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

赤壁之戰後,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也即在東漢末年,不僅天下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在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同樣是魏蜀吳三足鼎立。彼時,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在此之後,東吳魯肅勸說孫權將南郡“借”給了劉備,於是劉備便有了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也即成為荊州爭奪戰的最大贏家。不過,在劉備奪取益州後,東吳大軍決定和劉備爭奪荊州。在這場較量中,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卻割地求和不戰而退!

"

赤壁之戰後,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也即在東漢末年,不僅天下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在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同樣是魏蜀吳三足鼎立。彼時,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在此之後,東吳魯肅勸說孫權將南郡“借”給了劉備,於是劉備便有了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也即成為荊州爭奪戰的最大贏家。不過,在劉備奪取益州後,東吳大軍決定和劉備爭奪荊州。在這場較量中,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卻割地求和不戰而退!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首先,公元214年,劉備擊敗益州牧劉璋,奪取了益州之地。對此,孫權立即派人向劉備索要荊州之地。根據《三國志·吳書·魯肅傳》的記載:“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權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虛辭引歲。”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也即劉備拒絕歸還荊州給孫權,而且關羽也驅逐了東吳的官吏。面對劉備、關羽的所作所為,孫權自然是非常生氣。根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的記載:“權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御關羽。權住陸口,為諸軍節度。”

"

赤壁之戰後,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也即在東漢末年,不僅天下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在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同樣是魏蜀吳三足鼎立。彼時,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在此之後,東吳魯肅勸說孫權將南郡“借”給了劉備,於是劉備便有了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也即成為荊州爭奪戰的最大贏家。不過,在劉備奪取益州後,東吳大軍決定和劉備爭奪荊州。在這場較量中,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卻割地求和不戰而退!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首先,公元214年,劉備擊敗益州牧劉璋,奪取了益州之地。對此,孫權立即派人向劉備索要荊州之地。根據《三國志·吳書·魯肅傳》的記載:“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權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虛辭引歲。”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也即劉備拒絕歸還荊州給孫權,而且關羽也驅逐了東吳的官吏。面對劉備、關羽的所作所為,孫權自然是非常生氣。根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的記載:“權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御關羽。權住陸口,為諸軍節度。”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由此,既然講道理奪不回荊州,那麼,東吳只能兵戎相見了。為了奪回荊州,孫權派遣了呂蒙等將領攻打關羽佔據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而且又讓魯肅率領上萬兵馬,以此抵禦關羽。面對東吳的大軍出擊,劉備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對於劉備的兵力來說,大約為5萬人。與此相對應的是,關羽則擁有3萬人左右的兵力。因此,就劉備和關羽來說,共有8萬大軍,可謂實力非常雄厚了,可是,這場戰役的結果卻讓蜀漢非常無奈。

"

赤壁之戰後,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也即在東漢末年,不僅天下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在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同樣是魏蜀吳三足鼎立。彼時,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在此之後,東吳魯肅勸說孫權將南郡“借”給了劉備,於是劉備便有了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也即成為荊州爭奪戰的最大贏家。不過,在劉備奪取益州後,東吳大軍決定和劉備爭奪荊州。在這場較量中,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卻割地求和不戰而退!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首先,公元214年,劉備擊敗益州牧劉璋,奪取了益州之地。對此,孫權立即派人向劉備索要荊州之地。根據《三國志·吳書·魯肅傳》的記載:“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權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虛辭引歲。”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也即劉備拒絕歸還荊州給孫權,而且關羽也驅逐了東吳的官吏。面對劉備、關羽的所作所為,孫權自然是非常生氣。根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的記載:“權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御關羽。權住陸口,為諸軍節度。”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由此,既然講道理奪不回荊州,那麼,東吳只能兵戎相見了。為了奪回荊州,孫權派遣了呂蒙等將領攻打關羽佔據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而且又讓魯肅率領上萬兵馬,以此抵禦關羽。面對東吳的大軍出擊,劉備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對於劉備的兵力來說,大約為5萬人。與此相對應的是,關羽則擁有3萬人左右的兵力。因此,就劉備和關羽來說,共有8萬大軍,可謂實力非常雄厚了,可是,這場戰役的結果卻讓蜀漢非常無奈。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彼時,關羽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東吳大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後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對於劉備和孫權來說,就這場形成了對峙的形勢。在這一過程中,雙方雖然劍拔弩張,卻沒有大打出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雙方之前保持著聯盟的關係,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下,不希望徹底決裂。另一方面,曹操的突然出手,讓劉備放棄了和孫權長期對峙的計劃。在劉備率領大軍趕到荊州後,曹操迅速奪取了張魯原先佔據的漢中之地。

"

赤壁之戰後,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也即在東漢末年,不僅天下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在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同樣是魏蜀吳三足鼎立。彼時,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在此之後,東吳魯肅勸說孫權將南郡“借”給了劉備,於是劉備便有了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也即成為荊州爭奪戰的最大贏家。不過,在劉備奪取益州後,東吳大軍決定和劉備爭奪荊州。在這場較量中,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卻割地求和不戰而退!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首先,公元214年,劉備擊敗益州牧劉璋,奪取了益州之地。對此,孫權立即派人向劉備索要荊州之地。根據《三國志·吳書·魯肅傳》的記載:“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權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虛辭引歲。”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也即劉備拒絕歸還荊州給孫權,而且關羽也驅逐了東吳的官吏。面對劉備、關羽的所作所為,孫權自然是非常生氣。根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的記載:“權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御關羽。權住陸口,為諸軍節度。”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由此,既然講道理奪不回荊州,那麼,東吳只能兵戎相見了。為了奪回荊州,孫權派遣了呂蒙等將領攻打關羽佔據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而且又讓魯肅率領上萬兵馬,以此抵禦關羽。面對東吳的大軍出擊,劉備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對於劉備的兵力來說,大約為5萬人。與此相對應的是,關羽則擁有3萬人左右的兵力。因此,就劉備和關羽來說,共有8萬大軍,可謂實力非常雄厚了,可是,這場戰役的結果卻讓蜀漢非常無奈。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彼時,關羽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東吳大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後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對於劉備和孫權來說,就這場形成了對峙的形勢。在這一過程中,雙方雖然劍拔弩張,卻沒有大打出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雙方之前保持著聯盟的關係,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下,不希望徹底決裂。另一方面,曹操的突然出手,讓劉備放棄了和孫權長期對峙的計劃。在劉備率領大軍趕到荊州後,曹操迅速奪取了張魯原先佔據的漢中之地。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最後,眾所周知,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和咽喉,漢中之地被曹操佔據後,益州可謂人心惶惶,擔心曹操大軍隨時可能攻打進來。於是,劉備放棄了和孫權對峙甚至交戰的計劃,選擇迅速和孫權修和,協議平分荊州。在平分荊州上,劉備採取了以湘水為界的方案,也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於孫權,自己則繼續佔據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在湘水劃界後,劉備雖然沒有歸還南郡給東吳,卻付出了更大的代價,也即讓孫權佔據了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這三個郡。因此,在這場荊州爭奪戰中,劉備關羽雖然率領了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並且不戰而退。究其原因,還是曹操直接威脅到益州之地了,這讓劉備必須在荊州之地保持克制和退讓。

文/情懷歷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