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屏障——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側記

築牢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屏障——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側記

岱海湖風光 邢俊峰 攝

綠色,是勃勃生機,是詩情畫意,是自然的底色,也是烏蘭察布永恆的追求。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我市橫跨“三北”地區,是京津晉冀進入內蒙古的“門戶”,特殊的地理區位,賦予了烏蘭察布為京津地區阻沙源、擋風源、保水源的特殊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對自治區提出了“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殷切期望。守護好祖國北疆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淨,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我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實踐。

為了這份使命與擔當,自2000年起,隨著西部大開發號角的吹響,黃河上中游退耕還林(草)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天然林保護工程等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在我市相繼啟動實施,市委政府帶領各族幹部群眾開展了規模宏大的生態建設活動,全市處處是造林綠化的主戰場,呈現出“漫山遍野增綠,鋪天蓋地造林”的態勢。截至2018年底,國家連續累計投入我市林業生態資金130多億元,累計完成林業生態建設面積2100多萬畝,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量實現“雙增長”。全市林業用地面積達到3940萬畝,森林面積達到1911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1296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達到23.46%。與此同時,全市風蝕沙化和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大風和沙塵天氣也逐漸減少減弱,大風日數由每年28天減少到19天,沙塵暴日數由每年3天減少到不足一天,有的地區已形成良性循環的小氣候。

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政府堅持“生態立市”理念,大力實施以通道綠化、城鎮及周邊綠化、村屯綠化和廠礦園區綠化為主的地方重點區域綠化工程,把林業發展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各級都建立和完善了林業生態建設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把造林綠化作為“一把手”工程,列入年度幹部實績考核內容嚴格考評,相繼開展了全面禁牧、萬畝生態園和特色經濟林建設等林業生態建設重點工作。全市以構建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示範區為目標,緊緊依託國家重點工程,將荒山治理與身邊增綠相結合,在人口聚集的地方多植樹,優先綠化與群眾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區域,特別是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和五城聯創工作,重點推進道路兩旁、村莊前後、園區內外、城鎮周邊等重點區域的造林步伐。到2018年,全市地方累計投資近200億元,完成綠化面積169萬多畝。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之後確立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兩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建設,2017—2018年新增經濟林面積近20萬畝,為農牧民特別是貧困戶增收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經過短短几年,中心城區成為“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園林生態城市,烏蘭察布的樹多了、路寬了、城市更美了。此外,原北京軍區在商都縣和集寧區建立了軍民義務植樹基地,軍民攜手完成造林5.5萬畝和4.5萬畝,為構築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樹立了成功典範。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市積極推進林草生態扶貧工作。截至目前,已通過聘用護林員參與生態管護工作等生態扶貧措施實現了脫貧1萬人的目標;且通過新一輪退耕還林、林草產業、參與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帶動了8000多戶貧困戶實現增收。此外,全市每年有6.3萬貧困人口享受國家公益林政策補貼,年人均享受補貼達100元;1.3萬戶貧困戶享受禁牧補助政策補貼,年戶均享受補貼507元;252戶貧困戶享受草畜平衡獎勵政策補貼,年戶均享受補貼5625元。

在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的同時,我市還建立起建設與管理並重、營林與護林合一的長效機制,加強了防火、禁牧、徵佔用林地管理等工作,制定出臺了《烏蘭察布市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辦法》;組織開展了“林業系統管理的自然保護區集中整改行動”;加大了毀林開墾案件查處力度,切實保護了全市的森林生態資源。

今天的烏蘭察布,花在城中、城在林中、水繞城邊,構築起堅實的北疆綠色生態屏障。林業生態文明建設中種下的樹木猶如一串串綠色的音符,演奏出和諧發展的生態樂章。(全媒體記者 史澤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