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道家思想治理國家的時期,讓人看了不禁陷入沉默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的封建王朝絕大多數時間裡,作為思想方針的一直是儒家思想,它被統治者拿來作為天下行為規範的一個準則,不僅是行動上,還有思想上,處處都有一個界限作為約束人的一個依據。在這裡面,你可以看到什麼樣的人才是君子,有什麼舉動算是小人,聖人的境界在哪裡,盜賊的選擇是如何。在這個條條框框裡,你可以看到作為女子,真的是越活越艱難,禮儀規範越來越多,從思想上到身體上,處處是限制。還是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在所有思想的背後,不外是為統治者服務為中心,不過卻是美其名為“治天下”,然而世間這麼多人,真的要每個人都以仕途為目的嗎?而按照它的方式做人,不過是封建統治者最想看到的一個結果。

歷史上,那些道家思想治理國家的時期,讓人看了不禁陷入沉默

而除了這個思想,在偶爾的一些時期,還有是以道家思想為治國方陣的,不過道家的糟粕也有,比如說愚民政策。那麼,我們看一下那些在道家思想管理時期的國家狀況。

在戰國時期,各國之間都在急於發展自己的國家。其中,齊國由於經過一些動亂,所以更需要快速的將國家實力提升起來。於是大王就實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將土地分給百姓,並且減免他們的稅負,向他們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讓他們能夠迅速恢復一個穩定的生活並進一步富足起來。

歷史上,那些道家思想治理國家的時期,讓人看了不禁陷入沉默

在朝廷裡,任用一些比較有才華的人,設立了稷下學宮,這才是最關鍵的所在,這裡集中了很多的學子,後來有名的“百家爭鳴”救治在這裡為主要中心發生的,而這個教育機構的主要學習內容就是黃老之學,屬於道家的一個分支。也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治理下,使得國家迅速強大,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歷史上,那些道家思想治理國家的時期,讓人看了不禁陷入沉默

而在西漢建立的初期,劉邦所實行的措施就是道家思想的輕徭薄賦,而他的手下官員,比如張良、陳平,還有蕭何,都是道家思想的信奉者,並且還親身實踐。而這些人在《史記》裡,都是記載了他們的行為舉止以及思想,都是道家的思想。到了漢文帝時期,他也依舊在堅持這種制度。到了景帝時期,國家已經開始強盛起來,不過他還是進一步促進民生髮展,修養生氣,讓整個社會的經濟達到了繁榮昌盛的地步。

而唐朝從太宗到玄宗,也都是這種思想,明朝的朱元璋也是修養生氣政策,都是屬於道家的無為而治。尤其是明朝,朝廷還大力推廣《道德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