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直接說出這三人絕不能當宰相,朱元璋卻內心暗喜選擇了他們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足見劉伯溫在大明一統江山的過程中的重要性,民間記載和史書描述,都是把劉伯溫看作一位擁有經天緯地、飽讀詩書、運籌帷幄、算無遺策的人物,朱元璋不止一次在公共場合稱讚劉伯溫為“吾之子房也”。一次問政,朱元璋問三人是否可堪宰相之任,劉伯溫極力反對,但朱元璋聽到內心十分高興,依舊選擇了他們。

劉伯溫直接說出這三人絕不能當宰相,朱元璋卻內心暗喜選擇了他們


時任宰相的李善長多次惹得皇帝朱元璋不滿,因而要對其進行責罰,劉伯溫站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說“不可”。朱元璋感到極其詫異,問道:“李善長多次加害於你,你還這樣幫他說話?我認為你當宰相更為合適。”劉伯溫連忙下跪說:“不可,微臣能力不足難當大任。”

沒過多久,李善長要辭官歸鄉,過上雲淡風輕的隱居生活,朱元璋看著滿朝文武大臣,合適擔任宰相的沒幾位,就向劉伯溫詢問誰當最合適不過。朱元璋心中已有人選,就一個個說出,讓劉伯溫評價。第一個是楊憲,楊憲和劉伯溫關係極為親密,楊憲對劉伯溫特別好。劉伯溫聽到這一名字後直接反對:“楊憲有宰相之才,無宰相之量,不能大用。”這楊憲有才能,但度量不行,任此高位必定生出亂事。

劉伯溫直接說出這三人絕不能當宰相,朱元璋卻內心暗喜選擇了他們


朱元璋繼續說“汪廣洋呢”,劉伯溫說“其人心胸較楊憲更為狹窄,容易犯眾怒”。朱元璋:“好,繼續,胡惟庸怎麼樣。”劉伯溫依舊極力反對,稱:“譬之駕,懼其僨轅也”。胡惟庸更不行,他上臺當宰相就如同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把馬車給弄翻了。”

好了,朱元璋知道劉伯溫所有的想法了,不過他再次提出了讓其為百官之首的宰相,但劉伯溫依舊託詞拒絕,最後還強調了“這三人真不合適任宰相”。朱元璋聽完內心暗喜,劉伯溫和自己對這三人的看法是一致的,這三人真的不合適擔任宰相,會惹得百官厭惡、天怒人怨,這就夠了。

劉伯溫直接說出這三人絕不能當宰相,朱元璋卻內心暗喜選擇了他們


在此之後,朱元璋先後將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任命為宰相,無一例外的失去人心、因事獲罪。朱元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朱元璋就是想用這三人告訴天下所有人,宰相制度已經不行了,它會影響整個國家和朝堂的運轉,沒人喜歡它。事實的確如此,這三人任職宰相期間,朝堂諸公無不深惡痛絕。

朱元璋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想廢黜兩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宰相制度,這三位就是他選擇的“刀”選擇的“盾牌”,為他斬除或抵擋前路未知的阻力和危險。猶太人有句老話:上帝要使誰滅亡,必先讓其膨脹。朱元璋可謂是深諳此道,主動放權給他們,然後收網殺人廢除制度。

劉伯溫直接說出這三人絕不能當宰相,朱元璋卻內心暗喜選擇了他們


朱元璋“子孫不許重設丞相,臣下有言復立丞相者,凌遲處死”,劉伯溫在家鄉看著這上萬人頭的落下,宰相千年輝煌的落幕。

參考文獻:《明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