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回族自治州概況

臨夏回族自治州(簡稱臨夏州)是中國兩大回族自治州之一,1956年11月設立。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面,黃河上游。北與蘭州市接壤,東臨洮河與定西市相望, 西倚積石山與青海省海東地區毗鄰,南靠太子山與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總面積816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204.41萬人(2017年)。轄1個縣級市、5個縣、2個自治縣。

2017年,臨夏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8.8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8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3.1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56.77億元。

臨夏州位於黃河上游,在甘肅省中部西南面。地理座標在東經103°211′、北緯35°601′之間。東臨洮河與定西市相望,西倚積石山與青海省毗鄰, 南靠太子山與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瀕湟水與蘭州市接壤。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臨夏州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境內山谷多,平地少,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由西南向東北遞降,呈傾斜盆地狀態,平均海拔2000米。

氣候

臨夏回族自治州概況

臨夏州自然風景

臨夏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半乾旱氣候,西南部山區高寒陰溼,東北部乾旱,河谷平川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均氣溫6.3℃,最高氣溫32.5℃,最低氣溫零下27.8℃;年均降雨量537毫米,蒸發量1198至1745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572.3小時;無霜期137天。

河流水系

臨夏州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州內河流均屬黃河水系。黃河流經臨夏州境內達103公里,一級支流有洮河、大夏河、湟水河等,有黃河三級以上支流30多條。

礦產資源

臨夏回族自治州概況

臨夏州彩陶館藏品

截至2013年,臨夏州境內已發現的礦產資源達43種。主要是:金屬礦產17種(鐵、錳、鉻、銅、鎳、鉛、鋅、鎢、鉬、銻、金、銀、鉑、鉭、鈮、鈹、磷釔);能源礦產2種(煤、泥炭);非金屬礦產24種(重晶石、蛇紋岩、硼、磷、砷、鹽、鉀長石、螢石、白雲岩、硅石、耐火粘土、花崗岩、水泥灰岩、飾面大理岩、石膏、滑石、沸石、硅灰石、方解石、玄武岩、輝綠岩、磚瓦粘土、閃長巖、建築砂石)。發現礦產地87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3處、小型礦床17處、礦點44處、礦化點21處。

水能資源

截至2013年,臨夏州境內水資源總量336億立方米。其中過境水32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自產地表水資源總量12.15億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516毫米。河流落差集中,水能理論蘊藏量225.5萬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264.32萬千瓦。

積石關

臨夏回族自治州概況

臨夏州風光(19)

積石關,舊名臨津關,為前涼張軌所置,位於積石山縣大河家鄉關門村西,是河州二十四關之首。關內“積石神工”,又稱“導河積石”、“積石奔流”、“積石鎖鑰”被列為河州八大景之首,繪有“積石神功圖”。

鬆鳴巖風景名勝區

鬆鳴巖風景名勝區位於和政縣南端陡石關口,面積約33平方公里。景區由西方頂、玉皇峰、南無臺、雞冠山四峰組成。

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

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位於永靖縣境內,面積214平方公里。由炳靈寺石窟以及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水電站等組成。2007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