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黃淳樑與李小龍

黃淳樑與李小龍的那些事兒

李小龍成名之後,葉問曾感慨地對黃淳樑說:“如果沒有你的多方鼓勵和指導,李小龍斷無今日的成就。”李小龍自己也對人說過,只有黃淳樑教過我詠春拳。並在給師兄的信裡,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那些年-黃淳樑與李小龍

黃淳樑日後回憶,李小龍在香港期間參與的最後一次講手,是與一個姓鐘的北少林拳手進行的較量。規則以一方不支令教練叫停告負,其間按兩分鐘為一回合,但不限制總的時間。黃淳樑則擔任拳證即裁判。

教導篇

第一個回合,李小龍打得保守,落於下風。對方身高臂長,將他的眼角打中流血。李小龍顧忌面部受傷影響拍戲,有意退出比武。這時,黃淳樑上前示意他繼續堅持,並指點他說:“你要按照詠春拳的思路去打,他打你也打,儘量搶攻,中線進擊。他人比你高大,你必須反其道行之,打他的面部!你拳搶中線,他兩手必然被阻隔在外,而你的拳剛好成三角形,既可以攻擊對方,又可以防守面部。”

第二個回合,受到點撥的李小龍如法炮製,搶步向前重擊對手面部,得手後再接再厲,發揮詠春拳連續快速的特點,一舉將對方擊敗。這次講手對李小龍的影響極大。同時,這次比武的勝利也極大地鼓舞了李小龍,尤其是最後以數秒鐘擊倒對手的結果,令他對自己的能力和天份充滿了信心,從而堅定了繼續精研武功的決心。難以想象,如果他當時怯陣退出,日後還會不會有我們熟悉的那位功夫巨星。

那些年-黃淳樑與李小龍

李小龍是個好勝心極強的人,曾經這樣說過:“我不是天下第一,但也決不承認是天下第二。”但在心目中,他對於自己出身的詠春拳還是敬畏三分。他希望自己的截拳道理念能夠被師門認同,而且將大師兄黃淳樑樹立為自己趕超的目標。

電影篇

李小龍在他的未竟之作《死亡遊戲》中,曾經打算邀請黃淳樑出演自己衝擊死亡之塔最後一關時所遇到的對手。在電影裡做他的對手,無論是誰都不會有好下場。黃淳樑不願意一“觸電”就落得個“橫死”的結果,婉言拒絕,錯過了這個揚名世界的機會。

事實上,李小龍的設想是,在一座七層高的塔裡,每一層佈置一名不同武術的頂級高手,有拳擊、空手道、合氣道、柔道、跆拳道、中國武術其他門派中的人物,而且越往上水平越高。他要和他們每人表演一場精彩的對打,盡顯武術技藝的豐富浩瀚,同時宣揚截拳道的先進理念。黃淳樑或許意識到了這些,說什麼“不吉利”,不過是推託之辭,不想讓詠春受辱才是真實心理。

那些年-黃淳樑與李小龍

黃淳樑和李小龍之間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對話。黃淳樑問李小龍:“你自從教截拳道以來,究竟有多少弟子令你滿意?”李小龍答不上來。黃淳樑接著說:“假如有百分之六十,那就算非常成功。如果有百分之十,那也還算不錯。如果一個也沒有,那就只能證明一點,無論這種拳術叫什麼名字,都只屬於你自己。”

實戰篇

在李小龍返港前的 1969 年,黃淳樑曾與一名身高兩米、體重 250 斤的前世界重量級拳擊手,採取不帶拳套護具的方式,進行有限制(不用腳)比武。對方的年齡比黃大五歲,除此之外,幾乎佔據了全面的優勢。

那些年-黃淳樑與李小龍

黃淳樑自忖用以往近身快打的戰術未必奏效,便採取重拳進攻快速撤防的方式,但每次拳擊深入對手皮肉,卻無法造成重創。對手身形巨大,黃淳樑自下往上擊打,面部缺乏有效保護,險象環生。於是,他及時調整戰術,不再攻擊對手面部,而以其胸腹為目標連續猛擊。如此既能發揮全力,也可顧及自己頭面。對手心臟經受不住赤手重擊,終於不支,敗下陣來。

那些年-黃淳樑與李小龍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咯,大家有什麼想了解的詠春知識和故事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拳民詠春給我留言點贊,小編可能會考慮寫你想看的文章哦,每天也會有精彩資訊等著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