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華裔美國女孩的自述:我回到中國後,卻無法再次成為中國人了'

留學 文章 大學 漢中小老百姓 2019-08-16
"

現在很多中國人都會選擇出國留學,有的就直接成為了華裔,定居在了國外。有些人可以很好的適應國外的生活,順利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但是大部分華裔還是生活的比較辛苦的。這種苦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辛苦。

"

現在很多中國人都會選擇出國留學,有的就直接成為了華裔,定居在了國外。有些人可以很好的適應國外的生活,順利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但是大部分華裔還是生活的比較辛苦的。這種苦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辛苦。

一個華裔美國女孩的自述:我回到中國後,卻無法再次成為中國人了

近日,有一位華裔美國女子發表了一篇文章,敘述了自己從一位中國人變成華裔美國人後生活的轉變。她在七歲的時候跟隨父母去了美國定居,在美國的前兩年生活中,她十分想念中國的祖母和生活,每天會打電話給祖母。但是兩年後她開始適應美國生活,很少再打電話給祖母。而且因為父母都很忙,他們一家人基本不過節,不論是中國的節日還是美國的節日。一直到高中,她都會去上中文課,但高中後她選擇不在繼續學習漢語,因為沒有歸屬感。當有一次她有幸回到中國時,她發現從前她很熟練的可以說出名字的書本,現在已經很拗口了。

"

現在很多中國人都會選擇出國留學,有的就直接成為了華裔,定居在了國外。有些人可以很好的適應國外的生活,順利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但是大部分華裔還是生活的比較辛苦的。這種苦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辛苦。

一個華裔美國女孩的自述:我回到中國後,卻無法再次成為中國人了

近日,有一位華裔美國女子發表了一篇文章,敘述了自己從一位中國人變成華裔美國人後生活的轉變。她在七歲的時候跟隨父母去了美國定居,在美國的前兩年生活中,她十分想念中國的祖母和生活,每天會打電話給祖母。但是兩年後她開始適應美國生活,很少再打電話給祖母。而且因為父母都很忙,他們一家人基本不過節,不論是中國的節日還是美國的節日。一直到高中,她都會去上中文課,但高中後她選擇不在繼續學習漢語,因為沒有歸屬感。當有一次她有幸回到中國時,她發現從前她很熟練的可以說出名字的書本,現在已經很拗口了。

一個華裔美國女孩的自述:我回到中國後,卻無法再次成為中國人了

大學畢業後,她想做一位出色的演員,但是他們讓她扮演的都是說普通話的角色,儘管她已經可以用英語寫很複雜的文章了。美國人對她的種族是帶有歧視的,她自稱自己是“香蕉人”,於是她決定回到中國,可是回來後,她發現很多語言她已經無法用漢語來清楚的表達了,很多的生活習慣已經不一樣了,她在兩種身份的交界中艱難的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口。

"

現在很多中國人都會選擇出國留學,有的就直接成為了華裔,定居在了國外。有些人可以很好的適應國外的生活,順利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但是大部分華裔還是生活的比較辛苦的。這種苦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辛苦。

一個華裔美國女孩的自述:我回到中國後,卻無法再次成為中國人了

近日,有一位華裔美國女子發表了一篇文章,敘述了自己從一位中國人變成華裔美國人後生活的轉變。她在七歲的時候跟隨父母去了美國定居,在美國的前兩年生活中,她十分想念中國的祖母和生活,每天會打電話給祖母。但是兩年後她開始適應美國生活,很少再打電話給祖母。而且因為父母都很忙,他們一家人基本不過節,不論是中國的節日還是美國的節日。一直到高中,她都會去上中文課,但高中後她選擇不在繼續學習漢語,因為沒有歸屬感。當有一次她有幸回到中國時,她發現從前她很熟練的可以說出名字的書本,現在已經很拗口了。

一個華裔美國女孩的自述:我回到中國後,卻無法再次成為中國人了

大學畢業後,她想做一位出色的演員,但是他們讓她扮演的都是說普通話的角色,儘管她已經可以用英語寫很複雜的文章了。美國人對她的種族是帶有歧視的,她自稱自己是“香蕉人”,於是她決定回到中國,可是回來後,她發現很多語言她已經無法用漢語來清楚的表達了,很多的生活習慣已經不一樣了,她在兩種身份的交界中艱難的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口。

一個華裔美國女孩的自述:我回到中國後,卻無法再次成為中國人了

一個人的生活環境是會影響到自己的思維和習慣的。有的網友表示她應該繼續在美國生活,尋找屬於自己的定位,因為她已經習慣在那裡的生活。有的網友表示,她應該回到中國,回到故鄉,尋找自己的根,有些天生的東西是不會被遺忘的。一個人不論是什麼身份,處在什麼國家,只要可以找到適合自己並且自己喜歡的東西都行了。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生活方式就是不同的。你覺得她應該怎麼做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