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地處太原、西安、鄭州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區位優勢突出,交通通訊便捷。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嶽,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該市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該市是華北地[1]區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盛產小麥、棉花等,素有“棉麥之鄉”和“膏腴之地”美譽;該市已形成多元產業體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該市非物質文化種類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風鑼鼓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被譽為“梅花之鄉”、“剪紙之鄉”和“鑼鼓之鄉”。

2018年9月19日-21日,以“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為主題的山西省旅遊發展大會在臨汾舉辦。

臨汾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帝王世紀》稱:“堯都平陽”,即今臨汾。《禹貢》分天下為九州,平陽為冀州之地。冀州處九州之中央,故稱“中國”,“中國”一詞由此而來。

西周時期,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今翼城),因唐境內有晉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為晉”。

春秋屬諸侯國晉,晉文公北方稱霸時,晉國的中心就在今曲沃、侯馬、襄汾一帶。

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韓建都平陽。

秦改分封制為郡縣制,全國劃為36郡,屬河東郡。西漢劃全國為103郡國,屬河東郡司隸部轄。

三國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陽郡。

西晉永嘉三年(309年),劉淵建漢,都平陽。北魏孝昌中置唐州。

隋開皇三年(583年),置臨汾郡,臨汾得名沿用至今。

唐實行道、府、州、縣制,唐武德初年(618年)為晉州。

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始置平陽府,轄臨汾、汾西、洪洞、岳陽、鄉寧、趙城、霍邑、浮山、冀氏、和川10縣及隰、吉、絳3州。

中國“臨汾”概述

臨汾美景(20)

元實行省、路、府(州)、縣四級制,為中書省山西宣慰司晉寧路(治臨汾)。

明清重置平陽府,統領35州縣,包括今臨汾、運城兩市及晉中市靈石縣和呂梁地區石樓縣。

民國三年(1914年),廢府設道,以道轄縣,臨汾、洪洞、趙城、襄陵、汾城、曲沃、安澤、浮山、翼城、鄉寧、吉縣、霍縣、汾西、隰縣、蒲縣、大寧、永和等17縣屬河東道管轄。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直屬山西省。抗日戰爭初期,臨汾為山西省7個行政區中的第6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山西省政府遷到吉縣。日偽統治時,為冀寧道。抗戰勝利後,屬太嶽區。

1948年5月17日,臨汾解放。

1949年2月,成立晉南區,屬陝甘寧邊區政府,同年9月1日改屬山西省。

1950年1月6日,成立臨汾專區。

1954年,同運城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駐臨汾),轄29縣。

1970年,專區改地區,晉南專區又按原建制劃分為臨汾、運城兩地區。

1978年,設臨汾地區行政公署,轄臨汾、侯馬2市和16縣。

1983年,臨汾縣和臨汾市合併為臨汾市。

2000年11月1日,撤地設市,成立地級臨汾市。

地理位置

臨汾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嶽,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地理座標為北緯35°23′~36°57′,東經110°22′~112°34′之間,南北最大縱距170多平方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約200公里,總面積20275平方公里,佔全省13%。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地形地貌

臨汾市地形輪廓大體呈“凹”字型分佈,四周環山,中間平川,全境分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地形單元。其中,平川面積佔19.4%,丘陵面積51.4%,山地29.2%。臨汾盆地縱貫臨汾市中部,將整體隆起的高原分為東西兩部分山地。東部由北向南為太嶽山、中條山,西部是呂梁山脈,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最高處太嶽山霍山主峰,海拔2346.8米,最低處鄉寧縣師家灘,海拔385.1米。境內有黃河、汾河、昕水河、沁河、澮河、鄂河、清水河7條河流和郭莊、龍祠、霍泉三大名泉。

氣候特點

臨汾市地處半乾旱、半溼潤季風氣候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氣溫的特點是冬寒夏熱。全市氣候的主要特徵是:冬季寒冷乾燥,降雪稀少;春季乾旱多風,秋季陰雨連綿;夏季酷熱多暴雨,伏天旱雨交錯。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48.4—2512.6小時,年平均氣溫9.0—12.9℃,降水量420.1—550.6毫米,無霜期127—280天。全市平均降水量756.0毫米,年內分佈特點為:前早後澇,冬季雪多,秋季連陰雨多。

土地資源

臨汾市土地總面積20275平方千米,地形輪廓大體呈“凹”字型分佈,四周環山,中間平川,全境分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地形單元,臨汾盆地縱貫臨汾市中部,將整體隆起的高原分為東西兩部分山地。東部由北向南為太嶽山、中條山,西部是呂梁山脈。其中,平川面積3933.4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9.4%,丘陵面積10421.4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51.4%,山地面積5920.2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29.2%。受水熱條件影響,臨汾市土壤發育較完全,形成深重粘化層,養分含量較為豐富,普遍分佈的地帶性土壤類型為褐土,還有草原草甸土、棕壤土、沼澤土等幾種類型。全市穩產高產肥沃耕地分佈集中,由於“二川三山五丘陵”,土地類型多樣,宜林草面積大,但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後備土地資源仍較為豐富,大量的鹽鹼荒地、沙荒地、沼澤地可改良開墾為農林牧用地,但需要排水、治河、修建擴岸工程,開發投資很大。

水資源

臨汾市有大小河流200餘條,均屬黃河水系。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黃河干流、汾河和沁河。黃河干流位於臨汾市西側,為晉、秦天然分界線,全長174公里,流域面積7738平方公里。汾河縱貫全境中部,流域面積10310平方公里,是臨汾第一大河流。沁河是臨汾含沙量最小的河系,流經境內全長95公里,流域面積1955平方公里。河流以季節性河流為主,徑流量多集中在汛期的6~9月,故形成雨季排洪,旱季斷水。在地域分佈上,山區大於平川,東山大於西山。臨汾市水資源總量為15.2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為13.2億立方米(含泉水4.772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0.26億立方米。平均地面水入境量7.88億立方米,泉水入境量5.09億立方米,水資源人均佔有量350立方米,屬於水資源十分貧乏的地區。

礦產資源

臨汾市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礦種有38餘種,其中燃料礦產2種、金屬礦產12種、非金屬礦產24種,煤、鐵、石膏、石灰岩、白雲岩、膨潤土、花崗石、大理石、油頁岩、耐火粘土等在省內及全國均佔重要地位,礦產資源綜合優勢度為0.73,在全省11個市中位居第二位。煤炭是全市第一大礦產資源,探明儲量398億噸,佔全省的14%。主要煤種有主焦煤、氣肥煤、貧煤、瘦煤、無煙煤等,其中鄉寧為全國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且煤層厚,埋藏淺,易開採。鐵礦是臨汾市第二大礦產資源,總儲量4.2億噸,其中磁鐵礦儲量為1.8億噸,富礦比例高,佔全省富礦的70%以上。大理石儲量1.5億立方米,石英石儲量2000萬噸,石膏的遠景儲量為234億噸,被譽為“有千種用途粘土”的膨潤土分佈在本市永和縣、大寧縣和吉縣。2011年,全市原煤產量4813萬噸,佔全省5%;焦炭產量1920萬噸,佔全省21.2%;生鐵產量1053.7萬噸,佔全省27.96%;鋼產量864.4萬噸,佔全省24.77%;鋼材產量943萬噸,佔全省27.99%。

生物資源

臨汾市植物資源豐富,除農作物外,現已調查到的種子植物有606種,分屬97科、386屬,佔全省植物區系總種數的62.1%,總科數的81.7%,總屬數的79.3%。在植物分佈上,東南山區丘陵地帶以櫟類佔優勢;東部山地以油松為主;太嶽山區以油松、櫟類為主;臨汾盆地以楊樹為主;呂梁山以側柏、石榆為主;西部黃土殘塬丘陵植被區以側柏、刺槐為主。臨汾森林面積較為貧乏,全市森林覆蓋率28.9%。其中,天然林面積34.44萬公頃,人工林面積20.03萬公頃,木材蓄積量1675.14萬立方米。

臨汾市野生動物種類豐富,陸棲脊椎動物300餘種,其中鳥類243種,獸類45種,爬行類8種,兩棲類4種。在全市動物種類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白鶴、黑鶴和褐馬雞3種;二類保護動物有金錢豹、原麝、大天鵝、鴛鴦;三類保護動物有青羊、大鴇、金雕、玉帶海雕等。

人口

截至2017年底,臨汾市常住人口448.15萬人,比2016年末增加2.35萬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4.77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68‰;死亡人口2.42萬人,死亡率為5.42‰;自然增長率為5.26‰。人口性別比為103.18。[4]

民族

中國“臨汾”概述

臨汾市區遠景圖4

臨汾市有28個少數民族,一萬餘人,分別是:回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壯族、朝鮮族、彝族、布依族、白族、維吾爾族、仫佬族、畲族、藏族、黎族、侗族、瑤族、塔吉克族、仡佬族、達斡爾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土族、錫伯族、傈僳族、羌族、景頗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