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愣娃報仇咧

劉志丹 凌瀟肅 洛初 洛初 2017-08-02

記得小時候看《關中匪事》,片子開頭陝西方言一聲吼,陝西愣娃報仇咧。該劇講述了民國亂世,群雄並起,征伐不斷,偏遠高曠的關中更上演著幾多流傳民間的兒女傳奇。美麗堅強的的女孩喜鳳自幼和墩子結成娃娃親,但墩子的父親因與土匪扯上關聯而被保安隊長羅玉璋殺害,多年後復仇心切的墩子更因此顛沛流離。喜鳳無奈嫁給恩人之子許望龍,誰知卻沒有逃出羅的陰影,進而看出許家父子的虛偽來。喜鳳一氣上山做了土匪劉十三的壓寨夫人,而墩子幾經輾轉,化名李文化後參加了新二師,更在日後的剿匪路上與喜鳳重逢。圍繞著慘遭滅門的血海深仇,關中兒女曲折而撼人的傳奇故事接連上演。陝西愣娃報仇咧

當年的墩子,看在看依舊很帥

其中凌瀟肅飾演的墩子,劉立偉飾演的劉十三、趙純陽飾演的羅玉章等角色深入人心,特別是主演凌瀟肅的墩子更是把關中兒女的性格演繹的入木三分,把一個愛恨分明的陝西愣娃表現的淋漓盡致。“愣”大概是對陝西人的評價,其實最開始是冷, 這個“冷娃”的“冷”字,形象而不失幽默地抓住了三秦男兒的群體性格特點。對於陝西“冷娃”的“冷”字,有不少人想當然的認為“冷”就是“愣”的意思,可以說錯了。在關中方言裡,“愣”的讀音及含義與普通話中這個詞並沒有多大的差別,有呆、痴、缺心眼等含義。而在關中方言中,“冷娃”的“冷”字,細究起來,大概是從“冷熱”的“冷”引申的,其含義可以說比較豐富。說話辦事不善察言觀色直來直去出人意外的冷不丁,是這種“冷”;外表冷峻,莊敬實誠、寡言少語,剛板硬正,寧折不彎,是這種“冷”;認死理,一根筋,拼命硬幹,八頭牛也拉不回,倔犟勁上來敢把天戳個窟窿的,也是這“冷”。一般來講,稱一個人為“冷娃”,其感情色彩特別強烈,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褒義,有驚歎、欣賞、讚許的含義,很少有些許貶責的意思。近代陝西才子、比較文學專家吳宓,曾將陝西“冷娃”這種群體性格概括為:生、冷、蹭、倔。陝西愣娃報仇咧

正如劇中的墩子一樣,身負血海深仇,明知自己與仇家實力懸殊,報仇無疑找死,但是終究忍辱負重,苦練武功韜光養晦,報得大仇,呈現出不僅是“冷”,更是堅毅、韌性,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

陝西的漢子,是黃土造就的,是秦嶺造就的,黃土的性格就是他們的性格,大山的性格就是他們的性格。陝西人可以用一個“土”字概括。土得清新,土得可愛,土得熱烈。他們吃的是粗茶淡飯,喝的是粗釀的稠酒,陝西老農穿的是粗布衣裳。陝西人還愛玩安塞腰鼓,在黃土高坡上,敲它個鼓聲震 天,震它個塵土飛揚。陝西愣娃報仇咧

陝西男人的大嗓門在宋代時就已聞名天下。當年蘇學士以詩會友,問 曰:“我與柳永何人詞佳?”人對曰:“唱蘇詞需尋來八尺關中大漢,手持鐵板 高唱‘大江東去,;唱柳詞則要請二八佳人,手持象牙板,低吟‘楊柳岸,曉風 殘月’。”東坡聞之撫掌大笑。可見自宋代關中漢子即以其雄健俊偉、充滿陽剛之氣而著稱於世。

陝西血性好刀,喜歡動武,他們天生身體剽悼,似乎有用不完的精神和力氣。因此,陝西出將才,陝西男人的勇猛造就了很多傑出的軍事人才,如國民黨時期的杜聿明就是陝西米脂人,還有如張靈甫、胡璉、劉玉章、高吉。“正月裡來是新年,陝北出了個劉志丹”,當年企盼好光景的陝北民搖,幾乎把劉志丹視為救世的聖人,這是因為他確實代表了當地窮苦民眾的 利益。陝西愣娃報仇咧

說了這麼多,小編作為陝西人,骨子裡確實有“冷”娃的特質,你們是不是呢,請對號入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