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

原創文/董元奔

"

原創文/董元奔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春江花月夜)

當代人的夜生活超過古代帝王,是豐富多彩的。三五好友,於日落之際相約酒吧,酒足飯飽之後再到歌廳一展歌喉,大家往往瘋到子時才互相道別。古代的帝王當然有充足的物質條件支撐他們華燈下飲酒作樂的夜生活,但是最廣大老百姓甚至包括中下層官員是做不到的,對於他們來說,夜幕早早的就降臨了。

在早早就降臨的漫漫長夜裡,古人——比如唐代詩人——在幹什麼或想什麼呢?通過對唐詩的梳理和歸納,我們發現,唐詩中主要有三類夜晚情懷:一是懷鄉念遠,即抒發遊子懷念家人之情或家人懷念旅者之情;二是傷時惜身,即感嘆自己蹉跎歲月,或感嘆仕途險惡自己卻一事無成;三是入世憂國,即抒發自己盛世的進取情懷或衰世的憂國情懷。

"

原創文/董元奔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春江花月夜)

當代人的夜生活超過古代帝王,是豐富多彩的。三五好友,於日落之際相約酒吧,酒足飯飽之後再到歌廳一展歌喉,大家往往瘋到子時才互相道別。古代的帝王當然有充足的物質條件支撐他們華燈下飲酒作樂的夜生活,但是最廣大老百姓甚至包括中下層官員是做不到的,對於他們來說,夜幕早早的就降臨了。

在早早就降臨的漫漫長夜裡,古人——比如唐代詩人——在幹什麼或想什麼呢?通過對唐詩的梳理和歸納,我們發現,唐詩中主要有三類夜晚情懷:一是懷鄉念遠,即抒發遊子懷念家人之情或家人懷念旅者之情;二是傷時惜身,即感嘆自己蹉跎歲月,或感嘆仕途險惡自己卻一事無成;三是入世憂國,即抒發自己盛世的進取情懷或衰世的憂國情懷。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巴山夜雨)

一、懷鄉念遠

懷鄉念遠是詩歌創作領域一個久遠的母題。漫漫長夜中懷鄉的出行在外的男子,漫漫長夜中念遠的是獨守空房的女子。《詩經》中的“王風”、“秦風”、“小雅”中有很多描寫沉重的兵役、徭役帶來的怨男曠女的現象;漢代的“古詩十九首”也不乏類似篇章;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分分合合,吟詠懷鄉念遠的詩歌就更多了。唐代先是開疆拓土,然後是守邊御胡,再後來是長期不休的削藩內戰,即便在其短促的盛世中,許多遊宦也遠赴京城或塞外求取功名。因此,唐詩的夜晚情思中,有相當多的篇章是表現懷鄉念遠情結的。

唐詩的夜晚情懷中,懷鄉包括故園之思、家人之思、故友之思等,尤以思念妻子為多;而念遠主要是閨婦對遊宦、經商或戍邊的丈夫的思念。

大中元年(847),牛黨清洗李黨,李黨骨幹之一鄭亞被迫出朝,南下桂州(今廣西桂林)任桂管都防禦經略使,作為李黨的已故另一骨幹王茂元女婿的李商隱(約813-約858年)隨鄭亞前往桂州幕府任職。次年夏,鄭亞再貶為循州刺史,李商隱也因此失去了官職,遂前往蜀中投靠唐憲宗駙馬、西川節度使杜悰。杜悰並不打算使用李商隱,而夏天雨季來臨,李商隱遂滯留蜀中直到初秋。職業無著,盤纏將盡,家人來信催問歸期,而初秋的蜀中依然大雨不停。呆在蜀中毫無疑義,回家又行不得,於是李商隱寫了一首《夜雨寄北》抒發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人生在外,節日和夜晚最容易思鄉。固然“每逢佳節倍思親”,但佳節是有限的;而寂寞的夜晚卻是一個連著一個,尤其是清冷的秋夜,更不用說是下著雨的秋夜了。李商隱的詩以用語綺豔瑰麗著稱,《夜雨寄北》這首詩也具備這個特點。秋夜巴山的雄渾,巴山雨夜的酣暢,水漫池沿的動感,西窗剪燭的溫馨,但是詩人用綺豔瑰麗的語言抒發懷人之情,其感染力就大幅度增強了。秋夜巴山的雄渾變成了壓抑,巴山夜雨的酣暢變成了思鄉情緒的傾瀉,水漫池沿的動感變成了親情無以訴說的尷尬,西窗剪燭的溫馨其實還“未有期”呢!

李商隱自幼隨牛黨領袖令狐楚讀書,跟令狐楚的兒子令狐陶非常友善,李商隱也正是因為這層關係才進士及第並走上仕途的。然而後來李商隱娶了李黨骨幹王茂元的女兒,得罪了繼承牛僧孺成為牛黨骨幹的令狐陶,從此身陷牛李黨爭的漩渦而不能自拔,仕途自然也就坎坎坷坷。從李商隱的詩歌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追求唯美的人,但是政治卻並不追求唯美,李商隱用藝術的直覺躋身牛李黨爭的漩渦中,他怎麼能不會受到傷害呢?不過,從人在中年的李商隱所寫的這首《夜雨寄北》來看,他已經累了,他最想做的事是趕緊回家,跟自己最親愛的人享受剪燭之樂的人倫之夜。

旅居在外的唐人於夜晚抒發自己懷人之情的作品數不勝數,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抒發了詩人長期遊宦在外的夜夜積壓的思鄉之情,所謂“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崔顥《黃鶴樓》抒發了詩人旅居武昌時“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懷人之情;馬戴《灞上秋居》則抒發了詩人落第後寓居長安灞上時,在落葉飄飄之夜思念家人以尋求安慰的情懷,即“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等等。

岑參的名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總結了盛唐時期讀書人獲取功名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從軍邊塞,立功授爵,這條途徑比起需要有權貴提攜的科舉考試要容易得多。詩人王昌齡(698-757)走的也是這條道路。在屢試進士不第之際,開元十二年(724),王昌齡攜帶著詩書和寶劍遠赴玉門關外從軍,通過建立軍功結識了權貴,十五年(727)遂中進士第,被授以祕書省校書郎。王昌齡在塞外除了吟詠了大量懷鄉的詩歌作品,還由己推人,為遠在關中或中原千千萬萬獨守空房等待夫君千里封侯的閨婦代言,寫她們的期望,更表達她們在寂寞難耐的夜晚對丈夫的綿綿思念之情。

王昌齡的《烏棲曲》吟道:“白馬逐朱車,黃昏入狹邪。柳樹烏爭宿,爭枝未得飛上屋。東房少婦婿從軍,每聽烏啼知夜分。”此詩雖小,內容卻非常豐富。前二句是閨婦想象著遠方的丈夫求取功名志在必得的傲人姿態,閨婦的心中雖然也有自豪之感,但是“黃昏”二字把遠方和她的閨房連在了一起,黃昏來臨,天各一方的二人必然要互相思念對方。中間二句以烏鴉比人,閨婦以有的烏鴉爭枝不得而飛上了屋頂,委婉的說出了自己對丈夫的規勸,那就是不必建立多大的軍功,隨便混個功名就是,其實這是閨婦思念丈夫的暗示,她期盼丈夫早日回家。後二句,閨婦聞鴉鳴則知夜半,說明她直到半夜都沒有入睡,而且日復一日如此以至於形成了慣性,唉,她一直在思念著遠方的丈夫呢。

《全唐詩》中表現閨婦於不眠之夜念遠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再如:沈佺期《獨不見》表現了閨婦對從軍已十年卻突然斷了音訊的丈夫的無所適從的思念,所謂“丹鳳城南秋夜長”;李白《子夜四時歌(秋歌)》中的閨婦在“長安一片月”的不寧靜的“萬戶搗衣聲”中,發出了“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的呼籲;杜甫《月夜》表現了兒女們不解離愁的閨婦對丈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的思念之情,而他正在長安謀生;等等。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其實,在兵役、勞役無比繁重的封建社會,廣大夫婦、母子、父子總是聚少離多的。在漫長的兩地分離的日子裡,有多少夜晚懷鄉的男子,就有多少夜晚念遠的妻子、父母和兒女

"

原創文/董元奔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春江花月夜)

當代人的夜生活超過古代帝王,是豐富多彩的。三五好友,於日落之際相約酒吧,酒足飯飽之後再到歌廳一展歌喉,大家往往瘋到子時才互相道別。古代的帝王當然有充足的物質條件支撐他們華燈下飲酒作樂的夜生活,但是最廣大老百姓甚至包括中下層官員是做不到的,對於他們來說,夜幕早早的就降臨了。

在早早就降臨的漫漫長夜裡,古人——比如唐代詩人——在幹什麼或想什麼呢?通過對唐詩的梳理和歸納,我們發現,唐詩中主要有三類夜晚情懷:一是懷鄉念遠,即抒發遊子懷念家人之情或家人懷念旅者之情;二是傷時惜身,即感嘆自己蹉跎歲月,或感嘆仕途險惡自己卻一事無成;三是入世憂國,即抒發自己盛世的進取情懷或衰世的憂國情懷。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巴山夜雨)

一、懷鄉念遠

懷鄉念遠是詩歌創作領域一個久遠的母題。漫漫長夜中懷鄉的出行在外的男子,漫漫長夜中念遠的是獨守空房的女子。《詩經》中的“王風”、“秦風”、“小雅”中有很多描寫沉重的兵役、徭役帶來的怨男曠女的現象;漢代的“古詩十九首”也不乏類似篇章;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分分合合,吟詠懷鄉念遠的詩歌就更多了。唐代先是開疆拓土,然後是守邊御胡,再後來是長期不休的削藩內戰,即便在其短促的盛世中,許多遊宦也遠赴京城或塞外求取功名。因此,唐詩的夜晚情思中,有相當多的篇章是表現懷鄉念遠情結的。

唐詩的夜晚情懷中,懷鄉包括故園之思、家人之思、故友之思等,尤以思念妻子為多;而念遠主要是閨婦對遊宦、經商或戍邊的丈夫的思念。

大中元年(847),牛黨清洗李黨,李黨骨幹之一鄭亞被迫出朝,南下桂州(今廣西桂林)任桂管都防禦經略使,作為李黨的已故另一骨幹王茂元女婿的李商隱(約813-約858年)隨鄭亞前往桂州幕府任職。次年夏,鄭亞再貶為循州刺史,李商隱也因此失去了官職,遂前往蜀中投靠唐憲宗駙馬、西川節度使杜悰。杜悰並不打算使用李商隱,而夏天雨季來臨,李商隱遂滯留蜀中直到初秋。職業無著,盤纏將盡,家人來信催問歸期,而初秋的蜀中依然大雨不停。呆在蜀中毫無疑義,回家又行不得,於是李商隱寫了一首《夜雨寄北》抒發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人生在外,節日和夜晚最容易思鄉。固然“每逢佳節倍思親”,但佳節是有限的;而寂寞的夜晚卻是一個連著一個,尤其是清冷的秋夜,更不用說是下著雨的秋夜了。李商隱的詩以用語綺豔瑰麗著稱,《夜雨寄北》這首詩也具備這個特點。秋夜巴山的雄渾,巴山雨夜的酣暢,水漫池沿的動感,西窗剪燭的溫馨,但是詩人用綺豔瑰麗的語言抒發懷人之情,其感染力就大幅度增強了。秋夜巴山的雄渾變成了壓抑,巴山夜雨的酣暢變成了思鄉情緒的傾瀉,水漫池沿的動感變成了親情無以訴說的尷尬,西窗剪燭的溫馨其實還“未有期”呢!

李商隱自幼隨牛黨領袖令狐楚讀書,跟令狐楚的兒子令狐陶非常友善,李商隱也正是因為這層關係才進士及第並走上仕途的。然而後來李商隱娶了李黨骨幹王茂元的女兒,得罪了繼承牛僧孺成為牛黨骨幹的令狐陶,從此身陷牛李黨爭的漩渦而不能自拔,仕途自然也就坎坎坷坷。從李商隱的詩歌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追求唯美的人,但是政治卻並不追求唯美,李商隱用藝術的直覺躋身牛李黨爭的漩渦中,他怎麼能不會受到傷害呢?不過,從人在中年的李商隱所寫的這首《夜雨寄北》來看,他已經累了,他最想做的事是趕緊回家,跟自己最親愛的人享受剪燭之樂的人倫之夜。

旅居在外的唐人於夜晚抒發自己懷人之情的作品數不勝數,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抒發了詩人長期遊宦在外的夜夜積壓的思鄉之情,所謂“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崔顥《黃鶴樓》抒發了詩人旅居武昌時“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懷人之情;馬戴《灞上秋居》則抒發了詩人落第後寓居長安灞上時,在落葉飄飄之夜思念家人以尋求安慰的情懷,即“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等等。

岑參的名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總結了盛唐時期讀書人獲取功名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從軍邊塞,立功授爵,這條途徑比起需要有權貴提攜的科舉考試要容易得多。詩人王昌齡(698-757)走的也是這條道路。在屢試進士不第之際,開元十二年(724),王昌齡攜帶著詩書和寶劍遠赴玉門關外從軍,通過建立軍功結識了權貴,十五年(727)遂中進士第,被授以祕書省校書郎。王昌齡在塞外除了吟詠了大量懷鄉的詩歌作品,還由己推人,為遠在關中或中原千千萬萬獨守空房等待夫君千里封侯的閨婦代言,寫她們的期望,更表達她們在寂寞難耐的夜晚對丈夫的綿綿思念之情。

王昌齡的《烏棲曲》吟道:“白馬逐朱車,黃昏入狹邪。柳樹烏爭宿,爭枝未得飛上屋。東房少婦婿從軍,每聽烏啼知夜分。”此詩雖小,內容卻非常豐富。前二句是閨婦想象著遠方的丈夫求取功名志在必得的傲人姿態,閨婦的心中雖然也有自豪之感,但是“黃昏”二字把遠方和她的閨房連在了一起,黃昏來臨,天各一方的二人必然要互相思念對方。中間二句以烏鴉比人,閨婦以有的烏鴉爭枝不得而飛上了屋頂,委婉的說出了自己對丈夫的規勸,那就是不必建立多大的軍功,隨便混個功名就是,其實這是閨婦思念丈夫的暗示,她期盼丈夫早日回家。後二句,閨婦聞鴉鳴則知夜半,說明她直到半夜都沒有入睡,而且日復一日如此以至於形成了慣性,唉,她一直在思念著遠方的丈夫呢。

《全唐詩》中表現閨婦於不眠之夜念遠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再如:沈佺期《獨不見》表現了閨婦對從軍已十年卻突然斷了音訊的丈夫的無所適從的思念,所謂“丹鳳城南秋夜長”;李白《子夜四時歌(秋歌)》中的閨婦在“長安一片月”的不寧靜的“萬戶搗衣聲”中,發出了“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的呼籲;杜甫《月夜》表現了兒女們不解離愁的閨婦對丈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的思念之情,而他正在長安謀生;等等。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其實,在兵役、勞役無比繁重的封建社會,廣大夫婦、母子、父子總是聚少離多的。在漫長的兩地分離的日子裡,有多少夜晚懷鄉的男子,就有多少夜晚念遠的妻子、父母和兒女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江畔何人初見月)

二、傷時惜身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對生命的短促耿耿於懷,為了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人們想盡了一切法子,最終都是徒勞。大約到了東漢初期,一部分頭腦開始清醒了的人們不再試圖實現長生,開始珍惜有限的現實歲月,這就是“惜時”。但是歲月如此有限,以至於一個人的一生實在難以做出多大的成就,何況疾病、戰爭和險惡的仕途還不放過有限的人生,這就是“憂身”。“惜時”和“憂生”的思想在“古詩十九首”中有非常鮮明的流露,此後,“惜時”和“憂身”成為文學史上兩個從未衰落的母題。

唐詩中的詩人們,白天忙於建功立業,忙於應酬招待,而在難以入睡的長夜裡,他們則會思考歲月和人生,痛惜時光在不經意間流逝,哀嘆自己久病不愈或身陷政治險境

張若虛(約647-約730年)是盛唐時期的重要詩人,雖然他只留下來兩首詩。他的名作《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五種意象為核心,描繪了一幅飄渺悠遠的春江月夜圖景,傳達了思親、追天、傷時等帶有哲學意味的情緒。而最能表現詩人傷時情懷的是這麼四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人類大概從誕生之處就開始望月了。遠古時代的人們不理解月緣何發光,緣何時圓時缺,不知道月暈是什麼東西,迷信思想使得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乃至封建社會前期的諸多制度都跟人們對月的神化思想相關。漢代,隨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模式的成熟,思想逐步解放了的人們開始把愛情附會到月亮上,此後,人們對月亮的思考越來越世俗化,《春江花月夜》正體現了唐人對月亮的帶有人生哲學色彩的思考。在沒有人類的時候,月亮就已經規律性的出現在江上的夜空中了,年復一年,直到今夜它還是老樣子。第一次站在江邊接受月光洗禮的人早就死去了,之後又有數不盡的這樣的死去的人。一代又一代這樣死去的人,他們的人生都是那麼卑微,以至於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盛唐是一個啟蒙的時代,開放的時代,令人躊躇滿志的時代,張若虛作為江邊最新的那個望月並接受月光洗禮的人,他為一代又一代虛度時光的月下古人感到惋惜,同時也為他自己作為所謂“吳中四士”蹉跎半生卻一事無成而痛苦,月光洩在詩人的頭上,他的頭髮顯得更加斑白了,詩人手拈鬢絲,心急如焚。

《全唐詩》中,感慨歲月流逝而人生蹉跎的夜晚情懷的作品時有出現,再如:劉希夷《代悲白頭吟》通過少女、老翁、鮮花、松柏等意象的疊加,引發了“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的思索;李商隱《樂遊原》通過詩人某個黃昏的遊園活動,發出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惜時的強烈呼籲;戴叔倫與故友久別重逢之際突然發現時光其實走得很急,所謂“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等等。

李賀(約791-約817)是中唐時期的重要詩人,其詩以善用神話傳說來託古諷今而被後人稱為“鬼仙之辭”。李賀的人生簡單而悲慘。他雖然是唐皇室遠支宗親,但是那時已經家道中落,然而他卻不能通過科舉考試光宗耀祖,因為父親名叫李晉肅,禮教不能容許李晉肅的兒子被人稱為好像同輩份的“李進士”。李賀自幼體形細瘦,身子羸弱,大小疾病如影相隨,他雖然在韓愈的關懷下於元和六年(811)得到一個從九品的官職奉禮郎,但是兩年後他卻因疾病纏身而不能升任工作,被迫辭官歸家,之後就一邊養病,一邊在寫作新詩的同時整理舊作。

創作加重了疾病,但是創作又是李賀的生命的全部寄託,一個秋天的傍晚,李賀在一首《詠懷》中描繪了自己的尷尬心態:“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整整一個白天李賀都在寫詩,直到黃昏時分才罷筆,點上蠟燭的一剎那,李賀在鏡子中看到了自己那開始發白了頭髮,這怎麼能不令他震驚呢?要知道,他才二十幾歲呢。李賀想起幼年時候的一個生日,父親的朋友們前來祝賀,他們看著李賀弱不經風的身體,為了吉利,全都用最美好的祝詞祝願他將來壽比南山,而今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李賀除了傷心就只能苦笑了。

為了自我安慰,在微弱的燭光下,李賀提筆又寫了一首小詩《馬詩》:“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渴望成仙得道的漢武帝從西域引進汗血馬養在宮中,精美的飼料和精心的餵養使得這些馬膘肥體碩,如同擴大版的豬一樣,漢武帝難道能靠這些豬載他上天去嗎?其實,李賀並不像漢武帝那樣渴望成為不死的仙人,他倒渴望自己能通過飲食長出漢宮中汗血馬那樣的體形,縱然呆在人間,好歹也得有個“知天命”的壽限吧。可憐的是,李賀終究沒能活到三十歲。

唐代詩人坐在燈下,常常感嘆疾病對自己健康的損害,憂心戰爭和仕宦生活對自己生命的摧殘,這類作品再如:杜甫《耳聾》描繪了自己因耳聾而聽不見猿啼和鳥叫的情形,以至於自己成為“猿鳴秋淚缺,雀噪晚愁空”那樣毫無感知能力的人了;陳陶《隴西行》揭示了邊關將士九死一生的命運和他們妻子獨守空房的命運,所謂“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白居易《蕭相公宅遇自遠禪師有感而贈》面對“宦途堪笑不勝悲,昨日榮華今日衰”的厄運,發出了“轉似秋蓬無定處,長於春夢幾多時”的遲暮之悲音;等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歲月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年年蘇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歲月的打磨下,人不知不覺就老了,夜深人靜時,回憶起渾渾噩噩,蹉跎歲月的前半生,人們怎麼不會傷感呢?而突如其來的疾病和坎坎坷坷的仕途又隨時可能提前奪去人們的生命。數千年來,何止只有唐人傷時惜身呢?

"

原創文/董元奔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春江花月夜)

當代人的夜生活超過古代帝王,是豐富多彩的。三五好友,於日落之際相約酒吧,酒足飯飽之後再到歌廳一展歌喉,大家往往瘋到子時才互相道別。古代的帝王當然有充足的物質條件支撐他們華燈下飲酒作樂的夜生活,但是最廣大老百姓甚至包括中下層官員是做不到的,對於他們來說,夜幕早早的就降臨了。

在早早就降臨的漫漫長夜裡,古人——比如唐代詩人——在幹什麼或想什麼呢?通過對唐詩的梳理和歸納,我們發現,唐詩中主要有三類夜晚情懷:一是懷鄉念遠,即抒發遊子懷念家人之情或家人懷念旅者之情;二是傷時惜身,即感嘆自己蹉跎歲月,或感嘆仕途險惡自己卻一事無成;三是入世憂國,即抒發自己盛世的進取情懷或衰世的憂國情懷。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巴山夜雨)

一、懷鄉念遠

懷鄉念遠是詩歌創作領域一個久遠的母題。漫漫長夜中懷鄉的出行在外的男子,漫漫長夜中念遠的是獨守空房的女子。《詩經》中的“王風”、“秦風”、“小雅”中有很多描寫沉重的兵役、徭役帶來的怨男曠女的現象;漢代的“古詩十九首”也不乏類似篇章;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分分合合,吟詠懷鄉念遠的詩歌就更多了。唐代先是開疆拓土,然後是守邊御胡,再後來是長期不休的削藩內戰,即便在其短促的盛世中,許多遊宦也遠赴京城或塞外求取功名。因此,唐詩的夜晚情思中,有相當多的篇章是表現懷鄉念遠情結的。

唐詩的夜晚情懷中,懷鄉包括故園之思、家人之思、故友之思等,尤以思念妻子為多;而念遠主要是閨婦對遊宦、經商或戍邊的丈夫的思念。

大中元年(847),牛黨清洗李黨,李黨骨幹之一鄭亞被迫出朝,南下桂州(今廣西桂林)任桂管都防禦經略使,作為李黨的已故另一骨幹王茂元女婿的李商隱(約813-約858年)隨鄭亞前往桂州幕府任職。次年夏,鄭亞再貶為循州刺史,李商隱也因此失去了官職,遂前往蜀中投靠唐憲宗駙馬、西川節度使杜悰。杜悰並不打算使用李商隱,而夏天雨季來臨,李商隱遂滯留蜀中直到初秋。職業無著,盤纏將盡,家人來信催問歸期,而初秋的蜀中依然大雨不停。呆在蜀中毫無疑義,回家又行不得,於是李商隱寫了一首《夜雨寄北》抒發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人生在外,節日和夜晚最容易思鄉。固然“每逢佳節倍思親”,但佳節是有限的;而寂寞的夜晚卻是一個連著一個,尤其是清冷的秋夜,更不用說是下著雨的秋夜了。李商隱的詩以用語綺豔瑰麗著稱,《夜雨寄北》這首詩也具備這個特點。秋夜巴山的雄渾,巴山雨夜的酣暢,水漫池沿的動感,西窗剪燭的溫馨,但是詩人用綺豔瑰麗的語言抒發懷人之情,其感染力就大幅度增強了。秋夜巴山的雄渾變成了壓抑,巴山夜雨的酣暢變成了思鄉情緒的傾瀉,水漫池沿的動感變成了親情無以訴說的尷尬,西窗剪燭的溫馨其實還“未有期”呢!

李商隱自幼隨牛黨領袖令狐楚讀書,跟令狐楚的兒子令狐陶非常友善,李商隱也正是因為這層關係才進士及第並走上仕途的。然而後來李商隱娶了李黨骨幹王茂元的女兒,得罪了繼承牛僧孺成為牛黨骨幹的令狐陶,從此身陷牛李黨爭的漩渦而不能自拔,仕途自然也就坎坎坷坷。從李商隱的詩歌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追求唯美的人,但是政治卻並不追求唯美,李商隱用藝術的直覺躋身牛李黨爭的漩渦中,他怎麼能不會受到傷害呢?不過,從人在中年的李商隱所寫的這首《夜雨寄北》來看,他已經累了,他最想做的事是趕緊回家,跟自己最親愛的人享受剪燭之樂的人倫之夜。

旅居在外的唐人於夜晚抒發自己懷人之情的作品數不勝數,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抒發了詩人長期遊宦在外的夜夜積壓的思鄉之情,所謂“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崔顥《黃鶴樓》抒發了詩人旅居武昌時“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懷人之情;馬戴《灞上秋居》則抒發了詩人落第後寓居長安灞上時,在落葉飄飄之夜思念家人以尋求安慰的情懷,即“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等等。

岑參的名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總結了盛唐時期讀書人獲取功名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從軍邊塞,立功授爵,這條途徑比起需要有權貴提攜的科舉考試要容易得多。詩人王昌齡(698-757)走的也是這條道路。在屢試進士不第之際,開元十二年(724),王昌齡攜帶著詩書和寶劍遠赴玉門關外從軍,通過建立軍功結識了權貴,十五年(727)遂中進士第,被授以祕書省校書郎。王昌齡在塞外除了吟詠了大量懷鄉的詩歌作品,還由己推人,為遠在關中或中原千千萬萬獨守空房等待夫君千里封侯的閨婦代言,寫她們的期望,更表達她們在寂寞難耐的夜晚對丈夫的綿綿思念之情。

王昌齡的《烏棲曲》吟道:“白馬逐朱車,黃昏入狹邪。柳樹烏爭宿,爭枝未得飛上屋。東房少婦婿從軍,每聽烏啼知夜分。”此詩雖小,內容卻非常豐富。前二句是閨婦想象著遠方的丈夫求取功名志在必得的傲人姿態,閨婦的心中雖然也有自豪之感,但是“黃昏”二字把遠方和她的閨房連在了一起,黃昏來臨,天各一方的二人必然要互相思念對方。中間二句以烏鴉比人,閨婦以有的烏鴉爭枝不得而飛上了屋頂,委婉的說出了自己對丈夫的規勸,那就是不必建立多大的軍功,隨便混個功名就是,其實這是閨婦思念丈夫的暗示,她期盼丈夫早日回家。後二句,閨婦聞鴉鳴則知夜半,說明她直到半夜都沒有入睡,而且日復一日如此以至於形成了慣性,唉,她一直在思念著遠方的丈夫呢。

《全唐詩》中表現閨婦於不眠之夜念遠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再如:沈佺期《獨不見》表現了閨婦對從軍已十年卻突然斷了音訊的丈夫的無所適從的思念,所謂“丹鳳城南秋夜長”;李白《子夜四時歌(秋歌)》中的閨婦在“長安一片月”的不寧靜的“萬戶搗衣聲”中,發出了“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的呼籲;杜甫《月夜》表現了兒女們不解離愁的閨婦對丈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的思念之情,而他正在長安謀生;等等。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其實,在兵役、勞役無比繁重的封建社會,廣大夫婦、母子、父子總是聚少離多的。在漫長的兩地分離的日子裡,有多少夜晚懷鄉的男子,就有多少夜晚念遠的妻子、父母和兒女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江畔何人初見月)

二、傷時惜身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對生命的短促耿耿於懷,為了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人們想盡了一切法子,最終都是徒勞。大約到了東漢初期,一部分頭腦開始清醒了的人們不再試圖實現長生,開始珍惜有限的現實歲月,這就是“惜時”。但是歲月如此有限,以至於一個人的一生實在難以做出多大的成就,何況疾病、戰爭和險惡的仕途還不放過有限的人生,這就是“憂身”。“惜時”和“憂生”的思想在“古詩十九首”中有非常鮮明的流露,此後,“惜時”和“憂身”成為文學史上兩個從未衰落的母題。

唐詩中的詩人們,白天忙於建功立業,忙於應酬招待,而在難以入睡的長夜裡,他們則會思考歲月和人生,痛惜時光在不經意間流逝,哀嘆自己久病不愈或身陷政治險境

張若虛(約647-約730年)是盛唐時期的重要詩人,雖然他只留下來兩首詩。他的名作《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五種意象為核心,描繪了一幅飄渺悠遠的春江月夜圖景,傳達了思親、追天、傷時等帶有哲學意味的情緒。而最能表現詩人傷時情懷的是這麼四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人類大概從誕生之處就開始望月了。遠古時代的人們不理解月緣何發光,緣何時圓時缺,不知道月暈是什麼東西,迷信思想使得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乃至封建社會前期的諸多制度都跟人們對月的神化思想相關。漢代,隨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模式的成熟,思想逐步解放了的人們開始把愛情附會到月亮上,此後,人們對月亮的思考越來越世俗化,《春江花月夜》正體現了唐人對月亮的帶有人生哲學色彩的思考。在沒有人類的時候,月亮就已經規律性的出現在江上的夜空中了,年復一年,直到今夜它還是老樣子。第一次站在江邊接受月光洗禮的人早就死去了,之後又有數不盡的這樣的死去的人。一代又一代這樣死去的人,他們的人生都是那麼卑微,以至於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盛唐是一個啟蒙的時代,開放的時代,令人躊躇滿志的時代,張若虛作為江邊最新的那個望月並接受月光洗禮的人,他為一代又一代虛度時光的月下古人感到惋惜,同時也為他自己作為所謂“吳中四士”蹉跎半生卻一事無成而痛苦,月光洩在詩人的頭上,他的頭髮顯得更加斑白了,詩人手拈鬢絲,心急如焚。

《全唐詩》中,感慨歲月流逝而人生蹉跎的夜晚情懷的作品時有出現,再如:劉希夷《代悲白頭吟》通過少女、老翁、鮮花、松柏等意象的疊加,引發了“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的思索;李商隱《樂遊原》通過詩人某個黃昏的遊園活動,發出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惜時的強烈呼籲;戴叔倫與故友久別重逢之際突然發現時光其實走得很急,所謂“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等等。

李賀(約791-約817)是中唐時期的重要詩人,其詩以善用神話傳說來託古諷今而被後人稱為“鬼仙之辭”。李賀的人生簡單而悲慘。他雖然是唐皇室遠支宗親,但是那時已經家道中落,然而他卻不能通過科舉考試光宗耀祖,因為父親名叫李晉肅,禮教不能容許李晉肅的兒子被人稱為好像同輩份的“李進士”。李賀自幼體形細瘦,身子羸弱,大小疾病如影相隨,他雖然在韓愈的關懷下於元和六年(811)得到一個從九品的官職奉禮郎,但是兩年後他卻因疾病纏身而不能升任工作,被迫辭官歸家,之後就一邊養病,一邊在寫作新詩的同時整理舊作。

創作加重了疾病,但是創作又是李賀的生命的全部寄託,一個秋天的傍晚,李賀在一首《詠懷》中描繪了自己的尷尬心態:“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整整一個白天李賀都在寫詩,直到黃昏時分才罷筆,點上蠟燭的一剎那,李賀在鏡子中看到了自己那開始發白了頭髮,這怎麼能不令他震驚呢?要知道,他才二十幾歲呢。李賀想起幼年時候的一個生日,父親的朋友們前來祝賀,他們看著李賀弱不經風的身體,為了吉利,全都用最美好的祝詞祝願他將來壽比南山,而今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李賀除了傷心就只能苦笑了。

為了自我安慰,在微弱的燭光下,李賀提筆又寫了一首小詩《馬詩》:“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渴望成仙得道的漢武帝從西域引進汗血馬養在宮中,精美的飼料和精心的餵養使得這些馬膘肥體碩,如同擴大版的豬一樣,漢武帝難道能靠這些豬載他上天去嗎?其實,李賀並不像漢武帝那樣渴望成為不死的仙人,他倒渴望自己能通過飲食長出漢宮中汗血馬那樣的體形,縱然呆在人間,好歹也得有個“知天命”的壽限吧。可憐的是,李賀終究沒能活到三十歲。

唐代詩人坐在燈下,常常感嘆疾病對自己健康的損害,憂心戰爭和仕宦生活對自己生命的摧殘,這類作品再如:杜甫《耳聾》描繪了自己因耳聾而聽不見猿啼和鳥叫的情形,以至於自己成為“猿鳴秋淚缺,雀噪晚愁空”那樣毫無感知能力的人了;陳陶《隴西行》揭示了邊關將士九死一生的命運和他們妻子獨守空房的命運,所謂“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白居易《蕭相公宅遇自遠禪師有感而贈》面對“宦途堪笑不勝悲,昨日榮華今日衰”的厄運,發出了“轉似秋蓬無定處,長於春夢幾多時”的遲暮之悲音;等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歲月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年年蘇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歲月的打磨下,人不知不覺就老了,夜深人靜時,回憶起渾渾噩噩,蹉跎歲月的前半生,人們怎麼不會傷感呢?而突如其來的疾病和坎坎坷坷的仕途又隨時可能提前奪去人們的生命。數千年來,何止只有唐人傷時惜身呢?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杜甫草堂)

三、入世憂國

唐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峰。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盛世有四個: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四大盛世,唐朝雖然佔了兩個,但是其時間跨度總共僅僅只有五十餘年,比起接近三百年的唐代的國祚來說,還是很短促的。

詩人處於盛世或衰世,看到的社會圖景是不一樣的,情懷也就不一樣。檢視唐詩的夜晚情懷,盛世時期的詩人多抒發自己熱愛時代,積極入世的情感,亂世、衰世時期的詩人們多抒發自己憂國情感。

開元十四年(726)秋,著名詩人張九齡(678-740)自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升任桂州(今廣西桂林)刺史兼嶺南按察使,詩人陸路轉水路趕赴嶺南。一天夜間,詩人藉著月色行舟於耒陽溪(在今湖南耒陽)上,因走錯了汊道循原水路迴轉。朗月高照,詩人並不為一時迷路而懊惱,相反,清幽的溪色山景還觸動了詩人的情思,他遂口占了五律《耒陽溪夜行》:“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秋天的關中正是涼氣侵人,落葉紛紛的時節,但在南國卻儼然春色未去的樣子。風靜月洩,夾岸樹木鬱鬱蔥蔥的耒陽溪不起一絲波瀾,詩人的船像在潤滑的綢子上滑行一樣。開元十四年正是“開元盛世”的巔峰時期,詩中輕舟夜行月下靜溪的畫面給人以祥和的感覺。耒陽溪白天畫舸如織,歌聲如醉的喧囂終於沉靜下來了,遊客們如今都在城邑中享受著萬家燈火的溫馨。詩人行舟的夜晚耒陽溪的狀態正是大唐盛世的寫照。

張九齡的故鄉是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曲江距離洪州要近於桂州,但是,對於在盛世中的儒者來說,懷鄉是可恥的。張九齡自長安二年(702)進士及第後,長期在京城任職,很少回故鄉。他從中書舍人外放洪州刺史才幾個月就再次履職桂州,這是朝廷對他的重用,這當然讓積極入世的張九齡意氣風發,所以當詩人行舟在故鄉曲江正北方向的耒陽溪上並將越來越遠離曲江時,他並不思鄉,在耒陽溪兩岸最容易引人思鄉的猿聲中,《耒陽溪夜行》以“不是別家愁”作結,把“開元盛世”與士大夫積極進取的心態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

唐人於夜晚描繪盛世中詩人積極入世的作品很多,再如:上官儀《奉和山夜臨秋》描繪了初盛唐時期“殿帳清炎氣,輦道含秋陰”的宮中的君臣和睦的景象;孟浩然《夜歸鹿門歌》描繪了“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的開元年間的繁忙的渡口夜景;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繪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盛唐邊疆盛景;等等。

天寶十四年(755)冬天開始爆發的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是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標誌。“安史之亂”爆發的最初二年,官軍節節敗北,大半個國土淪入叛軍手中。為了補充兵力,官軍抓完了壯丁,開始抓老人和孩子入伍,以至於廣大農村田地荒蕪,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遺貶為華州(今陝西渭南華州區)司戶參軍,他離開洛陽,前往華州任職,途徑陝州陝縣石壕村(今河南陝縣觀音堂鎮石壕村)投宿農家時,恰遇郭子儀部的士兵夜間抓丁,杜甫依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悲憤的寫下了著名的敘事詩《石壕吏》。

詩的前四句,四名主人公同時出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城邑里早已人去樓空,詩人只能借宿農村,農村又能有多少人煙呢?老翁逃遁,可見青壯年都當兵去了,為了掩護老翁遠逃,老婦出門應付。接下來十六句,詩描寫了老婦和吏卒的對話。從對話中我們可知,青壯年大多戰死在前線,下層人民連安葬他們的機會都沒有,還要繼續給前線提供兵源。而吏卒為什麼盛氣凌人呢?一方面,這是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使然,各級統治者欺壓老百姓早已成為習慣;另一方面,吏卒難以完成本次徵兵任務,所以他才嚇唬老婦,好讓老婦去充數。最後四句“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不僅僅是照應了開頭,交待了結局,其平靜的語氣更深化了主題——“語聲”已絕,看似一切已平靜下來了,誰知道詩人走後又會發生什麼呢?誰能保證明天夜裡老翁不會被抓去呢?

從來都沒有純粹的敘事詩,杜甫的詩更是如此。《石壕吏》在完完整整的敘事中熔鑄了詩人對“安史之亂”中人民群眾悲慘遭遇的同情,熔鑄了詩人對官吏在大亂之中仍然不知悔改而繼續凶神惡煞般壓迫人民群眾的憤慨之情,體現了詩人對國家未來走向的深深憂慮。

唐詩的夜晚情懷中,憂國的還有很多,再如:高適《燕歌行》描繪了“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鬥兵稀”年復一年的邊塞戰事;杜甫《哀江頭》描繪了詩人在淪陷區所處的“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的悲哀境地;薛能《題燈夜》借古代周穆王時徐偃王之亂表現了中唐衰世藩鎮割據的幹弱枝強的政治情勢;等等。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輝煌的幾十年的盛世處於唐代,而天寶之後的亂世、衰世長達一百五十多年,唐代才壽終正寢。建功立業是儒家的“家訓”,唐代詩人們在盛世時期大多能積極入世,或苦讀五經以參加科舉考試,或邊關從軍以開疆拓土,所以他們的夜晚情懷是高亢的。但是,在更加漫長的亂世、衰世中,詩人們成為社會的邊緣群體,他們的所學派不上用場,他們不僅難以實現治國救民的夙願,他們有時候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主宰,因此他們的夜晚情懷就會呈現出憂國的特徵來。

"

原創文/董元奔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春江花月夜)

當代人的夜生活超過古代帝王,是豐富多彩的。三五好友,於日落之際相約酒吧,酒足飯飽之後再到歌廳一展歌喉,大家往往瘋到子時才互相道別。古代的帝王當然有充足的物質條件支撐他們華燈下飲酒作樂的夜生活,但是最廣大老百姓甚至包括中下層官員是做不到的,對於他們來說,夜幕早早的就降臨了。

在早早就降臨的漫漫長夜裡,古人——比如唐代詩人——在幹什麼或想什麼呢?通過對唐詩的梳理和歸納,我們發現,唐詩中主要有三類夜晚情懷:一是懷鄉念遠,即抒發遊子懷念家人之情或家人懷念旅者之情;二是傷時惜身,即感嘆自己蹉跎歲月,或感嘆仕途險惡自己卻一事無成;三是入世憂國,即抒發自己盛世的進取情懷或衰世的憂國情懷。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巴山夜雨)

一、懷鄉念遠

懷鄉念遠是詩歌創作領域一個久遠的母題。漫漫長夜中懷鄉的出行在外的男子,漫漫長夜中念遠的是獨守空房的女子。《詩經》中的“王風”、“秦風”、“小雅”中有很多描寫沉重的兵役、徭役帶來的怨男曠女的現象;漢代的“古詩十九首”也不乏類似篇章;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分分合合,吟詠懷鄉念遠的詩歌就更多了。唐代先是開疆拓土,然後是守邊御胡,再後來是長期不休的削藩內戰,即便在其短促的盛世中,許多遊宦也遠赴京城或塞外求取功名。因此,唐詩的夜晚情思中,有相當多的篇章是表現懷鄉念遠情結的。

唐詩的夜晚情懷中,懷鄉包括故園之思、家人之思、故友之思等,尤以思念妻子為多;而念遠主要是閨婦對遊宦、經商或戍邊的丈夫的思念。

大中元年(847),牛黨清洗李黨,李黨骨幹之一鄭亞被迫出朝,南下桂州(今廣西桂林)任桂管都防禦經略使,作為李黨的已故另一骨幹王茂元女婿的李商隱(約813-約858年)隨鄭亞前往桂州幕府任職。次年夏,鄭亞再貶為循州刺史,李商隱也因此失去了官職,遂前往蜀中投靠唐憲宗駙馬、西川節度使杜悰。杜悰並不打算使用李商隱,而夏天雨季來臨,李商隱遂滯留蜀中直到初秋。職業無著,盤纏將盡,家人來信催問歸期,而初秋的蜀中依然大雨不停。呆在蜀中毫無疑義,回家又行不得,於是李商隱寫了一首《夜雨寄北》抒發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人生在外,節日和夜晚最容易思鄉。固然“每逢佳節倍思親”,但佳節是有限的;而寂寞的夜晚卻是一個連著一個,尤其是清冷的秋夜,更不用說是下著雨的秋夜了。李商隱的詩以用語綺豔瑰麗著稱,《夜雨寄北》這首詩也具備這個特點。秋夜巴山的雄渾,巴山雨夜的酣暢,水漫池沿的動感,西窗剪燭的溫馨,但是詩人用綺豔瑰麗的語言抒發懷人之情,其感染力就大幅度增強了。秋夜巴山的雄渾變成了壓抑,巴山夜雨的酣暢變成了思鄉情緒的傾瀉,水漫池沿的動感變成了親情無以訴說的尷尬,西窗剪燭的溫馨其實還“未有期”呢!

李商隱自幼隨牛黨領袖令狐楚讀書,跟令狐楚的兒子令狐陶非常友善,李商隱也正是因為這層關係才進士及第並走上仕途的。然而後來李商隱娶了李黨骨幹王茂元的女兒,得罪了繼承牛僧孺成為牛黨骨幹的令狐陶,從此身陷牛李黨爭的漩渦而不能自拔,仕途自然也就坎坎坷坷。從李商隱的詩歌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追求唯美的人,但是政治卻並不追求唯美,李商隱用藝術的直覺躋身牛李黨爭的漩渦中,他怎麼能不會受到傷害呢?不過,從人在中年的李商隱所寫的這首《夜雨寄北》來看,他已經累了,他最想做的事是趕緊回家,跟自己最親愛的人享受剪燭之樂的人倫之夜。

旅居在外的唐人於夜晚抒發自己懷人之情的作品數不勝數,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抒發了詩人長期遊宦在外的夜夜積壓的思鄉之情,所謂“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崔顥《黃鶴樓》抒發了詩人旅居武昌時“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懷人之情;馬戴《灞上秋居》則抒發了詩人落第後寓居長安灞上時,在落葉飄飄之夜思念家人以尋求安慰的情懷,即“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等等。

岑參的名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總結了盛唐時期讀書人獲取功名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從軍邊塞,立功授爵,這條途徑比起需要有權貴提攜的科舉考試要容易得多。詩人王昌齡(698-757)走的也是這條道路。在屢試進士不第之際,開元十二年(724),王昌齡攜帶著詩書和寶劍遠赴玉門關外從軍,通過建立軍功結識了權貴,十五年(727)遂中進士第,被授以祕書省校書郎。王昌齡在塞外除了吟詠了大量懷鄉的詩歌作品,還由己推人,為遠在關中或中原千千萬萬獨守空房等待夫君千里封侯的閨婦代言,寫她們的期望,更表達她們在寂寞難耐的夜晚對丈夫的綿綿思念之情。

王昌齡的《烏棲曲》吟道:“白馬逐朱車,黃昏入狹邪。柳樹烏爭宿,爭枝未得飛上屋。東房少婦婿從軍,每聽烏啼知夜分。”此詩雖小,內容卻非常豐富。前二句是閨婦想象著遠方的丈夫求取功名志在必得的傲人姿態,閨婦的心中雖然也有自豪之感,但是“黃昏”二字把遠方和她的閨房連在了一起,黃昏來臨,天各一方的二人必然要互相思念對方。中間二句以烏鴉比人,閨婦以有的烏鴉爭枝不得而飛上了屋頂,委婉的說出了自己對丈夫的規勸,那就是不必建立多大的軍功,隨便混個功名就是,其實這是閨婦思念丈夫的暗示,她期盼丈夫早日回家。後二句,閨婦聞鴉鳴則知夜半,說明她直到半夜都沒有入睡,而且日復一日如此以至於形成了慣性,唉,她一直在思念著遠方的丈夫呢。

《全唐詩》中表現閨婦於不眠之夜念遠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再如:沈佺期《獨不見》表現了閨婦對從軍已十年卻突然斷了音訊的丈夫的無所適從的思念,所謂“丹鳳城南秋夜長”;李白《子夜四時歌(秋歌)》中的閨婦在“長安一片月”的不寧靜的“萬戶搗衣聲”中,發出了“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的呼籲;杜甫《月夜》表現了兒女們不解離愁的閨婦對丈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的思念之情,而他正在長安謀生;等等。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其實,在兵役、勞役無比繁重的封建社會,廣大夫婦、母子、父子總是聚少離多的。在漫長的兩地分離的日子裡,有多少夜晚懷鄉的男子,就有多少夜晚念遠的妻子、父母和兒女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江畔何人初見月)

二、傷時惜身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對生命的短促耿耿於懷,為了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人們想盡了一切法子,最終都是徒勞。大約到了東漢初期,一部分頭腦開始清醒了的人們不再試圖實現長生,開始珍惜有限的現實歲月,這就是“惜時”。但是歲月如此有限,以至於一個人的一生實在難以做出多大的成就,何況疾病、戰爭和險惡的仕途還不放過有限的人生,這就是“憂身”。“惜時”和“憂生”的思想在“古詩十九首”中有非常鮮明的流露,此後,“惜時”和“憂身”成為文學史上兩個從未衰落的母題。

唐詩中的詩人們,白天忙於建功立業,忙於應酬招待,而在難以入睡的長夜裡,他們則會思考歲月和人生,痛惜時光在不經意間流逝,哀嘆自己久病不愈或身陷政治險境

張若虛(約647-約730年)是盛唐時期的重要詩人,雖然他只留下來兩首詩。他的名作《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五種意象為核心,描繪了一幅飄渺悠遠的春江月夜圖景,傳達了思親、追天、傷時等帶有哲學意味的情緒。而最能表現詩人傷時情懷的是這麼四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人類大概從誕生之處就開始望月了。遠古時代的人們不理解月緣何發光,緣何時圓時缺,不知道月暈是什麼東西,迷信思想使得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乃至封建社會前期的諸多制度都跟人們對月的神化思想相關。漢代,隨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模式的成熟,思想逐步解放了的人們開始把愛情附會到月亮上,此後,人們對月亮的思考越來越世俗化,《春江花月夜》正體現了唐人對月亮的帶有人生哲學色彩的思考。在沒有人類的時候,月亮就已經規律性的出現在江上的夜空中了,年復一年,直到今夜它還是老樣子。第一次站在江邊接受月光洗禮的人早就死去了,之後又有數不盡的這樣的死去的人。一代又一代這樣死去的人,他們的人生都是那麼卑微,以至於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盛唐是一個啟蒙的時代,開放的時代,令人躊躇滿志的時代,張若虛作為江邊最新的那個望月並接受月光洗禮的人,他為一代又一代虛度時光的月下古人感到惋惜,同時也為他自己作為所謂“吳中四士”蹉跎半生卻一事無成而痛苦,月光洩在詩人的頭上,他的頭髮顯得更加斑白了,詩人手拈鬢絲,心急如焚。

《全唐詩》中,感慨歲月流逝而人生蹉跎的夜晚情懷的作品時有出現,再如:劉希夷《代悲白頭吟》通過少女、老翁、鮮花、松柏等意象的疊加,引發了“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的思索;李商隱《樂遊原》通過詩人某個黃昏的遊園活動,發出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惜時的強烈呼籲;戴叔倫與故友久別重逢之際突然發現時光其實走得很急,所謂“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等等。

李賀(約791-約817)是中唐時期的重要詩人,其詩以善用神話傳說來託古諷今而被後人稱為“鬼仙之辭”。李賀的人生簡單而悲慘。他雖然是唐皇室遠支宗親,但是那時已經家道中落,然而他卻不能通過科舉考試光宗耀祖,因為父親名叫李晉肅,禮教不能容許李晉肅的兒子被人稱為好像同輩份的“李進士”。李賀自幼體形細瘦,身子羸弱,大小疾病如影相隨,他雖然在韓愈的關懷下於元和六年(811)得到一個從九品的官職奉禮郎,但是兩年後他卻因疾病纏身而不能升任工作,被迫辭官歸家,之後就一邊養病,一邊在寫作新詩的同時整理舊作。

創作加重了疾病,但是創作又是李賀的生命的全部寄託,一個秋天的傍晚,李賀在一首《詠懷》中描繪了自己的尷尬心態:“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整整一個白天李賀都在寫詩,直到黃昏時分才罷筆,點上蠟燭的一剎那,李賀在鏡子中看到了自己那開始發白了頭髮,這怎麼能不令他震驚呢?要知道,他才二十幾歲呢。李賀想起幼年時候的一個生日,父親的朋友們前來祝賀,他們看著李賀弱不經風的身體,為了吉利,全都用最美好的祝詞祝願他將來壽比南山,而今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李賀除了傷心就只能苦笑了。

為了自我安慰,在微弱的燭光下,李賀提筆又寫了一首小詩《馬詩》:“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渴望成仙得道的漢武帝從西域引進汗血馬養在宮中,精美的飼料和精心的餵養使得這些馬膘肥體碩,如同擴大版的豬一樣,漢武帝難道能靠這些豬載他上天去嗎?其實,李賀並不像漢武帝那樣渴望成為不死的仙人,他倒渴望自己能通過飲食長出漢宮中汗血馬那樣的體形,縱然呆在人間,好歹也得有個“知天命”的壽限吧。可憐的是,李賀終究沒能活到三十歲。

唐代詩人坐在燈下,常常感嘆疾病對自己健康的損害,憂心戰爭和仕宦生活對自己生命的摧殘,這類作品再如:杜甫《耳聾》描繪了自己因耳聾而聽不見猿啼和鳥叫的情形,以至於自己成為“猿鳴秋淚缺,雀噪晚愁空”那樣毫無感知能力的人了;陳陶《隴西行》揭示了邊關將士九死一生的命運和他們妻子獨守空房的命運,所謂“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白居易《蕭相公宅遇自遠禪師有感而贈》面對“宦途堪笑不勝悲,昨日榮華今日衰”的厄運,發出了“轉似秋蓬無定處,長於春夢幾多時”的遲暮之悲音;等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歲月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年年蘇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歲月的打磨下,人不知不覺就老了,夜深人靜時,回憶起渾渾噩噩,蹉跎歲月的前半生,人們怎麼不會傷感呢?而突如其來的疾病和坎坎坷坷的仕途又隨時可能提前奪去人們的生命。數千年來,何止只有唐人傷時惜身呢?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杜甫草堂)

三、入世憂國

唐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峰。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盛世有四個: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四大盛世,唐朝雖然佔了兩個,但是其時間跨度總共僅僅只有五十餘年,比起接近三百年的唐代的國祚來說,還是很短促的。

詩人處於盛世或衰世,看到的社會圖景是不一樣的,情懷也就不一樣。檢視唐詩的夜晚情懷,盛世時期的詩人多抒發自己熱愛時代,積極入世的情感,亂世、衰世時期的詩人們多抒發自己憂國情感。

開元十四年(726)秋,著名詩人張九齡(678-740)自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升任桂州(今廣西桂林)刺史兼嶺南按察使,詩人陸路轉水路趕赴嶺南。一天夜間,詩人藉著月色行舟於耒陽溪(在今湖南耒陽)上,因走錯了汊道循原水路迴轉。朗月高照,詩人並不為一時迷路而懊惱,相反,清幽的溪色山景還觸動了詩人的情思,他遂口占了五律《耒陽溪夜行》:“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秋天的關中正是涼氣侵人,落葉紛紛的時節,但在南國卻儼然春色未去的樣子。風靜月洩,夾岸樹木鬱鬱蔥蔥的耒陽溪不起一絲波瀾,詩人的船像在潤滑的綢子上滑行一樣。開元十四年正是“開元盛世”的巔峰時期,詩中輕舟夜行月下靜溪的畫面給人以祥和的感覺。耒陽溪白天畫舸如織,歌聲如醉的喧囂終於沉靜下來了,遊客們如今都在城邑中享受著萬家燈火的溫馨。詩人行舟的夜晚耒陽溪的狀態正是大唐盛世的寫照。

張九齡的故鄉是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曲江距離洪州要近於桂州,但是,對於在盛世中的儒者來說,懷鄉是可恥的。張九齡自長安二年(702)進士及第後,長期在京城任職,很少回故鄉。他從中書舍人外放洪州刺史才幾個月就再次履職桂州,這是朝廷對他的重用,這當然讓積極入世的張九齡意氣風發,所以當詩人行舟在故鄉曲江正北方向的耒陽溪上並將越來越遠離曲江時,他並不思鄉,在耒陽溪兩岸最容易引人思鄉的猿聲中,《耒陽溪夜行》以“不是別家愁”作結,把“開元盛世”與士大夫積極進取的心態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

唐人於夜晚描繪盛世中詩人積極入世的作品很多,再如:上官儀《奉和山夜臨秋》描繪了初盛唐時期“殿帳清炎氣,輦道含秋陰”的宮中的君臣和睦的景象;孟浩然《夜歸鹿門歌》描繪了“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的開元年間的繁忙的渡口夜景;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繪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盛唐邊疆盛景;等等。

天寶十四年(755)冬天開始爆發的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是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標誌。“安史之亂”爆發的最初二年,官軍節節敗北,大半個國土淪入叛軍手中。為了補充兵力,官軍抓完了壯丁,開始抓老人和孩子入伍,以至於廣大農村田地荒蕪,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遺貶為華州(今陝西渭南華州區)司戶參軍,他離開洛陽,前往華州任職,途徑陝州陝縣石壕村(今河南陝縣觀音堂鎮石壕村)投宿農家時,恰遇郭子儀部的士兵夜間抓丁,杜甫依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悲憤的寫下了著名的敘事詩《石壕吏》。

詩的前四句,四名主人公同時出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城邑里早已人去樓空,詩人只能借宿農村,農村又能有多少人煙呢?老翁逃遁,可見青壯年都當兵去了,為了掩護老翁遠逃,老婦出門應付。接下來十六句,詩描寫了老婦和吏卒的對話。從對話中我們可知,青壯年大多戰死在前線,下層人民連安葬他們的機會都沒有,還要繼續給前線提供兵源。而吏卒為什麼盛氣凌人呢?一方面,這是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使然,各級統治者欺壓老百姓早已成為習慣;另一方面,吏卒難以完成本次徵兵任務,所以他才嚇唬老婦,好讓老婦去充數。最後四句“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不僅僅是照應了開頭,交待了結局,其平靜的語氣更深化了主題——“語聲”已絕,看似一切已平靜下來了,誰知道詩人走後又會發生什麼呢?誰能保證明天夜裡老翁不會被抓去呢?

從來都沒有純粹的敘事詩,杜甫的詩更是如此。《石壕吏》在完完整整的敘事中熔鑄了詩人對“安史之亂”中人民群眾悲慘遭遇的同情,熔鑄了詩人對官吏在大亂之中仍然不知悔改而繼續凶神惡煞般壓迫人民群眾的憤慨之情,體現了詩人對國家未來走向的深深憂慮。

唐詩的夜晚情懷中,憂國的還有很多,再如:高適《燕歌行》描繪了“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鬥兵稀”年復一年的邊塞戰事;杜甫《哀江頭》描繪了詩人在淪陷區所處的“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的悲哀境地;薛能《題燈夜》借古代周穆王時徐偃王之亂表現了中唐衰世藩鎮割據的幹弱枝強的政治情勢;等等。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輝煌的幾十年的盛世處於唐代,而天寶之後的亂世、衰世長達一百五十多年,唐代才壽終正寢。建功立業是儒家的“家訓”,唐代詩人們在盛世時期大多能積極入世,或苦讀五經以參加科舉考試,或邊關從軍以開疆拓土,所以他們的夜晚情懷是高亢的。但是,在更加漫長的亂世、衰世中,詩人們成為社會的邊緣群體,他們的所學派不上用場,他們不僅難以實現治國救民的夙願,他們有時候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主宰,因此他們的夜晚情懷就會呈現出憂國的特徵來。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月下長安)

唐詩的分類研究興起於清代,至今未艾。唐詩中的雲煙情懷、水草情懷、白帆情懷、闌干情懷、客居情懷、廟宇情懷等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在本文中,我探討了唐詩中的夜晚情懷。唐詩的夜晚情懷主要有三類: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當然,相較於其他文學體裁,詩歌是社會生活更集中的反映,唐詩中的夜晚情懷之所以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正是唐代社會面貌忽盛忽衰的反映,正是詩人們的人生因社會變遷而呈現出不同面貌的反映。


"

原創文/董元奔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春江花月夜)

當代人的夜生活超過古代帝王,是豐富多彩的。三五好友,於日落之際相約酒吧,酒足飯飽之後再到歌廳一展歌喉,大家往往瘋到子時才互相道別。古代的帝王當然有充足的物質條件支撐他們華燈下飲酒作樂的夜生活,但是最廣大老百姓甚至包括中下層官員是做不到的,對於他們來說,夜幕早早的就降臨了。

在早早就降臨的漫漫長夜裡,古人——比如唐代詩人——在幹什麼或想什麼呢?通過對唐詩的梳理和歸納,我們發現,唐詩中主要有三類夜晚情懷:一是懷鄉念遠,即抒發遊子懷念家人之情或家人懷念旅者之情;二是傷時惜身,即感嘆自己蹉跎歲月,或感嘆仕途險惡自己卻一事無成;三是入世憂國,即抒發自己盛世的進取情懷或衰世的憂國情懷。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巴山夜雨)

一、懷鄉念遠

懷鄉念遠是詩歌創作領域一個久遠的母題。漫漫長夜中懷鄉的出行在外的男子,漫漫長夜中念遠的是獨守空房的女子。《詩經》中的“王風”、“秦風”、“小雅”中有很多描寫沉重的兵役、徭役帶來的怨男曠女的現象;漢代的“古詩十九首”也不乏類似篇章;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分分合合,吟詠懷鄉念遠的詩歌就更多了。唐代先是開疆拓土,然後是守邊御胡,再後來是長期不休的削藩內戰,即便在其短促的盛世中,許多遊宦也遠赴京城或塞外求取功名。因此,唐詩的夜晚情思中,有相當多的篇章是表現懷鄉念遠情結的。

唐詩的夜晚情懷中,懷鄉包括故園之思、家人之思、故友之思等,尤以思念妻子為多;而念遠主要是閨婦對遊宦、經商或戍邊的丈夫的思念。

大中元年(847),牛黨清洗李黨,李黨骨幹之一鄭亞被迫出朝,南下桂州(今廣西桂林)任桂管都防禦經略使,作為李黨的已故另一骨幹王茂元女婿的李商隱(約813-約858年)隨鄭亞前往桂州幕府任職。次年夏,鄭亞再貶為循州刺史,李商隱也因此失去了官職,遂前往蜀中投靠唐憲宗駙馬、西川節度使杜悰。杜悰並不打算使用李商隱,而夏天雨季來臨,李商隱遂滯留蜀中直到初秋。職業無著,盤纏將盡,家人來信催問歸期,而初秋的蜀中依然大雨不停。呆在蜀中毫無疑義,回家又行不得,於是李商隱寫了一首《夜雨寄北》抒發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人生在外,節日和夜晚最容易思鄉。固然“每逢佳節倍思親”,但佳節是有限的;而寂寞的夜晚卻是一個連著一個,尤其是清冷的秋夜,更不用說是下著雨的秋夜了。李商隱的詩以用語綺豔瑰麗著稱,《夜雨寄北》這首詩也具備這個特點。秋夜巴山的雄渾,巴山雨夜的酣暢,水漫池沿的動感,西窗剪燭的溫馨,但是詩人用綺豔瑰麗的語言抒發懷人之情,其感染力就大幅度增強了。秋夜巴山的雄渾變成了壓抑,巴山夜雨的酣暢變成了思鄉情緒的傾瀉,水漫池沿的動感變成了親情無以訴說的尷尬,西窗剪燭的溫馨其實還“未有期”呢!

李商隱自幼隨牛黨領袖令狐楚讀書,跟令狐楚的兒子令狐陶非常友善,李商隱也正是因為這層關係才進士及第並走上仕途的。然而後來李商隱娶了李黨骨幹王茂元的女兒,得罪了繼承牛僧孺成為牛黨骨幹的令狐陶,從此身陷牛李黨爭的漩渦而不能自拔,仕途自然也就坎坎坷坷。從李商隱的詩歌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追求唯美的人,但是政治卻並不追求唯美,李商隱用藝術的直覺躋身牛李黨爭的漩渦中,他怎麼能不會受到傷害呢?不過,從人在中年的李商隱所寫的這首《夜雨寄北》來看,他已經累了,他最想做的事是趕緊回家,跟自己最親愛的人享受剪燭之樂的人倫之夜。

旅居在外的唐人於夜晚抒發自己懷人之情的作品數不勝數,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抒發了詩人長期遊宦在外的夜夜積壓的思鄉之情,所謂“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崔顥《黃鶴樓》抒發了詩人旅居武昌時“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懷人之情;馬戴《灞上秋居》則抒發了詩人落第後寓居長安灞上時,在落葉飄飄之夜思念家人以尋求安慰的情懷,即“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等等。

岑參的名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總結了盛唐時期讀書人獲取功名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從軍邊塞,立功授爵,這條途徑比起需要有權貴提攜的科舉考試要容易得多。詩人王昌齡(698-757)走的也是這條道路。在屢試進士不第之際,開元十二年(724),王昌齡攜帶著詩書和寶劍遠赴玉門關外從軍,通過建立軍功結識了權貴,十五年(727)遂中進士第,被授以祕書省校書郎。王昌齡在塞外除了吟詠了大量懷鄉的詩歌作品,還由己推人,為遠在關中或中原千千萬萬獨守空房等待夫君千里封侯的閨婦代言,寫她們的期望,更表達她們在寂寞難耐的夜晚對丈夫的綿綿思念之情。

王昌齡的《烏棲曲》吟道:“白馬逐朱車,黃昏入狹邪。柳樹烏爭宿,爭枝未得飛上屋。東房少婦婿從軍,每聽烏啼知夜分。”此詩雖小,內容卻非常豐富。前二句是閨婦想象著遠方的丈夫求取功名志在必得的傲人姿態,閨婦的心中雖然也有自豪之感,但是“黃昏”二字把遠方和她的閨房連在了一起,黃昏來臨,天各一方的二人必然要互相思念對方。中間二句以烏鴉比人,閨婦以有的烏鴉爭枝不得而飛上了屋頂,委婉的說出了自己對丈夫的規勸,那就是不必建立多大的軍功,隨便混個功名就是,其實這是閨婦思念丈夫的暗示,她期盼丈夫早日回家。後二句,閨婦聞鴉鳴則知夜半,說明她直到半夜都沒有入睡,而且日復一日如此以至於形成了慣性,唉,她一直在思念著遠方的丈夫呢。

《全唐詩》中表現閨婦於不眠之夜念遠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再如:沈佺期《獨不見》表現了閨婦對從軍已十年卻突然斷了音訊的丈夫的無所適從的思念,所謂“丹鳳城南秋夜長”;李白《子夜四時歌(秋歌)》中的閨婦在“長安一片月”的不寧靜的“萬戶搗衣聲”中,發出了“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的呼籲;杜甫《月夜》表現了兒女們不解離愁的閨婦對丈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的思念之情,而他正在長安謀生;等等。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其實,在兵役、勞役無比繁重的封建社會,廣大夫婦、母子、父子總是聚少離多的。在漫長的兩地分離的日子裡,有多少夜晚懷鄉的男子,就有多少夜晚念遠的妻子、父母和兒女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江畔何人初見月)

二、傷時惜身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對生命的短促耿耿於懷,為了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人們想盡了一切法子,最終都是徒勞。大約到了東漢初期,一部分頭腦開始清醒了的人們不再試圖實現長生,開始珍惜有限的現實歲月,這就是“惜時”。但是歲月如此有限,以至於一個人的一生實在難以做出多大的成就,何況疾病、戰爭和險惡的仕途還不放過有限的人生,這就是“憂身”。“惜時”和“憂生”的思想在“古詩十九首”中有非常鮮明的流露,此後,“惜時”和“憂身”成為文學史上兩個從未衰落的母題。

唐詩中的詩人們,白天忙於建功立業,忙於應酬招待,而在難以入睡的長夜裡,他們則會思考歲月和人生,痛惜時光在不經意間流逝,哀嘆自己久病不愈或身陷政治險境

張若虛(約647-約730年)是盛唐時期的重要詩人,雖然他只留下來兩首詩。他的名作《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五種意象為核心,描繪了一幅飄渺悠遠的春江月夜圖景,傳達了思親、追天、傷時等帶有哲學意味的情緒。而最能表現詩人傷時情懷的是這麼四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人類大概從誕生之處就開始望月了。遠古時代的人們不理解月緣何發光,緣何時圓時缺,不知道月暈是什麼東西,迷信思想使得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乃至封建社會前期的諸多制度都跟人們對月的神化思想相關。漢代,隨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模式的成熟,思想逐步解放了的人們開始把愛情附會到月亮上,此後,人們對月亮的思考越來越世俗化,《春江花月夜》正體現了唐人對月亮的帶有人生哲學色彩的思考。在沒有人類的時候,月亮就已經規律性的出現在江上的夜空中了,年復一年,直到今夜它還是老樣子。第一次站在江邊接受月光洗禮的人早就死去了,之後又有數不盡的這樣的死去的人。一代又一代這樣死去的人,他們的人生都是那麼卑微,以至於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盛唐是一個啟蒙的時代,開放的時代,令人躊躇滿志的時代,張若虛作為江邊最新的那個望月並接受月光洗禮的人,他為一代又一代虛度時光的月下古人感到惋惜,同時也為他自己作為所謂“吳中四士”蹉跎半生卻一事無成而痛苦,月光洩在詩人的頭上,他的頭髮顯得更加斑白了,詩人手拈鬢絲,心急如焚。

《全唐詩》中,感慨歲月流逝而人生蹉跎的夜晚情懷的作品時有出現,再如:劉希夷《代悲白頭吟》通過少女、老翁、鮮花、松柏等意象的疊加,引發了“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的思索;李商隱《樂遊原》通過詩人某個黃昏的遊園活動,發出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惜時的強烈呼籲;戴叔倫與故友久別重逢之際突然發現時光其實走得很急,所謂“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等等。

李賀(約791-約817)是中唐時期的重要詩人,其詩以善用神話傳說來託古諷今而被後人稱為“鬼仙之辭”。李賀的人生簡單而悲慘。他雖然是唐皇室遠支宗親,但是那時已經家道中落,然而他卻不能通過科舉考試光宗耀祖,因為父親名叫李晉肅,禮教不能容許李晉肅的兒子被人稱為好像同輩份的“李進士”。李賀自幼體形細瘦,身子羸弱,大小疾病如影相隨,他雖然在韓愈的關懷下於元和六年(811)得到一個從九品的官職奉禮郎,但是兩年後他卻因疾病纏身而不能升任工作,被迫辭官歸家,之後就一邊養病,一邊在寫作新詩的同時整理舊作。

創作加重了疾病,但是創作又是李賀的生命的全部寄託,一個秋天的傍晚,李賀在一首《詠懷》中描繪了自己的尷尬心態:“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整整一個白天李賀都在寫詩,直到黃昏時分才罷筆,點上蠟燭的一剎那,李賀在鏡子中看到了自己那開始發白了頭髮,這怎麼能不令他震驚呢?要知道,他才二十幾歲呢。李賀想起幼年時候的一個生日,父親的朋友們前來祝賀,他們看著李賀弱不經風的身體,為了吉利,全都用最美好的祝詞祝願他將來壽比南山,而今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李賀除了傷心就只能苦笑了。

為了自我安慰,在微弱的燭光下,李賀提筆又寫了一首小詩《馬詩》:“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渴望成仙得道的漢武帝從西域引進汗血馬養在宮中,精美的飼料和精心的餵養使得這些馬膘肥體碩,如同擴大版的豬一樣,漢武帝難道能靠這些豬載他上天去嗎?其實,李賀並不像漢武帝那樣渴望成為不死的仙人,他倒渴望自己能通過飲食長出漢宮中汗血馬那樣的體形,縱然呆在人間,好歹也得有個“知天命”的壽限吧。可憐的是,李賀終究沒能活到三十歲。

唐代詩人坐在燈下,常常感嘆疾病對自己健康的損害,憂心戰爭和仕宦生活對自己生命的摧殘,這類作品再如:杜甫《耳聾》描繪了自己因耳聾而聽不見猿啼和鳥叫的情形,以至於自己成為“猿鳴秋淚缺,雀噪晚愁空”那樣毫無感知能力的人了;陳陶《隴西行》揭示了邊關將士九死一生的命運和他們妻子獨守空房的命運,所謂“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白居易《蕭相公宅遇自遠禪師有感而贈》面對“宦途堪笑不勝悲,昨日榮華今日衰”的厄運,發出了“轉似秋蓬無定處,長於春夢幾多時”的遲暮之悲音;等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歲月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年年蘇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歲月的打磨下,人不知不覺就老了,夜深人靜時,回憶起渾渾噩噩,蹉跎歲月的前半生,人們怎麼不會傷感呢?而突如其來的疾病和坎坎坷坷的仕途又隨時可能提前奪去人們的生命。數千年來,何止只有唐人傷時惜身呢?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杜甫草堂)

三、入世憂國

唐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峰。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盛世有四個: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四大盛世,唐朝雖然佔了兩個,但是其時間跨度總共僅僅只有五十餘年,比起接近三百年的唐代的國祚來說,還是很短促的。

詩人處於盛世或衰世,看到的社會圖景是不一樣的,情懷也就不一樣。檢視唐詩的夜晚情懷,盛世時期的詩人多抒發自己熱愛時代,積極入世的情感,亂世、衰世時期的詩人們多抒發自己憂國情感。

開元十四年(726)秋,著名詩人張九齡(678-740)自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升任桂州(今廣西桂林)刺史兼嶺南按察使,詩人陸路轉水路趕赴嶺南。一天夜間,詩人藉著月色行舟於耒陽溪(在今湖南耒陽)上,因走錯了汊道循原水路迴轉。朗月高照,詩人並不為一時迷路而懊惱,相反,清幽的溪色山景還觸動了詩人的情思,他遂口占了五律《耒陽溪夜行》:“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秋天的關中正是涼氣侵人,落葉紛紛的時節,但在南國卻儼然春色未去的樣子。風靜月洩,夾岸樹木鬱鬱蔥蔥的耒陽溪不起一絲波瀾,詩人的船像在潤滑的綢子上滑行一樣。開元十四年正是“開元盛世”的巔峰時期,詩中輕舟夜行月下靜溪的畫面給人以祥和的感覺。耒陽溪白天畫舸如織,歌聲如醉的喧囂終於沉靜下來了,遊客們如今都在城邑中享受著萬家燈火的溫馨。詩人行舟的夜晚耒陽溪的狀態正是大唐盛世的寫照。

張九齡的故鄉是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曲江距離洪州要近於桂州,但是,對於在盛世中的儒者來說,懷鄉是可恥的。張九齡自長安二年(702)進士及第後,長期在京城任職,很少回故鄉。他從中書舍人外放洪州刺史才幾個月就再次履職桂州,這是朝廷對他的重用,這當然讓積極入世的張九齡意氣風發,所以當詩人行舟在故鄉曲江正北方向的耒陽溪上並將越來越遠離曲江時,他並不思鄉,在耒陽溪兩岸最容易引人思鄉的猿聲中,《耒陽溪夜行》以“不是別家愁”作結,把“開元盛世”與士大夫積極進取的心態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

唐人於夜晚描繪盛世中詩人積極入世的作品很多,再如:上官儀《奉和山夜臨秋》描繪了初盛唐時期“殿帳清炎氣,輦道含秋陰”的宮中的君臣和睦的景象;孟浩然《夜歸鹿門歌》描繪了“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的開元年間的繁忙的渡口夜景;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繪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盛唐邊疆盛景;等等。

天寶十四年(755)冬天開始爆發的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是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標誌。“安史之亂”爆發的最初二年,官軍節節敗北,大半個國土淪入叛軍手中。為了補充兵力,官軍抓完了壯丁,開始抓老人和孩子入伍,以至於廣大農村田地荒蕪,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遺貶為華州(今陝西渭南華州區)司戶參軍,他離開洛陽,前往華州任職,途徑陝州陝縣石壕村(今河南陝縣觀音堂鎮石壕村)投宿農家時,恰遇郭子儀部的士兵夜間抓丁,杜甫依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悲憤的寫下了著名的敘事詩《石壕吏》。

詩的前四句,四名主人公同時出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城邑里早已人去樓空,詩人只能借宿農村,農村又能有多少人煙呢?老翁逃遁,可見青壯年都當兵去了,為了掩護老翁遠逃,老婦出門應付。接下來十六句,詩描寫了老婦和吏卒的對話。從對話中我們可知,青壯年大多戰死在前線,下層人民連安葬他們的機會都沒有,還要繼續給前線提供兵源。而吏卒為什麼盛氣凌人呢?一方面,這是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使然,各級統治者欺壓老百姓早已成為習慣;另一方面,吏卒難以完成本次徵兵任務,所以他才嚇唬老婦,好讓老婦去充數。最後四句“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不僅僅是照應了開頭,交待了結局,其平靜的語氣更深化了主題——“語聲”已絕,看似一切已平靜下來了,誰知道詩人走後又會發生什麼呢?誰能保證明天夜裡老翁不會被抓去呢?

從來都沒有純粹的敘事詩,杜甫的詩更是如此。《石壕吏》在完完整整的敘事中熔鑄了詩人對“安史之亂”中人民群眾悲慘遭遇的同情,熔鑄了詩人對官吏在大亂之中仍然不知悔改而繼續凶神惡煞般壓迫人民群眾的憤慨之情,體現了詩人對國家未來走向的深深憂慮。

唐詩的夜晚情懷中,憂國的還有很多,再如:高適《燕歌行》描繪了“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鬥兵稀”年復一年的邊塞戰事;杜甫《哀江頭》描繪了詩人在淪陷區所處的“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的悲哀境地;薛能《題燈夜》借古代周穆王時徐偃王之亂表現了中唐衰世藩鎮割據的幹弱枝強的政治情勢;等等。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輝煌的幾十年的盛世處於唐代,而天寶之後的亂世、衰世長達一百五十多年,唐代才壽終正寢。建功立業是儒家的“家訓”,唐代詩人們在盛世時期大多能積極入世,或苦讀五經以參加科舉考試,或邊關從軍以開疆拓土,所以他們的夜晚情懷是高亢的。但是,在更加漫長的亂世、衰世中,詩人們成為社會的邊緣群體,他們的所學派不上用場,他們不僅難以實現治國救民的夙願,他們有時候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主宰,因此他們的夜晚情懷就會呈現出憂國的特徵來。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月下長安)

唐詩的分類研究興起於清代,至今未艾。唐詩中的雲煙情懷、水草情懷、白帆情懷、闌干情懷、客居情懷、廟宇情懷等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在本文中,我探討了唐詩中的夜晚情懷。唐詩的夜晚情懷主要有三類: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當然,相較於其他文學體裁,詩歌是社會生活更集中的反映,唐詩中的夜晚情懷之所以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正是唐代社會面貌忽盛忽衰的反映,正是詩人們的人生因社會變遷而呈現出不同面貌的反映。


董元奔|唐詩中的夜晚情懷:懷鄉念遠,傷時惜身,入世憂國

【作者簡介】董元奔,1971年生於江蘇宿遷。傳統文化學者,網絡知名作家,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江蘇省著名輔導工作者。學業主攻唐宋文學,兼涉文史哲諸領域。


【說明】正文插圖來自頭條免費圖庫。

編輯:董堯、霜嬋、豐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