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歷史:名揚海內外的彭氏大宗祠


東莞歷史:名揚海內外的彭氏大宗祠


大宗祠大門

東莞歷史:名揚海內外的彭氏大宗祠


東坑鎮彭屋村彭氏大宗祠,坐落於彭屋大村的村頭,佔地900多平方米,為一座三進五開間硬山頂,四含院佈局的大祠堂。祠堂坐東北,向西南,把整個大圳埔盡收眼底,非常宏偉。建築別具特色,連央視和廣東電視臺都來拍攝過,並向全世界華人播放。

彭屋村彭氏源流

彭氏是中華姓氏中一個十分古老的姓氏,從黃帝傳昌意、顓頊、老童、吳回、陸終、■鏗公受堯帝封於大彭國(今徐州一帶),以國為姓,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東坑鎮彭屋村提供的資料介紹,東坑鎮彭屋村的彭氏,都是彭應春的後人。

彭應春,號云溪,南宋寧宗開禧年(1201年)中舉,被派往廣東南雄往教諭。嘉定十三年(1220年)彭應春致仕珠璣巷,嘉定十六年(1223年)從珠璣巷遷往寶安彭屋基,約在理宗紹定年(1228年),從寶安彭屋基遷到琥珀坑(又名馬坑),即現在的彭屋村。彭應春就是彭屋彭氏的一世祖。

彭氏大宗祠的建造者

據資料介紹,彭屋彭氏大宗祠建於明嘉靖(1547—1563年)年間,由彭屋村彭氏十一世祖彭世潮所建。

彭世潮,號龍溪,生於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年)。他18歲那年(正德戊寅1518年)為邑增生(秀才)。嘉靖(1525年)膺領乙酉科鄉薦中舉,敕受文林郎。初任廣西古田教諭,二任國子監學錄。因講虞書(《虞氏春秋》)得世宗皇帝賞識,敕賜進士,官拜陝西道監察御史,巡視光錄。彭世潮以剛直清白於世,前後條奏痛陳時弊,為權貴者所忌,後因討厭官場黑暗,無意官場,於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辭官歸裡,以詩為樂,抒發胸中情感,著有《龍溪漫興》一集。回故里後,他秉承叔父彭禮籌建彭氏大宗祠的遺願,主建了彭氏大宗祠和大學堂。彭氏大宗祠在建過程中,因諸多事情所累,歷16年才建成,即從1547年開始動工興建,1563年落成。萬曆六年(戊寅1578年)彭世潮辭世,享年78歲。

別具特色的彭氏大宗祠

東坑鎮彭屋村彭氏大宗祠,坐落於彭屋大村的村頭,佔地900多平方米,為一座三進五開間硬山頂,四合院佈局的大祠堂。祠堂坐東北,向西南,把整個大圳埔盡收眼底,非常宏偉。建築別具特色,連央視和廣東電視臺都來拍攝過,並向全世界華人播放。

特色一:少見的圍欄 三進的彭氏大宗祠由36支石柱、木柱支撐著。大門上方掛一方“彭氏大宗祠”的橫匾,門口有一對聯:“右拱天馬右帶龍江堂構擅一方之形勝,遠祖彭城近宗琥珀螽斯衍百代之雲礽。”結構上與東莞其他地方的祠堂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唯該祠前面一個約100平方米的圍欄與眾不同。

圍欄的四周和地面都用紅粉石鋪砌。圍欄分上下兩部分,下半部分是密封的砌牆式,牆壁表面刻滿花卉圖案;上半部分為通透式的紅粉石欄杆,造型各異。於東西兩角,各置一隻翹首凝神、守護祠堂的獅子,煞是威猛。

用圍欄把祠堂前面圈住,又配上各種雕刻裝飾,這在東莞的祠堂建築中是極為少見的。原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文史專家楊寶霖亦說是第一次見到。

特色二:一座覲亭 祠堂的兩廊是樂亭,中央是覲亭。

據彭屋村彭燦晃老人介紹(彭燦晃,90歲,曾是東坑、橫瀝、常平、大朗、寮步一帶的著名說書藝人),但凡彭氏族人入祠堂謁祖,必定要在覲亭先行禮,禮畢才可入寢室上香拜祭祖先。故覲亭前有一對聯:“進一步趨蹌凜肅,歷三級揖讓雍容。”

覲亭的兩旁又是紅粉石雕刻的圍杆,花卉良禽、祥獸等栩栩如生。

特色三:一對烏黑的門墩祠堂大門兩旁,有一對被彭屋村人視為珍品的門墩。門墩烏黑鋥亮,堅硬異常,一年四季清涼無比。就是在有米懶煮的大熱暑天,這對門墩都會透出陣陣清涼。

門墩的周圍雕著花卉和麟吐玉書的圖案,鐫工精巧,靈動異常。有村民介紹,此兩門墩的石材很稀有,一年四季非常清涼。過去,由於還沒有空調,大熱暑天時,村民都爭著坐在或躺在門墩上。搶不到門墩坐的,就乾脆坐在門墩旁,依在門墩上談家常、談兒女、談生產、談國事、談世界,真是海闊天空。直至暑氣全消,悠然入睡。

一個50開外的中年男子說:“在沒有風扇、空調的年代,彭屋村民大部分都在這對門墩上睡過,我就是睡在這對門墩上長大的。”

特色四:一對五金難入的“龍鳳柱” 彭氏大宗祠的寢室裡,有一對“龍鳳柱”。這對“龍鳳柱”堅硬無比,因天然木紋如龍似鳳而得名。

“龍柱”紋幼如塵,在斜陽的映照下渾身透亮,猶如宗教界說的祥光。細密的木紋有如祥雲靄靄。若隱若現的紋理如龍攀附於柱上。

“鳳柱”天生鳳羽之紋,從柱的下方向柱頂伸延纏繞。彭燦晃老人說:“靜心觀看此柱的紋理,若鳳翱翔,盤旋天表。”他還介紹,曾有考古學者到來看過這對“龍鳳柱”後認為,這對木柱的材質非常好,是名貴之木,除皇宮外,世間罕見。

步入寢室的一瞬那,看到堅硬無比,透著光亮的“龍鳳柱”,我以為是用光漆塗在柱上的。彭燦晃老人說:“不是光漆塗的,光澤是天然的。”我好奇地用手摸了又摸,真有潤滑如玉的感覺。

彭燦晃老人一再強調,這對“龍鳳柱”的材質很堅硬。孩童時,他聽長輩講過這對“龍鳳柱”堅硬如石,五金不入。心有懷疑的他,一天乘四下無人之機,在家裡拿了一口鐵釘,撿了一塊石頭走入祠堂,溜進寢室,欲將鐵釘釘在木柱上,可是任憑使出全身之力氣,鐵釘都敲斷了,石頭也砸碎了,就是無法把鐵釘釘入柱身上。

他指著木柱上的幾個鐵釘口子說:“這些口都是被人用鐵釘釘過之後留下的痕跡,其中一個小口,就是他於80年前試釘過而留下的。


東莞歷史:名揚海內外的彭氏大宗祠

覲亭

建祠傳說

相傳,彭世潮在任陝西道監察御史期間,曾擒獲過大盜夏元虛。提審夏元虛那天,有很多人到堂上請求他判夏元虛無罪釋放。這引起彭世潮的進一步思考,為何那麼多人為一個大盜說情呢?彭世潮深入民間調查後得知,原來夏元虛俠肝義膽,劫富濟貧,所盜財物大都用於接濟貧困者,深得平民百姓的擁戴。因此,彭世潮判夏元虛無罪釋放。

後來,夏元虛聽說彭世潮因看不慣官場的黑暗而辭官回故里,在家鄉彭屋籌建大宗祠的事。為報答彭世潮的釋放之恩,夏元虛行數千里路,送來一對琇石門墩和一對五金難入的木柱。聽說此對烏黑透亮的門墩,出自山東省的琅玡山,而那對木柱就是豎在祠堂寢室的“龍鳳柱”。

兩根木柱五金難入光亮異常,其紋理又如龍似鳳,至今還沒有人說得出是什麼木材。楊寶霖認為這兩根柱的木材非常好,他也沒有見過祠堂的木柱如此靚,又不知是何種木材,可能要請林業專家鑑定過才知。

宗祠的重修

彭氏大宗祠落成至今已445年了,其間有過三次大規模的重修。第一次重修相傳是在清朝時期,因資料的遺失,具體的重修年份已沒有人能記得起了。第二次重修是在1924年,這一次祠堂重修,彭燦晃就知道了,他說那年他才6虛歲。還沒有入學堂的他經常到祠堂裡玩耍,目睹了重修的全過程。

第三次重修是在1983年。那時,彭氏大宗祠寢室的後牆傾斜,一些樑柱已腐爛,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1982年,還是改革開放之初,香港粉嶺的彭氏族人組成回國觀光團,回到彭屋,順為謁祖,看到彭氏大宗祠頹垣敗瓦有倒塌的危險,當即倡議重修。對此提議,僑胞、鄉親大加讚許,踴躍捐資。

當時,彭屋村民就捐了幾萬元,海外僑胞捐了部分,而捐款最多的是香港粉嶺彭氏宗親會,他們捐了30萬港元。有了這些錢,1983年村裡就對彭氏大宗祠進行了重修。工程承建人是彭屋人。

據說,當時祠堂大門外兩邊托住抖拱的、直徑在50釐米以上的橫樑已腐爛了,一時又無法找到那麼大的優質木材來更換,怎麼辦呢?師傅就想了一個辦法,做個圓形的模板,用水泥鋼筋澆築成一根如木頭一樣的橫樑,頂替已腐朽的橫樑。因用水泥鋼筋,畢竟不是木頭,工作量需不多,但施工時麻煩多多。如水泥鋼筋要穿過石樁的孔,澆築時如何託頂祠堂抖拱等,都要費一番思量。不知原委的群眾對工程進度有意見,說了閒話,好在師傅不受閒言的干擾,一門心思修祠堂。等摘去模板後,看到橫樑的樣貌,村民都豎起大拇指說:“師傅好嘢。”

2002年,彭屋村彭氏大宗祠被公佈為東坑鎮的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公佈為東莞市的文物保護單位。

文史教育活教材

據東坑鎮廣播電視站丁健斌主任介紹,大概是2001年的中秋節前,中央電視臺國際臺的《天涯共此時》欄目,為攝製彭祖的節目,派出攝製組到彭屋拍攝過彭氏大宗祠,向海內外華人介紹過。當時與攝製組一齊來的,還有《天涯共此時》的著名主持人桑晨。

可能是彭氏大宗祠的建築有特色,也可能是彭氏與彭祖的關係,經過央視國際臺的《天涯共此時》介紹之後,陸續有廣東電視臺到彭氏大宗祠採訪拍攝過。彭燦晃老人回憶道,電視臺來採訪他時,他聽不懂普通話,記者也聽不懂他的地道東坑話,溝通過程真有點雞同鴨講,只能由翻譯傳話。

這幾年,東莞理工學院的教師、學生也間或到彭氏大宗祠來考古。他們摸雕刻,坐門墩,摸“龍鳳柱”,聽彭燦晃講過去。彭氏大宗祠成了東莞理工學院的文史教育的活教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