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徐茂公的大名,沒有中國人不知道的。在各類演義小說和影視劇中,徐茂公足智多謀,能掐會算,無論是在瓦崗寨,還是在唐太宗身邊,他都擔當著軍師的角色,其地位十分類似水泊梁山的“智多星”吳用和劉備身邊的第一謀士諸葛亮。

通過徐茂公的更姓改名,聊一聊中國古代獨特的賜姓和避諱制度

03年《隋唐英雄傳》中的徐茂公形象

藝術來源於生活,小說脫胎自史實。在真實的歷史中,徐茂公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是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一帶)人,家財豐厚,為人仗義,是當地一個頗有名望的豪強。翟讓在瓦崗寨起義後,年僅十七歲的徐世勣投奔翟讓,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李密投靠翟讓後,徐世勣協助李密征討四方,在大海寺之戰中斬殺隋朝名將張須陀,在黎陽之戰中擊敗弒殺隋煬帝楊廣的宇文化及,為當時名將。王世充擊敗李密後,李密投降唐朝,徐世勣亦跟隨李密投降唐朝,轉為唐高祖李淵效力。不過,徐世勣的名字從此也在史籍中消失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很簡單,徐世勣改姓了,他有了一個新名字,叫李世勣。李世勣歷經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兩朝後,他的名字再次從史籍中消失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李世勣這次又改名了,叫李勣,李勣這個名字從此伴隨他下半生,直到去世。

通過徐茂公的更姓改名,聊一聊中國古代獨特的賜姓和避諱制度

古人筆下的李勣形象

在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這句臺詞,姓和名作為一個人在社會上的標識,自有其深刻的含義。姓傳自家族,名得自父母,在古代有地位的家庭中,人們還會有字,屈原在離騷中就曾寫道“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在古代,改姓和改名絕非小事,而徐世勣先改姓,後改名,看上去就顯得不可思議了。但是,回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徐世勣改姓這件事可是一件足以榮耀祖宗的事情,因為他的第二個姓來自於唐朝皇帝所賜的姓,而他後來改名也跟唐朝皇帝有關。

賜姓

先說下姓。《左傳·隱公八年》中有一段闡釋姓氏的話是這麼說的“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其意思是說,姓起源於出生地,氏起源於封地、祖先和官職等。

在春秋時代,姓和氏原本是兩個不同含義的詞彙,按級別來說,姓是高於氏的,氏是從姓分化出來的。姬、嬴、媯、子、姜等姓是在中國歷史上產生得比較早的一批古姓,姬姓後來分化出晉、曹、衛、魯、欒、韓等氏,嬴姓後來分出趙氏,媯姓後來分化出陳、田等氏,子姓後來分化出宋、孔等氏,姜姓後來分化出呂、齊等氏。進入戰國時期以後,姓和氏的區分不再明顯,姓氏兩者開始合流。如今我們俗稱的百家姓如果按照春秋時期的分法,實際上大部分應該稱氏,而不是姓。

通過徐茂公的更姓改名,聊一聊中國古代獨特的賜姓和避諱制度

如今的百家姓中,張、王、李等為全國大姓

成書於宋朝時期的《百家姓》開篇即言“趙錢孫李”,之所以把“趙”姓放在第一位,只因當時宋朝皇帝姓趙,趙姓作為皇家的姓,其地位當然高於天下其他所有的姓。由此可見,古代皇族的姓佔據著無比尊貴的地位,自然地,如果當朝皇帝把自己的姓賜給某位大臣,這不啻為一種無上的褒獎。

徐世勣投降唐朝時,身在黎陽,他念及自己與李密的君臣之情,不願獨佔獻地之功,便把自己所管的州縣名數和軍人戶口交給李密,讓李密獻給唐朝,自己主動放棄這份功勞。徐世勣的這個舉動感動了唐高祖李淵,唐高祖李淵於是把李姓賜給了徐世勣,徐世勣由此改姓李,有了人生中的第二個名字李世勣。

類似徐世勣被賜姓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經常容易見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國姓爺”鄭成功了。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擁立南明隆武帝朱聿鍵有大功,鄭芝龍家族由此沾上皇恩,全家飛黃騰達,年輕的鄭成功亦因此享受皇恩,被賜予朱姓,擁有了國姓。

通過徐茂公的更姓改名,聊一聊中國古代獨特的賜姓和避諱制度

“國姓爺”鄭成功的影視劇形象

被皇帝賜姓實為大臣的一大幸事,不過,如果大臣有罪,皇帝同樣可以收回賜姓,以示懲罰。李世勣的孫子李敬業後來起兵反對武則天擅權,武則天一邊派軍隊討伐李敬業,一邊追削李敬業祖、父官爵,復其本姓徐氏,剝奪了李敬業享受皇姓的恩典。

避諱

進入清朝以後,無論是各類史書,還是民間小說,唐朝歷史出現了一個我們十分陌生的皇帝“唐元宗”和一個我們十分熟悉的猛將“李元霸”。實際上,“唐元宗”便是“唐玄宗”,“李元霸”便是“李玄霸”,他們被改名只是為了避康熙帝玄燁的名諱。因為皇帝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皇帝的名字也是獨一無二的,於是乎大臣,甚至是史書都要避諱,不能再使用皇帝名字中任何一個字了。

通過徐茂公的更姓改名,聊一聊中國古代獨特的賜姓和避諱制度

13年《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形象

讓我們回到唐朝。大家都知道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一部叫戶部,而在唐高宗李治以前,戶部是叫民部的。民部的這次改名正是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而李世勣改名李勣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在即位伊始就下詔說“依禮,二名不偏諱。近代已來,兩字兼避,廢闕已多,率意而行,有違經典。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李世勣和民部之所以能在唐太宗時期一直存在,便是這個詔書的緣故,但當唐太宗去世後,唐高宗為了尊崇其父,又下詔廢除了這個制度。

從唐太宗的詔書中可以看出,為避皇帝的名諱,“官號、人名、公私文籍”都會受到影響,這無疑會給人們帶來許多不便。實際上,即使某個字與皇帝的名字同音,也同樣會受到影響。在這裡說幾個地名,如今聞名中國的平遙縣在南北朝時期以前是叫平陶縣的,由於“陶”字與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名字中的“燾”字同音,為避諱北魏太武帝的名字,“平陶”於是被改成了“平遙”。

通過徐茂公的更姓改名,聊一聊中國古代獨特的賜姓和避諱制度

平遙古城鳥瞰圖

地處江蘇北部的宿遷原來也有一個名字叫“宿預”。進入唐朝中後期後,由於宿預中的“預”字與唐代宗李豫的“豫”字同音,同樣為了避諱,“宿預”被改成了“宿遷”。可見,在避諱制度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難以逃避的影響。

避諱制度發展到後來,甚至父子間都要避諱。唐朝詩人李賀在考取進士時,被時人詆譭,說李賀考取進士犯了其父王晉肅的名諱,因此“進”和“晉”同音,李賀若考取進士就是對父親不孝,李賀在強大的輿論面前最終放棄了考取進去的機會。與李賀關係不錯的韓愈對此十分氣憤,便在當時寫出《諱辨》一文抨擊這種社會現象,他在文中憤然寫道:

律曰:“二名不偏諱。”釋之者曰:“謂若言‘徵’不稱‘在’,言‘在’不稱‘徵’是也。”律曰:“不諱嫌名。”釋之者曰:“謂若‘禹’與‘雨’、‘丘’與‘蓲’之類是也。”今賀父名晉肅,賀舉進士,為犯二名律乎?為犯嫌名律乎?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而後,韓愈又舉了歷史上許多不避諱的例子:

曾參之父名晳,曾子不諱昔。……漢諱武帝名徹為通,不聞又諱車轍之轍為某字也;諱呂后名雉為野雞,不聞又諱治天下之治為某字也。

套用魯迅的名言來總結避諱制度,可以這麼說“世上本沒有避諱制度,避諱的場合多了,也便有了嚴苛的的避諱制度”。

總之,賜姓制度和避諱制度都是帝王專制下的產物,帝王的權威正是在種種繁雜制度對民眾的枷鎖下產生的。隨著帝王時代的終結,賜姓制度、避諱制度連同諡號制度、廟號制度等其他形形色色的服務於帝王的制度也消失了,他們統統成了帝王無形的陪葬品。

同為皇帝,為何有的皇帝稱“帝”,有的皇帝稱“祖”稱“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