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挖地道攻取易京,公孫瓚自焚——公孫瓚(八)

歷史 孫超人 2017-04-19

話說公孫瓚在面對袁紹的進攻,採取了絕對防禦的戰略措施。並且面對自己和袁紹實力相當的僵持局面,公孫瓚流露出了畏懼的心理和消極的態度。

我們說,人生的挫折其實往往是歷史和生活對於胸懷大志的人的一種錘鍊,能夠在挫折當中頑強堅持併成長起來的,才是能夠成就一番大事的人物。而最終三分天下的魏蜀吳三國的開國者,全都是經歷了挫折的歷練才逐步成長起來的。只有克服困難打倒比自己更強大的敵人才能使自己更強大!

所以說,對於內心堅強的人來說,挫折並不是壓垮人的重擔,反而是成就強大內心的一種歷練。

袁紹挖地道攻取易京,公孫瓚自焚——公孫瓚(八)

顯然公孫瓚並不是這樣的人物,不過他修的堡壘確實也很堅固,以至於袁紹也覺得想要攻下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要付出的代價和損失會比較大。因此,在建安三年(198年),袁紹傳書給公孫瓚,想跟他釋和。而公孫瓚認為袁紹的釋和並沒有誠意,換句話說,認為袁紹是想通過假釋和來讓自己放鬆戒備,因此不但沒有答覆,反而更加增強了守備。

於是,袁紹便率軍大舉進攻公孫瓚。先是公孫瓚的一個別將被袁紹軍圍困,向公孫瓚求救。結果公孫瓚腦子進水,居然不發兵前去救援,反而放出話來說:“如果我救他一人,那以後眾人都會只等救兵而不肯力戰。現在我不去救他們,他之後被圍困的將士就會自我勉勵,努力自救。”然而他卻沒有想到,他這種對待部下的態度,哪裡還有人會忠誠於他呢?而且他不救援就等於把自己的兵力進行了分散,也就給了敵人個個擊破自己的機會。

果然,在袁紹軍拿下了別將,進而繼續進攻的時候,他部署在界橋的營壘的守將覺得在沒有救援的情況下,靠自己的力量是沒辦法抵禦袁紹大軍的進攻的,公孫瓚的態度又是不予救援,於是守營官兵們紛紛要麼投降要麼逃跑。因此,袁軍的進攻反倒並沒有受到多大的阻力。結果,公孫瓚愚蠢的態度,使自己經營的百樓營壘形同虛設。

袁紹挖地道攻取易京,公孫瓚自焚——公孫瓚(八)

於是,袁家軍直接就殺到了公孫瓚的城門之下。這下公孫瓚可慌了神,連忙派兒子公孫續向黑山(今河南浚縣西北)的黑山軍求救。兒子派出後,公孫瓚突然又想親自率兵衝出重圍,佔據西南山,再借助黑山軍的力量,切斷袁紹軍的後路。

這時,公孫瓚的長吏關靖連忙勸諫他說:“現在,您的將士都各懷私心,不再忠心,已無心再戰。他們之所以還能在堅持固守,是顧念他們在家鄉的老少親人,而把將軍您當成主心骨,將軍如能長期堅守,袁紹軍是無法持久的,到時候自然會退兵,四方軍隊就又可以會合了。如果將軍您現在棄易京而離開,雖然說您是要去切斷袁紹軍的後路,但是自家軍隊在失去您的坐鎮後,會軍心大亂,易京的覆滅恐怕就會指日可待。那時候將軍也就失去了根基,只能和黑山軍一樣流落荒野,那時候還怎麼成就事業呢?”公孫瓚聽後決定不離開易京,等待兒子搬來救兵,內外夾攻袁紹。

要說這本來是個不錯的計劃。到了建安四年(199年)三月,公孫續也真的成功勸說黑山軍的主帥張燕,張燕與公孫續一起率兵十萬,分三路前來救援公孫瓚。援兵還沒趕到,公孫瓚祕密派人送信給兒子公孫續,從而把作戰計劃通知黑山軍。讓公孫續率五千騎兵隱藏在北隰之中,以舉火把為信號,公孫瓚看到信號,就從城內出戰。從而兩相夾擊袁紹。

不成想,送信的祕史被袁紹軍抓住,劫得了這封信。於是袁紹就將計就計,趕在黑山軍的援軍到達之前,提前舉起了火把。公孫瓚誤以為援兵到了,就打開城門,率兵出擊。袁紹則預先設好了伏兵,襲擊公孫瓚,公孫瓚大敗,又回到城內堅守。

袁紹挖地道攻取易京,公孫瓚自焚——公孫瓚(八)

這下袁紹可不再僵持了,他知道黑山軍就要趕來救援可。於是袁紹加緊進攻,下令挖掘地道,挖到公孫瓚部隊固守的城樓下,用木柱撐住城樓,估計已挖到城樓的一半時,便縱火燒燬木柱,木柱燒燬後,城樓的根基失去支撐,就倒塌了。袁紹用這種方法逐漸攻公孫瓚所住的中京。漸漸到達了中央的土丘。公孫瓚對於袁紹的這種進攻方式無法應對,自料必敗無疑,為了防止家人被俘受辱,便把自己的妻子兒子全部殺掉後,引火自焚了。

袁紹則催促士兵登上高臺,斬下已經自焚而亡的公孫瓚的首級。此戰中,田楷戰死。關靖嘆息說:“之前如果不是我阻止公孫將軍出城,未必沒有逃生的希望。我聽說君子使別人陷入危難時,自己一定與他分擔患難,如今,事已至此,我是不能自己獨自逃生的!”說完就騎馬衝入袁紹軍中力戰而死。而公孫續則被匈奴的“屠各”部所獲殺死。

至此,公孫瓚勢力徹底覆滅,袁紹則統一了北方幽、並、青、冀四州,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軍閥割據勢力。

喜歡看的朋友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知興替 (History_Talk)

我在那裡面更新得比較及時,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