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龐統提出的謀略,為什麼劉備總是拒絕?

諸葛亮和龐統提出的謀略,為什麼劉備總是拒絕?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不是出自史書,而出自《三國演義》,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薦才時所說,伏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司馬徽是當世名士,不是張口亂忽悠的人,想必他的話是有依據的。幸運的是,劉備後來將二人盡收麾下,按理說得天下加上了“雙保險”,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三國演義》是小說,或許有誇張成分,似乎不必較真。不過,伏龍、鳳雛在史書裡也有提到,並且也出自司馬徽之口,裴松之注《三國志》引《襄陽記》記載,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徽,司馬徽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劉備問都是誰,司馬徽說:“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在司馬徽眼裡諸葛亮、龐統並非“儒生俗士”,而是“識時務”的俊傑,雖然沒有“得一人可安天下”的說法,但也表示出極大欣賞,劉備能得而用之,應該說助益非淺,但至少在劉備生前,二人的作用似乎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司馬徽誇大了諸葛亮、龐統的能力,還是劉備時運不佳?具體原因可能較為複雜,有實力不足的原因,也有運氣不好的因素,但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其實還應該在劉備自己的身上去找。

劉備得到諸葛亮、龐統後,對二人的能力深信不疑,劉備與諸葛亮初次談話後即對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策稱“善”,並“與亮情好日密”,認為“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與龐統初次談話後亦“大器之”,對龐統“親待亞於諸葛亮”。劉備視諸葛亮、龐統為左右手,讓他們幫助自己出謀劃策。不過從之後的史實看,劉備對二人雖然重視,卻未達到“言聽計從”的程度,二人的一些建議常被劉備否決。

諸葛亮和龐統提出的謀略,為什麼劉備總是拒絕?

先說諸葛亮。劉表去世前後荊州烏雲籠照,面對曹操大兵壓境,劉備沒有太好的辦法應對。《漢末英雄記》、《魏書》都記載,劉表病重期間約見劉備,願以荊州相托,但劉備拒絕劉表的盛情,“或勸備宜從表言”,劉備說:“劉景升待我很厚,今從其言,大家一定會以為我薄情,不忍那麼做。”勸劉備的這個人是誰史書沒有記載,這裡應該是諸葛亮,在隆中對策裡諸葛亮已經提出趁機佔有荊州的構想,現在豈不是送上門來的好機會?但劉備沒有那樣做。

緊接著劉表死、劉琮繼位,劉琮暗中與曹操聯絡,準備投降 ,《三國志》記載,危急之下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這一次明確是諸葛亮的建議,諸葛亮認為趁曹軍未得襄陽之際進攻劉琮,拿下襄陽後進而領有荊州,到那時就有與曹軍抗衡的本錢。這不失為一個高招,人到萬難須放膽,以劉備的實力應該拼上一把,但劉備仍然拒絕了。

劉備隨後轉進江陵,那裡是荊州的水軍基地和後勤補給基地。事不宜遲,劉備突然傾巢而出,直赴江陵。這時曹軍還沒有進入襄陽城,曹操得知劉備南下江陵的消息後大吃一驚,馬上做出決定,自己暫不進襄陽城,而是組織一支精幹的騎兵迅速南下追擊劉備,務必趕在劉備之前佔領江陵。劉備知道曹操會追來,所以自己這一路急切南行,但他們遇到了大麻煩,聽說曹軍來了,不斷有荊州百姓加入到他們的隊伍裡,人數很快達到10多萬。

可惜,這不是戰鬥部隊,有點像黃巾軍,家屬、百姓、地方官吏什麼人都有,還有各式各樣的車輛有數千輛之多,這樣的隊伍行進起來只能用蠕動來形容,一天只走了10多裡。這怎麼行?必須儘快擺脫曹軍追擊。《三國志》記載,有人向劉備建議:“現在我們人數雖多但能戰鬥的人少,如果曹軍殺到,如何迎敵?應該加快行軍速度儘快趕往江陵。”這個“有人”應該還是諸葛亮,但劉備再次表示不接受:“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以人為本”這4個字如今已耳熟能詳,據說最早就出自這裡。

諸葛亮和龐統提出的謀略,為什麼劉備總是拒絕?

上面僅是發生在幾天內的事,劉備便3次拒絕了諸葛亮的建議,先不論劉備拒絕得是否有道理,只說拒絕本身已說明問題,那就是劉備對諸葛亮的建議並不是無條件地全盤接受。

再說龐統。劉備奪益州時沒帶諸葛亮,帶的是龐統。劉備率部在涪城與劉璋“百日大會”,《三國志》記載,龐統意識到這是個好時機,可在涪城一舉拿下劉璋,奪取益州。龐統對劉備說“今因此會,便可執之”,那就免去用兵之勞而可坐擁一州,但劉備拒絕了,理由是才入益州,恩信未立。

劉備後來應劉璋之約去了葭萌,在此期間劉備沒有向張魯用過一次兵,《三國志》說劉備在這裡“厚樹恩德,以收眾心”,但龐統認為葭萌不可久留,“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為此龐統提出了上、中、下3個方案供選擇:一是悄悄選派精兵,晝夜兼行,直接襲取成都,劉璋實力不強,防備力量不足,如果突然發起攻擊,可一舉將其拿下;二是告訴劉璋在葭萌的守將楊懷、高沛說荊州那邊有事,要回荊州救急,之後做出要回去的樣子,這二人既憚於將軍的威名,又高興將軍現在離去,必然會輕騎來見,到時候一舉將其擒拿,進而攻取成都;三是暫不用兵,退回白帝城,與荊州相連,益州之事徐圖緩進。雖是3個方案,顯然龐統希望劉備採納上策,其思路與前者相同,這樣最省事,效率也更高,但劉備選擇的是中策,結果使後續的行動變得遲緩,龐統甚至搭了上一條命。

劉備後來為關羽報仇而執意東征伐吳,任何人都勸阻不了,諸葛亮只好沉默,事後諸葛亮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這幾句話耐人尋味,說明即便諸葛亮也無法左右劉備的意志,除了東征,還有四方將軍的任命、提拔魏延守漢中等重大決策,從中可以看出劉備喜歡力排眾議,縱有伏龍、鳳雛在身邊,他們能發揮的空間也比較有限。

諸葛亮和龐統提出的謀略,為什麼劉備總是拒絕?

不能說劉備就是個剛愎自用的人,劉備有這樣的習慣,很大程度上緣於他自身的情況。劉備雖出身於沒落之家,但上過盧植老師的私學,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他一生輾轉奮鬥,在摸爬滾打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他需要高才輔佐,而就個人能力來說他本身也算是“半個”高材,所以他經常有自己的主見。

劉備很尊重諸葛亮、龐統,但接不接受他們提出的建議,往往帶有劉備自己的選擇性。在這這一點上劉備與劉邦不太一樣,劉邦承認自己能力、眼光都不如人,所以對陳平、韓信、蕭何等身邊的能人幾乎言聽計從,很少搞力排眾議的事,結果劉邦反而成就了大業。

參考資料:《三國志》、《漢末英雄記》、《魏書》

不要再揣測諸葛亮北伐的真正動機了,他其實已清楚地昭告過世人

《水滸傳》裡“徵方臘”一戰,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