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情詩王子的落寞

李商隱 白居易 令狐楚 詩歌 美景的圖片 2017-04-30

李商隱:情詩王子的落寞

年年歲歲花相似,花開易見落難尋

李商隱:情詩王子的落寞

有的人生來桀驁不馴,他們汪洋恣肆又不拘一格的才華,連老天都嫉妒。某一時刻,我們也會在平淡如昨的生活裡,對他們的故事輕輕訝異一下:哦?!

就像王家衛,這個時刻戴著墨鏡扮酷的大叔,在垃圾片氾濫”鉅作”迭出的大環境裡,總是不溫不火,小雞燉蘑菇般咕嘟咕嘟好幾年,才出來一部作品。

他拍的片子,一般人看不懂。並且你越是看不懂,卻越是想要去看。

都說文藝片的市場行情不好,他偏偏就要拍出個《重慶森林》;都說武俠片在沒落,他偏偏打磨8年,用《一代宗師》震到你虎口發麻。

但並非每個恃才傲物的人,都會像王家衛一樣幸運,比如今天要說的李商隱。

常常想,要是李商隱生活在今天,他會是什麼呢?

文壇巨擘?微博大V?還是電商奇才?但絕對不會再是一個落魄文人。

— 壹 —

同樣生活在動盪混亂的晚唐,李商隱的境遇可遠遠不如白居易:

雖然都是才華橫溢的詩人,但白居易年少中舉,並且官運一直不差,而李商隱要麼是做幕僚,要麼是八九品的鎮長之類的閒職。

並且白居易晚年閒適多金,是典型的鑽石王老五,但可憐的李商隱到死都是飢寒交迫。

誰會想到,最會寫朦朧詩的李商隱,他的生活竟然也是一片朦朧,而且這種悲慘的朦朧,從始至終籠罩著他。

3歲左右,李商隱跟隨老爸李嗣從河南老家搬到江浙一帶,在老爸的輔導下,他“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堪稱神童;

但不到10歲,老爸李嗣溘然去世,家裡的頂樑柱轟然坍塌,李商隱不得不跟隨母親返回河南老家,從此過上艱苦清貧的生活。

而作為家中長子,少年李商隱又必須承擔起頂立門戶的責任,不得不“傭書販舂”,替人抄寫文書掙錢補貼家用。

清貧的環境此時並沒有打倒李商隱,他跟隨一位精通古文寫作的堂叔看書學習,並且很快在駢體四六文中獨擅一枝——

16歲時就憑藉《才論》《聖論》兩篇雄文(可惜這兩篇已經遺失),而備受當時的文人士大夫推崇。

李商隱:情詩王子的落寞

並且也由於此項神技能,使得他有幸結識了生命中兩個貴人:令狐楚、白居易。

當時在朝廷頗有權勢的令狐楚,對李商隱的文才很是看重,親自輔導李商隱學習駢體文寫作(這個令狐楚不僅僅身居高位,而且有真才實學,他的駢文與韓愈的古文、杜甫的詩歌,在當時並稱“三絕”),並讓李商隱和自己的兒子令狐絢一起交遊,後來又招納商隱進入自己的幕僚團隊,並“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鼓他進京趕考。

所以在這段時間,李商隱雖然屢次趕考失敗,但對於令狐楚的知遇之恩,還是深深感激的。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

自蒙夜半傳書後,不羨王祥有佩刀。

在這首17歲時草就的《謝書》一詩中,李商隱表達的不僅僅是對令狐楚的感激,還有他滿腹才華的躊躇大志。

— 貳 —

但造化弄人,24歲好不容易中舉,恩師令狐楚卻病逝。

迫於生計,李商隱拜別令狐家族,受聘於一位叫王茂元的節度使。

頗有喜劇性的是,因為商隱大哥才華太盛,導致王茂元對他也是相見恨晚,在得知他仍舊單身後,很快就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但這個乘龍快婿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做。也正是因為這樁婚姻,讓李商隱稀裡糊塗捲入了晚唐著名的“牛李黨爭”漩渦中,從而斷送了自己的仕途。

注: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屬“李黨”成員,而令狐楚父子屬於“牛黨”,由於這樁婚姻,李商隱既是李黨的女婿,又是牛黨的愛徒,處境尷尬至極。

之後長達20年的宦途生涯,不管是牛黨還是李黨得勢,李商隱都是毫無意外地被排斥和邊緣化。

李商隱一度苦悶彷徨,以至於常常觸景生情,聽見夏日蟬鳴,他嫌聒噪: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將屢次考不中的憤懣,與朝廷的冷漠和制度的腐敗歸結在一起,感覺自己就像是那個獨自哀鳴的蟬。說到這裡似乎還不解氣,又補充到: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對外求不得,對內不得求,人生的苦悶與彷徨,讓曾經的躊躇大志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笑話。

— 叄 —

給他致命一擊的是在他38歲那年(公元851年),一度陪伴他體諒他的妻子王氏,在夏初因為過度勞累病逝。

這個曾經為他放棄富貴榮華換上荊釵布裙的妻子,這個一心操持家庭照料他的賢惠愛人,就這麼在飢寒交加的困頓中離他而去。由於仕途不得志,一度聚少離多的愧疚和無奈,讓李商隱更是自責悔恨不已。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

這個一度被誤以為是歌頌教師的金句,卻是當時李商隱心中思念亡妻的苦楚寫照,同時也一語成讖,印證了他後半生的艱辛生活。

物什依舊,只是佳人不在。遙憶音容笑貌,只剩殘燈孤影作伴,悽悽長夜,今後相見唯在夢裡。

李商隱:情詩王子的落寞

妻子王氏的病逝,讓李商隱對此生的仕途不再報取希望,但對妻子的追憶和緬懷,卻如涓涓細流般延綿不絕。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春心莫共花爭花,一寸相思一寸灰。

相思就像毒藥,蝕骨入髓;時間恰似流沙,指尖成灰。李商隱後期的詩作裡大多充盈著對亡妻的忠貞懷念,讀來愴然感傷,多有不忍(在這一點上,約800年後另一位橫空出世的率性才子納蘭性德,和李商隱到有幾分相似)。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類似於這樣的無題詩作,完全打破“詩以言志“的原有準則,朦朧的意境難以捉摸,讓後人又愛又恨,“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其實在當時的處境下,李商隱又何嘗不是有苦難言呢?滿腹才華得不到施展,為了生計終年奔波,家徒四壁愛妻病亡,仕途無望日漸終老……沒有一件事能夠讓他欣慰愉悅的。

— 肆 —

李商隱此生最榮耀的事情,莫過於幫白居易撰寫了墓誌銘,這在當時是引得朝野上下轟動的爆炸性事件。

公元829年,白居易在洛陽任河南省長,與令狐楚因詩文結交,並經常聚會遊玩,甚至幾天不見還還肉麻地思念:

唯是相君忘未得,時思漢水夢巴山。

在這期間,作為令狐楚的得意愛徒,李商隱自然也被引薦給白居易認識。

前面有提過,李商隱早起因為《才論》《聖論》兩篇雄文早已聞名於文化圈,所以老白對李商隱也是相見恨晚:哦,原來你就是李商隱啊。

李商隱:情詩王子的落寞

一方面作為落魄才子,李商隱誠惶誠恐自卑不已,但另一方面白居易對李商隱的詩文推崇備至,甚至說:

可惜我今生沒有時間和你多切磋詩文了,但願我死後投胎做你的兒子吧。

有人說,這可能是老白的官場戲言。但是,老白也是有真性情的。而且在他死後,就真的委託李商隱為他撰寫了墓誌銘。

公元846年,75歲的白居易在洛陽去世,皇帝唐宣宗不但追贈尚書右僕射,聖賜諡號“文”,甚至還寫詩悼念: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這樣一個連皇帝都重視喪葬儀式上,能夠啟用官職卑微的李商隱來撰寫墓誌銘,實在是讓當時朝野上下著實震驚了一把。

而讓人忍俊不禁的是,天有巧合,公元846年,也就是白居易去世那一年,李商隱的大兒子出生。

出於敬意,李商隱還真把自己兒子喚作白老。

遺憾的是,這個大兒子卻生性愚鈍,絲毫沒有繼承李商隱的敏捷才思。直到聰明伶俐的小兒子出生,大家才開玩笑說:原來白居易老先生投在這一胎啊。

拿現在的標準來看,李商隱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少女殺手,用他走心的詩。並且,絕對比什麼“18歲給我一個姑娘”之類的文字要高出好幾個逼格。

可惜的是,義山大哥雖然寫的一首好詩,但他畢生追求的仕途和愛情,統統遠遁而去。他也始終沒能走出自己的詩裡,也或者,他更喜歡活在自己的情詩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