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三國:孫權才是君子,劉備才是小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身為漢皇后裔的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趁勢而起,孫權佔據長江天險,立足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統北方!

這便形成了一個天下三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這三方勢力之中,當屬孫權與劉備交好,可雙方也只是表面兄弟,背後下絆子、捅刀子的事情,也沒少幹,可是這也就向我們拋出了一個問題。

真實三國:孫權才是君子,劉備才是小人

孫權和劉備之間,究竟誰對不起誰?諸位,綜合三件事情來看,劉備對不起孫權多一些。

赤壁之戰

公元前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當時平定了袁紹的勢力,一統北方,於是便有了開始南下的念頭。

當時的孫權非常慌張,曹操號稱有80萬大軍,江東文武已經有不少人提出投降了,最後孫權頂住壓力與劉備聯盟,在赤壁大敗曹操,從此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國志先主傳》載:

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不過在這場戰役中,劉備出力真的不多,不過這貨好處倒是撈了不少,戰爭一打贏,劉備的奸猾就體現出來了。

真實三國:孫權才是君子,劉備才是小人

在周瑜大軍對抗曹操之時,他擅自行動,趁人之危,開始佔領荊州地盤,最終平定了荊州南部四郡,撈足了好處。

《三國志》載:

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而周瑜打下來的南郡也借給了劉備,算起來,劉備一共攻取了南郡、長沙、桂陽、零陵、武陵五個郡,孫權雖然憋屈,但考慮到大局,就忍了。

在這一點上,是劉備對不起孫權。

真實三國:孫權才是君子,劉備才是小人

益州之戰

劉備有了自己的勢力之後,說話也就硬氣了,當孫權勸說他一起攻打益州之時,劉備拒絕了,說什麼“放發歸於山林”。

可結果呢,劉大耳朵卻自己偷偷把益州給取了,這把孫權氣的是火冒三丈,破口大罵:“猾虜乃敢挾詐!

真實三國:孫權才是君子,劉備才是小人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向劉備請求,希望他歸還荊州南郡,可到嘴裡的肥肉,還能吐出來嗎?於是劉備開始拖延。

《三國志》載:

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

可恰巧,曹操引兵攻打漢中,劉大耳朵慌了神,因為漢中乃是“巴蜀咽喉,益州門戶”,一旦曹操奪取漢中,益州基本上就保不住了。

於是,他派人向孫權議和,以湘水為界,將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分給孫權,而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分給劉備。

真實三國:孫權才是君子,劉備才是小人

不過,曹操雖然取了漢中,卻沒有再去攻打劉備,這也算是一件幸事。

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假仁假義,反覆無常的本性體現的淋漓盡致,“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的俗語也從那時候傳了下來,這一回,還是劉備對不起孫權。

關羽兵敗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發兵攻打漢中,開啟了與曹操的漢中之戰,此戰耗時兩年,以劉備勝利告終,劉大耳朵就此到達了人生巔峰。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漢中之戰剛結束,關羽發起了襄樊之戰,水淹七軍,斬殺龐德,逼降於禁,威震華夏,甚至於嚇得曹操幾次想遷都!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東吳背信棄義,在背後捅刀子,呂蒙白衣渡江,切斷了關羽後路,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走麥城,被東吳馬忠伏殺,一代豪傑,就此殞命。

《三國志》中記載:

“權徵關羽,璋與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

從關羽兵敗上來看,表面上是孫權對不起劉備,不過孫權背後捅刀子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源於關羽的傲氣。

真實三國:孫權才是君子,劉備才是小人

以前劉備駐守荊州時,還有的商量,但是關羽駐守,根本就沒把孫權放在眼裡。

孫權為了搞好孫劉兩家的關係,派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前去提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娶關羽女兒為妻,可關羽來了一句:

“虎女焉能嫁犬子?不看汝弟之面,立當斬首,再休多言!”

這下可好,把孫權給得罪死了,所以說孫權擒殺關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關羽自己作的,不算孫權對不起劉備。

綜上來看,劉備從東躲西藏到勢力慢慢發展壯大,離不開孫權的協助,即使後來劉備大舉發兵進攻東吳,孫權還是派人前來議和,所以說劉備對不起孫權是板上釘釘了。

如果按國與國的信任來說,孫權算的上君子,劉備才是真小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