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路:命好硬的劉禹錫

劉禹錫 浪淘沙 白居易 柳宗元 路小路的價值觀 路小路的價值觀 2017-09-09

最早接觸劉禹錫是小學課文,要求背誦他的《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初中學他的《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再深,有龍則靈。...

覺得牛逼無比。當初貧苦的我們彷彿找到了知音,找到了精神支柱。

後來我同桌劉半知(天津著名書法家)專門給我寫了完整的《陋室銘》的書法作品,一直掛到我高中畢業。

高中時候學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彷彿感受到了那份滄海桑田、往事如煙的情懷。覺得他應該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更覺得他渾身充滿了憂傷的氣質。直到讀到他的“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的時刻,這種感覺更甚。每當處於人生低谷時刻作為我心靈的共鳴的撫慰。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劉禹錫非常高調、非常狂傲。唐順宗繼位,重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和劉禹錫。朝堂上他們四個說了算,相當於“四人幫”。劉禹錫狂傲到什麼程度呢?《舊唐書.劉禹錫傳》裡有一句評價“頗怙威權,中傷端士”。這說明,就連行為剛正不阿的人也被他排擠。頗有白毛不服綠水,必須服我的架勢。

可惜好景不長。順宗一百多天後掛了。換了新皇帝唐憲宗繼位,就把劉禹錫發配到朗州當司馬(今湖南常德)。

憲宗不錯,愛惜他才華,一直想著讓他回來,可是因為前面得罪人太多了,大家都不樂意。就這麼拖著,這一拖就十年。

十年後(元和十年),皇帝對劉禹錫進行召回。一下子劉禹錫就跳起來了。回到帝都,抑制不住激動的情緒立馬寫了一首詩,就是著名的《遊玄都觀》: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意思很明顯,我牛逼的時候誰上誰下,我說了算。現在這麼多油光滿面的官員都是我走了之後上來的。…打人不打臉,嘴太欠了。

憲宗雖然愛惜人才,也沒法忍受了,還是滾蛋吧,有多遠滾多遠。

再次發配到連州(廣東清遠)當刺史,連續幾番調動後,在和州(馬鞍山)寫下了陋室銘。後來回想那一句: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頓時醒悟,他不不僅瞧不起白丁,也還瞧不起同事,瞧不起皇帝啊。

又過了十年,憲宗掛了,新皇帝又讓他回京當官。他又跳起來了。立馬寫了《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意思是,朝廷沒我就沒人可用了吧,提拔我被貶之後的官員的人呢?!我老劉又回來了!!!哈哈哈哈!!!

太欠抽了。結果慢慢的又被趕出了京城。

晚年跟白居易關係好,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盡是悽楚辛酸: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你以為他老了,幹不動了,不狂傲了,悲傷了,落寞了,那就大錯特錯了。有詩為證《始聞秋風》: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劉禹錫,自夢得,享年70歲。如果生在當今時代,估計活不過第一集。

好一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