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湖書院的風,自歷史和文化的遠處吹來,風中送來嘵嘵不休爭辨聲


鵝湖書院的風,自歷史和文化的遠處吹來,風中送來嘵嘵不休爭辨聲

鵝湖書院的風,自歷史和文化的遠處吹來,自講解員靈巧的嘴裡吹來,吹得我心旗震盪……

風中送來嘵嘵不休的爭辨聲。鵝湖書院位於江西省鉛山縣,這所以能吸引我專程拜訪,並不是它的自然景色,而是那慷慨陳辭的餘音。因為800多年前,一場著名的哲學討論會,即“鵝湖之會”在這裡舉行。婺學代表人物呂祖謙,因鑑於朱熹、陸九淵兩派學說論點不同,常引起爭論,就邀請朱、陸兩家集會於鵝湖寺。逞辯好勝的朱熹,始終無法說服陸氏兄弟,陸氏兄弟執著於自家學理,順帶把對手調侃譏諷了一番,造成不歡而散。鵝湖之會是學者之間友好平等的討論,雖言辭激烈,但相互間互為尊重,沒有搞人身攻擊,更沒有以官壓民。儘管沒有解決他們兩派學說之間的分歧,但算得上是中國哲學史上一次堪稱典範的學術討論會,開創了學術爭鳴、觀點互辯之先河,給沉寂了近兩千年的中國哲學界,服下了一劑興奮劑,使中國哲學界整整興奮了八個世紀。同時,對於當時在場的百餘人,也是一場精神盛宴。鵝湖之會後,朱熹邀請陸九淵到白鹿洞書院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與利”,將社會上的學術爭論引進書院,則是這次會講的繼承與發展。自南宋至清代,“會講”活動始終是書院教育的重要標誌之一。這使人們進一步懂得,健康的爭鳴,有助於學識氛圍的營造和水平的提升。

鵝湖書院的風,自歷史和文化的遠處吹來,風中送來嘵嘵不休爭辨聲

風中送來了開懷的哈哈大笑聲。鵝湖之會13年後的冬天,陳亮很想與朱熹、辛棄疾談一談,就邀請朱熹前來辛棄疾處。陳亮冒著嚴寒,自浙東往紫溪拜訪辛棄疾,快到瓢泉時,一條結了薄冰的小河擋住了去路,而馬止步不前,陳亮怒而拔劍斬馬。面對老朋友的突然來訪,辛棄疾雖偶感風寒,卻精神大振。夜風中,政治上飽受打壓、滿腔熱血無處灑的兩位鐵血文人,“醉裡挑燈看劍”,用冷冷的劍光,照亮滿地的積雪和朝廷的昏暗;用鏗鏘的碰杯聲,雄壯的詩詞唱和聲,久違的大笑聲,陳述抗金大計。10天后,朱熹爽約沒有來,陳亮只得飄然東歸。陳亮別後,辛棄疾填了一闕《賀新郎》詞,陳亮收到詞後,也填詞相答。兩人以《賀新郎》的詞牌唱和了三次,留下了激昂而又悲憤的詞文。

風中送來了嗒嗒尋訪的腳步聲。院內古木掩映,空氣清新,腳下石板平整而蒼古,顯示著不少的古今人物前來尋蹤探訪。宋代的陸游、辛棄疾,明代的楊廷麟,清代的蔣土銓等,都曾有鵝湖之行,並留下了他們的文詞和詩篇。近八百年來,戰亂浸透在每一頁泛黃的歷史,書院隨著社會的戰亂,屢毀屢建,歡樂與悲傷交替閃現達二十八次之多。但人們來書院或參觀、或遊玩、或進行學術座談,為的是憑弔先賢,從中感悟修身治學求道的真諦。東西碑亭一方一圓的木柱,無時無刻在引示我們,是非存於個人的心間。千百年來,一位位文化巨匠,給書院的歷史貢獻了璀璨的一頁頁;一茬茬具有文化良知的官吏,腳印踩著腳印,為書院的興旺不停地奔走呼籲,一群群學者皓首窮經,嘔心瀝血續寫著“窮理居敬”的篇章;一批批學童,用他們畢生的操守和成就,為書院寫下了千古精彩。站在這千年古院,我能感受到華夏強勁的文化節拍,也憧憬著中華的強盛未來。

鵝湖書院的風,自歷史和文化的遠處吹來,風中送來嘵嘵不休爭辨聲

風中送來了琅琅的書聲。朱陸論辯,直接導致了鵝湖書院的誕生。論辯不久,後人在鵝湖寺西側修建了四賢祠,以紀念這四位哲學家,當時的皇帝宋理宗趙昀,對學問敬重不已,下了一道聖旨,敕命在鵝湖興建一所書院,並賜名“文宗書院”,使文宗書院在南宋盛極一時。但隨著元兵南下,文宗書院毀於戰火。元朝皇帝開始重視起讀書人了,於是復建文宗書院,興旺了一時。元末兵禍再起,文宗書院又成為一片廢墟。明景泰四年,廣信知府姚堂視察鉛山時,特意去尋訪書院舊址,籌集資金,在宋代舊址重建書院,改名“鵝湖書院”。到了清代弘治年間,書院遷到了鵝湖山上。江西提學副使李夢陽來到鵝湖書院,重建書院,對書院更作大規模修葺,於是鵝湖山下,又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不僅僅在學堂,在溪邊,在林中,或在山花爛漫處,一冊線裝書攤開,琅聲成誦,吐息如蘭。這印證了戰亂總會過去,教育不會滅亡,就像眼前的一排整整齊齊的廣玉蘭大樹,在經歷了風雨雷電的的侵襲後,依然展示其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見證著書院的歷史變遷。我想象得出當年這講堂裡教者君君、習者咿咿的動人情景,他們將內心最純潔的部分,獻給了文化。這塊小小的沃土,培養的進士就達五十多位,盛傳著“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狀元,一門九進士”。

鵝湖書院的風,自歷史和文化的遠處吹來,風中送來嘵嘵不休爭辨聲

面對著寂靜的院落、斑駁的牆瓦、碑碣上依稀的往事,我放輕了腳步,怕打擾了聖賢的深思和學子的潛讀。我對書院文化知之甚少,只能在心理上可以當一箇舊時的學生,對每一位先賢的畫像或雕塑,一一揖拜。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好像都浸染著濃濃的翰墨書香,心靈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種空靈和寧靜。行走在庭院中,可以拾起思想的葉片,觸摸文化的底色,讓浮躁的心變得清明和古樸。高高的石牌坊上,那入微的雕花,豐富的寓意,內含的勵志,是一部古文化中厚重的書頁,值得逐個細細品味。青磚舊牆早已斑駁,仍固守著歲月圍成的恬靜與安然。書院以空廂房為主,一泓清波漾漾,池中一群漂亮的小鯉魚,有的躲在睡蓮下,有的趴在荷梗上一動不動,優雅的蜻蜓剛挺立於尖尖小荷,似乎被昔日大儒各抒己見而又彬彬有禮的辯論聲,驚起,站立,又突然離去。

鵝湖書院,已經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目前遊客極少,每日平均只有40多人。這個喧囂年代,人們習慣於追逐那些繁華景地、人造旅遊景點,容易忘記曾經影響一代代文化人的書院,忘記大師們在這裡思索、激辯的身影,忘記兩位俠士在這裡慷慨悲歌、縱論國事的故事,使鵝湖書院日益顯得孤獨。一些人習慣於從網絡上瀏覽信息,國民閱讀率連續下降,我國人均年均讀書量遠遠落後於許多國家,閱讀已成了一個社會問題。所幸全民閱讀活動作為一項群眾性文化活動,正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改善全民閱讀狀況,需要鵝湖書院的風席捲而來,圈起一個全社會閱讀的良好氛圍。

我飄渺的思緒,因書院的蒼古而悠遠。緊跟風的腳步去追尋,夢想先人的光影一點點放大起來……



作者簡介:周鋒榮,系江西省作協會員、中國金融作協會員,已在《散文選刊》、《中國文學》、《光明日報》、《四川文學》、《散文百家》、《華夏散文》、《當代散文》、《中外文藝》、《長江詩歌》、《中國金融文學》、《思維與智慧》等報刊,發表散文、詩歌500多篇(首),曾獲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和散文選刊雜誌社聯合舉辦的首屆全國旅遊散文大賽二等獎、《海外文摘》與《散文選刊》舉辦的創作筆會二等獎、2012年全國金融文學大獎賽三等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舉辦的“沙家浜精神”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全國徵文優秀獎、“陝西工行杯”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文學作品二等獎、《江西工人報》散文隨筆徵文賽二等獎、《詩林》雜誌首屆冰雪節杯全國新詩三等獎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