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林清玄 臺灣 紀伯倫 學學詩詞讀讀書 2019-07-31
"
"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 獨樂與獨醒 -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種類型:

一種是在他歡樂的時候不會想到我們,只在痛苦無助的時候才來找我們分擔。這樣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擔別人的痛苦,只願別人都帶給他歡樂。他把痛苦都傾瀉給別人,自己卻很快忘掉。

一種是他只在快樂的時候才找朋友,卻把痛苦獨自埋藏在內心,這樣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別人的痛苦。當我們丟掉痛苦時,他卻接住它。

"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 獨樂與獨醒 -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種類型:

一種是在他歡樂的時候不會想到我們,只在痛苦無助的時候才來找我們分擔。這樣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擔別人的痛苦,只願別人都帶給他歡樂。他把痛苦都傾瀉給別人,自己卻很快忘掉。

一種是他只在快樂的時候才找朋友,卻把痛苦獨自埋藏在內心,這樣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別人的痛苦。當我們丟掉痛苦時,他卻接住它。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一種是他不管在什麼時刻什麼心情都需要與別人共享,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悲哀不如眾悲哀。他永遠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多事,總希望朋友也像他一樣,把一切最私密的事都對他傾訴。

還有一種朋友,他不會與人特別親近,他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獨自快樂、獨自清醒,他胸懷廣大、思慮細膩,帶著一些無法測知的神祕。他們做朋友最大的益處是善於聆聽,像大海一樣可以容納別人歡樂或苦痛的傾瀉,但自己不動不搖。由於他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對別人的快樂予以鼓勵,對別人的苦痛施以援手。

"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 獨樂與獨醒 -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種類型:

一種是在他歡樂的時候不會想到我們,只在痛苦無助的時候才來找我們分擔。這樣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擔別人的痛苦,只願別人都帶給他歡樂。他把痛苦都傾瀉給別人,自己卻很快忘掉。

一種是他只在快樂的時候才找朋友,卻把痛苦獨自埋藏在內心,這樣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別人的痛苦。當我們丟掉痛苦時,他卻接住它。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一種是他不管在什麼時刻什麼心情都需要與別人共享,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悲哀不如眾悲哀。他永遠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多事,總希望朋友也像他一樣,把一切最私密的事都對他傾訴。

還有一種朋友,他不會與人特別親近,他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獨自快樂、獨自清醒,他胸懷廣大、思慮細膩,帶著一些無法測知的神祕。他們做朋友最大的益處是善於聆聽,像大海一樣可以容納別人歡樂或苦痛的傾瀉,但自己不動不搖。由於他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對別人的快樂予以鼓勵,對別人的苦痛施以援手。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用水來做比喻,第一種朋友是河流型,他們把一切自己製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第二種朋友是池塘型,他們善於收藏別人和自己的苦痛;第三種朋友是波浪型,他們總是一波一波找上岸來,永遠沒有靜止的時候;第四種朋友是大海型,他們海納百川,但不失自我。

當然,把朋友作這樣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因為朋友有千百種面目,這只是大致的類型罷了。我們到底要交什麼樣的朋友?或者說,我們希望自己變成什麼樣的朋友?

"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 獨樂與獨醒 -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種類型:

一種是在他歡樂的時候不會想到我們,只在痛苦無助的時候才來找我們分擔。這樣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擔別人的痛苦,只願別人都帶給他歡樂。他把痛苦都傾瀉給別人,自己卻很快忘掉。

一種是他只在快樂的時候才找朋友,卻把痛苦獨自埋藏在內心,這樣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別人的痛苦。當我們丟掉痛苦時,他卻接住它。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一種是他不管在什麼時刻什麼心情都需要與別人共享,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悲哀不如眾悲哀。他永遠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多事,總希望朋友也像他一樣,把一切最私密的事都對他傾訴。

還有一種朋友,他不會與人特別親近,他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獨自快樂、獨自清醒,他胸懷廣大、思慮細膩,帶著一些無法測知的神祕。他們做朋友最大的益處是善於聆聽,像大海一樣可以容納別人歡樂或苦痛的傾瀉,但自己不動不搖。由於他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對別人的快樂予以鼓勵,對別人的苦痛施以援手。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用水來做比喻,第一種朋友是河流型,他們把一切自己製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第二種朋友是池塘型,他們善於收藏別人和自己的苦痛;第三種朋友是波浪型,他們總是一波一波找上岸來,永遠沒有靜止的時候;第四種朋友是大海型,他們海納百川,但不失自我。

當然,把朋友作這樣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因為朋友有千百種面目,這只是大致的類型罷了。我們到底要交什麼樣的朋友?或者說,我們希望自己變成什麼樣的朋友?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紀伯倫在《友誼》裡有這樣兩段話:“你的朋友是來回應你的需要的,他是你的田園,你以愛心播種,以感恩的心收穫。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燈,因為你飢餓時去找他,又為求安寧尋他。”“把你最好的給你的朋友,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也讓他知道你的高潮吧!如果只是為了消磨時間才去找你的朋友,又有什麼意思呢?找他共享生命吧!因為他滿足你的需要,而不是填滿你的空虛,讓友誼的甜蜜中有歡笑和分享吧!因為心靈在瑣事的露珠中,找到了它的清晨而變得清爽。”

在農業社會,友誼是單純的,因為其中很少有利害關係。在少年時代,友誼也是純粹的,因為多的是心靈與精神的聯繫,很少有慾望的糾葛。工業社會的中年人,友誼常成為複雜的糾纏,“朋友”一詞也浮濫了,我們很難和一個人在海岸散步,互相傾聽心聲,難得和一個人在茶屋裡談一些純粹的事物了。朋友成為群體一般,要在啤酒屋裡大杯灌酒;在飯店裡大口吃肉,一起吆喝;甚至在卡拉OK這種黑暗的地方,唱著浮濫的心聲。

"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 獨樂與獨醒 -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種類型:

一種是在他歡樂的時候不會想到我們,只在痛苦無助的時候才來找我們分擔。這樣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擔別人的痛苦,只願別人都帶給他歡樂。他把痛苦都傾瀉給別人,自己卻很快忘掉。

一種是他只在快樂的時候才找朋友,卻把痛苦獨自埋藏在內心,這樣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別人的痛苦。當我們丟掉痛苦時,他卻接住它。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一種是他不管在什麼時刻什麼心情都需要與別人共享,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悲哀不如眾悲哀。他永遠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多事,總希望朋友也像他一樣,把一切最私密的事都對他傾訴。

還有一種朋友,他不會與人特別親近,他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獨自快樂、獨自清醒,他胸懷廣大、思慮細膩,帶著一些無法測知的神祕。他們做朋友最大的益處是善於聆聽,像大海一樣可以容納別人歡樂或苦痛的傾瀉,但自己不動不搖。由於他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對別人的快樂予以鼓勵,對別人的苦痛施以援手。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用水來做比喻,第一種朋友是河流型,他們把一切自己製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第二種朋友是池塘型,他們善於收藏別人和自己的苦痛;第三種朋友是波浪型,他們總是一波一波找上岸來,永遠沒有靜止的時候;第四種朋友是大海型,他們海納百川,但不失自我。

當然,把朋友作這樣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因為朋友有千百種面目,這只是大致的類型罷了。我們到底要交什麼樣的朋友?或者說,我們希望自己變成什麼樣的朋友?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紀伯倫在《友誼》裡有這樣兩段話:“你的朋友是來回應你的需要的,他是你的田園,你以愛心播種,以感恩的心收穫。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燈,因為你飢餓時去找他,又為求安寧尋他。”“把你最好的給你的朋友,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也讓他知道你的高潮吧!如果只是為了消磨時間才去找你的朋友,又有什麼意思呢?找他共享生命吧!因為他滿足你的需要,而不是填滿你的空虛,讓友誼的甜蜜中有歡笑和分享吧!因為心靈在瑣事的露珠中,找到了它的清晨而變得清爽。”

在農業社會,友誼是單純的,因為其中很少有利害關係。在少年時代,友誼也是純粹的,因為多的是心靈與精神的聯繫,很少有慾望的糾葛。工業社會的中年人,友誼常成為複雜的糾纏,“朋友”一詞也浮濫了,我們很難和一個人在海岸散步,互相傾聽心聲,難得和一個人在茶屋裡談一些純粹的事物了。朋友成為群體一般,要在啤酒屋裡大杯灌酒;在飯店裡大口吃肉,一起吆喝;甚至在卡拉OK這種黑暗的地方,唱著浮濫的心聲。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從前,我們在有友誼的地方得到心的明淨,得到撫慰與關懷,得到智慧與安寧;現在,朋友反而使我們混濁、冷漠、失落、愚痴與不安。現代人都成為“河流型”“池塘型”“波浪型”的格局,要找有大海胸襟的人就很難了。

在現代社會,獨樂與獨醒就變得十分重要。所謂“獨樂”是一個人獨處時也能歡喜,有心靈與生命的充實,就是一下午靜靜地坐著,也能安然;所謂“獨醒”是不為眾樂所迷惑,眾人都認為應該過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適合自己,那麼,何不獨自醒著呢?

我們只有能獨樂、獨醒,才能成為大海型的人,在河流衝來的時候,在池塘水滿的時候,在波浪推過的時候,我們都能包容,並且不損及自身的清淨。

"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 獨樂與獨醒 -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種類型:

一種是在他歡樂的時候不會想到我們,只在痛苦無助的時候才來找我們分擔。這樣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擔別人的痛苦,只願別人都帶給他歡樂。他把痛苦都傾瀉給別人,自己卻很快忘掉。

一種是他只在快樂的時候才找朋友,卻把痛苦獨自埋藏在內心,這樣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別人的痛苦。當我們丟掉痛苦時,他卻接住它。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一種是他不管在什麼時刻什麼心情都需要與別人共享,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悲哀不如眾悲哀。他永遠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多事,總希望朋友也像他一樣,把一切最私密的事都對他傾訴。

還有一種朋友,他不會與人特別親近,他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獨自快樂、獨自清醒,他胸懷廣大、思慮細膩,帶著一些無法測知的神祕。他們做朋友最大的益處是善於聆聽,像大海一樣可以容納別人歡樂或苦痛的傾瀉,但自己不動不搖。由於他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對別人的快樂予以鼓勵,對別人的苦痛施以援手。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用水來做比喻,第一種朋友是河流型,他們把一切自己製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第二種朋友是池塘型,他們善於收藏別人和自己的苦痛;第三種朋友是波浪型,他們總是一波一波找上岸來,永遠沒有靜止的時候;第四種朋友是大海型,他們海納百川,但不失自我。

當然,把朋友作這樣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因為朋友有千百種面目,這只是大致的類型罷了。我們到底要交什麼樣的朋友?或者說,我們希望自己變成什麼樣的朋友?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紀伯倫在《友誼》裡有這樣兩段話:“你的朋友是來回應你的需要的,他是你的田園,你以愛心播種,以感恩的心收穫。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燈,因為你飢餓時去找他,又為求安寧尋他。”“把你最好的給你的朋友,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也讓他知道你的高潮吧!如果只是為了消磨時間才去找你的朋友,又有什麼意思呢?找他共享生命吧!因為他滿足你的需要,而不是填滿你的空虛,讓友誼的甜蜜中有歡笑和分享吧!因為心靈在瑣事的露珠中,找到了它的清晨而變得清爽。”

在農業社會,友誼是單純的,因為其中很少有利害關係。在少年時代,友誼也是純粹的,因為多的是心靈與精神的聯繫,很少有慾望的糾葛。工業社會的中年人,友誼常成為複雜的糾纏,“朋友”一詞也浮濫了,我們很難和一個人在海岸散步,互相傾聽心聲,難得和一個人在茶屋裡談一些純粹的事物了。朋友成為群體一般,要在啤酒屋裡大杯灌酒;在飯店裡大口吃肉,一起吆喝;甚至在卡拉OK這種黑暗的地方,唱著浮濫的心聲。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從前,我們在有友誼的地方得到心的明淨,得到撫慰與關懷,得到智慧與安寧;現在,朋友反而使我們混濁、冷漠、失落、愚痴與不安。現代人都成為“河流型”“池塘型”“波浪型”的格局,要找有大海胸襟的人就很難了。

在現代社會,獨樂與獨醒就變得十分重要。所謂“獨樂”是一個人獨處時也能歡喜,有心靈與生命的充實,就是一下午靜靜地坐著,也能安然;所謂“獨醒”是不為眾樂所迷惑,眾人都認為應該過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適合自己,那麼,何不獨自醒著呢?

我們只有能獨樂、獨醒,才能成為大海型的人,在河流衝來的時候,在池塘水滿的時候,在波浪推過的時候,我們都能包容,並且不損及自身的清淨。

林清玄:獨樂與獨醒

林清玄 中國臺灣高雄人,當代知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全球華人的心靈治癒師。連續十年雄踞“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榜單,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朱光潛: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樂事

弘一法師:律己,宜帶秋氣:律人,須待春風

賈平凹:小白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