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路過李蓮英家皺了下眉,李突然磕頭請假併火速趕回:奴才該死

慈禧路過李蓮英家皺了下眉,李突然磕頭請假併火速趕回:奴才該死

李蓮英可以說是清朝最大的一個宦官,他的一生因為和慈禧連在一起,後人對他的評價並不高。他一生善於鑽營,知道自己想要發達就一定要得到慈禧的歡心,所以細枝末節上他十分小心,儘量讓慈禧對自己滿意,下面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可以看出李蓮英的心思是多麼敏感。

有一次,李蓮英隨西太后出宮前往恭親王府,路上恰好路過李蓮英在宮外的宅邱。心細如髮的李蓮英突然發現慈禧太后盯著他家的門楣看了好幾眼,而且還好像皺了皺眉。

“這是怎麼回事?”李連英在心裡暗想,“難道是因為這個?”

“這個”是什麼?

李蓮英說的是他的府邸門楣上的四個字:“總管李寓”。

根據皇清祖訓,“府”、“那”、“宅”、“寓”四個字有不同的適用對象。

慈禧路過李蓮英家皺了下眉,李突然磕頭請假併火速趕回:奴才該死

凡親王的居所只能稱府,如慶王府、恭王府、醇王府。 凡軍機大臣、首輔、大學士等高官的居所則稱“邸”,不能稱“府”。一般的文武百官的住所則稱“宅”或“寓”,但內臣卻絕不可在其住所門楣上明目張膽地用上述四個字中的任何一個,即使他們有品級,被皇上或太后賞穿過黃馬褂、戴過紅頂子也不行,這一點好比宮中女眷,倘若不是從大清門(皇宮正門)抬進來的,即使是貴為皇貴妃,貴為皇太后也終身只能走旁門,是祖宗的成法,任何人都無權改變。

末代皇弟溥傑曾經專門在一篇文章裡討論過“嫡”和“庶”的區別。他說“嫡和庶的簡單定義,就是明媒正娶被花轎抬來的是“嫡',由婢作妻,或未經媒的作證,未坐花轎進門的都是“庶’。不但婦女當事者本身,在嫡庶的身份區別下,固定了自己一生的命運,就連她的子女,也由母親的身份高下,被烙上“嫡出’或‘庶出’的火印。”倘若將“嫡”與“庶”的觀念推而廣之,以之形容當時輿論界對於外官和內官(宦官)的區別,倒也不失為是一種恰當的比喻。

慈禧路過李蓮英家皺了下眉,李突然磕頭請假併火速趕回:奴才該死

慈禧太后多看了幾眼李蓮英住處門楣上的“總管李寓”四個字,大概也是與祖訓的傳統觀念在頭腦裡作怪有關係——至少李蓮英自己是這樣認為的,雖然慈禧並沒有明說什麼,但那意味深長的幾眼可能比明說什麼還可怕。到了恭親王府之後,李蓮英突然一反常態,跪下叩了一個頭,向西太后請幾個時辰的假。慈禧太后問也沒問就答應了。幾個時辰以後,李蓮英氣喘吁吁地趕了回來,進了門,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

“蓮英啊,”慈禧太后見後詫異地問:“你怎麼了?”

“回太后,奴才該死!”

“到底怎麼了?”

“奴才一向在宮裡侍候老佛爺,對於家中的事甚少過問。手下人混賬。在奴才住處門楣上妄貼“總管李寓“四個字,奴才也是剛才隨老佛爺出官才發現的,所以,剛才請了幾個時辰的假,趕回家中處理此事。”

“怎麼個處理法啊?”慈禧饒有興趣地問。

“回老佛爺,奴才已經把那個混蛋東西抽了一頓鞭子,打完了之後,還想把他們交到內務府去治罪,以懲戒後來者!”

慈禧路過李蓮英家皺了下眉,李突然磕頭請假併火速趕回:奴才該死

聽李蓮英說得情真意切,慈禧太后臉上才開始“多雲轉晴”,她故作寬懷大度地說:“算了,算了!這不過是他們一時糊塗,你既然已經抽過他們一頓鞭子,教訓他們也就行了,何必再把他們交到內務府去呢?”這件事情過後,慈禧太后對李蓮英的寵信又增加了許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