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劉邦

公元前205年,三秦大地基本平定後,劉邦率軍東出,準備與項羽爭天下。此時聽說義帝已死,大哭一場,遂為義帝發喪,舉哀三日。然後向各諸侯王發佈項羽大逆不道的罪狀,並以此為藉口號召各諸侯王率兵與自己一起討伐項羽為義帝報仇。從而正式拉開了四年楚漢戰爭的序幕。

當年5月,乘西楚後方空虛,漢王的聯軍56萬人一舉攻佔西楚首都彭城,項羽聽說後,急率輕騎兵3萬馳援彭城。誰知劉邦的聯軍,那真是一群烏合之眾,一戰下來,聯軍戰死淹死幾十萬人,僅劉邦等數十騎逃脫,以漢為首的反楚聯盟頓時分崩離析。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激戰

劉邦和滕公夏侯嬰共乘一輛車子,出了成皋城的玉門,往北渡過黃河,投宿在小修武驛站的客舍中。第二天起來,辨別一下方向,直接進入韓信所屬的趙軍營地。他自稱是漢王的使者,由於軍營的守衛不認識這位真漢王,便放行了。來到中軍營帳時,天時還早,張耳、韓信正在酣睡 。

劉邦走進臥室,一看這個情況,心裡說你們好好睡著吧。順手拿走了他們的印信兵符,走出營帳,用指揮旗召集眾將領們。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點兵

夏侯嬰一看劉邦此舉,擔心的問道:“這樣做他們能答應嗎?”

劉邦看看夏侯嬰,一副無賴的樣子:“我手頭不能沒有兵呀。”

韓信、張耳起床後才知道漢王來了,大吃一驚,連忙走出軍營。看到劉邦正在那裡調兵遣將呢,趕忙拜見。劉邦看到他們來了,就下命令讓張耳去守備趙地。授予韓信相國的職位,讓他到趙國再去徵集兵員,然後去攻打齊國。吩咐完後,把大軍帶走了。

劉邦一走,韓信和張耳這哥倆你瞅瞅我,我瞧瞧你,只有搖頭髮出一聲苦笑:“還看什麼?趕快去募兵吧。”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酈食其

謀士酈食其來到劉邦的軍營,獻策到:“目前燕國和趙國都已拿下,只有齊國尚未攻克。現在齊國田氏勢力強大,百姓多狡詐善變,您即使派遣幾萬人的軍隊去征伐,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攻下。我請求奉您的詔令前去遊說齊王田廣,使他歸順漢王。”

劉邦一開始並不相信酈食其的鬼話,但一想,如果萬一成了呢?總比損兵折將的攻下來要省事的多,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答應了酈食其的請求。

酈食來到齊國,開始了攻心戰術,他對齊王田廣說道:“您知道天下的人心所向嗎? ”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齊王

田廣回答:“我不知道。”

酈食其說:“若是您知道天下的人心所向,那麼齊國就可保全;若是不知道天下的人心所向,那麼齊國就危險了。”

田廣問道:“天下的人心所向是指誰呢? ”

酈食其說:“歸向漢王劉邦。”

田廣又問:“老先生為什麼這樣說呢? ”

酈食其充分發揮自己口才,分析了當前的形勢,一席話說得田廣是茅塞頓開,就聽從了酈食其的話,撤除了歷下(濟南)的兵守戰備,天天和酈食其一起縱酒做樂,就等著劉邦來了好接受。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韓信大軍

韓信這邊呢?只好帶著幾十名親信,在趙國又重打鑼鼓另開張,開始招兵買馬,好不容易又組建了一支部隊。等準備差不多了,就開始執行劉邦的命令,來到齊國邊境,準備從平原渡口渡黃河。但就在這時,他聽說漢王的使者酈食其,已經勸說齊國歸降了,便想停止前進。

一看到大軍停止了進軍的步伐,隨軍的辯士蒯徹感覺很奇怪,過來一問,原來是這麼回事,急的抓耳撓腮,連忙勸韓信說:“您受漢王詔命,興師動眾來攻打齊國,那邊又另派密使去齊國勸降。齊國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現在還不好說。至少沒有給你下達停止進攻的命令吧?”

韓信只好老實回答:“漢王的命令從來沒有更改過。”

剻徹說道:“那就是了,沒有停止進軍的命令,你若不繼續前進,那就是違反了王命。況且酈食其這個人,不過是個說客,他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就降服了齊國七十多個城池;而您統率著幾萬人馬,歷時一年多才攻下趙國的五十餘座城池。這樣看來,大將軍的幾年苦戰,反倒不如一個書呆子的功勞大了!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剻徹

一席話說得韓信是無地自容。於是同意了蒯徹的意見,按照預定的作戰方針率軍渡過黃河。大軍越過平原,偷襲齊國。齊王田廣聽說漢兵已到,認為是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便對酈食其說:“如果你能阻止漢軍進攻的話,我讓你活著,若不然的話,我就要烹殺了你!”

酈食其這幾日在齊國好不快活。這個嗜酒如命的“高陽酒徒”,每天都是醉生夢死的。今天,也有點飄飄然了。聽了齊王的話,酈食其心裡這個憋氣呀。韓信呀韓信,你他媽太不是東西了,我苦口婆心立下點汗馬功勞,你卻要來爭功。但一想這是自己無力阻止的,只好認命了。想到這裡,酒壯慫人膽,一口回絕到:“幹大事業的人不拘小節,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別人責備。韓信非要打,我也無能為力。”

事情到了這一步,齊王沒辦法了,便吩咐手下人點火燒鼎,等鍋一開,便把酈食其扔進大鼎中,酈食其不一會便成了熟肉。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烹了我吧

由於齊國已經決定降漢,對漢軍的戒備鬆懈,大軍才得以偷襲成功,就這樣攻破歷下後,又一直打到臨淄。齊王田廣煮死酈食其後逃到了高密,在這裡立即派人向楚求救。項羽聞訊後,派龍且親率兵馬與齊王田廣合力抗漢,號稱二十萬眾。

戰前有人向龍且獻計:漢軍是遠征作戰,而齊、楚本土作,不如深溝高壘,以守為攻。日子一久,漢軍糧食供應不上,會不戰自敗。

哪知龍且是個志大才疏之人,他看不起韓信,又急於爭功,不用此計,率兵與漢軍隔濰水東西擺開陣勢,準備在此開戰。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龍且

韓信瞭解到情況後,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流。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擊龍且之陣,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就率軍渡江進擊。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去時,這邊漢軍就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漢軍乘機猛烈出擊,進行截殺,竟然一舉成功,殺死了主帥龍且。

東岸齊、楚聯軍見西岸軍被殲,四處逃散。漢軍又急忙渡水追擊至城陽,楚兵都當了俘虜,齊王田廣逃走不久被殺,於是齊地全部平定。

他在齊國一邊安撫百姓,一邊又招兵買馬,組織訓練部隊,為將來和項羽的決戰準備充足的戰鬥力量。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韓信

結語:

韓信的思考:劉邦臨走前,給自己下令讓他到趙國去招兵買馬,然後再攻打齊國。韓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剛剛組建了一支隊伍。這隻隊伍還沒有派上用場呢,那邊齊國就投降了。你說心裡憋屈不?

一是劉邦成了峨眉山的猴子,自己的隊伍打沒了,來搶奪下屬的軍隊。部隊對於一個將軍來說是什麼?那就是命。

劉邦臨走時開了一個空頭支票,升他為相國,雖然是畫了一張餅,但總比沒有要強百倍吧。這讓韓信心裡頭多少有些安慰。

今天你又派酈食其當說客,來說服齊國,也不知會自己一聲,明顯的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裡。那好,你既然這樣做,那我也會,我就裝糊塗,嚴格遵照你的命令行事,去進攻齊國。只要拿下了齊國,那功勞就是我的。

於是一舉拿下齊國,並自封為王,同時擴大自己的隊伍。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酈食其

酈食其的思考:當用語言說動了齊王以後,酈食其不由得心花怒放。這是多大的功勞呀。這麼多將軍連年征戰,你打過來,他打過去,使出了吃奶得勁,還損兵折將,才拿下區區幾座城池。而自己就憑著口吐蓮花,一下說服力整個齊國,立了這麼大的功勞,他能不心花怒放嗎?

心裡正在慶功呢,一聽說韓信的大兵壓境了,酈食其就知道,這是來爭功了。他知道,自己去了也白扯,韓信肯定不屌他,還不如充光棍,這樣死的也壯烈些,至少能為後人掙得一些厚祿。於是壯烈獻身。果不其然,其子酈疥後來被破例封為高粱侯,也算死得其所了。

劉邦的思考:劉邦一聽說酈食其被煮了,頓時火冒三丈,韓信你小子也太不是東西了。明明齊國投降了,你還興師動眾的打什麼?唉,說什麼也沒有用了。韓信並沒有違反將令,並且拿下了齊國。但是自封齊王,真有些大膽了。罷罷罷,這筆賬留待以後再說,現在還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爭取早日打敗項羽才是最關鍵的。

可憐了我的廣野君(酈食其號),死得那麼慘。不過你放心去吧,你的後人我會照顧的。

韓信得知齊王投降卻依然攻打,致使酈食其被烹,是否不夠道義?

劉邦

結論:這件事情上,可謂是一舉三得。三方都是贏家,誰都沒有輸。劉邦得到了版圖,韓信立下軍功,酈食其的後人得到厚祿。這裡頭應該說,酈食其是最幸運的,他外號叫“高陽酒徒”,按他放蕩不羈的性格,不知哪天喝醉了會惹出多大的麻煩來呢。所以,早死早託生,給後人留下一些福廕,不也是明智的選擇嗎?你看韓信現在不可一世,後來被誅滅三族,不是到最後還是什麼都沒剩嗎?

參考資料:

《史記》漢·司馬遷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