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違背約定,把本應該封為關中王的劉邦改封為漢王,漢王成了劉邦一個既屈辱又憤怒的稱號。那麼漢這個國號究竟是什麼意思?漢國號在中國歷史上又具有怎麼樣的影響?

"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違背約定,把本應該封為關中王的劉邦改封為漢王,漢王成了劉邦一個既屈辱又憤怒的稱號。那麼漢這個國號究竟是什麼意思?漢國號在中國歷史上又具有怎麼樣的影響?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出現的大一統帝國,漢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民族融合空前發展,對外交流身份頻繁,為中華文明的流芳百世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一共經歷了400多年,時至今日,漢朝的影響依然廣泛存在,比如我們經常說起的漢語,漢字,漢族等詞彙,就來源於漢國號。那麼,這個漢國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漢朝的興衰成敗又會留給我們那些啟示呢?

在中國曆代國號當中,很多國號已經成為歷史。哪怕宋元明清今天都不再用了,但是漢國號仍然活在今天。漢這個字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中國的一個主要民族稱漢,漢民族就是從漢國號來的。漢這個字成了現在生活當中使用場合非常多,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字,甚至國代把研究中國的學問稱作漢學。所以對於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來說,漢朝可以說是一個最鮮明的標誌,最顯眼的符號。那麼這個標誌和符號是從哪裡來的呢?來自於漢國號,道理很簡單,沒有漢國號,哪裡來的漢族稱,而沒有漢高祖劉邦,又哪裡來的漢國號,所以我們談漢,就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說起。

"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違背約定,把本應該封為關中王的劉邦改封為漢王,漢王成了劉邦一個既屈辱又憤怒的稱號。那麼漢這個國號究竟是什麼意思?漢國號在中國歷史上又具有怎麼樣的影響?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出現的大一統帝國,漢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民族融合空前發展,對外交流身份頻繁,為中華文明的流芳百世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一共經歷了400多年,時至今日,漢朝的影響依然廣泛存在,比如我們經常說起的漢語,漢字,漢族等詞彙,就來源於漢國號。那麼,這個漢國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漢朝的興衰成敗又會留給我們那些啟示呢?

在中國曆代國號當中,很多國號已經成為歷史。哪怕宋元明清今天都不再用了,但是漢國號仍然活在今天。漢這個字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中國的一個主要民族稱漢,漢民族就是從漢國號來的。漢這個字成了現在生活當中使用場合非常多,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字,甚至國代把研究中國的學問稱作漢學。所以對於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來說,漢朝可以說是一個最鮮明的標誌,最顯眼的符號。那麼這個標誌和符號是從哪裡來的呢?來自於漢國號,道理很簡單,沒有漢國號,哪裡來的漢族稱,而沒有漢高祖劉邦,又哪裡來的漢國號,所以我們談漢,就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說起。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說起漢高祖劉邦,在中國曆代的開國大帝中間是一個非常顯眼的人物。他出身於平民,我們經常講中國歷史上兩位出身於平民的大皇帝,一位是朱元璋,一位是劉邦。劉邦是漢朝的創立者,漢朝是繼秦朝以後出現的又一個統一王朝。曾經強大的秦朝十五年就灰飛煙滅了為什麼秦朝十五年就滅亡了呢?我們有下面三句豪言壯語可以瞭解一個大概。一句話還是出身平民的陳勝說的,陳勝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對他的一幫兄弟們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第二句話就是劉邦說的,劉邦的身份是秦朝的小吏,一個地位比較低的小公務員,有一次在咸陽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出巡的壯觀的場面,不禁感慨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高祖本紀》)。第三句話是楚國貴族之後項羽說的,項羽在江東也是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備極尊貴的樣子,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史記·項羽本紀》)。由上面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秦朝雖然統一天下了,但是天下卻不太平,嚴巡俊法,苛捐雜稅,統治殘暴的秦朝,正是在陳勝,項羽,劉邦這些具有雄心大志的人的反抗之下被推翻的。

漢朝的建立竟然是因為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兩次違約,因為這兩次違約,先出現了漢王國,再出現了漢帝國。我們先說第一次違約,是項羽對劉邦的違約,因為這次違約出現了漢王國。公元前206年的二月,西楚霸王項羽主持分封,沛公劉邦被封為漢王,這是漢王國開始出現的年份,也是漢作為國號出現的時間。東漢班固的《漢書·蕭何傳》中間有一點比較詳細的記載“初,諸侯相與約,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項羽後至,欲攻沛公,沛公謝之得解。羽遂屠燒咸陽,與范增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蜀,乃曰蜀漢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這段史料的背景是公元前209年,陳勝起義反秦,天下紛起響應。在各方勢力當中,有兩支力量逐漸成長為反秦的主力,就是項羽和劉邦這兩位楚人所率領的義軍。

"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違背約定,把本應該封為關中王的劉邦改封為漢王,漢王成了劉邦一個既屈辱又憤怒的稱號。那麼漢這個國號究竟是什麼意思?漢國號在中國歷史上又具有怎麼樣的影響?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出現的大一統帝國,漢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民族融合空前發展,對外交流身份頻繁,為中華文明的流芳百世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一共經歷了400多年,時至今日,漢朝的影響依然廣泛存在,比如我們經常說起的漢語,漢字,漢族等詞彙,就來源於漢國號。那麼,這個漢國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漢朝的興衰成敗又會留給我們那些啟示呢?

在中國曆代國號當中,很多國號已經成為歷史。哪怕宋元明清今天都不再用了,但是漢國號仍然活在今天。漢這個字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中國的一個主要民族稱漢,漢民族就是從漢國號來的。漢這個字成了現在生活當中使用場合非常多,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字,甚至國代把研究中國的學問稱作漢學。所以對於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來說,漢朝可以說是一個最鮮明的標誌,最顯眼的符號。那麼這個標誌和符號是從哪裡來的呢?來自於漢國號,道理很簡單,沒有漢國號,哪裡來的漢族稱,而沒有漢高祖劉邦,又哪裡來的漢國號,所以我們談漢,就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說起。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說起漢高祖劉邦,在中國曆代的開國大帝中間是一個非常顯眼的人物。他出身於平民,我們經常講中國歷史上兩位出身於平民的大皇帝,一位是朱元璋,一位是劉邦。劉邦是漢朝的創立者,漢朝是繼秦朝以後出現的又一個統一王朝。曾經強大的秦朝十五年就灰飛煙滅了為什麼秦朝十五年就滅亡了呢?我們有下面三句豪言壯語可以瞭解一個大概。一句話還是出身平民的陳勝說的,陳勝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對他的一幫兄弟們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第二句話就是劉邦說的,劉邦的身份是秦朝的小吏,一個地位比較低的小公務員,有一次在咸陽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出巡的壯觀的場面,不禁感慨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高祖本紀》)。第三句話是楚國貴族之後項羽說的,項羽在江東也是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備極尊貴的樣子,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史記·項羽本紀》)。由上面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秦朝雖然統一天下了,但是天下卻不太平,嚴巡俊法,苛捐雜稅,統治殘暴的秦朝,正是在陳勝,項羽,劉邦這些具有雄心大志的人的反抗之下被推翻的。

漢朝的建立竟然是因為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兩次違約,因為這兩次違約,先出現了漢王國,再出現了漢帝國。我們先說第一次違約,是項羽對劉邦的違約,因為這次違約出現了漢王國。公元前206年的二月,西楚霸王項羽主持分封,沛公劉邦被封為漢王,這是漢王國開始出現的年份,也是漢作為國號出現的時間。東漢班固的《漢書·蕭何傳》中間有一點比較詳細的記載“初,諸侯相與約,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項羽後至,欲攻沛公,沛公謝之得解。羽遂屠燒咸陽,與范增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蜀,乃曰蜀漢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這段史料的背景是公元前209年,陳勝起義反秦,天下紛起響應。在各方勢力當中,有兩支力量逐漸成長為反秦的主力,就是項羽和劉邦這兩位楚人所率領的義軍。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項羽和他的長輩項梁找到了在民間為人牧羊的楚懷王熊槐的孫子叫熊心,擁立為王,仍然沿用楚懷王這個名字,推為天下共主。到了公元前207年,項羽破釜沉舟,在鉅鹿之戰中擊潰了秦軍的主力。次年,劉邦入關,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秦朝滅亡。共同的敵人秦朝,果然在陳勝,項羽,劉邦等人的打擊之下滅亡了,然而項羽和劉邦之間卻產生了矛盾。

首先,按照當初楚懷王和諸侯們的約定“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所以劉邦應該被封為關中王,然而作為諸侯統帥主持分封的項羽卻違背了約定,改封劉邦為漢王。這不是一個隨便改改名義的問題,而且劉邦的漢王分的巴、蜀、漢中,也就是今天陝西的漢中地區和四川重慶。項羽對立下大功的劉邦彷彿流放犯人一樣的這種酬勞,的確是太過分了。至於項羽說“蜀漢亦關中地也”這是屬於強詞奪理,玩弄概念的狡辯。我們按照司馬遷《史記》的記載,戰國秦漢時候的關中大體上等同於今天的陝西關中地區,而巴郡,蜀郡,漢中郡都不在其中。這樣就產生了矛盾,沒有履行本身的承諾,違背了這個約定,其次,項羽不僅改封劉邦為漢王,而且他非常不放心劉邦,他認為自己最大的障礙就在劉邦,劉邦有寬厚長者之譽,入關之後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得到了關中百姓的民心。項羽把劉邦封到漢中以後,還層層封堵劉邦的漢國,漢國的都城在陝西漢中的南鄭,漢中的北面我們知道是東西綿延,山高谷深,難以逾越的秦嶺。又在關中分封了三位秦朝的降將為王,也就是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馬欣來堵住劉邦北入關中的可能性。又在關中的東面在洛陽封了申陽為河南王,如此層層封堵之下,項羽認為劉邦是很難翻身的。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定都在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徐州,擁有九個郡的封土,以求控制其他諸侯。

"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違背約定,把本應該封為關中王的劉邦改封為漢王,漢王成了劉邦一個既屈辱又憤怒的稱號。那麼漢這個國號究竟是什麼意思?漢國號在中國歷史上又具有怎麼樣的影響?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出現的大一統帝國,漢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民族融合空前發展,對外交流身份頻繁,為中華文明的流芳百世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一共經歷了400多年,時至今日,漢朝的影響依然廣泛存在,比如我們經常說起的漢語,漢字,漢族等詞彙,就來源於漢國號。那麼,這個漢國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漢朝的興衰成敗又會留給我們那些啟示呢?

在中國曆代國號當中,很多國號已經成為歷史。哪怕宋元明清今天都不再用了,但是漢國號仍然活在今天。漢這個字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中國的一個主要民族稱漢,漢民族就是從漢國號來的。漢這個字成了現在生活當中使用場合非常多,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字,甚至國代把研究中國的學問稱作漢學。所以對於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來說,漢朝可以說是一個最鮮明的標誌,最顯眼的符號。那麼這個標誌和符號是從哪裡來的呢?來自於漢國號,道理很簡單,沒有漢國號,哪裡來的漢族稱,而沒有漢高祖劉邦,又哪裡來的漢國號,所以我們談漢,就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說起。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說起漢高祖劉邦,在中國曆代的開國大帝中間是一個非常顯眼的人物。他出身於平民,我們經常講中國歷史上兩位出身於平民的大皇帝,一位是朱元璋,一位是劉邦。劉邦是漢朝的創立者,漢朝是繼秦朝以後出現的又一個統一王朝。曾經強大的秦朝十五年就灰飛煙滅了為什麼秦朝十五年就滅亡了呢?我們有下面三句豪言壯語可以瞭解一個大概。一句話還是出身平民的陳勝說的,陳勝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對他的一幫兄弟們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第二句話就是劉邦說的,劉邦的身份是秦朝的小吏,一個地位比較低的小公務員,有一次在咸陽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出巡的壯觀的場面,不禁感慨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高祖本紀》)。第三句話是楚國貴族之後項羽說的,項羽在江東也是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備極尊貴的樣子,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史記·項羽本紀》)。由上面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秦朝雖然統一天下了,但是天下卻不太平,嚴巡俊法,苛捐雜稅,統治殘暴的秦朝,正是在陳勝,項羽,劉邦這些具有雄心大志的人的反抗之下被推翻的。

漢朝的建立竟然是因為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兩次違約,因為這兩次違約,先出現了漢王國,再出現了漢帝國。我們先說第一次違約,是項羽對劉邦的違約,因為這次違約出現了漢王國。公元前206年的二月,西楚霸王項羽主持分封,沛公劉邦被封為漢王,這是漢王國開始出現的年份,也是漢作為國號出現的時間。東漢班固的《漢書·蕭何傳》中間有一點比較詳細的記載“初,諸侯相與約,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項羽後至,欲攻沛公,沛公謝之得解。羽遂屠燒咸陽,與范增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蜀,乃曰蜀漢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這段史料的背景是公元前209年,陳勝起義反秦,天下紛起響應。在各方勢力當中,有兩支力量逐漸成長為反秦的主力,就是項羽和劉邦這兩位楚人所率領的義軍。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項羽和他的長輩項梁找到了在民間為人牧羊的楚懷王熊槐的孫子叫熊心,擁立為王,仍然沿用楚懷王這個名字,推為天下共主。到了公元前207年,項羽破釜沉舟,在鉅鹿之戰中擊潰了秦軍的主力。次年,劉邦入關,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秦朝滅亡。共同的敵人秦朝,果然在陳勝,項羽,劉邦等人的打擊之下滅亡了,然而項羽和劉邦之間卻產生了矛盾。

首先,按照當初楚懷王和諸侯們的約定“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所以劉邦應該被封為關中王,然而作為諸侯統帥主持分封的項羽卻違背了約定,改封劉邦為漢王。這不是一個隨便改改名義的問題,而且劉邦的漢王分的巴、蜀、漢中,也就是今天陝西的漢中地區和四川重慶。項羽對立下大功的劉邦彷彿流放犯人一樣的這種酬勞,的確是太過分了。至於項羽說“蜀漢亦關中地也”這是屬於強詞奪理,玩弄概念的狡辯。我們按照司馬遷《史記》的記載,戰國秦漢時候的關中大體上等同於今天的陝西關中地區,而巴郡,蜀郡,漢中郡都不在其中。這樣就產生了矛盾,沒有履行本身的承諾,違背了這個約定,其次,項羽不僅改封劉邦為漢王,而且他非常不放心劉邦,他認為自己最大的障礙就在劉邦,劉邦有寬厚長者之譽,入關之後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得到了關中百姓的民心。項羽把劉邦封到漢中以後,還層層封堵劉邦的漢國,漢國的都城在陝西漢中的南鄭,漢中的北面我們知道是東西綿延,山高谷深,難以逾越的秦嶺。又在關中分封了三位秦朝的降將為王,也就是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馬欣來堵住劉邦北入關中的可能性。又在關中的東面在洛陽封了申陽為河南王,如此層層封堵之下,項羽認為劉邦是很難翻身的。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定都在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徐州,擁有九個郡的封土,以求控制其他諸侯。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我們瞭解了這一段的形勢,這一段背景,沛公劉邦被封為漢王時,果然怒有其因,怒得其理。剛才《蕭何傳》裡講的劉邦怒“欲謀攻項羽”,就當是的形勢來說,時機遠遠沒有成熟,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劉邦只能委曲求全。比如說他冒著生命危險去赴鴻門之宴,劉邦到漢中去做漢王的時候,為了讓項羽放心,把秦嶺佔道燒燬,以向項羽表示自己沒有出國的意思,會老老實實呆在漢中。這是第一次違約,項羽對劉邦違約,出現了漢這個王國。

我們再來說第二次違約,這次違約是劉邦對項羽的違約。因為這次違約出現了漢帝國,漢成了統一王朝的國號。劉邦在憤怒無奈之中到漢中做起了漢王。然而很快,劉邦就拜韓信為大將,暗度陳倉,攻佔了關中,而且向東發展,拉開了和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雙方打到公元前203年,項羽提出和劉邦平分天下,以今天河南滎陽的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以東歸楚。鴻溝和約簽訂以後,項羽就引兵東歸了,而劉邦向項羽學習,很快違約,對項羽發起了進攻。最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劉邦得了天下。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劉邦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漢,於是統一的漢帝國正式建立。

"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違背約定,把本應該封為關中王的劉邦改封為漢王,漢王成了劉邦一個既屈辱又憤怒的稱號。那麼漢這個國號究竟是什麼意思?漢國號在中國歷史上又具有怎麼樣的影響?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出現的大一統帝國,漢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民族融合空前發展,對外交流身份頻繁,為中華文明的流芳百世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一共經歷了400多年,時至今日,漢朝的影響依然廣泛存在,比如我們經常說起的漢語,漢字,漢族等詞彙,就來源於漢國號。那麼,這個漢國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漢朝的興衰成敗又會留給我們那些啟示呢?

在中國曆代國號當中,很多國號已經成為歷史。哪怕宋元明清今天都不再用了,但是漢國號仍然活在今天。漢這個字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中國的一個主要民族稱漢,漢民族就是從漢國號來的。漢這個字成了現在生活當中使用場合非常多,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字,甚至國代把研究中國的學問稱作漢學。所以對於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來說,漢朝可以說是一個最鮮明的標誌,最顯眼的符號。那麼這個標誌和符號是從哪裡來的呢?來自於漢國號,道理很簡單,沒有漢國號,哪裡來的漢族稱,而沒有漢高祖劉邦,又哪裡來的漢國號,所以我們談漢,就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說起。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說起漢高祖劉邦,在中國曆代的開國大帝中間是一個非常顯眼的人物。他出身於平民,我們經常講中國歷史上兩位出身於平民的大皇帝,一位是朱元璋,一位是劉邦。劉邦是漢朝的創立者,漢朝是繼秦朝以後出現的又一個統一王朝。曾經強大的秦朝十五年就灰飛煙滅了為什麼秦朝十五年就滅亡了呢?我們有下面三句豪言壯語可以瞭解一個大概。一句話還是出身平民的陳勝說的,陳勝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對他的一幫兄弟們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第二句話就是劉邦說的,劉邦的身份是秦朝的小吏,一個地位比較低的小公務員,有一次在咸陽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出巡的壯觀的場面,不禁感慨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高祖本紀》)。第三句話是楚國貴族之後項羽說的,項羽在江東也是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備極尊貴的樣子,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史記·項羽本紀》)。由上面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秦朝雖然統一天下了,但是天下卻不太平,嚴巡俊法,苛捐雜稅,統治殘暴的秦朝,正是在陳勝,項羽,劉邦這些具有雄心大志的人的反抗之下被推翻的。

漢朝的建立竟然是因為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兩次違約,因為這兩次違約,先出現了漢王國,再出現了漢帝國。我們先說第一次違約,是項羽對劉邦的違約,因為這次違約出現了漢王國。公元前206年的二月,西楚霸王項羽主持分封,沛公劉邦被封為漢王,這是漢王國開始出現的年份,也是漢作為國號出現的時間。東漢班固的《漢書·蕭何傳》中間有一點比較詳細的記載“初,諸侯相與約,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項羽後至,欲攻沛公,沛公謝之得解。羽遂屠燒咸陽,與范增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蜀,乃曰蜀漢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這段史料的背景是公元前209年,陳勝起義反秦,天下紛起響應。在各方勢力當中,有兩支力量逐漸成長為反秦的主力,就是項羽和劉邦這兩位楚人所率領的義軍。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項羽和他的長輩項梁找到了在民間為人牧羊的楚懷王熊槐的孫子叫熊心,擁立為王,仍然沿用楚懷王這個名字,推為天下共主。到了公元前207年,項羽破釜沉舟,在鉅鹿之戰中擊潰了秦軍的主力。次年,劉邦入關,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秦朝滅亡。共同的敵人秦朝,果然在陳勝,項羽,劉邦等人的打擊之下滅亡了,然而項羽和劉邦之間卻產生了矛盾。

首先,按照當初楚懷王和諸侯們的約定“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所以劉邦應該被封為關中王,然而作為諸侯統帥主持分封的項羽卻違背了約定,改封劉邦為漢王。這不是一個隨便改改名義的問題,而且劉邦的漢王分的巴、蜀、漢中,也就是今天陝西的漢中地區和四川重慶。項羽對立下大功的劉邦彷彿流放犯人一樣的這種酬勞,的確是太過分了。至於項羽說“蜀漢亦關中地也”這是屬於強詞奪理,玩弄概念的狡辯。我們按照司馬遷《史記》的記載,戰國秦漢時候的關中大體上等同於今天的陝西關中地區,而巴郡,蜀郡,漢中郡都不在其中。這樣就產生了矛盾,沒有履行本身的承諾,違背了這個約定,其次,項羽不僅改封劉邦為漢王,而且他非常不放心劉邦,他認為自己最大的障礙就在劉邦,劉邦有寬厚長者之譽,入關之後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得到了關中百姓的民心。項羽把劉邦封到漢中以後,還層層封堵劉邦的漢國,漢國的都城在陝西漢中的南鄭,漢中的北面我們知道是東西綿延,山高谷深,難以逾越的秦嶺。又在關中分封了三位秦朝的降將為王,也就是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馬欣來堵住劉邦北入關中的可能性。又在關中的東面在洛陽封了申陽為河南王,如此層層封堵之下,項羽認為劉邦是很難翻身的。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定都在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徐州,擁有九個郡的封土,以求控制其他諸侯。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我們瞭解了這一段的形勢,這一段背景,沛公劉邦被封為漢王時,果然怒有其因,怒得其理。剛才《蕭何傳》裡講的劉邦怒“欲謀攻項羽”,就當是的形勢來說,時機遠遠沒有成熟,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劉邦只能委曲求全。比如說他冒著生命危險去赴鴻門之宴,劉邦到漢中去做漢王的時候,為了讓項羽放心,把秦嶺佔道燒燬,以向項羽表示自己沒有出國的意思,會老老實實呆在漢中。這是第一次違約,項羽對劉邦違約,出現了漢這個王國。

我們再來說第二次違約,這次違約是劉邦對項羽的違約。因為這次違約出現了漢帝國,漢成了統一王朝的國號。劉邦在憤怒無奈之中到漢中做起了漢王。然而很快,劉邦就拜韓信為大將,暗度陳倉,攻佔了關中,而且向東發展,拉開了和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雙方打到公元前203年,項羽提出和劉邦平分天下,以今天河南滎陽的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以東歸楚。鴻溝和約簽訂以後,項羽就引兵東歸了,而劉邦向項羽學習,很快違約,對項羽發起了進攻。最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劉邦得了天下。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劉邦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漢,於是統一的漢帝國正式建立。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那麼劉邦的漢國號是什麼意思呢?《漢書·蕭何傳》記載了一句話“語曰天漢,其稱甚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是有天漢的說法嗎?這是一個多麼好的名稱啊,劉邦正是聽了這句話,得到了很多安慰,然後才到漢中做漢王。甚至我們可以認為,劉邦後來確定帝國國號為漢,也和蕭何的這句勸說有關係。這句話涉及到古代的天文知識,三國的時候一位學者叫孟康說“語,古語也,言地之有漢,若天之有河漢,名號休美。”晉朝不知姓氏,名瓚的一位大臣說“流俗語云天漢,其言常以雲配天,此美名也。”也就是說無論是先秦時候的古話,還是秦漢時候的流行話,都把天上的銀河稱為漢,漢既指銀河,又指天漢。提到漢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天,這就是“語曰天漢,其稱甚美”的意思。“天漢”這個流行詞把天和漢配在了一起,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漢詩美名,以漢作為王國之號,也就是很美好的名號。

東漢蔡文姬的爸爸蔡邕寫過一篇文章叫《漢津賦》,裡面吟詠漢水說“夫何大川之浩浩兮,洪流淼以玄清,配名位乎天漢兮,披厚土而載形”這裡面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配名位乎天漢兮”是說在名聲和地位方面,地上的漢相當於天上的漢,這顯示了地漢和天漢相對應的關係。地上的漢水是從西北流向東南的,我們在夏天的晚上觀天象,銀河也是又西北向東南的,所以這個是一致的。我們可以說,在劉邦那個時候漢詩上合天文之天象,中符人事之“休美”,下應地理之漢中的一個名號。蕭何拿“語曰天漢,其稱甚美”來勸說劉邦,具有關鍵的心理安慰作用,所以劉邦得天下以後,也就順理成章地以漢作為了他的帝國的國號。

從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漢國號體現了中國名號文化的很多方面。從漢國號的使用時間來看,作為劉邦的王國之號,使用了五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作為統一王朝的帝國的國號使用了201年,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到了公元8年,王莽篡漢,劉家的天下變成了王家的天下,國號也由漢變成了新,但是漢國號並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新朝是很短暫的。隨後,一脈相承的漢國號就有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劉秀重建的漢,再往後又有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備再建的漢。這三個漢,為了區別,史書上的叫法分別稱為前漢,後漢,季漢,或者西漢,東漢,蜀漢。這是一脈相承的,是祖宗和後代之間的關係。這三個漢加在一起使用的時間有四個半世紀,四百五十年,所以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國號之一,並且向族稱和稱謂等方向發展。

"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違背約定,把本應該封為關中王的劉邦改封為漢王,漢王成了劉邦一個既屈辱又憤怒的稱號。那麼漢這個國號究竟是什麼意思?漢國號在中國歷史上又具有怎麼樣的影響?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出現的大一統帝國,漢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民族融合空前發展,對外交流身份頻繁,為中華文明的流芳百世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一共經歷了400多年,時至今日,漢朝的影響依然廣泛存在,比如我們經常說起的漢語,漢字,漢族等詞彙,就來源於漢國號。那麼,這個漢國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漢朝的興衰成敗又會留給我們那些啟示呢?

在中國曆代國號當中,很多國號已經成為歷史。哪怕宋元明清今天都不再用了,但是漢國號仍然活在今天。漢這個字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中國的一個主要民族稱漢,漢民族就是從漢國號來的。漢這個字成了現在生活當中使用場合非常多,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字,甚至國代把研究中國的學問稱作漢學。所以對於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來說,漢朝可以說是一個最鮮明的標誌,最顯眼的符號。那麼這個標誌和符號是從哪裡來的呢?來自於漢國號,道理很簡單,沒有漢國號,哪裡來的漢族稱,而沒有漢高祖劉邦,又哪裡來的漢國號,所以我們談漢,就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說起。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說起漢高祖劉邦,在中國曆代的開國大帝中間是一個非常顯眼的人物。他出身於平民,我們經常講中國歷史上兩位出身於平民的大皇帝,一位是朱元璋,一位是劉邦。劉邦是漢朝的創立者,漢朝是繼秦朝以後出現的又一個統一王朝。曾經強大的秦朝十五年就灰飛煙滅了為什麼秦朝十五年就滅亡了呢?我們有下面三句豪言壯語可以瞭解一個大概。一句話還是出身平民的陳勝說的,陳勝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對他的一幫兄弟們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第二句話就是劉邦說的,劉邦的身份是秦朝的小吏,一個地位比較低的小公務員,有一次在咸陽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出巡的壯觀的場面,不禁感慨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高祖本紀》)。第三句話是楚國貴族之後項羽說的,項羽在江東也是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備極尊貴的樣子,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史記·項羽本紀》)。由上面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秦朝雖然統一天下了,但是天下卻不太平,嚴巡俊法,苛捐雜稅,統治殘暴的秦朝,正是在陳勝,項羽,劉邦這些具有雄心大志的人的反抗之下被推翻的。

漢朝的建立竟然是因為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兩次違約,因為這兩次違約,先出現了漢王國,再出現了漢帝國。我們先說第一次違約,是項羽對劉邦的違約,因為這次違約出現了漢王國。公元前206年的二月,西楚霸王項羽主持分封,沛公劉邦被封為漢王,這是漢王國開始出現的年份,也是漢作為國號出現的時間。東漢班固的《漢書·蕭何傳》中間有一點比較詳細的記載“初,諸侯相與約,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項羽後至,欲攻沛公,沛公謝之得解。羽遂屠燒咸陽,與范增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蜀,乃曰蜀漢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這段史料的背景是公元前209年,陳勝起義反秦,天下紛起響應。在各方勢力當中,有兩支力量逐漸成長為反秦的主力,就是項羽和劉邦這兩位楚人所率領的義軍。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項羽和他的長輩項梁找到了在民間為人牧羊的楚懷王熊槐的孫子叫熊心,擁立為王,仍然沿用楚懷王這個名字,推為天下共主。到了公元前207年,項羽破釜沉舟,在鉅鹿之戰中擊潰了秦軍的主力。次年,劉邦入關,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秦朝滅亡。共同的敵人秦朝,果然在陳勝,項羽,劉邦等人的打擊之下滅亡了,然而項羽和劉邦之間卻產生了矛盾。

首先,按照當初楚懷王和諸侯們的約定“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所以劉邦應該被封為關中王,然而作為諸侯統帥主持分封的項羽卻違背了約定,改封劉邦為漢王。這不是一個隨便改改名義的問題,而且劉邦的漢王分的巴、蜀、漢中,也就是今天陝西的漢中地區和四川重慶。項羽對立下大功的劉邦彷彿流放犯人一樣的這種酬勞,的確是太過分了。至於項羽說“蜀漢亦關中地也”這是屬於強詞奪理,玩弄概念的狡辯。我們按照司馬遷《史記》的記載,戰國秦漢時候的關中大體上等同於今天的陝西關中地區,而巴郡,蜀郡,漢中郡都不在其中。這樣就產生了矛盾,沒有履行本身的承諾,違背了這個約定,其次,項羽不僅改封劉邦為漢王,而且他非常不放心劉邦,他認為自己最大的障礙就在劉邦,劉邦有寬厚長者之譽,入關之後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得到了關中百姓的民心。項羽把劉邦封到漢中以後,還層層封堵劉邦的漢國,漢國的都城在陝西漢中的南鄭,漢中的北面我們知道是東西綿延,山高谷深,難以逾越的秦嶺。又在關中分封了三位秦朝的降將為王,也就是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馬欣來堵住劉邦北入關中的可能性。又在關中的東面在洛陽封了申陽為河南王,如此層層封堵之下,項羽認為劉邦是很難翻身的。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定都在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徐州,擁有九個郡的封土,以求控制其他諸侯。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我們瞭解了這一段的形勢,這一段背景,沛公劉邦被封為漢王時,果然怒有其因,怒得其理。剛才《蕭何傳》裡講的劉邦怒“欲謀攻項羽”,就當是的形勢來說,時機遠遠沒有成熟,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劉邦只能委曲求全。比如說他冒著生命危險去赴鴻門之宴,劉邦到漢中去做漢王的時候,為了讓項羽放心,把秦嶺佔道燒燬,以向項羽表示自己沒有出國的意思,會老老實實呆在漢中。這是第一次違約,項羽對劉邦違約,出現了漢這個王國。

我們再來說第二次違約,這次違約是劉邦對項羽的違約。因為這次違約出現了漢帝國,漢成了統一王朝的國號。劉邦在憤怒無奈之中到漢中做起了漢王。然而很快,劉邦就拜韓信為大將,暗度陳倉,攻佔了關中,而且向東發展,拉開了和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雙方打到公元前203年,項羽提出和劉邦平分天下,以今天河南滎陽的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以東歸楚。鴻溝和約簽訂以後,項羽就引兵東歸了,而劉邦向項羽學習,很快違約,對項羽發起了進攻。最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劉邦得了天下。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劉邦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漢,於是統一的漢帝國正式建立。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那麼劉邦的漢國號是什麼意思呢?《漢書·蕭何傳》記載了一句話“語曰天漢,其稱甚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是有天漢的說法嗎?這是一個多麼好的名稱啊,劉邦正是聽了這句話,得到了很多安慰,然後才到漢中做漢王。甚至我們可以認為,劉邦後來確定帝國國號為漢,也和蕭何的這句勸說有關係。這句話涉及到古代的天文知識,三國的時候一位學者叫孟康說“語,古語也,言地之有漢,若天之有河漢,名號休美。”晉朝不知姓氏,名瓚的一位大臣說“流俗語云天漢,其言常以雲配天,此美名也。”也就是說無論是先秦時候的古話,還是秦漢時候的流行話,都把天上的銀河稱為漢,漢既指銀河,又指天漢。提到漢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天,這就是“語曰天漢,其稱甚美”的意思。“天漢”這個流行詞把天和漢配在了一起,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漢詩美名,以漢作為王國之號,也就是很美好的名號。

東漢蔡文姬的爸爸蔡邕寫過一篇文章叫《漢津賦》,裡面吟詠漢水說“夫何大川之浩浩兮,洪流淼以玄清,配名位乎天漢兮,披厚土而載形”這裡面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配名位乎天漢兮”是說在名聲和地位方面,地上的漢相當於天上的漢,這顯示了地漢和天漢相對應的關係。地上的漢水是從西北流向東南的,我們在夏天的晚上觀天象,銀河也是又西北向東南的,所以這個是一致的。我們可以說,在劉邦那個時候漢詩上合天文之天象,中符人事之“休美”,下應地理之漢中的一個名號。蕭何拿“語曰天漢,其稱甚美”來勸說劉邦,具有關鍵的心理安慰作用,所以劉邦得天下以後,也就順理成章地以漢作為了他的帝國的國號。

從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漢國號體現了中國名號文化的很多方面。從漢國號的使用時間來看,作為劉邦的王國之號,使用了五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作為統一王朝的帝國的國號使用了201年,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到了公元8年,王莽篡漢,劉家的天下變成了王家的天下,國號也由漢變成了新,但是漢國號並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新朝是很短暫的。隨後,一脈相承的漢國號就有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劉秀重建的漢,再往後又有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備再建的漢。這三個漢,為了區別,史書上的叫法分別稱為前漢,後漢,季漢,或者西漢,東漢,蜀漢。這是一脈相承的,是祖宗和後代之間的關係。這三個漢加在一起使用的時間有四個半世紀,四百五十年,所以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國號之一,並且向族稱和稱謂等方向發展。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漢這個國號對後世的影響有很多很多方面,我們主要談三點。第一點,漢為後來的許多漢族和非漢族的建國者所沿襲。後來很多建立國家的人國號使用漢,比方說十六國的時候,劉淵,李壽,五代十國的時候,劉知遠,王建,劉崇,還有再到後來元朝末年的陳友諒,他們都用漢這個國號。一個明顯的現象是沿襲漢國號是以姓劉的居多,而理由往往是以劉邦後裔的身份,藉以表明他建國的依據。這個現象說了古代國號中間最重要的一點,中國古代國號是家天下的國號。

第二點,漢成為域外有關中國的一種習慣稱謂。中國自古以來改朝換代太多,外國人對中國有的是以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國號來稱呼中國,比如稱漢,稱唐。還有是以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名號來稱呼中國,比如稱中國為中華。再一種情況是,乾脆給中國另外取一個名字,比如把中國取名叫塞里斯,叫桃花石。域外以漢稱呼漢朝以及漢朝以後的中國,不僅在中亞,西亞地區是這樣,在東亞地區,比如說日本稱中國為漢土,稱中國文字為漢字,在古代就是這樣子,這就是域外稱謂。

第三點,漢演化為此後直到現今漢族的族稱。從歷史的觀點來說,漢族的族稱有過變化,在之前是叫諸夏或者華夏,這和夏商周中間的夏朝有關係。發展到後來,因為兩漢建國400多年,到了魏晉以後,漢這個族稱就逐漸取代了諸夏和華夏,比如稱漢人,漢子,漢族,漢種等等。諸夏,華夏和漢之間沒有本質性的差別,只有規模大小的不同,只有先後關係的區別。從魏晉以後一直沿用到今天而不改,所以說漢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廣泛而深遠。

"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違背約定,把本應該封為關中王的劉邦改封為漢王,漢王成了劉邦一個既屈辱又憤怒的稱號。那麼漢這個國號究竟是什麼意思?漢國號在中國歷史上又具有怎麼樣的影響?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出現的大一統帝國,漢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民族融合空前發展,對外交流身份頻繁,為中華文明的流芳百世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一共經歷了400多年,時至今日,漢朝的影響依然廣泛存在,比如我們經常說起的漢語,漢字,漢族等詞彙,就來源於漢國號。那麼,這個漢國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漢朝的興衰成敗又會留給我們那些啟示呢?

在中國曆代國號當中,很多國號已經成為歷史。哪怕宋元明清今天都不再用了,但是漢國號仍然活在今天。漢這個字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中國的一個主要民族稱漢,漢民族就是從漢國號來的。漢這個字成了現在生活當中使用場合非常多,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字,甚至國代把研究中國的學問稱作漢學。所以對於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來說,漢朝可以說是一個最鮮明的標誌,最顯眼的符號。那麼這個標誌和符號是從哪裡來的呢?來自於漢國號,道理很簡單,沒有漢國號,哪裡來的漢族稱,而沒有漢高祖劉邦,又哪裡來的漢國號,所以我們談漢,就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說起。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說起漢高祖劉邦,在中國曆代的開國大帝中間是一個非常顯眼的人物。他出身於平民,我們經常講中國歷史上兩位出身於平民的大皇帝,一位是朱元璋,一位是劉邦。劉邦是漢朝的創立者,漢朝是繼秦朝以後出現的又一個統一王朝。曾經強大的秦朝十五年就灰飛煙滅了為什麼秦朝十五年就滅亡了呢?我們有下面三句豪言壯語可以瞭解一個大概。一句話還是出身平民的陳勝說的,陳勝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對他的一幫兄弟們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第二句話就是劉邦說的,劉邦的身份是秦朝的小吏,一個地位比較低的小公務員,有一次在咸陽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出巡的壯觀的場面,不禁感慨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高祖本紀》)。第三句話是楚國貴族之後項羽說的,項羽在江東也是看到了秦始皇嬴政備極尊貴的樣子,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史記·項羽本紀》)。由上面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秦朝雖然統一天下了,但是天下卻不太平,嚴巡俊法,苛捐雜稅,統治殘暴的秦朝,正是在陳勝,項羽,劉邦這些具有雄心大志的人的反抗之下被推翻的。

漢朝的建立竟然是因為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兩次違約,因為這兩次違約,先出現了漢王國,再出現了漢帝國。我們先說第一次違約,是項羽對劉邦的違約,因為這次違約出現了漢王國。公元前206年的二月,西楚霸王項羽主持分封,沛公劉邦被封為漢王,這是漢王國開始出現的年份,也是漢作為國號出現的時間。東漢班固的《漢書·蕭何傳》中間有一點比較詳細的記載“初,諸侯相與約,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項羽後至,欲攻沛公,沛公謝之得解。羽遂屠燒咸陽,與范增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蜀,乃曰蜀漢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這段史料的背景是公元前209年,陳勝起義反秦,天下紛起響應。在各方勢力當中,有兩支力量逐漸成長為反秦的主力,就是項羽和劉邦這兩位楚人所率領的義軍。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項羽和他的長輩項梁找到了在民間為人牧羊的楚懷王熊槐的孫子叫熊心,擁立為王,仍然沿用楚懷王這個名字,推為天下共主。到了公元前207年,項羽破釜沉舟,在鉅鹿之戰中擊潰了秦軍的主力。次年,劉邦入關,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秦朝滅亡。共同的敵人秦朝,果然在陳勝,項羽,劉邦等人的打擊之下滅亡了,然而項羽和劉邦之間卻產生了矛盾。

首先,按照當初楚懷王和諸侯們的約定“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所以劉邦應該被封為關中王,然而作為諸侯統帥主持分封的項羽卻違背了約定,改封劉邦為漢王。這不是一個隨便改改名義的問題,而且劉邦的漢王分的巴、蜀、漢中,也就是今天陝西的漢中地區和四川重慶。項羽對立下大功的劉邦彷彿流放犯人一樣的這種酬勞,的確是太過分了。至於項羽說“蜀漢亦關中地也”這是屬於強詞奪理,玩弄概念的狡辯。我們按照司馬遷《史記》的記載,戰國秦漢時候的關中大體上等同於今天的陝西關中地區,而巴郡,蜀郡,漢中郡都不在其中。這樣就產生了矛盾,沒有履行本身的承諾,違背了這個約定,其次,項羽不僅改封劉邦為漢王,而且他非常不放心劉邦,他認為自己最大的障礙就在劉邦,劉邦有寬厚長者之譽,入關之後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得到了關中百姓的民心。項羽把劉邦封到漢中以後,還層層封堵劉邦的漢國,漢國的都城在陝西漢中的南鄭,漢中的北面我們知道是東西綿延,山高谷深,難以逾越的秦嶺。又在關中分封了三位秦朝的降將為王,也就是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馬欣來堵住劉邦北入關中的可能性。又在關中的東面在洛陽封了申陽為河南王,如此層層封堵之下,項羽認為劉邦是很難翻身的。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定都在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徐州,擁有九個郡的封土,以求控制其他諸侯。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我們瞭解了這一段的形勢,這一段背景,沛公劉邦被封為漢王時,果然怒有其因,怒得其理。剛才《蕭何傳》裡講的劉邦怒“欲謀攻項羽”,就當是的形勢來說,時機遠遠沒有成熟,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劉邦只能委曲求全。比如說他冒著生命危險去赴鴻門之宴,劉邦到漢中去做漢王的時候,為了讓項羽放心,把秦嶺佔道燒燬,以向項羽表示自己沒有出國的意思,會老老實實呆在漢中。這是第一次違約,項羽對劉邦違約,出現了漢這個王國。

我們再來說第二次違約,這次違約是劉邦對項羽的違約。因為這次違約出現了漢帝國,漢成了統一王朝的國號。劉邦在憤怒無奈之中到漢中做起了漢王。然而很快,劉邦就拜韓信為大將,暗度陳倉,攻佔了關中,而且向東發展,拉開了和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雙方打到公元前203年,項羽提出和劉邦平分天下,以今天河南滎陽的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以東歸楚。鴻溝和約簽訂以後,項羽就引兵東歸了,而劉邦向項羽學習,很快違約,對項羽發起了進攻。最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劉邦得了天下。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劉邦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漢,於是統一的漢帝國正式建立。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那麼劉邦的漢國號是什麼意思呢?《漢書·蕭何傳》記載了一句話“語曰天漢,其稱甚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是有天漢的說法嗎?這是一個多麼好的名稱啊,劉邦正是聽了這句話,得到了很多安慰,然後才到漢中做漢王。甚至我們可以認為,劉邦後來確定帝國國號為漢,也和蕭何的這句勸說有關係。這句話涉及到古代的天文知識,三國的時候一位學者叫孟康說“語,古語也,言地之有漢,若天之有河漢,名號休美。”晉朝不知姓氏,名瓚的一位大臣說“流俗語云天漢,其言常以雲配天,此美名也。”也就是說無論是先秦時候的古話,還是秦漢時候的流行話,都把天上的銀河稱為漢,漢既指銀河,又指天漢。提到漢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天,這就是“語曰天漢,其稱甚美”的意思。“天漢”這個流行詞把天和漢配在了一起,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漢詩美名,以漢作為王國之號,也就是很美好的名號。

東漢蔡文姬的爸爸蔡邕寫過一篇文章叫《漢津賦》,裡面吟詠漢水說“夫何大川之浩浩兮,洪流淼以玄清,配名位乎天漢兮,披厚土而載形”這裡面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配名位乎天漢兮”是說在名聲和地位方面,地上的漢相當於天上的漢,這顯示了地漢和天漢相對應的關係。地上的漢水是從西北流向東南的,我們在夏天的晚上觀天象,銀河也是又西北向東南的,所以這個是一致的。我們可以說,在劉邦那個時候漢詩上合天文之天象,中符人事之“休美”,下應地理之漢中的一個名號。蕭何拿“語曰天漢,其稱甚美”來勸說劉邦,具有關鍵的心理安慰作用,所以劉邦得天下以後,也就順理成章地以漢作為了他的帝國的國號。

從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漢國號體現了中國名號文化的很多方面。從漢國號的使用時間來看,作為劉邦的王國之號,使用了五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作為統一王朝的帝國的國號使用了201年,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到了公元8年,王莽篡漢,劉家的天下變成了王家的天下,國號也由漢變成了新,但是漢國號並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新朝是很短暫的。隨後,一脈相承的漢國號就有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劉秀重建的漢,再往後又有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備再建的漢。這三個漢,為了區別,史書上的叫法分別稱為前漢,後漢,季漢,或者西漢,東漢,蜀漢。這是一脈相承的,是祖宗和後代之間的關係。這三個漢加在一起使用的時間有四個半世紀,四百五十年,所以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國號之一,並且向族稱和稱謂等方向發展。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漢這個國號對後世的影響有很多很多方面,我們主要談三點。第一點,漢為後來的許多漢族和非漢族的建國者所沿襲。後來很多建立國家的人國號使用漢,比方說十六國的時候,劉淵,李壽,五代十國的時候,劉知遠,王建,劉崇,還有再到後來元朝末年的陳友諒,他們都用漢這個國號。一個明顯的現象是沿襲漢國號是以姓劉的居多,而理由往往是以劉邦後裔的身份,藉以表明他建國的依據。這個現象說了古代國號中間最重要的一點,中國古代國號是家天下的國號。

第二點,漢成為域外有關中國的一種習慣稱謂。中國自古以來改朝換代太多,外國人對中國有的是以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國號來稱呼中國,比如稱漢,稱唐。還有是以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名號來稱呼中國,比如稱中國為中華。再一種情況是,乾脆給中國另外取一個名字,比如把中國取名叫塞里斯,叫桃花石。域外以漢稱呼漢朝以及漢朝以後的中國,不僅在中亞,西亞地區是這樣,在東亞地區,比如說日本稱中國為漢土,稱中國文字為漢字,在古代就是這樣子,這就是域外稱謂。

第三點,漢演化為此後直到現今漢族的族稱。從歷史的觀點來說,漢族的族稱有過變化,在之前是叫諸夏或者華夏,這和夏商周中間的夏朝有關係。發展到後來,因為兩漢建國400多年,到了魏晉以後,漢這個族稱就逐漸取代了諸夏和華夏,比如稱漢人,漢子,漢族,漢種等等。諸夏,華夏和漢之間沒有本質性的差別,只有規模大小的不同,只有先後關係的區別。從魏晉以後一直沿用到今天而不改,所以說漢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廣泛而深遠。

漢族的漢來自於哪裡?劉邦的漢國號又是什麼意思?

人不可不知姓名,國不可沒有國號,我想作為漢族人也應該知道漢國號的來源取義和影響。關於漢國號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