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中國歷史大格局中,以各省歷史文化名人的產生為研究對象,觀察中國文化圖譜的總體分佈,我們可以按照梯隊方式來展開分析。如果比較熟悉中國歷史地理,我們會發現,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流經的省份,大部分處在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

在明代以前,山西、山東、河南、陝西、江西應該屬於第一梯隊,誕生的歷史名人更集中;而安徽、江蘇、浙江、湖南、福建、河北、湖北等應屬於第二梯隊;其他屬於第三梯隊。明清兩代,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山西無疑成為歷史名人產生的重鎮。到近現代,浙江紹興、安徽績溪、安徽桐城、廣東新會、福建閩侯、江西義寧、浙江德清、浙江湖州、江蘇常州、浙江溫州、江蘇蘇州、江蘇江陰、廣東番禺、湖南湘潭、浙江瑞安、江蘇無錫等地方,成為中國文化名人的集聚地。此外,湖北、四川的人才輩出,勢頭迅猛,充分反映出人才南移和沿長江中上游移動現象。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的分佈有梯隊效應,看看你的家鄉屬於第幾梯隊

先來說說被稱為“表裡河山”①的山西及其歷史文化名人。山西有五千年的歷史,一直是文化昌明之地,論其影響應列在中國省份的第一位。與華北地區省份一樣,這裡的人才出現得很早,且類別齊全,包括政治、軍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人才,異常豐富。每一個領域都有當時中國的領軍人物,比如帝王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北魏孝文帝、唐代女皇帝武則天,政治家有霍光、裴度、狄仁傑,思想家有荀子,軍事家有衛青、霍去病、郭子儀,詩人有王勃、王之渙、王維、白居易,文學家有柳宗元、羅貫中、馬致遠、白樸、鄭光祖,史學家有司馬光,高僧有法顯,軍事家有關羽、王忠嗣,等等,可謂群星璀璨。

檢索山西文化名人的發展脈絡,尤以唐宋以前最為豐富,元代之後三晉文化一落千丈,“幾成文化沙漠”②,人才明顯減少。究其原因,有人認為與晉商崛起、重商輕文有關,其實這應該是元代對漢文化的抑制和打壓的歷史性後果。加上中國經濟和文化重心已經南移,離山西愈來愈遠,山西受到的方方面面輻射愈來愈小。此外,山西受地形限制越來越明顯,自給自足的封閉型經濟難以再為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幫助和支撐。儘管如此,在金元時期山西還是有一些響噹噹的名人,如:元好問、白樸、鄭光祖、羅貫中。有清一代,由於晉商的地位和山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山西依然是文化名人的重鎮,思想家有傅山、閻若璩、徐繼畲,政治家有陳廷敬、岑春煊、于成龍,商界人士有喬致庸、祁雋藻、渠本翹等。民國以後,山西在文化方面也出現了一個小繁榮,首先是留學生很多,其中又湧現出一批翹楚,如閻錫山、孔祥熙、趙戴文、傅作義等等。民國人物的大量湧現與庚子賠款和西洋人倡導的留學潮有關③,保留著濃厚的開放色彩。這股留學潮為山西培養了數千留學生,造就了大批軍政文化界人才,也培養出一批文化名人,比如景梅九、景耀月、王用賓、冀朝鼎、冀朝鑄、李健吾、柴澤民等等。但是,百年前這些真正的大腕並不出名,人們後來聊起山西文人,首先想到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文學流派山藥蛋派。

還有一類特殊的人才就是紅色精英,如高君宇、彭真、徐向前、薄一波、華國鋒、李雪峰、陳永貴、紀登奎、李順達、申紀蘭等等。這些人物以政治、軍事、勞模為主。儘管部分人物是褒貶不一,但是他們畢竟做出過貢獻,也真實地影響過現當代中國的社會。

清代以前,山東、河南名人應該僅次於山西,兩地難分伯仲。山東為齊魯文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首先崛起的文化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奠定中華文化的重要人物,尤其儒家學說發軔於此,齊魯學風也為歷史所景仰。可以說,山東文化是中國儒家文化之源,在諸子百家時代人物為超一流,如孔子、孟子、孫子等等,對中華文化及世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隨後的表現雖有起伏,隋唐五代時期相對低迷,但之後繼續有上佳表現,一直到明代,在北方也非常出色。其中有諸葛亮、賈思勰、王羲之、劉勰、顏真卿、張擇端、辛棄疾、李清照、戚繼光、蒲松齡、孔尚任、劉墉等等。山東是當之無愧的文化大省。

河南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表現也很突出,比如老子、莊子、范蠡、商鞅、李斯、蘇秦、呂不韋、石申等,這些人物出類拔萃,影響很大。河南在文化名人數量上佔有優勢,秦漢到北宋前期的一千多年裡,地處中原的河南一直穩居中國文化中心,曾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的說法,盛唐時期達到輝煌的頂點。北宋中後期之後,河南喪失了作為文化中心的地位,人才數量和質量都下降,但相對於北方諸省,包括山西,仍然具有優勢。除了上述人物外,秦以後有晁錯、張仲景、張衡、阮籍、謝靈運、玄奘、一行、吳道子、杜甫、韓愈、劉禹錫、岑參、白居易、元稹、李賀、李商隱、程顥、程頤、岳飛、侯方域等等。

第二梯隊應是江西、江浙等地。江西號稱“文章節義之邦”,與北方几省相反,宋代以前所出人才平平,主要有陶淵明,但北宋中後期以後迅速崛起,取代河南成為文化中心。就詩家而言,“唐詩大家胥出中州”“宋詩大家胥出江西”。有人總結過:唐有“李杜韓白”,三位河南人、一位四川人;宋有“歐王蘇黃”,三位江西人、一位四川人。宋明時期是中國學術文化史上的第二個諸子百家時代,江西人是其中的主角,比如晏殊、歐陽修、曾鞏、王安石、黃庭堅、陸九淵、楊萬里、姜夔、文天祥等,這些精英開宗立派,叱吒風雲,引領潮流。江西人文在這個時期達到極盛,對中華文化的貢獻極大。

元代至明初,江西文人承宋代之餘烈,在正統的文化領域裡,取得的成就和地位仍然首屈一指,之後也在比較高的水平上運行。元代以來江西所產的文化名人有馬端臨、吳澄、虞集、羅欽順、湯顯祖、宋應星、魏禧、朱耷、蔣士銓、陳三立、文廷式、李瑞清、陳寅恪、蕭公權、傅抱石等等,亦可稱得上超超玄箸矣。

浙江、江蘇經常合稱江浙,說明這兩個地方在許多方面的趨同性。宋元以來,浙江的人文表現一直很優秀,但明代成化年間之前不如江西,之後終於大大超越江西了,稍後江蘇也先後超越閩贛,共同開創了中國文化史上的江浙時代,成為中國文化的中心,並一直保持至今!於是,有人說“用人才輩出、經久不息來形容浙江,絕不為過”。僅明清以後的名人就有劉基、方孝孺、于謙、徐文長、施耐庵、黃宗羲、袁枚、龔自珍、吳昌碩、王國維、章太炎、蔡元培、秋瑾、魯迅、豐子愷、潘天壽等等。

江蘇與浙江相較,有種比學趕幫超的味道。宋之前,江蘇略勝,尤以兩晉及南北朝最為突出,領先於南方諸省。宋元時期發展減緩,遠不如浙江。明中晚期以後,江蘇文化重新崛起,再度超越浙江,成為人才密集度最高的省份,近代,浙江又有反超的跡象。明清時期江蘇文化名人有高啟、顧憲成、徐霞客、文徵明、董其昌、祝允明、吳承恩、歸有光、馮夢龍、陳子龍、鄭板橋、金聖嘆、顧炎武、錢謙益、趙翼、劉鶚、徐悲鴻、梅蘭芳,人才不勝枚舉。所以,有人說:五個文化大省裡,不能沒有江蘇。

湖南古稱“三苗”,近代以前,湖南在歷史的河流中一直默默無聞,文物教化遠遜於中原及東南地區,乃不爭之事實。所謂“湖南人物,罕見史傳”,即是古代湖湘乏才的真實寫照。1850年之前的漫長歲月裡,湖南只有東漢蔡倫,唐代歐陽詢、懷素,宋代周敦頤,元代歐陽玄,明代李東陽,清初王夫之等人有名氣。但之後的150年,湖南變了,完全是異軍突起。一批湘人先是從軍事起家,而後“由軍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文化”,可謂蔚為大觀。中興名臣有之,民國人物有之,紅色革命者有之。主要有何紹基、王闓運、譚嗣同、楊度、程潛、沈從文、瓊瑤、龍應臺、曾熙、譚延闓、齊白石、賀綠汀、黎錦暉、譚盾、田漢、歐陽予倩、蔣廷黻、黎錦熙、陳子展、劉大傑、楊樹達、餘嘉錫、曾昭掄、周立波、李澤厚、周光召等。稱之為名流輩出,絕不為過。其中領軍人物應該是毛澤東、黃興、曾國藩。

福建的文化起步時間與江西接近,最鼎盛期也在兩宋。理學四大學派中,閩派為其中之一。那時的文化名人首推朱熹(安徽徽州人,生長於閩地),還有柳永、楊時、遊酢(楊、遊二位有“程門立雪”的故事)、羅從彥、李侗、蔡元定、劉勉之、胡安國、羅從彥、廖德明都是理學名家。此時的福建傑出之輩數量上不及浙江,影響上遠不如江西,但基本是同一陣營。元明及清代中前期“給人印象是名家眾而大家稀”,有人研究認為——這600年中福建能稱得上傑出者的只有楊榮、李贄、餘大猷、李光地、鄭成功、施琅以及不甚光彩的洪承疇等幾人。晚清後情況大變,這裡是人文蔚起,像林則徐、陳化成、沈葆楨、嚴復、陳衍、陳寶琛、陳嘉庚、鄭孝胥、林語堂、辜鴻銘、冰心等等,都是與海洋有關,從中可見其地利的影響,近代西方與大陸的碰撞才造就出這樣一批俊才。而影響最大、最符合民族審美的自然是林則徐。

河北近一千年來就是近畿了,其南部為中原一部分,又是大平原,地理位置優越。其實河北幾乎可以與第一方陣一比。據繆世鴻《歷代傑出專家學者的地域分佈表》顯示,宋代以前,河北名人數量綜合排名居第四位(列於晉豫魯陝之後)。宋之前,其著名才俊有扁鵲、董仲舒、劉琨、祖沖之、酈道元、盧照鄰、高適、劉長卿、賈島等。兩宋時,人才產出量有所下降,其排名列於十名之後。後來,人才數量有明顯回升,“在北方諸省中,始終保持前兩名之位置(元代時,甚至居於各行省第一)”。其代表人物有郭守敬、馬致遠、顏元、紀曉嵐、翁方綱、張之洞、李大釗等等。如果找尋其人才增加的原因,大概與元代之後躍為畿輔之地有關。近些年來,河北省文聯和省內部分媒體聯合評選了一次文化名人,並將其歸納為“四美”“八英”“十聖賢”“十八才子”。“四美”不提,說“八英”比較有趣,比如戰國廉頗、荊軻;三國張飛、趙雲;南北朝祖逖、高長恭;宋代盧俊義;近代霍元甲。早就聽說河北人有俠氣、好結朋黨,所謂“燕趙兒女慷慨悲歌,勇於為國家、為正義犧牲”也。略微補充一下,與荊軻齊名的還有高漸離、樊於期、田光等。“十聖賢”有黃帝、趙武靈王、藺相如、劉備、魏徵、趙匡胤、張之洞等等;“十八才子”為扁鵲、酈道元、趙佶(宋徽宗)、趙孟頫、郭守敬、關漢卿、王實甫、曹雪芹等等。

湖北為荊楚文化之腹地,其文化起步為南方最早,幾乎與中原同步,先秦時出現了屈原及宋玉、唐勒、景差、伍子胥等文化名人,南方諸省中如此捷足先登,絕無與之比肩者。只可惜後勁不足,在以後表現平平。秦漢至清末,其出產文化名人主要有王昭君、陸羽、孟浩然、畢昇、皮日休、米芾、宋祁、張居正、李時珍、袁宏道三兄弟、陳友諒等等。對此,梁啟超給湖北的評價是:“學者無聞”“學者希焉”。清末以後,人文環境也隨之改觀。名人輩出,像黃侃、熊十力、王世傑、李四光、湯用彤、李濟、聞一多、徐復觀、曹禺等一批名人湧現,讓湖北增輝增色。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人說與張之洞的苦心經營有關,也可能是沾了武昌起義的光,這都有可能,但是我覺得還是和清末長江中游的經濟開放有直接關係。至於政治軍事人物就更多了,民國後有黎元洪、董必武,僅湖北紅安縣就出了223位紅色將軍,傑出代表為李先念。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名人生產”的人文分佈架構。在宋元以前,華北之晉冀魯豫及陝西為文化名人頻出之地,山西省基本在第一方陣。但隨著江南的開發,人文之氣隨著經濟和交通的佈局而向東、向南北展開。比如沿大運河展開,江浙徽開始迅速崛起,北端之河北作為政治近畿也保持興盛。隨著長江航運的發達與大運河聯網,其一線發達起來,比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同時,文化隨著經濟繼續往南延伸,福建、廣東也藉機得到拓展,顯然是沾了沿海地利之光。到1850年,中國的近代文化版圖與區域架構已經形成,一直到21世紀之今日,基本保持不變。

參考文獻:

①景元祥:《三晉典故》,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145頁。

②曲偉、韓明安主編:《當代漢語新詞詞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年,第877頁。

③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太原:書海出版社,2009年,第193頁。

(作者系華樾(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圖書研發中心質檢主任)

原標題:張勝強: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分佈有梯隊效應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勝強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