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市劉姓

劉交 劉邦 南宋 宋高宗 五金工具天天看 2017-06-08
丹陽市劉姓

按“藜照堂”劉氏宗譜所載,雲陽劉氏有3支屬血親,分別是延陵柳茹、蝦渡橋劉氏、東洋(陽)橋劉氏和金斗門劉氏。這幾支劉氏的根皆源於漢楚元王劉交,當然也是漢高祖劉邦之後裔。其先人中還有南朝宋武帝劉裕(即劉邦的22世孫)和少帝臨川王道規。中唐以前的繁衍世系已無跡可尋,難以詳考,遂以劉交的32世傳人——唐武德大夫漢宗(字紹祖)為族中始遷之祖,漢宗的孫子劉昂(字孔明)官駙馬都尉,封開國侯,他於宋至道年間奉使江南,拜謁祖宗湯沐之地,途中游句曲三峰(茅山),祀季子廟,愛上了地靈人傑、山水爭勝的延陵,遂築廬定居於此。劉昂生性豁達,樂善好施,曾建兩橋于丹徒長樂鄉,號為“劉公橋”,又稱“娣妹橋”(昂公嗜於詩文,並有《春臺集》等若干作品傳於世)。

五代時,劉昂的4世孫劉接,字繼孫,任興國錄事,於建炎之變中,宅第毀於兵火,為避亂兵,移家塔山;至第10世時,又有伯厚公,字仲載,遷居丹徒赤岸東劉莊。而丹陽東洋橋劉氏則是由漢宗的16世孫讓二從赤岸遷入,時間約在明洪武年間。不久後,東洋橋劉氏又另闢出運河大留莊劉氏。到21世,東洋橋劉氏分出了植公派、柏公派、木公派、棟公派、棠公派、棣公派、梓公派、林公派、桂公派、楠公派、相公派、楨公派等12個支系。

雲陽金斗門劉氏同出於劉漢宗之後,只是其根源之於彭城(徐州)。宋高宗時,始遷之祖劉錡為昂公的堂兄弟,任軍中重責,護駕南遷後,其子珙同知樞密院事,奉詔命回鎮江,後乃留居丹陽金斗門。其後裔一鎮公(本支劉氏第10世孫)為避元末兵火之劫擇土鄉居,其父繼賢被尊奉為夏墅分祖。此外,本支劉氏中還有小墟的開派之祖為6世孫劉純,長溝村開派之祖為9世孫劉文;上灣村分祖為17世孫聖貞。

金斗門劉氏族人原來的排行並不統一,後來改為:“兆啟中孚慶永興大有家懋勉承先志堂皇建厥功豐恆謙履泰晉鼎益臨升孝忠綿世澤耕讀紹家風”40個字。

漢宗公的10世孫海12(諱天彝,字民秉)生於宋隆興二年十一月初四,歿於紹定二年十月十四日,由塔山復遷雲陽蝦渡橋東的姜巷村,成為劉家村開基之祖,始祖公的20世孫扶十一開出了丹陽城南木城岡(大岡)支。此外,明洪武年間,慶六派下的16世傳人魁三遷入丹陽14都洪心莊。

“藜照堂”劉氏自始遷之祖漢宗開派於唐鹹通年間,至民國37年(1948年),在近1100年歲月中共歷37代。

上述幾支源流上雖有差異,卻都是同氣連枝一脈相承的宗親。除此而外,還有丹陽北鄉一支來自於潤州,其先人祖居福建崇安,時間約在南宋初年。當時潤州太守劉子羽次子劉均隨父抵潤,劉子羽久居於京口以至病卒,其夫人亦因悲慼而辭世,卜葬於潤東泓上(曲水之旁)的龍灣(後巷鎮劉巷西)。

劉均為守祖墓,構宅入居祖墓之西,成為今之劉巷。

泓上劉氏從第7世起,族眾便派別支分,有東分、後東分、西分、後西分、中分、大港分、山西后分、山西南分、大門分、金雞山大泊分、桃山分、八灘元分、福德洲分等十多支。據泓上劉氏西分世系表所載,自劉均入居劉巷至劉正大為止已歷28代。

劉氏宗祠前有“祕閣校書,藜臨照十行之脊;玄都種柳,桃花賦千植之詩”之聯。

丹陽劉氏,現分佈在後巷、新橋、界牌、埤城、訪仙、折柳、陵口、司徒、行宮、麥溪、珥陵、裡莊、皇塘、雲陽等30多個村莊,一般名為劉甲,劉巷、劉家村。至2000年5月8日,全市劉姓在籍宗人為18452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