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
"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62天


01


最近,林心如在社交網站上,晒了自己手拿學生證的照片。


"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62天


01


最近,林心如在社交網站上,晒了自己手拿學生證的照片。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隨後,有媒體證實林心如讀的是,臺灣世新大學碩士專班。


事件上熱搜後,評論區卻留下了無數嘲諷。


“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去讀碩士,我想我也可以讀博士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真的”;“這學校在臺灣都不算一流,臺灣的大學考零分都能上,還有臉出來顯擺,有本事考個內地名牌大學MBA”;.......

實在太酸了。


說實話,我不認為,以林心如現在的地位和年紀,還需要靠學歷給自己加分。


也完全沒可能為了所謂的學霸人設,假裝去讀書鍍金。


這些嘲諷,更像是無腦黑,和滿滿的酸葡萄心理。


其實,不管林心如讀碩士,是為了什麼,至少她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而這件事,不應該成為大家嘲笑她的點。


當然,我寫這件事,也不是為了稱讚林心如有多上進,多正能量。


而是想說,我們不應該去嘲笑,每一個珍惜,或是主動創造受教育機會的人。


好像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明白一件事:


普通人的人生,會抵達什麼樣的高度,最關鍵的就是教育


02


  • 讀書,是你跨越階層最快捷的途徑。

每年高考前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都會被人反覆提及。


有人拿高考狀元中,出身城市和農村的比例,來一再佐證這一論調。


但事實上,儘管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弊端,但它依然是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項考試。


即使概率再低,受教育,也依然是普通人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最快捷途徑。


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教育的受益者。


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還有機會。


英國那部著名的紀錄片《56UP》,用56年跟蹤紀錄,14個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


證明了,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


在中國,導演鄭瓊,也做了相似的一部紀錄片,叫《出·路》。


她跟蹤拍攝了農村孩子,小鎮青年,城市少女的人生十年,讓我們看到了3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62天


01


最近,林心如在社交網站上,晒了自己手拿學生證的照片。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隨後,有媒體證實林心如讀的是,臺灣世新大學碩士專班。


事件上熱搜後,評論區卻留下了無數嘲諷。


“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去讀碩士,我想我也可以讀博士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真的”;“這學校在臺灣都不算一流,臺灣的大學考零分都能上,還有臉出來顯擺,有本事考個內地名牌大學MBA”;.......

實在太酸了。


說實話,我不認為,以林心如現在的地位和年紀,還需要靠學歷給自己加分。


也完全沒可能為了所謂的學霸人設,假裝去讀書鍍金。


這些嘲諷,更像是無腦黑,和滿滿的酸葡萄心理。


其實,不管林心如讀碩士,是為了什麼,至少她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而這件事,不應該成為大家嘲笑她的點。


當然,我寫這件事,也不是為了稱讚林心如有多上進,多正能量。


而是想說,我們不應該去嘲笑,每一個珍惜,或是主動創造受教育機會的人。


好像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明白一件事:


普通人的人生,會抵達什麼樣的高度,最關鍵的就是教育


02


  • 讀書,是你跨越階層最快捷的途徑。

每年高考前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都會被人反覆提及。


有人拿高考狀元中,出身城市和農村的比例,來一再佐證這一論調。


但事實上,儘管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弊端,但它依然是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項考試。


即使概率再低,受教育,也依然是普通人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最快捷途徑。


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教育的受益者。


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還有機會。


英國那部著名的紀錄片《56UP》,用56年跟蹤紀錄,14個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


證明了,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


在中國,導演鄭瓊,也做了相似的一部紀錄片,叫《出·路》。


她跟蹤拍攝了農村孩子,小鎮青年,城市少女的人生十年,讓我們看到了3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這3個人中,青年徐佳的人生軌跡,很有代表意義。


徐佳的老家村子裡,務農或打工,是最常見的兩種人生選擇。


但幸運的是,他的父母都非常重視教育,父親去世前讓他:“爬都要爬到大學去”。


媽媽則告訴他:“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62天


01


最近,林心如在社交網站上,晒了自己手拿學生證的照片。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隨後,有媒體證實林心如讀的是,臺灣世新大學碩士專班。


事件上熱搜後,評論區卻留下了無數嘲諷。


“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去讀碩士,我想我也可以讀博士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真的”;“這學校在臺灣都不算一流,臺灣的大學考零分都能上,還有臉出來顯擺,有本事考個內地名牌大學MBA”;.......

實在太酸了。


說實話,我不認為,以林心如現在的地位和年紀,還需要靠學歷給自己加分。


也完全沒可能為了所謂的學霸人設,假裝去讀書鍍金。


這些嘲諷,更像是無腦黑,和滿滿的酸葡萄心理。


其實,不管林心如讀碩士,是為了什麼,至少她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而這件事,不應該成為大家嘲笑她的點。


當然,我寫這件事,也不是為了稱讚林心如有多上進,多正能量。


而是想說,我們不應該去嘲笑,每一個珍惜,或是主動創造受教育機會的人。


好像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明白一件事:


普通人的人生,會抵達什麼樣的高度,最關鍵的就是教育


02


  • 讀書,是你跨越階層最快捷的途徑。

每年高考前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都會被人反覆提及。


有人拿高考狀元中,出身城市和農村的比例,來一再佐證這一論調。


但事實上,儘管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弊端,但它依然是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項考試。


即使概率再低,受教育,也依然是普通人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最快捷途徑。


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教育的受益者。


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還有機會。


英國那部著名的紀錄片《56UP》,用56年跟蹤紀錄,14個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


證明了,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


在中國,導演鄭瓊,也做了相似的一部紀錄片,叫《出·路》。


她跟蹤拍攝了農村孩子,小鎮青年,城市少女的人生十年,讓我們看到了3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這3個人中,青年徐佳的人生軌跡,很有代表意義。


徐佳的老家村子裡,務農或打工,是最常見的兩種人生選擇。


但幸運的是,他的父母都非常重視教育,父親去世前讓他:“爬都要爬到大學去”。


媽媽則告訴他:“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徐佳沒有特別好的天賦,第一次高考失敗後,徐佳選擇復讀。


誰知第二年,他又考了個一模一樣的分數。


"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62天


01


最近,林心如在社交網站上,晒了自己手拿學生證的照片。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隨後,有媒體證實林心如讀的是,臺灣世新大學碩士專班。


事件上熱搜後,評論區卻留下了無數嘲諷。


“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去讀碩士,我想我也可以讀博士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真的”;“這學校在臺灣都不算一流,臺灣的大學考零分都能上,還有臉出來顯擺,有本事考個內地名牌大學MBA”;.......

實在太酸了。


說實話,我不認為,以林心如現在的地位和年紀,還需要靠學歷給自己加分。


也完全沒可能為了所謂的學霸人設,假裝去讀書鍍金。


這些嘲諷,更像是無腦黑,和滿滿的酸葡萄心理。


其實,不管林心如讀碩士,是為了什麼,至少她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而這件事,不應該成為大家嘲笑她的點。


當然,我寫這件事,也不是為了稱讚林心如有多上進,多正能量。


而是想說,我們不應該去嘲笑,每一個珍惜,或是主動創造受教育機會的人。


好像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明白一件事:


普通人的人生,會抵達什麼樣的高度,最關鍵的就是教育


02


  • 讀書,是你跨越階層最快捷的途徑。

每年高考前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都會被人反覆提及。


有人拿高考狀元中,出身城市和農村的比例,來一再佐證這一論調。


但事實上,儘管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弊端,但它依然是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項考試。


即使概率再低,受教育,也依然是普通人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最快捷途徑。


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教育的受益者。


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還有機會。


英國那部著名的紀錄片《56UP》,用56年跟蹤紀錄,14個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


證明了,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


在中國,導演鄭瓊,也做了相似的一部紀錄片,叫《出·路》。


她跟蹤拍攝了農村孩子,小鎮青年,城市少女的人生十年,讓我們看到了3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這3個人中,青年徐佳的人生軌跡,很有代表意義。


徐佳的老家村子裡,務農或打工,是最常見的兩種人生選擇。


但幸運的是,他的父母都非常重視教育,父親去世前讓他:“爬都要爬到大學去”。


媽媽則告訴他:“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徐佳沒有特別好的天賦,第一次高考失敗後,徐佳選擇復讀。


誰知第二年,他又考了個一模一樣的分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命運彷彿在和他開玩笑,經歷兩次復讀,他開始恐懼失敗,出現冒汗、手抖、走神、做不了試題等問題。


他甚至想過輕生。


好在,他最終挺過了第2次復讀,過了二本線,考上大學。

"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62天


01


最近,林心如在社交網站上,晒了自己手拿學生證的照片。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隨後,有媒體證實林心如讀的是,臺灣世新大學碩士專班。


事件上熱搜後,評論區卻留下了無數嘲諷。


“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去讀碩士,我想我也可以讀博士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真的”;“這學校在臺灣都不算一流,臺灣的大學考零分都能上,還有臉出來顯擺,有本事考個內地名牌大學MBA”;.......

實在太酸了。


說實話,我不認為,以林心如現在的地位和年紀,還需要靠學歷給自己加分。


也完全沒可能為了所謂的學霸人設,假裝去讀書鍍金。


這些嘲諷,更像是無腦黑,和滿滿的酸葡萄心理。


其實,不管林心如讀碩士,是為了什麼,至少她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而這件事,不應該成為大家嘲笑她的點。


當然,我寫這件事,也不是為了稱讚林心如有多上進,多正能量。


而是想說,我們不應該去嘲笑,每一個珍惜,或是主動創造受教育機會的人。


好像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明白一件事:


普通人的人生,會抵達什麼樣的高度,最關鍵的就是教育


02


  • 讀書,是你跨越階層最快捷的途徑。

每年高考前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都會被人反覆提及。


有人拿高考狀元中,出身城市和農村的比例,來一再佐證這一論調。


但事實上,儘管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弊端,但它依然是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項考試。


即使概率再低,受教育,也依然是普通人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最快捷途徑。


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教育的受益者。


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還有機會。


英國那部著名的紀錄片《56UP》,用56年跟蹤紀錄,14個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


證明了,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


在中國,導演鄭瓊,也做了相似的一部紀錄片,叫《出·路》。


她跟蹤拍攝了農村孩子,小鎮青年,城市少女的人生十年,讓我們看到了3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這3個人中,青年徐佳的人生軌跡,很有代表意義。


徐佳的老家村子裡,務農或打工,是最常見的兩種人生選擇。


但幸運的是,他的父母都非常重視教育,父親去世前讓他:“爬都要爬到大學去”。


媽媽則告訴他:“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徐佳沒有特別好的天賦,第一次高考失敗後,徐佳選擇復讀。


誰知第二年,他又考了個一模一樣的分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命運彷彿在和他開玩笑,經歷兩次復讀,他開始恐懼失敗,出現冒汗、手抖、走神、做不了試題等問題。


他甚至想過輕生。


好在,他最終挺過了第2次復讀,過了二本線,考上大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再次拍攝時,他臨近畢業,由於非重點大學畢業,徐佳的工作找得十分艱辛。

去保險公司實習,廣投簡歷,購置了襯衫西裝皮鞋,到處去面試。


終於,大半年後,他成功進入了一家電力公司工作。


"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62天


01


最近,林心如在社交網站上,晒了自己手拿學生證的照片。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隨後,有媒體證實林心如讀的是,臺灣世新大學碩士專班。


事件上熱搜後,評論區卻留下了無數嘲諷。


“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去讀碩士,我想我也可以讀博士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真的”;“這學校在臺灣都不算一流,臺灣的大學考零分都能上,還有臉出來顯擺,有本事考個內地名牌大學MBA”;.......

實在太酸了。


說實話,我不認為,以林心如現在的地位和年紀,還需要靠學歷給自己加分。


也完全沒可能為了所謂的學霸人設,假裝去讀書鍍金。


這些嘲諷,更像是無腦黑,和滿滿的酸葡萄心理。


其實,不管林心如讀碩士,是為了什麼,至少她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而這件事,不應該成為大家嘲笑她的點。


當然,我寫這件事,也不是為了稱讚林心如有多上進,多正能量。


而是想說,我們不應該去嘲笑,每一個珍惜,或是主動創造受教育機會的人。


好像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明白一件事:


普通人的人生,會抵達什麼樣的高度,最關鍵的就是教育


02


  • 讀書,是你跨越階層最快捷的途徑。

每年高考前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都會被人反覆提及。


有人拿高考狀元中,出身城市和農村的比例,來一再佐證這一論調。


但事實上,儘管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弊端,但它依然是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項考試。


即使概率再低,受教育,也依然是普通人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最快捷途徑。


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教育的受益者。


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還有機會。


英國那部著名的紀錄片《56UP》,用56年跟蹤紀錄,14個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


證明了,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


在中國,導演鄭瓊,也做了相似的一部紀錄片,叫《出·路》。


她跟蹤拍攝了農村孩子,小鎮青年,城市少女的人生十年,讓我們看到了3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這3個人中,青年徐佳的人生軌跡,很有代表意義。


徐佳的老家村子裡,務農或打工,是最常見的兩種人生選擇。


但幸運的是,他的父母都非常重視教育,父親去世前讓他:“爬都要爬到大學去”。


媽媽則告訴他:“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徐佳沒有特別好的天賦,第一次高考失敗後,徐佳選擇復讀。


誰知第二年,他又考了個一模一樣的分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命運彷彿在和他開玩笑,經歷兩次復讀,他開始恐懼失敗,出現冒汗、手抖、走神、做不了試題等問題。


他甚至想過輕生。


好在,他最終挺過了第2次復讀,過了二本線,考上大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再次拍攝時,他臨近畢業,由於非重點大學畢業,徐佳的工作找得十分艱辛。

去保險公司實習,廣投簡歷,購置了襯衫西裝皮鞋,到處去面試。


終於,大半年後,他成功進入了一家電力公司工作。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在鏡頭第三次開始拍攝徐佳的時候,他還在當初那家公司上班。


徐佳在武漢有了房,有了車,成為了一個城市的新一代,跨越了自己原本的階層。


在被問到階層差距時,徐佳說:“我現在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存在,但我會努力去改變。”


相比紀錄片中的其他兩位,徐佳的經歷,更像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縮影。


我們珍惜每一次受教育的機會,拼命努力,考上大學。


也許到最後還是不如人家的起點高,但至少,你跳出了原本的階層,創造了另一種可能。


事實上,任何社會都必然會有階層,相比起歐美的階層固化,其實中國還處於一個上下流動較為頻繁的階段。


如今,不少企業家,比如劉強東、俞敏洪等,他們都是因為受教育,才改寫了命運。


即使強悍如鄧文迪,在談到自己的成就時,也是說“我只是一個教育的受益者,我今天的一切都來自我所受的教育。”


很多人喜歡拿沒讀過多少書,但取得成就的人來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


的確,“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沒有哪條路是容易走的。


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通過教育跨越階層,才是最容易的那條路。


03


  • 讀書,讓你進入更好的圈子。


在看《出·路》的時候,小姑娘馬百娟,讓人特別心疼。


"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62天


01


最近,林心如在社交網站上,晒了自己手拿學生證的照片。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隨後,有媒體證實林心如讀的是,臺灣世新大學碩士專班。


事件上熱搜後,評論區卻留下了無數嘲諷。


“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去讀碩士,我想我也可以讀博士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真的”;“這學校在臺灣都不算一流,臺灣的大學考零分都能上,還有臉出來顯擺,有本事考個內地名牌大學MBA”;.......

實在太酸了。


說實話,我不認為,以林心如現在的地位和年紀,還需要靠學歷給自己加分。


也完全沒可能為了所謂的學霸人設,假裝去讀書鍍金。


這些嘲諷,更像是無腦黑,和滿滿的酸葡萄心理。


其實,不管林心如讀碩士,是為了什麼,至少她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而這件事,不應該成為大家嘲笑她的點。


當然,我寫這件事,也不是為了稱讚林心如有多上進,多正能量。


而是想說,我們不應該去嘲笑,每一個珍惜,或是主動創造受教育機會的人。


好像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明白一件事:


普通人的人生,會抵達什麼樣的高度,最關鍵的就是教育


02


  • 讀書,是你跨越階層最快捷的途徑。

每年高考前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都會被人反覆提及。


有人拿高考狀元中,出身城市和農村的比例,來一再佐證這一論調。


但事實上,儘管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弊端,但它依然是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項考試。


即使概率再低,受教育,也依然是普通人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最快捷途徑。


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教育的受益者。


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還有機會。


英國那部著名的紀錄片《56UP》,用56年跟蹤紀錄,14個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


證明了,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


在中國,導演鄭瓊,也做了相似的一部紀錄片,叫《出·路》。


她跟蹤拍攝了農村孩子,小鎮青年,城市少女的人生十年,讓我們看到了3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這3個人中,青年徐佳的人生軌跡,很有代表意義。


徐佳的老家村子裡,務農或打工,是最常見的兩種人生選擇。


但幸運的是,他的父母都非常重視教育,父親去世前讓他:“爬都要爬到大學去”。


媽媽則告訴他:“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徐佳沒有特別好的天賦,第一次高考失敗後,徐佳選擇復讀。


誰知第二年,他又考了個一模一樣的分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命運彷彿在和他開玩笑,經歷兩次復讀,他開始恐懼失敗,出現冒汗、手抖、走神、做不了試題等問題。


他甚至想過輕生。


好在,他最終挺過了第2次復讀,過了二本線,考上大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再次拍攝時,他臨近畢業,由於非重點大學畢業,徐佳的工作找得十分艱辛。

去保險公司實習,廣投簡歷,購置了襯衫西裝皮鞋,到處去面試。


終於,大半年後,他成功進入了一家電力公司工作。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在鏡頭第三次開始拍攝徐佳的時候,他還在當初那家公司上班。


徐佳在武漢有了房,有了車,成為了一個城市的新一代,跨越了自己原本的階層。


在被問到階層差距時,徐佳說:“我現在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存在,但我會努力去改變。”


相比紀錄片中的其他兩位,徐佳的經歷,更像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縮影。


我們珍惜每一次受教育的機會,拼命努力,考上大學。


也許到最後還是不如人家的起點高,但至少,你跳出了原本的階層,創造了另一種可能。


事實上,任何社會都必然會有階層,相比起歐美的階層固化,其實中國還處於一個上下流動較為頻繁的階段。


如今,不少企業家,比如劉強東、俞敏洪等,他們都是因為受教育,才改寫了命運。


即使強悍如鄧文迪,在談到自己的成就時,也是說“我只是一個教育的受益者,我今天的一切都來自我所受的教育。”


很多人喜歡拿沒讀過多少書,但取得成就的人來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


的確,“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沒有哪條路是容易走的。


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通過教育跨越階層,才是最容易的那條路。


03


  • 讀書,讓你進入更好的圈子。


在看《出·路》的時候,小姑娘馬百娟,讓人特別心疼。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哥哥一句“純粹不想念了”,就斬斷了她讀書的夢。


"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62天


01


最近,林心如在社交網站上,晒了自己手拿學生證的照片。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隨後,有媒體證實林心如讀的是,臺灣世新大學碩士專班。


事件上熱搜後,評論區卻留下了無數嘲諷。


“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去讀碩士,我想我也可以讀博士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真的”;“這學校在臺灣都不算一流,臺灣的大學考零分都能上,還有臉出來顯擺,有本事考個內地名牌大學MBA”;.......

實在太酸了。


說實話,我不認為,以林心如現在的地位和年紀,還需要靠學歷給自己加分。


也完全沒可能為了所謂的學霸人設,假裝去讀書鍍金。


這些嘲諷,更像是無腦黑,和滿滿的酸葡萄心理。


其實,不管林心如讀碩士,是為了什麼,至少她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而這件事,不應該成為大家嘲笑她的點。


當然,我寫這件事,也不是為了稱讚林心如有多上進,多正能量。


而是想說,我們不應該去嘲笑,每一個珍惜,或是主動創造受教育機會的人。


好像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明白一件事:


普通人的人生,會抵達什麼樣的高度,最關鍵的就是教育


02


  • 讀書,是你跨越階層最快捷的途徑。

每年高考前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都會被人反覆提及。


有人拿高考狀元中,出身城市和農村的比例,來一再佐證這一論調。


但事實上,儘管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弊端,但它依然是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項考試。


即使概率再低,受教育,也依然是普通人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最快捷途徑。


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教育的受益者。


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還有機會。


英國那部著名的紀錄片《56UP》,用56年跟蹤紀錄,14個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


證明了,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


在中國,導演鄭瓊,也做了相似的一部紀錄片,叫《出·路》。


她跟蹤拍攝了農村孩子,小鎮青年,城市少女的人生十年,讓我們看到了3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這3個人中,青年徐佳的人生軌跡,很有代表意義。


徐佳的老家村子裡,務農或打工,是最常見的兩種人生選擇。


但幸運的是,他的父母都非常重視教育,父親去世前讓他:“爬都要爬到大學去”。


媽媽則告訴他:“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徐佳沒有特別好的天賦,第一次高考失敗後,徐佳選擇復讀。


誰知第二年,他又考了個一模一樣的分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命運彷彿在和他開玩笑,經歷兩次復讀,他開始恐懼失敗,出現冒汗、手抖、走神、做不了試題等問題。


他甚至想過輕生。


好在,他最終挺過了第2次復讀,過了二本線,考上大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再次拍攝時,他臨近畢業,由於非重點大學畢業,徐佳的工作找得十分艱辛。

去保險公司實習,廣投簡歷,購置了襯衫西裝皮鞋,到處去面試。


終於,大半年後,他成功進入了一家電力公司工作。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在鏡頭第三次開始拍攝徐佳的時候,他還在當初那家公司上班。


徐佳在武漢有了房,有了車,成為了一個城市的新一代,跨越了自己原本的階層。


在被問到階層差距時,徐佳說:“我現在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存在,但我會努力去改變。”


相比紀錄片中的其他兩位,徐佳的經歷,更像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縮影。


我們珍惜每一次受教育的機會,拼命努力,考上大學。


也許到最後還是不如人家的起點高,但至少,你跳出了原本的階層,創造了另一種可能。


事實上,任何社會都必然會有階層,相比起歐美的階層固化,其實中國還處於一個上下流動較為頻繁的階段。


如今,不少企業家,比如劉強東、俞敏洪等,他們都是因為受教育,才改寫了命運。


即使強悍如鄧文迪,在談到自己的成就時,也是說“我只是一個教育的受益者,我今天的一切都來自我所受的教育。”


很多人喜歡拿沒讀過多少書,但取得成就的人來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


的確,“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沒有哪條路是容易走的。


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通過教育跨越階層,才是最容易的那條路。


03


  • 讀書,讓你進入更好的圈子。


在看《出·路》的時候,小姑娘馬百娟,讓人特別心疼。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哥哥一句“純粹不想念了”,就斬斷了她讀書的夢。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十幾歲的年紀,和表哥結婚,去陶瓷廠勞作,日復一日吸著粉塵。


十幾歲的同齡人,談論的是孩子、尿布和丈夫,誰的肚子大。


本來,馬百娟也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她甚至沒有選擇的權利。


因為她的父親認為,“上學要打工,不上學也要打工,為什麼要上學?”


這話,我實在太熟悉了。


我小的時候,我家親戚大部分都是這樣的觀念。


尤其針對女孩,“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什麼,遲早是要嫁人的”。


記得在姐姐考上高中後,有親戚當著我們的面,勸媽媽:


“別讓她讀那麼多書,女孩子早晚是別人家的人,早點出去打工掙錢更好。”


姐姐和我憤怒不已,卻礙於長輩的面子,不好頂嘴。


慶幸的是,媽媽不是這種人。從小她就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


還記得那天,媽媽看我和姐姐很生氣,就對我們說:


我知道你們討厭這樣環境,但我們周圍的人就是這樣。所以,你們只有好好讀書,才能離開這裡,認識更多的人,和更好的人交朋友。


到現在,我都牢牢記得這番話。


長到如今,回望過去,我最感謝的就是,我有安心受教育的機會。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詞條《845:圈子效應》中說: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層次相同、屬性相似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互相影響。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原生圈子,卻可以通過讀書,跳脫出來。

在小時的玩伴,整天八卦哪家的婆媳又在打架,今天的麻將贏了多少錢的時候。


我終於,不用再當那個被動接收者。


我的身邊,再也沒有人整天鼓吹“讀書無用”,也沒有人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


我終於,逃離了深惡痛絕的環境,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讀書無用,是世上最大的謊言。



"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62天


01


最近,林心如在社交網站上,晒了自己手拿學生證的照片。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隨後,有媒體證實林心如讀的是,臺灣世新大學碩士專班。


事件上熱搜後,評論區卻留下了無數嘲諷。


“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去讀碩士,我想我也可以讀博士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真的”;“這學校在臺灣都不算一流,臺灣的大學考零分都能上,還有臉出來顯擺,有本事考個內地名牌大學MBA”;.......

實在太酸了。


說實話,我不認為,以林心如現在的地位和年紀,還需要靠學歷給自己加分。


也完全沒可能為了所謂的學霸人設,假裝去讀書鍍金。


這些嘲諷,更像是無腦黑,和滿滿的酸葡萄心理。


其實,不管林心如讀碩士,是為了什麼,至少她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而這件事,不應該成為大家嘲笑她的點。


當然,我寫這件事,也不是為了稱讚林心如有多上進,多正能量。


而是想說,我們不應該去嘲笑,每一個珍惜,或是主動創造受教育機會的人。


好像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明白一件事:


普通人的人生,會抵達什麼樣的高度,最關鍵的就是教育


02


  • 讀書,是你跨越階層最快捷的途徑。

每年高考前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都會被人反覆提及。


有人拿高考狀元中,出身城市和農村的比例,來一再佐證這一論調。


但事實上,儘管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弊端,但它依然是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項考試。


即使概率再低,受教育,也依然是普通人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最快捷途徑。


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教育的受益者。


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還有機會。


英國那部著名的紀錄片《56UP》,用56年跟蹤紀錄,14個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


證明了,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


在中國,導演鄭瓊,也做了相似的一部紀錄片,叫《出·路》。


她跟蹤拍攝了農村孩子,小鎮青年,城市少女的人生十年,讓我們看到了3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這3個人中,青年徐佳的人生軌跡,很有代表意義。


徐佳的老家村子裡,務農或打工,是最常見的兩種人生選擇。


但幸運的是,他的父母都非常重視教育,父親去世前讓他:“爬都要爬到大學去”。


媽媽則告訴他:“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徐佳沒有特別好的天賦,第一次高考失敗後,徐佳選擇復讀。


誰知第二年,他又考了個一模一樣的分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命運彷彿在和他開玩笑,經歷兩次復讀,他開始恐懼失敗,出現冒汗、手抖、走神、做不了試題等問題。


他甚至想過輕生。


好在,他最終挺過了第2次復讀,過了二本線,考上大學。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再次拍攝時,他臨近畢業,由於非重點大學畢業,徐佳的工作找得十分艱辛。

去保險公司實習,廣投簡歷,購置了襯衫西裝皮鞋,到處去面試。


終於,大半年後,他成功進入了一家電力公司工作。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在鏡頭第三次開始拍攝徐佳的時候,他還在當初那家公司上班。


徐佳在武漢有了房,有了車,成為了一個城市的新一代,跨越了自己原本的階層。


在被問到階層差距時,徐佳說:“我現在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存在,但我會努力去改變。”


相比紀錄片中的其他兩位,徐佳的經歷,更像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縮影。


我們珍惜每一次受教育的機會,拼命努力,考上大學。


也許到最後還是不如人家的起點高,但至少,你跳出了原本的階層,創造了另一種可能。


事實上,任何社會都必然會有階層,相比起歐美的階層固化,其實中國還處於一個上下流動較為頻繁的階段。


如今,不少企業家,比如劉強東、俞敏洪等,他們都是因為受教育,才改寫了命運。


即使強悍如鄧文迪,在談到自己的成就時,也是說“我只是一個教育的受益者,我今天的一切都來自我所受的教育。”


很多人喜歡拿沒讀過多少書,但取得成就的人來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


的確,“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沒有哪條路是容易走的。


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通過教育跨越階層,才是最容易的那條路。


03


  • 讀書,讓你進入更好的圈子。


在看《出·路》的時候,小姑娘馬百娟,讓人特別心疼。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哥哥一句“純粹不想念了”,就斬斷了她讀書的夢。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十幾歲的年紀,和表哥結婚,去陶瓷廠勞作,日復一日吸著粉塵。


十幾歲的同齡人,談論的是孩子、尿布和丈夫,誰的肚子大。


本來,馬百娟也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她甚至沒有選擇的權利。


因為她的父親認為,“上學要打工,不上學也要打工,為什麼要上學?”


這話,我實在太熟悉了。


我小的時候,我家親戚大部分都是這樣的觀念。


尤其針對女孩,“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什麼,遲早是要嫁人的”。


記得在姐姐考上高中後,有親戚當著我們的面,勸媽媽:


“別讓她讀那麼多書,女孩子早晚是別人家的人,早點出去打工掙錢更好。”


姐姐和我憤怒不已,卻礙於長輩的面子,不好頂嘴。


慶幸的是,媽媽不是這種人。從小她就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


還記得那天,媽媽看我和姐姐很生氣,就對我們說:


我知道你們討厭這樣環境,但我們周圍的人就是這樣。所以,你們只有好好讀書,才能離開這裡,認識更多的人,和更好的人交朋友。


到現在,我都牢牢記得這番話。


長到如今,回望過去,我最感謝的就是,我有安心受教育的機會。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詞條《845:圈子效應》中說: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層次相同、屬性相似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互相影響。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原生圈子,卻可以通過讀書,跳脫出來。

在小時的玩伴,整天八卦哪家的婆媳又在打架,今天的麻將贏了多少錢的時候。


我終於,不用再當那個被動接收者。


我的身邊,再也沒有人整天鼓吹“讀書無用”,也沒有人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


我終於,逃離了深惡痛絕的環境,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讀書無用,是世上最大的謊言。



43歲林心如重返校園,被嘲高中沒畢業:很多人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04


  • 讀書,讓你擁有選擇的底氣。

專欄作者晨風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晨風一直以為一個初中同學,嫁了個好人家。


同學平常在自家開的店裡幫忙,休閒時,逛街、繡十字繡。


一家人一起出去玩,照片上也總是笑容滿面。


晨風一直是羨慕她的,直到有次聽同學講,她很怕老公。


老公瞪一下眼睛,臉一沉,她都不敢說一個字。


有次吃飯,因為她老公想買拐了幾個彎的朋友的舊汽車。


同學怕有什麼問題,提醒他彆著急買,她老公覺得傷了自尊。


“我傻呀,有問題我能買嗎”,然後就甩了她一個耳光,把她直接從凳子上打到地上。


孩子們都在旁邊,嚇得不敢吭聲,她爬起來默默的吃飯。


這位同學,衣食無憂,不用辛苦上班,代價卻是沒地位、沒尊嚴。


多年後,當類似的事情發生在了晨風身上,晨風沒有怨恨,沒有憤怒,只是平靜地說,“離婚吧”。


為什麼晨風能這樣?


晨風感嘆:


十年寒窗沒有白費,讀書給我獨自養活自己和孩子的能力,不需要依靠男人。讀書更給了我分辨善惡的能力,和麵對渣男時轉身離去的勇氣。


是啊,讀書,不一定能讓你出人頭地。

但至少可以讓你有一份相對穩定、體面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馬未都在《開講啦》中說:


人的第一目標都是逐利的,為了不給社會添負擔,憑自己努力生存,生存得更好,只要不違反法律和道德,人就應該逐利。讀書,就是最好的工具。

深以為是。


當你能不靠任何人生存的時候,你才能有選擇的權利。


而接受教育,就是大部分普通人,選擇的底氣。


真實生活,恰如白巖鬆所說:


孩子,除了上學,真的是沒有其他的路能走,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


讀書,從來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每個普通人都能走的路。


希望每一個心懷夢想的人,都不要放棄讀書。


不放棄,這條可能唯一的,看世界的路。


和你共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