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曾經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源
這片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曾經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源
這片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曾經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源
這片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曾經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源
這片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曾經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源
這片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曾經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源
這片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曾經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源
時光雲廊
1/6 如今的三伏天,全國人民都置身於悶熱中,而離北京僅280公里的塞罕壩,是近年來北京人消暑旅遊的熱門去處,每年夏天是塞罕壩最美的季節: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落葉松、樟子鬆,把每一片山頭坡地染成深淺不同的綠色
2/6 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隨著清王朝歷史的推移,因吏治腐敗和財政頹廢,內憂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
3/6 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場面而不復存在。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高原荒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圖為1962年前後的塞罕壩
4/6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塞罕壩就大力植樹造林,為首都北京的防風固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62 年,原林業部在這裡建立塞罕壩機械林場,原專屬承德三個林場的242名幹部職工和127名大中專畢業生從全國18個省市被抽調至此,他們平均年齡不到24歲。圖為當年機械造林現場。
5/6 經歷了連續兩年的失敗,年輕人們在遍地沙石的高原上自己育苗,將造林成活率從 8%提升至90%,塞罕壩在55年間、歷經三代人的辛勤耕耘,完成了從樹木稀疏、人跡罕至的荒原,到建起112萬畝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的華麗轉身。
6/6 如今,塞罕壩的百萬畝林海,可謂是守護首都北京的最後一道綠色防線,擋住了烏蘭布和、渾善達克等沙地的南侵,將這裡從一片荒原建設成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和避暑勝地。圖為渾善達克沙漠和塞罕壩林場的交界。這裡,阻擋了渾善達克沙漠的南侵。隨著生態不斷優化,遠處沙漠也越顯綠色
2017-08-27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