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

劉邦幾乎一生敗於曹操,但唯獨漢中之戰,不僅擊敗曹軍奪取戰略要地漢中,還陣斬了大將夏侯淵,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三國志》記載,曹操獲悉戰敗過程之後,感慨萬千的說了一句話,“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誰為劉備策劃了這一戰?其實,這個人就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法正,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

"

劉邦幾乎一生敗於曹操,但唯獨漢中之戰,不僅擊敗曹軍奪取戰略要地漢中,還陣斬了大將夏侯淵,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三國志》記載,曹操獲悉戰敗過程之後,感慨萬千的說了一句話,“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誰為劉備策劃了這一戰?其實,這個人就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法正,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想要成為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最起碼要具備兩個條件:能力,信任!

赤壁之戰前,法正是益州劉璋手下的一個小縣令,混跡多年不得重用,所以認為劉璋成不了大事。赤壁之戰後,法正和張鬆暗自接觸了劉備。史書記載法正和劉備見面是“盡其殷勤之歡”,兩人一見如故,關係好的一塌糊塗,於是就決定奉劉備為主公!

此後,在法正和龐統的策劃之下,劉備一步步的奪取了四川。在這一過程,有兩件事足以顯示出法正的能力!注意,龐統死於中途,其後便是法正獨撐大局,諸葛亮功勞不大。

其一,劉備兵臨成都城下前,劉璋手下勸他堅壁清野,然後與劉備打持久戰。當時,成都兵糧充足,至少可以維持三年。劉備獲悉很著急,原因很簡單,劉備兵糧不足拖不起。但法正卻很淡定,說以劉璋的水平,肯定不會採取這一戰術,你安心備戰吧,後來果不其然!

其二,劉備兵圍成都,老名士許靖想從城牆上吊下來投降,卻又怕被摔死,於是作罷!劉備獲悉後非常不齒,準備給他點顏色看看。法正勸他,許靖固然無恥,但卻名滿天下,一旦動他,四川士人就不敢投靠你了,可以表面尊重、內心鄙視。劉備作為一個外來人,能在四川站穩腳跟,與拉攏本地豪強和士人之心極有關係。

這兩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法正對人心的精確把握。總之,在法正的策劃之下,劉備成功拿下四川,在此稱帝建國。

"

劉邦幾乎一生敗於曹操,但唯獨漢中之戰,不僅擊敗曹軍奪取戰略要地漢中,還陣斬了大將夏侯淵,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三國志》記載,曹操獲悉戰敗過程之後,感慨萬千的說了一句話,“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誰為劉備策劃了這一戰?其實,這個人就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法正,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想要成為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最起碼要具備兩個條件:能力,信任!

赤壁之戰前,法正是益州劉璋手下的一個小縣令,混跡多年不得重用,所以認為劉璋成不了大事。赤壁之戰後,法正和張鬆暗自接觸了劉備。史書記載法正和劉備見面是“盡其殷勤之歡”,兩人一見如故,關係好的一塌糊塗,於是就決定奉劉備為主公!

此後,在法正和龐統的策劃之下,劉備一步步的奪取了四川。在這一過程,有兩件事足以顯示出法正的能力!注意,龐統死於中途,其後便是法正獨撐大局,諸葛亮功勞不大。

其一,劉備兵臨成都城下前,劉璋手下勸他堅壁清野,然後與劉備打持久戰。當時,成都兵糧充足,至少可以維持三年。劉備獲悉很著急,原因很簡單,劉備兵糧不足拖不起。但法正卻很淡定,說以劉璋的水平,肯定不會採取這一戰術,你安心備戰吧,後來果不其然!

其二,劉備兵圍成都,老名士許靖想從城牆上吊下來投降,卻又怕被摔死,於是作罷!劉備獲悉後非常不齒,準備給他點顏色看看。法正勸他,許靖固然無恥,但卻名滿天下,一旦動他,四川士人就不敢投靠你了,可以表面尊重、內心鄙視。劉備作為一個外來人,能在四川站穩腳跟,與拉攏本地豪強和士人之心極有關係。

這兩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法正對人心的精確把握。總之,在法正的策劃之下,劉備成功拿下四川,在此稱帝建國。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眾所周知,四川雖是天府之國,易守難攻,但卻有同樣的弊端,就是也難以打出去,所以歷史上很難有四川勢力一統全國。劉備拿下四川之後,法正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建議劉備立即兵發漢中。

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法正判斷,漢中張魯投降曹操之後,曹操卻沒有進兵四川,說明內部有問題,才留下夏侯淵、張郃守漢中。但以這兩人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所以現在趕快征伐漢中。拿下漢中之後,上可以討曹操,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下可以固守要害。

正是在法正建議之下,劉備才發兵漢中。後來,拿下漢中之後,諸葛亮才有機會五出祁山,蜀國才有機會抵擋魏國大軍,一切皆如法正的預測。

漢中之戰中,最經典的是定軍山之戰,夏侯淵和張郃卡主兩個據點,讓劉備無可奈何。法正給出一個聲東擊西之計,讓劉備將萬餘精兵分作十隊,趁夜輪番進攻張郃,導致夏侯淵分出一半兵力援救,於是法正建議劉備重兵進攻夏侯淵,最終黃忠陣斬夏侯淵!

"

劉邦幾乎一生敗於曹操,但唯獨漢中之戰,不僅擊敗曹軍奪取戰略要地漢中,還陣斬了大將夏侯淵,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三國志》記載,曹操獲悉戰敗過程之後,感慨萬千的說了一句話,“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誰為劉備策劃了這一戰?其實,這個人就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法正,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想要成為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最起碼要具備兩個條件:能力,信任!

赤壁之戰前,法正是益州劉璋手下的一個小縣令,混跡多年不得重用,所以認為劉璋成不了大事。赤壁之戰後,法正和張鬆暗自接觸了劉備。史書記載法正和劉備見面是“盡其殷勤之歡”,兩人一見如故,關係好的一塌糊塗,於是就決定奉劉備為主公!

此後,在法正和龐統的策劃之下,劉備一步步的奪取了四川。在這一過程,有兩件事足以顯示出法正的能力!注意,龐統死於中途,其後便是法正獨撐大局,諸葛亮功勞不大。

其一,劉備兵臨成都城下前,劉璋手下勸他堅壁清野,然後與劉備打持久戰。當時,成都兵糧充足,至少可以維持三年。劉備獲悉很著急,原因很簡單,劉備兵糧不足拖不起。但法正卻很淡定,說以劉璋的水平,肯定不會採取這一戰術,你安心備戰吧,後來果不其然!

其二,劉備兵圍成都,老名士許靖想從城牆上吊下來投降,卻又怕被摔死,於是作罷!劉備獲悉後非常不齒,準備給他點顏色看看。法正勸他,許靖固然無恥,但卻名滿天下,一旦動他,四川士人就不敢投靠你了,可以表面尊重、內心鄙視。劉備作為一個外來人,能在四川站穩腳跟,與拉攏本地豪強和士人之心極有關係。

這兩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法正對人心的精確把握。總之,在法正的策劃之下,劉備成功拿下四川,在此稱帝建國。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眾所周知,四川雖是天府之國,易守難攻,但卻有同樣的弊端,就是也難以打出去,所以歷史上很難有四川勢力一統全國。劉備拿下四川之後,法正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建議劉備立即兵發漢中。

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法正判斷,漢中張魯投降曹操之後,曹操卻沒有進兵四川,說明內部有問題,才留下夏侯淵、張郃守漢中。但以這兩人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所以現在趕快征伐漢中。拿下漢中之後,上可以討曹操,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下可以固守要害。

正是在法正建議之下,劉備才發兵漢中。後來,拿下漢中之後,諸葛亮才有機會五出祁山,蜀國才有機會抵擋魏國大軍,一切皆如法正的預測。

漢中之戰中,最經典的是定軍山之戰,夏侯淵和張郃卡主兩個據點,讓劉備無可奈何。法正給出一個聲東擊西之計,讓劉備將萬餘精兵分作十隊,趁夜輪番進攻張郃,導致夏侯淵分出一半兵力援救,於是法正建議劉備重兵進攻夏侯淵,最終黃忠陣斬夏侯淵!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對於定軍山之戰,曹操除了說了開篇之語外,還說了一句話,“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顯然,對於法正此人,曹操是苦求不得,收盡天下奸雄,卻獨獨得不到法正。

不過,漢中之戰第二年,法正就英年早逝,享年45歲。法正去世之後,劉備非常痛苦,一連哭泣數日,而且追諡他為翼侯——劉備在世時唯一追諡行為。關羽去世時,劉備只是沒有一連哭泣數日,也沒有“追諡”。可以說,法正不僅能力強,而且還是劉備最信任最認可的謀士。

對於法正的能力,諸葛亮自嘆弗如。關羽敗走麥城,慘遭東吳截殺之後,劉備怒而興兵,導致夷陵之戰慘敗,讓蜀國損失了大批精銳。

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亮每奇正智術.......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一句“亮每奇正智術”,說明諸葛亮都感嘆法正的智謀,豈非自嘆弗如?而且,從劉備信任角度來看,諸葛亮也是自嘆弗如!法正在,能勸說劉備;法正死,諸葛亮卻做不到這一點。

"

劉邦幾乎一生敗於曹操,但唯獨漢中之戰,不僅擊敗曹軍奪取戰略要地漢中,還陣斬了大將夏侯淵,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三國志》記載,曹操獲悉戰敗過程之後,感慨萬千的說了一句話,“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誰為劉備策劃了這一戰?其實,這個人就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法正,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想要成為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最起碼要具備兩個條件:能力,信任!

赤壁之戰前,法正是益州劉璋手下的一個小縣令,混跡多年不得重用,所以認為劉璋成不了大事。赤壁之戰後,法正和張鬆暗自接觸了劉備。史書記載法正和劉備見面是“盡其殷勤之歡”,兩人一見如故,關係好的一塌糊塗,於是就決定奉劉備為主公!

此後,在法正和龐統的策劃之下,劉備一步步的奪取了四川。在這一過程,有兩件事足以顯示出法正的能力!注意,龐統死於中途,其後便是法正獨撐大局,諸葛亮功勞不大。

其一,劉備兵臨成都城下前,劉璋手下勸他堅壁清野,然後與劉備打持久戰。當時,成都兵糧充足,至少可以維持三年。劉備獲悉很著急,原因很簡單,劉備兵糧不足拖不起。但法正卻很淡定,說以劉璋的水平,肯定不會採取這一戰術,你安心備戰吧,後來果不其然!

其二,劉備兵圍成都,老名士許靖想從城牆上吊下來投降,卻又怕被摔死,於是作罷!劉備獲悉後非常不齒,準備給他點顏色看看。法正勸他,許靖固然無恥,但卻名滿天下,一旦動他,四川士人就不敢投靠你了,可以表面尊重、內心鄙視。劉備作為一個外來人,能在四川站穩腳跟,與拉攏本地豪強和士人之心極有關係。

這兩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法正對人心的精確把握。總之,在法正的策劃之下,劉備成功拿下四川,在此稱帝建國。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眾所周知,四川雖是天府之國,易守難攻,但卻有同樣的弊端,就是也難以打出去,所以歷史上很難有四川勢力一統全國。劉備拿下四川之後,法正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建議劉備立即兵發漢中。

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法正判斷,漢中張魯投降曹操之後,曹操卻沒有進兵四川,說明內部有問題,才留下夏侯淵、張郃守漢中。但以這兩人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所以現在趕快征伐漢中。拿下漢中之後,上可以討曹操,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下可以固守要害。

正是在法正建議之下,劉備才發兵漢中。後來,拿下漢中之後,諸葛亮才有機會五出祁山,蜀國才有機會抵擋魏國大軍,一切皆如法正的預測。

漢中之戰中,最經典的是定軍山之戰,夏侯淵和張郃卡主兩個據點,讓劉備無可奈何。法正給出一個聲東擊西之計,讓劉備將萬餘精兵分作十隊,趁夜輪番進攻張郃,導致夏侯淵分出一半兵力援救,於是法正建議劉備重兵進攻夏侯淵,最終黃忠陣斬夏侯淵!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對於定軍山之戰,曹操除了說了開篇之語外,還說了一句話,“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顯然,對於法正此人,曹操是苦求不得,收盡天下奸雄,卻獨獨得不到法正。

不過,漢中之戰第二年,法正就英年早逝,享年45歲。法正去世之後,劉備非常痛苦,一連哭泣數日,而且追諡他為翼侯——劉備在世時唯一追諡行為。關羽去世時,劉備只是沒有一連哭泣數日,也沒有“追諡”。可以說,法正不僅能力強,而且還是劉備最信任最認可的謀士。

對於法正的能力,諸葛亮自嘆弗如。關羽敗走麥城,慘遭東吳截殺之後,劉備怒而興兵,導致夷陵之戰慘敗,讓蜀國損失了大批精銳。

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亮每奇正智術.......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一句“亮每奇正智術”,說明諸葛亮都感嘆法正的智謀,豈非自嘆弗如?而且,從劉備信任角度來看,諸葛亮也是自嘆弗如!法正在,能勸說劉備;法正死,諸葛亮卻做不到這一點。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既然法正如此了得,身為劉備第一謀士,為何《三國演義》卻著墨較少?其實,這可能和法正行事有關,陳壽在《三國志》中指出:

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擬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諸葛亮和法正兩人興趣愛好不同,法正看重成敗,奇謀迭出,但私德不好。陳壽認為,法正應該與郭嘉、程昱差不多。顯然,法正私德不好,不如諸葛亮光明,加上英年早逝,所以歷史名聲就比較小。

劉備攻佔四川之後,法正鹹魚翻身掌握大權,於是對有恩與他之人,都給予照顧;對於有仇於他之人,都加以報復,甚至濫殺多人。因此,這一點應該為人詬病,影響了法正形象。

"

劉邦幾乎一生敗於曹操,但唯獨漢中之戰,不僅擊敗曹軍奪取戰略要地漢中,還陣斬了大將夏侯淵,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三國志》記載,曹操獲悉戰敗過程之後,感慨萬千的說了一句話,“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誰為劉備策劃了這一戰?其實,這個人就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法正,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想要成為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最起碼要具備兩個條件:能力,信任!

赤壁之戰前,法正是益州劉璋手下的一個小縣令,混跡多年不得重用,所以認為劉璋成不了大事。赤壁之戰後,法正和張鬆暗自接觸了劉備。史書記載法正和劉備見面是“盡其殷勤之歡”,兩人一見如故,關係好的一塌糊塗,於是就決定奉劉備為主公!

此後,在法正和龐統的策劃之下,劉備一步步的奪取了四川。在這一過程,有兩件事足以顯示出法正的能力!注意,龐統死於中途,其後便是法正獨撐大局,諸葛亮功勞不大。

其一,劉備兵臨成都城下前,劉璋手下勸他堅壁清野,然後與劉備打持久戰。當時,成都兵糧充足,至少可以維持三年。劉備獲悉很著急,原因很簡單,劉備兵糧不足拖不起。但法正卻很淡定,說以劉璋的水平,肯定不會採取這一戰術,你安心備戰吧,後來果不其然!

其二,劉備兵圍成都,老名士許靖想從城牆上吊下來投降,卻又怕被摔死,於是作罷!劉備獲悉後非常不齒,準備給他點顏色看看。法正勸他,許靖固然無恥,但卻名滿天下,一旦動他,四川士人就不敢投靠你了,可以表面尊重、內心鄙視。劉備作為一個外來人,能在四川站穩腳跟,與拉攏本地豪強和士人之心極有關係。

這兩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法正對人心的精確把握。總之,在法正的策劃之下,劉備成功拿下四川,在此稱帝建國。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眾所周知,四川雖是天府之國,易守難攻,但卻有同樣的弊端,就是也難以打出去,所以歷史上很難有四川勢力一統全國。劉備拿下四川之後,法正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建議劉備立即兵發漢中。

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法正判斷,漢中張魯投降曹操之後,曹操卻沒有進兵四川,說明內部有問題,才留下夏侯淵、張郃守漢中。但以這兩人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所以現在趕快征伐漢中。拿下漢中之後,上可以討曹操,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下可以固守要害。

正是在法正建議之下,劉備才發兵漢中。後來,拿下漢中之後,諸葛亮才有機會五出祁山,蜀國才有機會抵擋魏國大軍,一切皆如法正的預測。

漢中之戰中,最經典的是定軍山之戰,夏侯淵和張郃卡主兩個據點,讓劉備無可奈何。法正給出一個聲東擊西之計,讓劉備將萬餘精兵分作十隊,趁夜輪番進攻張郃,導致夏侯淵分出一半兵力援救,於是法正建議劉備重兵進攻夏侯淵,最終黃忠陣斬夏侯淵!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對於定軍山之戰,曹操除了說了開篇之語外,還說了一句話,“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顯然,對於法正此人,曹操是苦求不得,收盡天下奸雄,卻獨獨得不到法正。

不過,漢中之戰第二年,法正就英年早逝,享年45歲。法正去世之後,劉備非常痛苦,一連哭泣數日,而且追諡他為翼侯——劉備在世時唯一追諡行為。關羽去世時,劉備只是沒有一連哭泣數日,也沒有“追諡”。可以說,法正不僅能力強,而且還是劉備最信任最認可的謀士。

對於法正的能力,諸葛亮自嘆弗如。關羽敗走麥城,慘遭東吳截殺之後,劉備怒而興兵,導致夷陵之戰慘敗,讓蜀國損失了大批精銳。

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亮每奇正智術.......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一句“亮每奇正智術”,說明諸葛亮都感嘆法正的智謀,豈非自嘆弗如?而且,從劉備信任角度來看,諸葛亮也是自嘆弗如!法正在,能勸說劉備;法正死,諸葛亮卻做不到這一點。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既然法正如此了得,身為劉備第一謀士,為何《三國演義》卻著墨較少?其實,這可能和法正行事有關,陳壽在《三國志》中指出:

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擬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諸葛亮和法正兩人興趣愛好不同,法正看重成敗,奇謀迭出,但私德不好。陳壽認為,法正應該與郭嘉、程昱差不多。顯然,法正私德不好,不如諸葛亮光明,加上英年早逝,所以歷史名聲就比較小。

劉備攻佔四川之後,法正鹹魚翻身掌握大權,於是對有恩與他之人,都給予照顧;對於有仇於他之人,都加以報復,甚至濫殺多人。因此,這一點應該為人詬病,影響了法正形象。

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嘆弗如,他才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

有趣的是,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明確說了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是誰,但世人偏偏認為諸葛亮,還真讓人無奈又無語:“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視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

由此可見,諸葛亮被高估了,法正卻被低估了。如果法正多活一二十年,蜀國或許就是另一個模樣,甚至滅掉魏國,劉備像祖先劉邦一樣,再建大漢王朝,也未必不可能。當然,法正、郭嘉可能用腦過度,以至於都英年早逝,留下了無數遺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