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憑什麼能說動李斯跟他一起叛變?一個理由讓李斯無法反駁

丞相李斯,在秦國的統一大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秦朝建立之後,他輔佐秦始皇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鞏固了政權,維護了統一,為後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李斯雖然功績卓著, 但是,他利令智昏,貪生怕死,最終,和宦官趙高密謀發動“沙丘之變”,導致了秦朝二世而亡,也讓自己也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趙高憑什麼能說動李斯跟他一起叛變?一個理由讓李斯無法反駁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遊途中暴病沙丘,陰險狡詐的趙高乘著夜色來會見丞相李斯。此時,趙高醞釀了一個巨大的陰謀:篡改秦始皇的詔書,賜死皇位繼承人扶蘇和戰功顯赫的大將蒙恬,立胡亥為二世皇帝。李斯當時是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影響力極大,只有得到李斯的同意和配合,這個陰謀才能得逞,所以,趙高首先要做的就是:說服李斯與自己共謀。

李斯原來只是楚國的一個小差役,之後,為了施展抱負來到了秦國,輔佐秦始皇平定六國,改革創新,很受秦始皇器重,官拜丞相。李斯對始皇更是感恩戴德,忠心赤膽,為秦朝的發展不遺餘力。趙高雖也能言巧辯,但是,在能以《諫逐客令》說服秦始皇改變意向的李斯面前,卻是小巫見大巫,要想說服李斯叛變,談何容易。

趙高憑什麼能說動李斯跟他一起叛變?一個理由讓李斯無法反駁

但是,事實的結局卻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是在這個不眠之夜,李斯服服帖帖的順從了趙高的陰謀,大秦王朝走向亡國的序幕就此正式拉開了。沙丘之變讓李斯背上了歷史罵名,成為“千古一相”的恥辱,後人用“功成不解謀身退,只待咸陽血染衣”來諷刺他,認為:李斯是一個貪圖權貴,堅守相位的人。這對李斯來說,好像有失公平。

李斯當時年事已高,也不至於為了再多當幾年丞相,背叛這個對他曾寵信有加的秦始皇,違背當時道德觀。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當時的政治背景和官場險惡,就不難得出:李斯的沙丘之變,其實,更多的則是因為貪生怕死。李斯怕的不是趙高,更不是胡亥,而是趙高字字如刀的“精闢謬論”:

趙高先是把他跟大將蒙恬做了對比,才能、功勞、謀略、人氣樣樣比不上蒙恬,再加上,蒙恬與扶蘇關係甚厚,扶蘇繼位後一定會重用蒙恬為相,到時讓你李斯吃不了兜著走,再看秦國曆任丞相,哪一個又落得個好下場。趙高的話語,刀刀插在李斯心上,仔細想來也是這麼回事。

趙高憑什麼能說動李斯跟他一起叛變?一個理由讓李斯無法反駁

商鞅變法,使秦國很快強大起來,秦孝公死後,商鞅遭受酷刑而死;編著一字千金的《呂氏春秋》的丞相呂不韋,被秦始皇罷免相位,貶出京城,幾年以後,還是被耿耿於懷的秦始皇賜予毒酒而死。還有曾為秦國立下赫赫功勞的甘茂等丞相,都是紛紛逃離秦國才得以保命。

難道說,秦國的丞相職位是做不得的嗎?

其實不然,這都得歸咎於法家的治國理念。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就一直沿用法家的理念來治國,秦朝更是建立了一箇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君主集大權於一身,不受老百姓監督,也不受諸侯制約,子民的生死君主說了算。丞相為百官之首,總理朝政事務,若政績出色卻圖謀不軌,就會受到帝王的排斥,甚至,遭來殺身之禍,株連家族,世代不得翻身。

趙高憑什麼能說動李斯跟他一起叛變?一個理由讓李斯無法反駁

法家的這種專制制度,使丞相成為君主的掌心之物,君主的恩寵使他們得以高枕無憂,盡享榮華,君主一死,他們很可能非但相位不保,而且,還有性命之憂。如今,秦始皇突然病死,李斯也會失寵,扶蘇繼位後又會對他信任幾何?這才是李斯害怕的原因。

李斯與扶蘇的觀念正好背道而馳,要是扶蘇繼位,那麼,在秦朝以法家理念治國的制度下,李斯抽身難退,只有死路一條。就算有心赴死,根據秦朝的律法,還得株連三族。所以,聽趙高一番言語,李斯真是如墜噩夢。他怕了,怕扶蘇,更怕的是秦朝的專制制度。

而趙高的陰謀能讓他保全相位,保全家族性命,他還有什麼理由不接受呢?

趙高憑什麼能說動李斯跟他一起叛變?一個理由讓李斯無法反駁

在秦朝的嚴刑酷法面前,個個惶恐不安,生怕觸碰底線,因為,沒有公正的法律依據來做主。趙高懼怕扶蘇繼位遭有私仇的蒙恬報復,發動了沙丘之變。陳勝、吳廣懼怕戍邊延期而殺頭,發動了農民起義,巍巍秦朝很快走向了死亡的邊緣... ...這恐怕是法家理念所無法估計到的。

之後,李斯因為懼怕,更是成為了沙丘之變的幫凶,為得到新皇恩寵,他助紂為虐,縱容秦二世橫徵暴斂,貪圖享樂,君主專權更為恐懼,終於激起了秦末農民大起義。深受恐懼的李斯就這樣,把自己曾煞費心血建造的大秦帝國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

算計來算計去的李斯,最後,還是以謀反的罪名被秦二世處以酷刑,殃及家族。這在君主專制面都前顯得是那麼的軟弱無助,而打造出集權於一身制度的正是李斯本人,頒佈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將皇權締造的完美至極,也讓自己死在了親手製定的酷刑腰斬之下。

趙高憑什麼能說動李斯跟他一起叛變?一個理由讓李斯無法反駁

歷史愚弄了這個集智慧於一身的丞相李斯,臨死前,他和一同被處死的兒子相視痛哭:“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去打獵,追逐狡兔,哪還能辦得到啊!”行刑前懷念過去在上蔡的日子,其悲聲悽婉之聲令人嘆息,當然,也是對他追逐權力終生的全面、徹底否定。

參考資料:

【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流血的仕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