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保護中國森林精華

全國天然林保護範圍分佈圖

天保工程:保護中國森林精華

雲霧群山 李晶攝

天然林是由天然下種、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按退化程度,可以大致分為原生林、次生林和疏林。天然林是結構最複雜、群落最穩定、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態功能最強的陸地生態系統。

在人類歷史上,凡是森林尤其是天然林蔥鬱的地方,必是一派水草豐美、農業豐產、經濟文化繁榮的和諧盛景。反之,缺乏天然林庇護,必是一派風沙肆虐、乾旱頻仍、經濟遲滯、文明凋敝的衰敗景象。

天然林是森林資源的主體。我國現有天然林29.66億畝,佔全國森林面積的64%、森林蓄積量的83%以上,在維護淡水安全、國土安全、物種安全、氣候安全,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衛星觀測到,過去20年,地球表面共新增植被約5.18億公頃,增加了5%,中國佔全球新增植被的25%。林業生態工程主導了中國增量。20年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就是保障中國森林資源恢復、增長的重要力量。森林的擴大總量、控制減量、提升質量在天然林保護工程中得以全面體現。

實踐證明,天然林保護是黨中央、國務院總攬全局、站在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一項順應天時、符合民意,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偉業,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限伐禁伐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20年,國內生產的木材絕大部分來自天然林,東北、西南、西北三大國有林區和華中、中南兩大集體林區每年提供的木材約佔全國木材總量的70%-80%。1997年,全國商品材產量中天然林佔到61%,國有林區135個森工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材,天然林佔比為98%。

1998年,長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洪水肆虐。洪水剛退,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停止對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的採伐,有計劃地對東北地區的天然林實行禁伐和限伐,同時採取飛播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還林等手段儘快恢復林草植被的決定,並在雲南、四川、重慶、貴州、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和海南等12個省(區、市)開始了天然林保護工程試點。

試點兩年後,2000年底,國務院批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工程全面啟動,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據統計,天保工程一期累計少砍木材2.2億立方米,森林面積淨增1.5億畝,森林蓄積淨增7.25億立方米,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增加了3.7個百分點。

2010年12月29日,國務院第138次常務會議決定,2011-2020年,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為保護南水北調重要水源地,工程實施範圍在天保一期基礎上,增加了丹江口庫區的11個縣(市、區)。

2014年4月1日起,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繼續執行停伐的基礎上,龍江森工集團和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全面停止了木材商業性採伐。2015年4月1日起,內蒙古、吉林、長白山森工集團全面停止了木材商業性採伐。與此同時,河北省也納入了停伐範圍試點。

限伐、停伐措施讓天然林資源持續增加。根據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對比第七次清查,天保工程區天然林面積增加了2835萬畝,佔全國天然林面積增加總量的88%;天然林蓄積增加了5.46億立方米,佔全國天然林蓄積增加總量的61%;全國生態功能等級為好的天然喬木林面積增加了4920萬畝,增幅達19%。天保工程對全國森林資源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

生態恢復

天然林結構複雜、枯枝落葉層厚、土壤孔隙大,蓄水能力是人工林的3倍左右。據研究,25年生的天然林每小時可吸收降雨量150毫米,而草地及裸露地每小時只可吸收5毫米-10毫米。我國通過實施天保工程,三峽庫區2010年水土流失總面積比2000年減少1312平方公里,黃河含沙量每立方米減少1.92公斤,實現了保護生態的根本要求。

天保工程實施前,由於天然林不斷減少和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我國高等野生植物物種中有15%-20%處於瀕危狀態,44%的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天保工程實施後,有效保護了全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和65%的高等植物種群。保護森林尤其是保護天然林,就是保護物種資源,就是保護最珍貴的自然遺產。

經過20年的保護培育,天保工程區退化的森林植被逐步得到恢復和重建。東北虎和東北豹在中國境內的數量由天保工程初期(1998-1999年)中俄美三國專家聯合調查的12-16只和7-12只恢復到現在的36只和48只以上。海南長臂猿從天保工程前的7-9只恢復到現在的29只。普氏原羚在青海湖周邊數量由上世紀80年代的不足300只恢復到現在的近2000只。全國天保工程區許多地方已消失多年的狼、狐狸、金錢豹、鷹、梅花鹿、錦雞等飛禽走獸重新出現,為國家未來發展保存了生物基因和戰略資源。

相對於人工林,天然林具有更強的吸碳固碳和減緩氣候變化能力。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全國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84.27億噸,其中80%以上的貢獻來自於天然林。

經濟轉型

天然林停伐初期,林區陷入“兩危”困境,林場銷售收入為零,林區經濟急轉直下,許多林場職工無事可做。

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深入實施,各地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優化,特色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實現了從依靠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建設和依託林區資源綜合發展的轉變,一二三產業比由2003年的86∶3∶11調整為2017年的37∶28∶35,林區造血功能明顯增強。職工就業從過去採伐、運輸、加工等崗位轉向管護、造林、撫育、種苗、林下經濟、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多種經營開發等多元化就業崗位。

天保工程有力地支持了國家扶貧攻堅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長江、黃河流域天保工程區通過森林管護、營造林生產等項目帶動數十萬林農就近就業。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利用天保工程政策優勢,因地制宜,創新發展了生態旅遊、森林生態食品、生物醫藥、森林康養等六大產業。食用菌、野生漿果、山野菜、北藥精深加工等綠色產業已成為林區經濟新的增長點。建成全民創業示範基地182個,成功創建第一批“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積極推動“互聯網+營銷”戰略,全民創業電商產業園也已投入運營。目前,全區自建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交易額超過9800萬元,平臺帶動就業近2000人。

全面停伐以來,天然林的恢復、增長也為林區經濟轉型帶來了新的生機。一些森工企業已徹底擺脫了獨木經濟,依託森林資源順利轉型發展綠色經濟。

民生改善

在天保工程啟動之初,國家就制定了針對企業社會性支出和職工生計問題的資金投入政策,在天保工程區實現了國有林區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有效解決了在冊職工的社會保障問題。

工程實施以來,國家投入一直堅持動態管理原則,隨著工程建設不斷深入,投入標準也在不斷調整。2017年,中央1號文件對“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補助政策”作出明確部署。中央財政對國有林按照每立方米補助1000元,對重點國有林區每個林業局安排社會運行支出補助1500萬元,對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天然商品林按照每畝每年15元獎勵補助的政策,將全國天保工程之外的國有天然林全部納入停止商業性採伐補助範圍,並啟動湖南、江西等8個省區集體和個人天然商品林停伐獎勵補助試點。

無論森工企業還是地方政府,無論企業職工還是林農,天保工程的資金支持是中央政府用輸血的方式緩危解困。下了山的“森老虎”,近10萬名林業職工解決了“吃飯問題”。工程區95.6萬富餘職工得到妥善安置,67萬人員長期穩定就業。國有林區職工的年均工資由2010年的1.8萬元提高到目前的4.7萬元,年均漲幅達20%。國有林業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棚戶區改造項目安排中央投資181億元,惠及林區職工120.5萬戶。飲水安全項目解決了林區68.1萬人安全飲水問題。林區社會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有效改善了職工的生活環境,林區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上升。

林區改革

全國4855個國有林場,其中1/3在天保工程區。隨著天然林保護擴大到全國,全國有天然林資源的國有林場都納入了天然林保護政策支持範圍,為國有林場強化森林管護主體職責提供了重要支撐。各森工企業也進入了改革轉型的加速期。在天保工程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撐下,重點國有林區和國有林場通過剝離企業社會職能,化解企業債務,不斷減員增效,實施了向公益性事業單位的轉制,進一步強化了森林經營和管護主體職責,推動並保障了“四分開”改革的順利進行。

內蒙古森工集團已剝離全部社會職能。吉林、長白山森工集團完成了林區教育、公檢法等職能移交。龍江森工成立了集團有限公司,所承擔的政社性職能全部剝離。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正在進行林區檢察院、法院移交。

天保工程實施20年來,從最初全面保護、有序停止天然林採伐,到嚴格保護、禁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再到目前,我國26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國有天然林及江西、福建等16個省(區)的集體和個人天然商品林全部納入保護範圍。中國森林資源的精華納入國家層面得到全面保護,“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的目標已基本實現。中國森林資源的精華,多重功能在持續發酵,森林的多樣性作用正在不斷髮揮。

2017年10月,“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被寫進黨的十九大報告。2019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審議通過了《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方案》指出,“天然林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中一項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關鍵性的重大任務”,標誌著我國天然林保護事業整體進入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邁上了新臺階。

【數據說話】

■一期工程

規劃期為2000-2010年,總投資962億元,其中中央投資784億元,建設任務包括兩大部分:在長江上游和黃河上中游地區,年減少商品木材產量1239萬立方米,使9.17億畝森林得到切實保護,新增森林面積1.3億畝,使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7.52%提高到21.24%;在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年調減木材產量751.5萬立方米,使4.95億畝森林得到有效管護。

■二期工程

規劃期為2011-2020年,總投資2440.2億元,其中中央投資2195.2億元。主要目標:到2020年,新增森林面積7800萬畝、森林蓄積11億立方米、碳匯4.16億噸;工程區水土流失明顯減少,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同時為林區提供就業崗位64.85萬個,基本解決轉崗就業問題,實現林區社會和諧穩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