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王興、劉強東等都看好這個領域,萬億級市場潛力!你考慮嗎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中國催生了很多互聯網巨頭公司,如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餓了麼等。如今,它們早已不是“單純”的互聯網企業,跨界涉足的行業已經遍及方方面面,很多地方都有它們的身影。

不難發現,這些互聯網巨頭公司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瞄準了這個領域——菜市場。

1、互聯網菜場的風口來了

馬雲是在盒馬鮮生的基礎下,擴展菜市場業務,並在人流量大的區域開店,而作為新零售行業的代表,盒馬系在生鮮上的佈局不完全統一,有中樞業務的同時也有小型業務,因此馬雲在生鮮上的佈局可謂是極具條理。

馬雲、王興、劉強東等都看好這個領域,萬億級市場潛力!你考慮嗎

與此同時劉強東也在京東商城的基礎下推出了7fresh、京東到家等業務。王興的美團買菜今年1月在上海測試後,3月底開始在北京上線;餓了麼則宣佈買菜業務覆蓋全國100個城市,並在3月召開商家合作大會,聯手叮咚買菜定下全國500城的目標;蘇寧在蘇寧小店的佈局下,4月底也推出菜場業務,主打產地直銷。

其實,互聯網買菜也不是一線城市的專利,福州的樸樸超市2016年起就在福州推行線上買菜業務,並向華南地區擴張,今年3月完成了5000萬美金的B輪融資。永輝、家樂福因為忌憚樸樸的快速擴張,陸續推出了“衛星倉”和到家業務。

自2014年以來,生鮮電商成為線上零售的“高嶺之花”,領域的投資熱度不減,創業項目層出不窮,但入局者有之、失敗者更多,對商業模式的質疑層出不窮。如今,萬億生鮮市場的故事再次圍繞菜市場開講,巨頭紛紛入局,線上買菜盛行,手機上的菜籃子來了。

2、萬億市場潛力

生鮮電商至今被業內人士稱為“最難的電商創業”。前置倉模式過重,需要覆蓋店租、水電、人員和煤氣四塊成本;即使沒有選擇前置倉,做大倉模式依然面臨前端供應鏈不完善、後端消費者難復購的困境。

這一次“買菜”的捲土重來,三個前置倉案例的成功或許起到了關鍵作用。每日優鮮是最早實踐前置倉的公司之一,2015年底宣佈“all in前置倉”,以水果起家,逐漸擴展至其他品類,目前老客復購率達到80%。最重要的是,每日優鮮在2018年拿到了高盛、騰訊、時代資本在內的4.5億美元鉅額融資。

馬雲、王興、劉強東等都看好這個領域,萬億級市場潛力!你考慮嗎


叮咚買菜是每日優鮮在上海的直接競爭對手,貨品更偏向蔬菜。同樣是前置倉模式,叮咚買菜與每日優鮮的差異在於不設最低配送價格,即使是1.5元一瓶的礦泉水也可以“0元配送”,並且叮咚買菜承諾“29分鐘達”。目前日均訂單數超過20萬,月活用戶數180萬,人均消費為55元,用戶復購率30%。

福州的樸樸超市是目前互聯網賣菜電商中SKU數最多的一家,達到3000,除了蔬菜瓜果,還有米麵糧油等超市貨品。目前,樸樸的客單價達到58元,用戶留存率超過45%,部分前置倉突破了日均8000單。

每日優鮮合夥人王珺預測,5年後中國生鮮零售市場規模大概會有5萬億元,生鮮在線規模大概1萬億元,前置倉生鮮到家業務會成為生鮮在線市場中的主營業態,1萬億體量裡可能會有近6000億以上是由前置倉到家業態創造的。

3、創業者和巨頭們仍前赴後繼

雖然都是瞄準菜市場,但由於各自的基因不同,每個公司的打法不太一樣。以餓了麼為例,餓了麼旗下買菜業務選擇了平臺模式,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是典型的前置倉模式,美團買菜瞄準的是社區場景,同樣是前置倉,美團的目標在於社區化。

馬雲、王興、劉強東等都看好這個領域,萬億級市場潛力!你考慮嗎


目前,生鮮電商行業的增長已經放緩,進入“下半場”,但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滲透率有所提升,達到5.3%,是2018年同期的兩倍。可以推測,即使困難在前,剩下95%的想象空間依然能讓創業者和巨頭們前赴後繼。

但有人認為,針對菜市場而言,傳統的營銷模式確實存在著環境、體驗感差等一些問題,可是對於菜農們和消費者而言,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具有人情味的採購方式,但是這樣模式似乎在巨頭們的圍剿菜市場之後,變得越來越淡薄,互聯網巨頭公司實在沒有必要與菜農爭利!

馬雲、王興、劉強東等都看好這個領域,萬億級市場潛力!你考慮嗎

對於互聯網巨頭紛紛瞄準菜市場,你怎麼看?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嗎?你會考慮去分一杯羹嗎?

關注公眾號“店商”,免費獲取更多商業地產、開店創業相關資訊、報告、品牌動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