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為人彘,劉如意被毒殺,原本不是一個死局,到底是誰的錯?

一、男人“有錢”就變心?

一個普通的打工仔,碌碌無為地活了幾十年,依然沒有什麼成就,還有一個私生子。結果突然有一天,一個有頭有臉的老頭兒跟他說,自己有個年輕漂亮的女兒,可以許配給他,自然欣然接受。

可是沒過幾天,打工仔就開始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老婆了,本來家裡就沒有多少錢,自己還三天兩頭出去“鬼混”,也不著家。不過這個媳婦可真是娶著了,又孝順父母、又懂得養育兒女,還會做農桑針織,自食其力不啃老。

可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打工仔老公搖身一變,竟然成為了天下之主,再次回到夫君身邊的時候,結髮妻卻發現,夫君身邊已經多了一位能歌善舞、貴族之後的美姬,而自己卻已經年老色衰,無力抗爭了。

幸好自己有個大兒子,年長几歲,先把繼承人的位置先佔了。可恨那美姬,不但搶了老公,還要搶兒子的位置,要不是有眾多大臣的幫忙,還真挺不到夫君身死,自己的兒子繼承大寶。

戚夫人為人彘,劉如意被毒殺,原本不是一個死局,到底是誰的錯?

這便是劉邦、呂后、戚夫人的故事。如果發生在現代,差不多就是男人有錢就變心,小三成功上位,黃臉婆遺憾離場的節奏。只不過後來發生的事改變了歷史的風評。

二、人彘之酷,趙王之殤

大權在握的呂后,自然要報復“小三”,將戚夫人打發去了永巷,頭髮剃掉,脖子上套個鐵圈,再“賜”她一年紅色的囚衣,終日做著搗米的活兒。

苦力做久了,戚夫人就開始想兒子了,想著想著,能歌善舞的戚夫人便開始唱起了歌,“兒子為王,母為虜,一天到晚搗大米,死亡與我常相伴!一去三千里,誰能告訴你?”呂后一聽,“我去,還指望你兒子回來救你咋滴。好,我這就叫你兒子回來。“隨後,就把趙王劉如意叫回京城,賜了毒酒,殺害了。

戚夫人為人彘,劉如意被毒殺,原本不是一個死局,到底是誰的錯?

戚夫人更慘,被斬去手腳,薰聾雙耳,挖掉雙眼,還被毒啞,扔到地下室中,被稱為“人彘”[zhì]。

那麼,戚夫人和趙王的結局是不是註定的呢?顯然不是。

漢高祖劉邦就沒想到他們母子的結局?沒有相關準備?顯然也不是。

那麼為什麼會發展到這種情況呢?這個死局可不可以解呢?也許是可以的。

三、高祖的臨終安排

漢高祖知道無法改立太子以後,便對戚夫人說:”太子的羽翼已經豐滿,難以變動了,呂后真的要成為你的主人了。再為我跳一段舞吧,我為你唱一道歌。“

“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柰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寄情於歌舞,高祖也有無力之時,可他終究還是放心不下自己的愛子——趙王劉如意,當時年僅十歲,他朝一旦自己仙歸那世,自己這個小兒子如何立世,戚夫人與呂后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那自己的愛姬又會接受怎樣的命運?

戚夫人為人彘,劉如意被毒殺,原本不是一個死局,到底是誰的錯?

正當劉邦悶悶不樂之時,手下便有人出來排憂解難了,此人便是符璽御史趙堯。趙堯對高祖說:”陛下應該是擔心您萬歲之後,戚夫人和趙王不能保全自己吧?您最好為趙王安排一位地位高貴、而又堅強有力的相國,更重要的是,這個人還得是呂后、太子和群臣都非常敬畏的人。“劉邦覺得趙堯說得有理,便任命了滿足這些要求的周昌做了趙國的相國。

不僅如此,劉邦還特意囑咐兒子劉盈,未來的漢惠帝,說:”你父親我如今已經重病纏身了,我的這幾個兒子也都長大了,唯獨讓我牽掛的便是劉如意母子了,這孩子還是太小了。“劉盈自然也瞭解劉邦的心意。

後來,一聽說樊噲要和呂氏結黨,等自己死了以後,樊噲要帶兵把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都殺了以後,劉邦便暴跳如雷,想要殺了樊噲,也不理會這是不是讒言,好在大臣拖延時間,再加上劉邦死了,樊噲才死中得活。

四、趙國國相——周昌

劉邦安排的這個趙國國相到底是何許人也?他到底有沒有能力阻止年幼的趙王被殺害呢?且看周昌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周昌這個人最大的優點便是敢於直諫,朝中眾人對他都是非常敬畏的,甚至包括蕭何、曹參這些重臣和劉邦自己在內。有一回,周昌進宮找劉邦奏事,結果正碰見劉邦和戚夫人摟抱在一起。周昌一見,轉身拔腿就跑,劉邦連忙上前追趕。等到追上、擒住周昌,劉邦就騎在周昌的脖子上問:”你看我是個什麼樣的皇帝?“本以為周昌會害怕,沒想到周昌卻挺著脖子,昂起頭說:”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紂一樣的皇帝。“劉邦一聽,不但沒生氣,反而哈哈大笑,因為他知道周昌是他需要的臣子。

戚夫人為人彘,劉如意被毒殺,原本不是一個死局,到底是誰的錯?

等到劉邦想廢太子的時候,許多大臣都表示堅決反對,尤其是周昌,就在朝堂之上,與劉邦據理力爭。情急之下,本來就口吃的周昌更加心急,說話更是不順暢,不過卻仍然極力爭辯。呂后聽到他的話以後,見到周昌時,竟跪下感謝周昌,說:”若不是您的據理力爭,太子幾乎就要被廢掉了。“

劉邦為兒子劉如意選國相之時,便選中了這樣一位正直剛毅、敢於直諫而又令呂后敬畏之人,自然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五、周昌續命、惠帝護弟都沒能改變趙王的結局

前文所說,呂后聽了戚夫人唱歌,便派使臣召趙王劉如意入朝,可沒想到,使者來回往返了三次,都被周昌給擋了回去,無功而反。周昌對使者說:”高祖皇帝生前親自將趙王囑咐給我,趙王年紀這麼小,我還聽說太后怨恨戚夫人,一定是想把趙王召回去一起殺掉,我可不敢讓趙王前去。況且趙王現在還有病,更不能奉詔前往了。“

使者回報呂后,呂后大怒,便想了一招調虎離山之計,先下詔將周昌調進了京城,隨後再下詔召劉如意。沒有了周昌的阻攔,年紀的劉如意還意識不到危險,便應詔進京了。

戚夫人為人彘,劉如意被毒殺,原本不是一個死局,到底是誰的錯?

漢惠帝聽說弟弟劉如意來了,也知道自己母親調弟弟進京,就是要殺害他,便帶人親自去迎接,而且每天吃飯、睡覺都陪著自己的弟弟,生怕一眼沒照顧到,弟弟被母親殺害。可終究還是有照顧不到的時候,有一回,惠帝早起想去打獵,可弟弟趙王還沒睡醒,心疼弟弟的哥哥便自己去打獵了,回來的時候發現的卻只有一具弟弟的死屍了,趙王劉如意已被呂后賜的毒酒殺死了。

劉如意死後,周昌也因此稱病引退,不再上朝。周昌自覺有負劉邦所託,終日鬱悶不樂,三年後便去世了。

而惠帝劉盈因為弟弟身死,再之後又被呂后叫去親眼看了“人彘”戚夫人,終究受不了如此打擊,大病一場,不理朝政了。在位七年之後,僅僅23歲的劉盈便去世了。

水言水語

戚夫人和劉如意有如下幾次可以逃脫悲慘命運的機會,卻一次都沒有抓住。

1、欲改立太子是悲劇的根源:劉邦自然也是有心改立太子的,不過戚夫人的心卻更迫切一些,而出發點卻可能有兩種,一是為了避免呂后在劉邦死後報復,二是為了爭權奪勢、就是想兒子坐江山。

水一白更傾向於相信後一種可能,所以兩人的仇怨化解的可能性極小,除非戚夫人不為兒子爭位。

2、永巷安於現壯:呂后還是有可能會對付已身在永巷的戚夫人,不過,如果戚夫人更安於現狀一些,至少她和她的兒子可以多活一些時間。如果可以更加謹慎低調行事的話,未來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做漢朝之主,只是可能性很小罷了。

3、劉如意繼續稱病不入朝:漢初的諸侯王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尤其是在惠帝極力反對的情況下,呂后出兵打趙國的可能性有,但不會很大。劉如意一直稱病不入朝,挺到周昌返回趙國不是不可能的。只可惜周昌前腳剛被調進京,劉如意便絲毫不懂得拒絕,後腳也進了京城,在惠帝羽翼之下,多活了一個多月,便被毒死了。

戚夫人和劉如意,其實也並不是一定會死的,即便爭過太子之位。貴族之後的戚夫人一輩子嬌生慣養、受寵十年以上,無法忍受勞作之苦,不懂低調做人也就罷了,被劉邦稱為“類己”的劉如意,怎麼沒學到劉邦的一點“狡猾”作為呢?到底哪裡像呢?

戚夫人為人彘,劉如意被毒殺,原本不是一個死局,到底是誰的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