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李玉剛 李叔同 藝術 音樂 戲曲 月亮壩鄧遂夫 2018-12-02

玉剛,首先我要告訴你,我是你堅定不移的剛絲。雖然我這個“剛絲”早就過了追星的年齡,這些年又特別忙亂,可自從2006年前後看著你在央視星光大道和春晚脫穎而出、大放異彩,我就一直在欣喜地關注著你,為你突飛猛進的成長而讚歎不已、默默祝福。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可以說,你是我在當今演藝明星裡暗中追捧的第一偶像。真的,一點都不誇張。除了你精湛的演技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深深地打動了我之外,還有一點略帶個人色彩的原因,我覺得,你正是我在2004年大張旗鼓倡導“草根文化”以來,在表演藝術上湧現出來的最耀眼的一顆“草根巨星”——不只是中國巨星,也是國際巨星。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這一切都並非偶然,也絕不是僥倖能夠得來的。其間包含著值得人們永遠去挖掘、瞭解、思索的深刻哲理和歷史發展規律。

既然提到這點,就順便說明一下。那是我在2004年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一部名叫《草根紅學雜俎》的學術著作中,針對當時中國文化藝術領域不同程度存在的排斥、壓制、打擊來自民間或曰草根階層的一大批文化生力軍這一傾向,大膽地借鑑發源於國外社會學及人類文化學的一個常用概念,在書的序言《不妨樹一面旗幟》裡,公開地倡導 “草根文化”(grassroots culture)和“草根紅學”。這個在當時國內略顯陌生的理念,連同這部書一道,經過出版社組織在京的一批專家熱烈討論和高度評價之後,再經傳媒廣泛報道,立即產生了出人意料的強烈反響。隨後發生在紅學界和整個文化藝術領域的許多新氣象和巨大變化,就不在這裡贅述了。總之,此後在文化藝術領域,出現了一股前所未有而持續至今的草根文化大潮。三年後,中國語言學界評選公佈 “十大流行語”,草根文化赫然入列。

明白了這一因由,早已是名震海內外的玉剛先生,就不會由於我稱你為“草根巨星” 而感到驚訝了吧!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給你寫這封信,也許你能猜到,是為了近日不斷傳來玉剛你出家的信息。但不只是這一點,我還有另外的事情要對你講。是的,“出家”的傳聞的確攪得我這幾天魂不守舍、輾轉難眠。雖然我知道你後來有個 “否認”此事的微博表態;還有你們單位語焉不詳的“闢謠”。但是昨晚深更半夜,我又見到一篇言之鑿鑿地爆料玉剛“出家原因”的首頁推薦博文,一顆心又懸了起來。這才決心寫這篇博文來和你隔空交流,讓你也傾聽一下我這老剛絲的心聲。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我當然會尊重你的一切信仰和選擇。但是我真誠地懇求你,玉剛,起碼在最近這幾年裡,在你的演藝事業正處於黃金季節的當下,你千萬千萬,不要過早地拋下喜歡你的廣大觀眾,貿然選擇正式出家!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因為,單是衝著你“姓李”這一點,我的擔心就不是多餘。

同樣是可稱藝術家、其演藝事業已如日中天的李娜,過早遁入空門,給觀眾留下的情感之殤已無法彌補。早年集音樂、文學、繪畫、書法、演藝於一身的蓋世奇才李叔同先生,忽然削髮為僧,戛止其可望攀登藝術巔峰的事業,更是堪稱時代之痛。而玉剛,你同樣姓李,又同樣虔誠信佛,日前在臺北身著僧袍、瞑目禪修的照片,你也認,僅稱為“偶爾沉澱”。可是當年的叔同先生,最初入寺禪修,也說是“偶爾”呀!但他離開寺廟之後,竟大讚那裡的清茶淡飯“頗合胃口”,索性回家打點一切,搬了行李衣物過去,立刻削去煩惱絲,再不回頭。只留下一曲哀怨欲絕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由人傳唱,讓人傷懷。聯想到近世李氏藝術家的這種“遺傳”,能不讓剛絲們擔憂嗎?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李叔同墨跡。對聯:萬緣同鏡像 一法不當情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李叔同的臨終絕筆——“悲欣交集”

玉剛,我只想說,你讓自己的心靈先行皈依是可以的,但千萬別有意無意地步了李氏前輩的後塵,在海量的觀眾和朋友對你寄予無限厚望的時刻沉迷太甚,過早地生了剃度之念。那樣,會讓眾多愛戴你的國人,乃至海外大量的觀眾,痛徹心扉!

尤其是我,更將毫無顧忌地老淚縱橫……

為什麼我要給自己加個“更”字?我有資格加這個“更”字麼?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這就是我要說的另一個相關話題。我除了愛聽你唱的所有歌曲(包括戲曲選曲),卻還暗自巴望著想聽你唱一唱我所譜寫的仿古歌曲。這是我內心埋藏已久的一份痴念,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向你陳述而已。但在一年前的10月15日清晨,我經過通宵達旦的苦戰,發表了一篇題為《紅學家的音樂夢》的博文,其中便提及此事。我寫道:“另外幾支與古曲和流行音樂風格都頗有差異的唐宋詞仿古曲,我亦暗自希冀能引起擅長此道的李玉剛們的興趣,沒準還能把它唱出別具一格的風采呢。”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玉剛,看到這裡,你先別暗自訕笑:以為必定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業餘作曲者,居然想把自己多半是低劣平庸之作,毫無自知之明地送交給專業演員甚至國際巨星去演唱。不,不是這樣。儘管我不打算在這裡用更多的篇幅,細述我的特殊人生經歷及從藝之路;但我可以舉一個博文中提及的小例子,聊供你想象:

1985年由我獨立編劇,並在我所在的歌舞團正式排練公演的大型歌劇《燕市悲歌》(又名《曹雪芹》),是由韓萬齋譜曲。韓是文革前夕西安音樂學院石夫教授培養的作曲系高材生(文革中被稱為“黑尖子”),後來從歌舞團調任四川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劇中有兩支領合唱曲《美麗的沙拉幹追》、《凌紅安魂曲》,由於我在劇本里要求比較特殊,老韓感到譜寫有困難,決定由我親自操刀寫主旋律。但為了曲作者署名不留隱患,我與老韓商定,除了導演和歌舞團領導知道此事,我們對外保密,我就作為友情參與。結果這兩支曲子(當然包括老韓所配的多聲部旋律)效果都不錯。尤其第二支,排練試唱後演員都稱讚老韓:“這是你寫得最有味道的一首歌,好聽!”老韓私下說,遂夫,是你的功勞。我說不,主要是你配的多聲部效果好(這也是事實,畢竟該曲大部分是多聲部合唱)。

這事,我以前從沒講過。去年寫那篇博文才第一次“解密”。我想,老韓這位頗有天分的作曲家,對我在創作音樂旋律方面的靈性與悟性,應該是有所領教的。

好了,這封信不宜寫得太長,到此為止吧。

我把我那篇博文所羅列的新舊歌曲作品,摘選兩支,連同對歌曲的說明文字,一併附於信末。

但願玉剛能夠喜歡,但願咱倆能夠由此結下一段善緣。我殷切的期望,演藝界的“草根巨星”和紅學界的“草根大王”(借用中國紅學會副會長鬍文彬先生在會上對我的幽默介紹;而《名人傳記》2011年2月號文章則稱“草根紅學第一人”),能有一次藝術上的成功牽手!

順頌

冬安!

鄧遂夫

2014年12月4日03:36:41 匆草於釋夢齋

附錄:《紅學家的音樂夢》摘錄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

不久前,一位造詣頗深的鋼筆畫家,看過我博客相冊裡這幅18年前題為《海岸》的鋼筆畫之後,給我發短消息致意說:“您不繼續作畫,是我們的損失。”但繪畫屬於視覺形象,可以一目瞭然地呈現。我希望能聽到當今音樂界的行家,在細心審讀我這些歌譜之後,也能客觀地做一點評價。因為這些至今未被藝術家的美妙歌喉及樂器所演繹的歌譜,尚處於無聲的休眠狀態。在一般人難以感知的點點線線之間,隱含著一個紅學家對人生的獨特感悟,以及對古代詞人心靈震顫的遙遠共鳴。

樂譜記錄的特殊旋律與節奏,是我內心蟄伏的音樂之魂,若不細加品味或付之管絃,一般人領會起來會有隔膜。請容我對下面這些擬古曲的內容與形式,略作一點介紹。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擬古曲之一:北宋柳永詞《雨霖鈴》,乃離別詞之千古絕唱,歷來為我所鍾愛。在歌聲剛剛進入的部分,用了一點崑曲的韻味。而在“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以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一大段經典名句的處理上,我下足了功夫,提示要“加響板、碰鈴”,演唱起來應該會有特色。

但裡面有幾個押韻的字,演唱時不能按今音,要按古音達到全部押韻。如:“蘭舟催發”的“發”要念fiè(原為古入聲,今無入聲之聲符,權以去聲聲符代替,下同);“楚天闊”的“闊”要念kuè;“更與何人說”的“說”要念shuè。尤其最後的“說”字,在世代承傳的崑曲和京劇裡,至今還保存著它的真實發音。所以千萬別像當今字詞典專家胡亂標註的所謂“古音”去念什麼 “shuì(睡)”。那樣不僅不押韻了,還要鬧大笑話——“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睡’?”這豈不是比某些古裝影視劇把“說客”、“說服”也照“睡”的音去念,竟至形成兩個諷刺性的網絡熱詞“睡客”、“睡服”還要搞笑麼!

不過,字詞典專家也是沒有辦法。如果用我上面更準確的那種拼音方式,在目前的《漢語拼音方案》裡是不允許的。其實應該允許——我以後將作專文論證。否則的話,有大量特殊的古漢語或方言發音都沒法用漢語拼音來顯示。若是現在還像一百年前未發明漢語拼音時那樣,依賴與漢語古音距離更大的國際音標來顯示古音和方音,無異於隔靴搔癢,會讓人永遠不得要領。我們幹嗎眼睜睜地放著自己的《漢語拼音方案》不去完善,不用它來統注漢語今古音,而非得死抱著跟漢語更其隔膜的國際音標不放,乃至鬧出“睡客”、“睡服”這樣的大笑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呢?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擬古曲之二:李清照名篇《鳳凰臺上憶吹簫》。這是女詞人在北宋末年,仍沉浸於愛情與思念的青春夢幻之中,尚未遭受動亂離喪之苦時所作。詞中表現的雖然仍屬離愁別緒,畢竟只是古代小夫妻之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式的思念情懷。而作者以女詞人特有的深切體驗,卻將這種情懷抒發得格外的幽微繾綣、情景交融。所以我在旋律的處理上,儘量體現出一種婉轉跌宕並揉合著痛楚與甜蜜、悲涼與陶醉的古代離情審美意象。在演唱時,必須精準地把握好那些通過微妙的上顫音、下顫音、裝飾音、下滑音、頓音及切分音、附點音符等等所表達的特殊的中國式古典韻味和情調。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這是我新千年以來所出版各種圖書的一部分版本

鄧遂夫:致李玉剛的一封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