南漢建立的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唐朝時期所說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期間建立的所有政權,基本都有這個特徵。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這短短几十年中,華夏大地紛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人當道,重武輕文之風氣偏頗,晉隋時期發展而來的科舉取士政策一度停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餘個政權中,只有南唐、南漢、後蜀等少數幾個政權舉行過科舉考試,但也比較混亂,各割據政權多是為了裝點門面,才開科取士,開科無常,授官沒有保障,起不到充分選拔士子的作用。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下,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南漢效法唐制,開乙酉進士科。通過一系列州縣的鄉,會試後,優秀的考生得到了到南漢京城廣州參加殿試的機會。

殿上,南漢帝劉龑(龑:是劉陟為自己創造的字,讀“巖”音,意是“飛龍在天”。)親自出試題,有理由相信,這一年南漢殿試試題,有可能是皇帝的隨性而為。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許這一年殿試正處於在荔枝成熟時節,劉龑吃著荔枝,看著殿堂下參加殿試的眾考生,隨機選物,命以荔枝為題,作詩為賦,以詩詞取狀元。又有可能,南漢皇宮周邊多種荔枝,坐在殿中,舉目外望,就是荔枝樹冠,劉龑抬目望出,即想起荔枝美味,故出此題。

歷史上對劉龑帝的各方面評價都不高,有“荒淫殘暴”之說,科考中出長篇論作,估計他也沒有時間看,只有“詩”這種題材,短而易懂,又可反映出一個人的才學儲備,依其性格,試題內容則是隨性而為,遠沒有大一統朝代中的嚴謹與重視。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進入殿試的考生當中,就有來自龔州的樑嵩。龔州,也就是現在平南境,自古荔枝就十分常見。據後來明清時期的潯州府史藉的記載,平南縣所產出的荔枝,品質上來說,是周邊州縣中最上佳的。可是到了今天,平南地的荔枝卻少聞其名,反而平南石硤龍眼是當下最出名的,平南地的荔枝末落和龍眼的勝出,幾百年中發生過什麼故事呢?這話題下回分解!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地處嶺南的南漢境,多有種植荔枝樹,尋常百姓都十分熟悉這種季節性的水果,也一定很多人喜歡吃。而作為產地之一,龔州的樑嵩必定很熟悉這種水果,而對於苦讀多年,也肯定讀過前朝諸多詩人創作過的荔枝詩作,生於亂世,不止只有武夫爭權建國,更有眾多文人學子關心時政,民間疾苦。

對心有抱負理想的樑嵩來說,殿上這荔枝命題,必定不難。就在南漢宮殿之上,一首《荔枝詩》也就即興作了出來,前兩句寫出荔枝的形與色,三四句寫出了荔枝的口味與生長環境,後四句則引用“共和羹”的典故,並大膽的寫出了個人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從尋常的水果荔枝,卻能作出如此氣勢的詩詞;看似普遍的一位文人秀才,卻能有這麼高的心境,對於一個開國之君來說,即使他再看不起文人,也會刮目相看。更巧合的是,“龔”乃劉龑之前的曾用過的名字之一,所以,來自龔州的樑嵩,更會引他注意,必定受其重視,才華加巧合,狀元必屬樑嵩無疑!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古代科舉歷史上,廣西共出過十個狀元(如今的桂林王城貢院內有記載),其中八個在廣西北部,又臨桂縣為多,樑嵩是唯一一個出於廣西南部的狀元。也是歷代科舉制度中廣西所出的第三位狀元,同時,有好事歷史學者結予這幾位狀元評價排名,論才學,他居第二。在南漢朝,其仕至翰林學士。只可惜,南漢朝多虐政,多淫奢,面對殘酷的現實,樑嵩在《荔枝詩》所表達的抱負理想、渴望昇平安定的願望都破滅了。失望之餘,以孝母為由,上書了一篇以母親的口氣寫的《倚門望子賦》,向南漢皇帝劉龑申告離任還鄉。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樑嵩這篇賦中著重寫自己家鄉中年老母親晚年的艱苦生活和思子的迫切心情,情真意切中,連暴君劉龑都深被感動,遂準其還鄉孝母,臨行還給厚加賞賜,樑嵩謝絕了,只請求免去故里龔州一年賦稅!也許是天妒英才,在回到龔州時,因急於回家見母,強行乘白馬過江,結果不幸於難。

"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在中國主要種植於南方,它的文獻記載,栽培和食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荔枝產生的各式文化,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很深的印跡。關於荔枝最讓人熟知的是唐宋時期的各種詩,詞,賦,文,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傳說。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燦爛的歷代文學書篇裡,荔枝,可以吃得很爽“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可以感嘆時勢憂愁“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還可以很抒情“記得如今時候,正荔枝初熟。”;荔枝,還可以飽含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荔枝的詩詞故事,最多的,也就是“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畢竟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歷史教訓太深刻,但這“須占人間第一名”的故事,就少人知道了。

這首《荔枝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此詩雖不享譽千古,卻也值得傳頌一方。因為憑藉此詩,這位詩人真就得了第一名!

露溼胭脂點眼明,紅袍千顆畫難成。

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山嶺外生。[1]

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

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注[1]:清代同治版《潯州府志》原版對此句是“天意偏山嶺外生”,更早的清乾隆版《平南縣誌》原版中,關於此詩句為“天意偏教嶺外生”,現在廣為流傳的,都是“教”字的說法,所以同治版府志中記載應為誤筆!這也反應出清代修志書的一個缺點,只求快,後期也沒有校對出錯誤,從而把錯誤流傳了下來!

(關於這志書的這個缺點,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曾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講述

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

此詩作者,是龔州人(今平南)樑嵩,在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漢首都廣州參加殿試時所作,並以此詩獲得殿試第一名——狀元。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境地包括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隨著唐朝的覆滅,華夏大地進入一個歷史很重要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歷史,風雨變化中,時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劉謙及其子,經兩代人努力逐漸一統嶺南,在公元917年由劉陟建國為漢,史稱南漢

按歷史朝代政權劃分的說法,這屬於一個偏安政權,一個藩鎮型小朝廷,南漢建立的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唐朝時期所說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期間建立的所有政權,基本都有這個特徵。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這短短几十年中,華夏大地紛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人當道,重武輕文之風氣偏頗,晉隋時期發展而來的科舉取士政策一度停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餘個政權中,只有南唐、南漢、後蜀等少數幾個政權舉行過科舉考試,但也比較混亂,各割據政權多是為了裝點門面,才開科取士,開科無常,授官沒有保障,起不到充分選拔士子的作用。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下,南漢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南漢效法唐制,開乙酉進士科。通過一系列州縣的鄉,會試後,優秀的考生得到了到南漢京城廣州參加殿試的機會。

殿上,南漢帝劉龑(龑:是劉陟為自己創造的字,讀“巖”音,意是“飛龍在天”。)親自出試題,有理由相信,這一年南漢殿試試題,有可能是皇帝的隨性而為。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也許這一年殿試正處於在荔枝成熟時節,劉龑吃著荔枝,看著殿堂下參加殿試的眾考生,隨機選物,命以荔枝為題,作詩為賦,以詩詞取狀元。又有可能,南漢皇宮周邊多種荔枝,坐在殿中,舉目外望,就是荔枝樹冠,劉龑抬目望出,即想起荔枝美味,故出此題。

歷史上對劉龑帝的各方面評價都不高,有“荒淫殘暴”之說,科考中出長篇論作,估計他也沒有時間看,只有“詩”這種題材,短而易懂,又可反映出一個人的才學儲備,依其性格,試題內容則是隨性而為,遠沒有大一統朝代中的嚴謹與重視。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進入殿試的考生當中,就有來自龔州的樑嵩。龔州,也就是現在平南境,自古荔枝就十分常見。據後來明清時期的潯州府史藉的記載,平南縣所產出的荔枝,品質上來說,是周邊州縣中最上佳的。可是到了今天,平南地的荔枝卻少聞其名,反而平南石硤龍眼是當下最出名的,平南地的荔枝末落和龍眼的勝出,幾百年中發生過什麼故事呢?這話題下回分解!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地處嶺南的南漢境,多有種植荔枝樹,尋常百姓都十分熟悉這種季節性的水果,也一定很多人喜歡吃。而作為產地之一,龔州的樑嵩必定很熟悉這種水果,而對於苦讀多年,也肯定讀過前朝諸多詩人創作過的荔枝詩作,生於亂世,不止只有武夫爭權建國,更有眾多文人學子關心時政,民間疾苦。

對心有抱負理想的樑嵩來說,殿上這荔枝命題,必定不難。就在南漢宮殿之上,一首《荔枝詩》也就即興作了出來,前兩句寫出荔枝的形與色,三四句寫出了荔枝的口味與生長環境,後四句則引用“共和羹”的典故,並大膽的寫出了個人抱負,“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從尋常的水果荔枝,卻能作出如此氣勢的詩詞;看似普遍的一位文人秀才,卻能有這麼高的心境,對於一個開國之君來說,即使他再看不起文人,也會刮目相看。更巧合的是,“龔”乃劉龑之前的曾用過的名字之一,所以,來自龔州的樑嵩,更會引他注意,必定受其重視,才華加巧合,狀元必屬樑嵩無疑!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在古代科舉歷史上,廣西共出過十個狀元(如今的桂林王城貢院內有記載),其中八個在廣西北部,又臨桂縣為多,樑嵩是唯一一個出於廣西南部的狀元。也是歷代科舉制度中廣西所出的第三位狀元,同時,有好事歷史學者結予這幾位狀元評價排名,論才學,他居第二。在南漢朝,其仕至翰林學士。只可惜,南漢朝多虐政,多淫奢,面對殘酷的現實,樑嵩在《荔枝詩》所表達的抱負理想、渴望昇平安定的願望都破滅了。失望之餘,以孝母為由,上書了一篇以母親的口氣寫的《倚門望子賦》,向南漢皇帝劉龑申告離任還鄉。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樑嵩這篇賦中著重寫自己家鄉中年老母親晚年的艱苦生活和思子的迫切心情,情真意切中,連暴君劉龑都深被感動,遂準其還鄉孝母,臨行還給厚加賞賜,樑嵩謝絕了,只請求免去故里龔州一年賦稅!也許是天妒英才,在回到龔州時,因急於回家見母,強行乘白馬過江,結果不幸於難。

桂平:荔枝說史——狀元·荔枝詩

由於樑嵩為官體恤民情,慰藉鄉望,甚得民心。為紀念他,狀元故里平南城(古龔州)至今仍立有狀元廟紀念(樑狀元廟在丹竹白馬圩),樑狀元罹難處,也稱為白馬江(東濠河),白馬圩。至今還流傳著他的傳說,他年少時常去讀書的鵬化閬石山,後世一直就享有“地靈人傑”的美譽!古平南八景中的閬石鍾秀就是介紹狀元傳說的景點,千古流傳,如今新平南八景中的白馬雙英,其是也有狀元文化的內涵!

歷史已過千百年,狀元已遠詩流傳,

又是一年荔枝季,邊吃邊說老故事!

這裡是桂平,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

謝謝閱讀關注!

古潯州四縣的八景文化(桂平,平南,貴縣,武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